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元首我怕谁?》第五百八十六章 战俘的命运【第一更】

    [.net]
    东欧,波兰境内。从华沙到基辅的道路上,一队队士兵正在前进。不过这些士兵身上的军装并不是德军的制式军装,而是苏式的棕黄色和深棕褐色军装。这些军装虽然款式已经有些旧了,但是却浆洗的非常干净,士兵们精神面貌都很不错,一路上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并没有人掉队。数十辆装甲车从他们的旁边驶过,激起了大片雪花,装甲车上乘坐的是穿着灰绿色军装的德军国防军。东欧地面上的积雪这个季节并没有完全融化,这对于部队的前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这也不全都是坏事,毕竟因为积雪还未融化,所以道路还能走,等到积雪融化的话,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部队行走起来就困难了!装甲车上的国防军的士兵好奇的看着这一支苏军部队,并未表现出什么敌意,有的只是好奇。因为他们看到这群苏军身上携带了大量的装备,但是他们的装备并不是武器,而且各种工具。包括铁锹、铁锦、锤子、铲子等工具。在这支部队中间还有一些行驶速度很缓慢的卡车,370这些卡车显然是承载着非常沉重的货物的,它们在雪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吁!”一阵尖锐的哨声突然想起,正在抬头看向那些扬长而去的德军装甲车的苏军士兵们,纷纷停了下来。一名德军军官从卡车上跳了下来,对着这支部队大声的说着什么。苏军士兵听不懂德语,所以一个个都静静的待在原地,等待着苏军的翻译将德军军官的话翻译给他们听。“长官有令,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加固这一段公路,将道路两边的积雪铲掉,将路基拓宽,从现在开始,以连为单位,每连负责1000米长的路段,谁先完成谁就可以吃饭休息,完成不了的直到完成之前,不准休息!”“另外,还有两个连的名额去附近的采石场准备爆破采石,待会儿会有专门的挖掘机过来采集你们爆破的石头,负责爆破的任务很简单,采集1万吨石头即可,谁愿意去采石场?”听到翻译的话,苏军士兵顿时议论了起来。这批苏军的人数不少,足足有一个团差不多3000人左右,德军为了方便管理,将他们划分为了15个连,每个连有200人,两百人负责1000米的路段,分到每个人的头上差不多就是五米左右,倒也不算是很长,对于一个人而言可能难度有点大。但是一群人一起分工协作的话,做起来还是很快的。连长们心中计算了一下,如果真的只有1000米的话,那么大概六个小时左右就能手工了,刨除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他们下午四点之前就可以手工,工作强度不算很大。所以不少人都愿意留在这里。不过,也有人愿意去采石场,毕竟采石场的工作更加轻松,他们只需要钻孔安放炸药,进行爆破就行了。德军会有专门的挖掘机和卡车来转运他们爆破的势头,一万吨看似很多,其实真的开采起来的话难度并不大,时间上可能需要久一点,大概七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任务,但是他们的工作强度会更低,而且采石场的伙食很好,他们也可以跟着吃一顿好的!于是,十五个连长中,有六个站了出来,举起手表示愿意去采石场。僧多粥少,那自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于是就只能进行抽签了。德军将领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说了一阵。翻译很快将他的话翻译了出来:“长官说了,六个人出来抽签,抽到签的两个连去采石场,没抽到签的进入后补,明天优先安排采石场!”这个安排倒也比较公平,毕竟人人都有机会,所以被选中的两个连兴高采烈的坐上了卡(bidg)车去了采石场,没有被选中的几个连也不泪丧,老老实实的拿着工具开始划分自己的施工段了。因为天气很冷,所以苏军士兵也不耽搁,他们呼哧呼哧的开始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劳动了起来。德军给他们配备的冬衣不多,第三帝国自己的冬衣都优先提供给了前线的德军前线的德军算上士兵和后勤人员,已经超过了六百万人,为六百万人准备冬衣,这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第三帝国自己的棉花都不一定够用,还从东欧等国甚至是板鸭那边进口了不少过来,才勉强堵住了这个缺口。因为要保证苏德战场前线的德军的冬衣需求,这一年,意呆利和法鸡等地的驻军的冬衣都被压缩了。这里的冬天并不算是特别寒冷,所以没有冬衣倒也问题不大,多穿几件就行了。但是苏德前线的冬天那可真的是冰冷彻骨,气温动不动就令下三十多度,要是没有厚厚的冬衣穿的话,分分钟就能冻死人!而且第三帝国接下来的作战重心全部都在东线,所以资源优先向东边倾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帝国自然不可能有多余的物资用来提供给这些苏军了。除了极少数的苏军,比如说受伤了,年老和年幼的苏军士兵获得了冬衣之外,其他大部分苏军士兵都没有冬衣。苏军的冬衣其实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第二次斯大琳格勒战役期间,在度过了伏尔加河之后,德军在伏尔加东部围歼了一百多万苏军,这支苏军中就有不少人装备了冬衣。这些俘虏身上的冬衣德军自己倒是没要,他们看不太上苏军这种厚的像是个球一样,又不好看的冬衣,第三帝国自己的冬衣的面料往往更好,除了棉花之外,还会加羊绒进去,所以更加轻便也更保暖。所以这些物资都用来给在寒冷地带工作的苏军用了。波兰境内的气温虽然也不高,二月初的时候,温度在0度之间徘徊,这个温度冻不死人,却也够呛,所以苏军士兵在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的情况下,只能靠加大活动来保持身体的温度。好在,第三帝国对待战俘还不算特别苛刻,至少粮食是十分充足的,没有说让他们饿着肚子干活的情况。而不少苏军士兵都经历过国内的饥荒,知道此时国内正面临粮食不足的情况,所以他们倒也很老实的给德军干活,没有要逃跑的意思,毕竟逃跑风险很大,发现了就会被枪毙,就算逃回国内,也会被送上战场,而且还极有可能连饭都吃不上,这种事情傻子才会去干,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当个战俘混口饭吃,将来等到战争结束,还可以拿一个乌克兰国籍,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