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城管》第874章、离别时刻(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超时空城管 (www..org)”查找最新章节!
    第874章、离别时刻(上)
    若说北京的特色是四合院,陕北的特色是土窑洞,那么上海的特色就是石库门。
    上海,这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在鸦片战争之前,原本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但在1842年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就仿佛沐浴在暴风雨中一般,迅速遭受到了全世界文化浪潮的洗礼。
    来自万里之外的西方人,一方面凭着船坚利炮,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横行无忌,另一方面,他们为炫耀显摆和满足自己的需求,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先进的欧洲建筑技术,在东方的土地上修造起了西方的殿堂和大厦,以其高大宏伟的体量,不知吸引了多少国人艳慕的目光。
    在全国各地人口不断涌入上海的背景下,人们既无法脱离传统中式文化的影响,又对西方先进的居住文化充满向住,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便应运而生。它是文化混血的产物,摆脱了中华传统建筑以木作为建筑骨架的形态,主体材质采用砖石结构,在外立面上呈现出很显眼的西方风情,运用罗马柱、山花等欧式元素,却又在细节处不脱中式传统的影响,采用了砖雕做为装饰。在其内部,为了适应上海寸土寸金的现状,一般做成两层楼房,但内部格局又采用中式传统的四合院结构……如此这般,一切都可以归结于“中西合壁”四个字,而这也正是上海最显眼的特征。
    在一座典型上海石库门房子的所有部位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那气势不凡的大门——以青灰色石条构成门框,门头上有欧式山花,门体则采用上好的乌漆厚木,上有铜环一对,这就是其得名之由来。
    清晨时分,天空虽然已经露出霞光,里弄间游荡的雾气却尚未散却,荡漾在高高的山墙间,徘徊在屋顶的老虎窗前。然而,各家各户的青壮年男子,已经一个个走出了家门,开始各自新的工作日。几个年轻的上海市民,揉着稀松的睡眼,呵欠连天地走到巷口,就被头上传来的一个声音吓了一跳:“……各位听众,早上好,现在是公元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七日,星期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现在为你播音。”
    抬起头,望着头顶上游弋的广播飞艇,这几位上海市民忍不住有些恍然和感慨。
    仿佛只不过是一觉醒来,自己眼中孱弱贫病的祖国,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年轻健壮的巨人。
    整个近现代史上,上海人一直自诩为是全国眼界最开阔的。因为在内地各省的很多县市,尚还过着跟明清时代一样的中世纪生活的同时,他们这些上海人却已经跟国际接轨,沐浴在近现代文明的灿烂阳光之下。汽车、电车、电灯、电话、电影、轮船……各自现代社会应该有的享受,在上海统统都有。
    所以,上海人普遍有一种思想,那就是上海是全国最先进发达的地方,其他地方的同胞都是乡下土包子。这种傲慢自大的观念,不仅广泛存在于晚清和民国时代,而且一直顽强地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
    但是,从这个时空的1934年12月开始,几乎所有上海市民却似乎都感觉到了世界观的颠覆!
    那就是工农红军进占上海!
    对于活跃于南方各省的工农红军,上海人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知道他们曾经在赣南闽西和西边一些地方闹得很是兴旺,但最近几年已经被国府渐渐打压了下去,谁也没想到他们真能打到上海来。
    然而,就是这些本来已经日薄西山的红军,居然莫名其妙地在一夜之间咸鱼翻身,大张旗鼓地反攻到了长江三角洲的精华之地。虽然国府天天广播说歼匪无数,但只要看着报纸上的“剿匪”战场由西向东日益逼近,稍微有智力的人都知道是怎么一会事。
    当时的上海人已经对此觉得不可思议,但比起后来发生的一切比较起来,这点儿惊讶根本不值一提。其实上海居民的神经本来也算坚韧了,但无论已经成为传说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记忆犹新的淞沪抗战。都无法和这次红军进上海的巨大冲击相比,每天发生的事情都比最奇幻的小说还要更加离奇。
    首先是在去年的平安夜,当上海市政府和各国领事都发布宣言,表示有力量和信心保卫上海后,所有上海人都看到了那划破长空的火焰,日本租界在一夜化为废墟。天哪,这是哪来的武器?
    然后,等到工农红军进入上海的时候,虽然日租界的熊熊大火,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强大,但租界领事们依然摆出不妥协姿态,并带兵前往火车站阻截,希望能够把红军赶走。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班胆大包天的红军非但没有听从领事们的要求,而是悍然动武,对上海的所有外国势力公然开战!
