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城管》第787章、战时工业建设(中)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超时空城管 (www..org)”查找最新章节!
    第787章、战时工业建设(中)
    最后,似乎是受到改革开放那段历史的误导,居然有人想要在租界遍地的民国时代搞什么经济特区,还认为凭着这么一个没有数量的产业工人、没有基本的水电供应、没有关税自主、没有金融扶持,只有一个潜在市场的玩意儿,就能换来帝国主义的极大好感,让外国资本家傻傻地冲过来送钱送技术送物资,帮你大力发展工业基础……你这是把资本家当成活雷锋和白求恩了吗?人家花钱建设自己的租界岂不更好?
    更多的小说则是让主角直接在美国想办法发家成为巨富,然后反哺国内,比如说用尼龙袜和青霉素什么的赚了几亿美元之类——但如果是在美国境内进行研究和生产的话,这同样也很不科学啊!
    唉,如果民国时代的革命运动当真那么好搞,随便提出个先进口号就能万众归心、从者如云,像孙中山这样等级的演讲达人和忽悠专家,也不至于一辈子颠沛流离,混得那么凄惨。
    如果华人在国外发财那么容易,民国时代的那些留学生们又为何要回到战乱动荡的祖国来创业?除了爱国情怀之外,还不是因为在国外根本没法单枪匹马地与那些大财团竞争,而白人社会又严重歧视有色人种,使得二战前的华人在美国一般只能开几家餐馆和洗衣房,几乎不可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吗?
    事实上,主角如果只是想要利用未来人的超前知识,在美国和欧洲赚点小钱,那么大概还是能做到的,但如果真想要办起什么大公司,跟大财团展开市场竞争,那么各种潜-规-则、受贿警察、不合理法规乃至于大财团的私人军队都会逐一登场,非得把你搞死才肯罢休——别以为二战前的美国是什么讲究法律的和平乐土,当时的杜邦公司为了解决竞争对手,直接用炸药把对方的公司轰上了天,事后也根本没人管!
    所以,就算你发明了青霉素和尼龙,没有势力的话也只能被财团抢走,能收回研究成本就不错了——真的曾经有人倾家荡产花费五十万美元研究出某个新发明,然后被某财团以五万美元强行买走专利……
    总之,想要在民国那样内外交困的乱世中,建立起一个成功的工业体系,绝对是炼狱级别的难度……幸好,未来的穿越者们都知道解决这一难题的历史对策是什么。
    而此时的上海苏维埃政府,恰巧也具备了实施上述对策的基本条件……
    ※※※※※※※※※※※※※※※※※※※※※※※※※※※※※※※※※※※※※※
    “……目前的上海革命根据地,虽然已经拥有全国最先进、最充足的工业技术人才基础,以及从苏州一路延伸到浙江的大片控制区,总人口很可能超过一千万,跟捷克和奥地利这样的欧洲国家相当。
    但问题是,鉴于我国社会的落后现状,想要一步登天搞出欧洲国家等级的工业,是非常不现实的,而且,我们暂时也拿不出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虽然机器的来源绝对不愁,我们可以提供任何的设备,但眼下战争还在继续,帝国主义的全面进攻在即,目前已经解放的地区,可能还会重新失陷——所以,目前我们只能立足于上海,把这个核心城市的工业建设起来,等到有了余力之后,再往其它城市进行辐射……”
    将时间回溯到上海解放之后不久,在上海苏维埃政府的大厅里,杨教授利用刚刚挂起来的黑板和幻灯机,对下面的一众党政军干部如此侃侃而谈,“……具体到上海,我们也只打算利用这里的人力资源,而不是在旧的城市基础上进行建设——征地、安置、拆迁问题都太麻烦了,而且我们也看不上浦西市区原有的这点水电基础设施……所以,我们决定除旧布新,在黄浦江东岸另起炉灶,打造起一座较为全面的浦东工业城,以服务于接下来的长期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农红军对时空门的依赖——毕竟,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而你们则需要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将革命进行到底……”
    “……那个……请问一下,这座规划中的浦东工业城,到底拥有怎样的工业实力?”有人举手问道。
    “……嗯,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有过通盘的考虑,并且借鉴了历史上的成熟经验。”
    杨教授淡定地答道,“……首先,工业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而一座工业城能够容纳的工业部门毕竟有限,如果要贪大求全,同时把造船、汽车、航空、石油化工这些产业统统搞起来,那么不要说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省的人力物力都嫌不够……我们所设计的建设方案,是帮助一个欠发达的地区建立起能够满足最基本生产需要的工业系统,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五小工业’……”
