《大秦之国运无双》022 以兵换犁,扶苏挖坑

    [.net]
    数日时间,邯郸已全面落入秦军掌控,王宫及城内各官仓府库的点检造册,俱都完成。
    数十万大军不能长期停留在邯郸,覆灭一国,需要做的事情还不少。
    王宫之中,扶苏设宴,为章邯、桓齮、李信三员大将饯行。
    新归附的李牧,这员扶苏最看重的名将,也有份列席其中。
    至于英布,虽也受扶苏看重,但以他此时的身份,只能侍立于旁。
    英布潜力无限不假,但他目前只是个百将,灭赵之战也没立下大功。
    作为上位者,扶苏有其平易近人的一面,但却绝不会去破坏等级制度。
    无论在朝堂还是在军队,上下尊卑都必须维护,如此方能令出如山。
    宴席之上,众人相谈甚欢,至于酒,因为还有正事,都喝得不多。
    “桓将军,你率军北上,镇守代郡,防备匈奴的侵扰劫掠。”
    “李将军,你持赵王降表,将残存之赵地,纳入大秦版图。”
    “章将军,你将赵王一家,以及府库缴获,尽数送回咸阳。”
    扶苏自然而然地分派众将的任务,虽不是主将,更胜似主将。
    灭赵之战,他以超卓的谋略和勇武,征服了在场的所有悍将。
    “喏,谨遵公子之令!”三将轰然领命,对扶苏公子言听计从。
    “公子,邯郸城中仅有一万陷阵营,略显单薄,要不末将留下五万人?”
    章邯有些担心,“新附之地,难免有图谋不轨者借机生事,公子不可不防。”
    “无妨,陷阵营将士虽然只有一万,但战力强悍,堪比数万精锐大军。”
    扶苏淡然道,“正好借此机会示之以弱,引蛇出洞,将鼠辈们一网打尽。”
    会图谋不轨的,无非是那些赵国的王族和权贵。
    他们失去往日的权势,自然会有人不甘心,妄想复辟。
    对待这些人,扶苏的态度就是斩草除根,一劳永逸。
    不过,人心复杂,想要甄别出这些人,是很困难的事情。
    有几十万大军的威慑,这些人必然是蛰伏起来,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扶苏特意将大军全都调离邯郸,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引蛇出洞。
    让那些野心家以为有机可乘,主动跳出来蹦跶,从而将他们一网打尽,岂不美哉?
    李牧心头凛然,公子多智近妖,无论是谁,若敢与他为敌,都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
    数千辆大车,运送着赵王室数百年的积累,浩浩荡荡离开邯郸,回归咸阳。
    除此之外,还有一百张曲辕犁,也随着章邯的班师大军,一起被送回咸阳。
    既然已经准备在赵地推广曲辕犁,扶苏没理由厚此薄彼,不在秦地推广。
    一同被押送回咸阳的,还有赵王迁及其妃嫔子女,他们将作为战俘献给秦王。
    至于赵王室的旁支族人,和赵国的文武大臣一样,扶苏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
    赵国只是大秦统一六国的开始,后面还有五个国家要一一征服,得做个样子。
    若是行事过于狠辣,将赵国的王族及高官一网打尽,后面的国家必然殊死抵抗。
    因此,给赵国的权贵们留一条活路,其他国家的权贵们看到了,自然就可以安心了。
    权贵,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这个时代的精英阶层,绝大多数都是出身权贵。
    书卷珍贵,普通百姓连看到的机会都没有,更没有机会接受到教育的机会。
    即便扶苏现在整出造纸术和印刷术,要普及全民教育,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达成。
    培养人才不容易,即便在后世,从小学到大学,都需要十六年,还不算幼儿园。
    大秦可以用目不识丁的文盲大军来统一六国,却不可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
    历史上,统一后,嬴政正是用这些大头兵来治理国家,简单粗暴,结果……
    因此,权贵不能完全赶尽杀绝,大秦还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当然,在用他们之前,得驯服他们,让他们心怀敬畏,不敢造次。
    有异心的,发现一个砍一个,杀鸡儆猴,鸡杀多了,猴子自然会怕。
    ……
    章邯西归,桓齮北上,李信东出,数十万大军分头离开,邯郸城内仅剩一万陷阵营留守。
    为了让邯郸更加显得空虚,给某些人跳出来蹦跶的勇气,扶苏随手又挖了个坑。
    邯郸城外的秦军大营,还有一万秦军,看守着数万赵军战俘。
    赵王投降之时,邯郸城中的赵军,自然是被秦军缴了械,成了战俘。
    扶苏下令,让城外大营这一万的秦军,押送战俘前往近百里外的武安。
    与此同时,番吾和漳水两地的战俘,也同样将被押送往武安。
    三地合计共二十余万赵军战俘,将为大秦的钢铁事业作出他们的贡献。
    矿石的开采和钢铁的冶炼,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战俘正好派上用场。
    该走的都走了,邯郸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民众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
    城里城外的木匠和铁匠,都被李牧组织起来,全力制造曲辕犁。
    邯郸郡,也就是原先的赵国,有三百多万人,也就是五十万户的样子。
    每十户免费发放一张犁,需要五万张犁才够,还不算扶苏提出的“以兵换犁”。
    以兵换犁,就是民众用兵器盔甲来换犁,实现收缴民间武器的目的,减少不稳定因素。
    扶苏这一神来之笔,效果出奇的好,民众参与热情极高,纷纷想尽办法凑够数量来换犁。
    有了犁,就能多种很多地,就能丰衣足食,就有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还藏着兵器干嘛?
    老百姓其实是最现实的,对他们有利的事情,都会趋之若鹜,根本不需要费力逼迫。
    对此,扶苏深有领悟,管理一国之民,因势利导才是最高明的,有事半功倍的奇效。
    扶苏把这些事情一股脑丢给李牧,作为上位者,就是要把任务交给正确的人去做。
    扶苏自己倒也没有闲着,找了几个技艺最好的铁匠,带领他们研究炼钢的方法。
    与此同时,看似平静的邯郸城,暗流汹涌,终于有人忍不住,想要图谋一番大事。
    PS:百万字老作者,新书十二万字存稿,四天发到上架,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