    一番激战之后,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们大败亏输,得胜的红军一鼓作气,继续追击,迈过了苏洲河,冲入了租界,冲进了领事馆。将公董局炸成了一片废墟。就连长江上的内河舰队也被全部摧毁。侵略中华近百年的西方列强第一次遭到如此沉重的打击。然而,还没等目瞪口呆的上海百姓来得及欢呼出声,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红军就迅速调转枪口,向上海滩的多家银行进行了最暴烈的攻击,直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而红军战士在上海市民心中的形象,也一下子暴跌了四十来个百分点。
    ——与领事馆不同,银行与上海居民的生活有着更密切更直接的联系,不知道多少人将辛辛苦苦的积蓄存入银行,只为这里安全保险。没想到天降横祸,银行经理被红脑壳们杀了,帐薄也被一把火烧掉了。这自然意味着全体储户的积蓄在一瞬间化为乌有。面对这突来的劫难,上海居民捶胸顿足者有之,痛哭失声者有之,,但真正敢上去与红军拼个你死我活的一个也没有。
    因为,面对红军这逆天级的战斗力,早就被洋人、国府犁了一遍又一遍的上海人只能隐忍不发。
    尤其是在工农红军上海入城式的那天,当真是车如龙,人如虎,枪如雨,炮如林,光那股百战之兵的肃杀之气就看得偷偷观礼的上海市民肝颤。脚下的大地在微微颤抖,那是驶近的天启坦克。抬头看见天空中黑压压一片,那是巨大的基洛夫飞艇。等到那相貌狰狞的“机动战士高达”拖着沉重的步子现身在上海市民眼前时,很多人的裤子都已经散发出异味。天哪,都说他们是第三国际提供的科学援助,俄国毛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相比之下,国府所谓重金购入的那些西洋装备,简直是小孩手中的玩具啊!
    几乎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脑袋中有一样东西“嘣”的一下断开了,双眼一抹漆黑,血向上冲。几个最仇恨红军的家伙马上就被家人抬回了家,两三天后就去见了列祖列宗。而这也许是好事,因为没等两天,红军就在上海全城展开了大搜捕。神奇的是,他们好象有千里眼顺风耳。无论上海的间谍特务藏得多深,也被挖了出来。甚至有些人混迹市巷多年,连他的老婆都不知道他居然是特工,可红军就是知道。
    由此可见,那些家伙提前死去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因为这些被作为间谍逮捕的人在公审大会判除死刑后再也不知去向,就连尸体去了哪也找不到。有一段时间,在上海街头甚至有流言宣称,说这些红军都练了邪门功夫,以尸体为食物!这个流言固然不太高明,却有很多的人愿意推波助澜,因为在红军的高压清洗之下,整个上海的社会就象一个即将爆发的火药桶,都已经快要让人感觉到导火索在滋滋作响了!
    还好,就在这时,红军终于赶在局势恶化之前,采取了安抚措施,发行了以食盐为本的新钞票,并且为了补偿上海市民在银行被毁过程中的损失,红军当局还宣布,整个上海市区内的全体市民,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得到一笔钱作为赔偿。于是,在这样巨大的红包砸下来之后,除了少数富豪家庭对红军尚存仇恨,绝大多数早已陷入经济困境的上海民众,则是一派欢欣鼓舞,之前对红军的切齿痛恨,顿时烟消云散。
    然而,上海的变化才刚刚开始,红军组建的上海公社随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措施,包括招兵、招工、刺激经济、赈济贫苦、打击封建迷信和黄赌毒产业等等,并且狠抓落实。一时间上海市面焕然一新。
    那些高高在上的外国领事、趾高气扬的银行家、心狠手辣的青帮头子、油滑狡诈的买办经理,在一夜之间都先后成了挂在电线杆上的装饰。而上海滩诸多三餐不保的百姓、挣扎求生的苦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先生”、乞儿,则是一夜之间枷锁尽去。上海的人民军队、人民政府和最新开办的政府企业都向他们敞开了怀抱。只要通过考核,加入其中,不仅管吃管住,工资优厚,还有各种堪称完善的福利保障。
    在工农红军极为严厉的军管制度下,上海的治安状况也大有改善,人们终于可以安心地在大街上行走,孩子可以自由在阳光下奔跑,一家老小不再挨饿,小门小户的商贩也不必再担心有混混上门勒索。
    超时空城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