    ※※※※※※※※※※※※※※※※※※※※※※※※※※※※※※※※※※※※※※
    按照穿越者给上海苏维埃政府量身打造的方案,作为一切建设的基础,浦东工业城将会拥有一套能自行循环的小型工业系统,按照日后中-国经济部门的术语来说,叫作“地方五小工业”,也就是小煤矿、小钢铁厂、小机械厂、小化肥厂和小水泥厂——不过,浦东这边没有煤矿,暂时只能用船队从太湖西边的产煤区把燃煤运来——有了这五个小型的工业项目之后,就能初步满足一个百万人口级地区的基本生产需要。
    然后,在此基础上,浦东工业城将会建设起小发电厂、小纺织厂、小印刷厂,小自来水厂和小食品厂,用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工业化社会日常运转所需要的最基本产品,也就是实现初步的工业化——当然,鉴于浦西已经有了很多的纺织厂和食品厂,在浦东或许就可以不必重复建设了。只要对浦西的原有工厂进行公有化改造,并且更换上穿越者提供的新式设备即可。
    ——以上就是所谓的“地方五小工业”,最初起源于1970年中-国制订第四个五年计划之时提出的一个方案,具体的内容是由中央财政拨出专项资金,扶持各省区发展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等五类工业项目——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小地区,人民需要的基本初级工业项目就是这些。
    在这个方案被最终落实下去之后,全国数千个县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有了自主解决工农业生产基本需求的能力,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工业化进程,培育起了一大批小型企业,为后来的中-国工业大发展埋下了种子……对于中-国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来说,“地方五小工业”功不可没。
    当然,地方五小工业的建设,其弊病也是非常严重的。由于一个县的规模很小,因此大多数的五小工业项目都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出现了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所以,在实现了国家的初步工业化,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之后,国家就开始逐渐调整政策,将大批达不到规模经济生产要求的小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用更有效率的大型企业来代替这些小型企业的职能,最终结束了“地方五小工业”的使命。
    但是,地方五小工业存在的上述这些弊病,放在眼下这个悲催的民国时代,就根本不是什么毛病了——未来的所谓“小工业”,比如说一万吨级年产量规模的小钢铁厂,在眼下这个全国钢铁年产量不到五万吨,化肥生产基本一片空白的民国时代,就已经是毫不夸张的“大工业”了。
    而以煤炭为原料的“小”化肥厂,每年可以用合成氨技术制造出三万吨的氮肥,超过了当时全国的化肥总产量——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化肥。在民国时代的农村简直宛如梦想,以至于庄稼的收成低得可怜……
    总之,诸位穿越者利用幻灯片,向诸位红军同-志们描述了一幅颇为美妙的工业化前景——有了自己的钢铁厂,就有了一切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基础。有了自己的化肥厂,再搭配上现代世界的各类高产种子,根据地范围内的粮食产量就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人民的饥饿问题,并且极大地增强老百姓对苏维埃政府的拥护热情。有了自己的水泥厂,道路、堤坝和楼房的建设都会变得容易很多。有了自己的机械厂,再配合上海这边原有的江南造船厂,根据地就能够自己生产柴油机、电动机、水泵、自行车,甚至是拖拉机和小火轮等复杂工业品,不再需要用昂贵的价格从国外进口。就连船台上那艘因为无法继续从日本进口零配件,而不得不暂时停工的“平海”号巡洋舰,或许也能凭着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让它完工了。
    ——嗯,事实上,关于“平海”号巡洋舰的问题,穿越者们已经直接把图纸弄回现代世界,找地方订做零件去了,顺便还可以进行一番现代化改装——比如安装上几座预警雷达和炮瞄雷达什么的。
    最最美妙的是,这套“五小工业”还可以“自我繁殖”——具体来说,就是利用钢铁厂和机械厂的生产能力,来复制同样的机床等工业设备:把一套“五小工业”变成两套“五小工业”,再把两套“五小工业”变成四套“五小工业”……等到全国有了几百套“五小工业”之后——乌拉!工业化社会建成啦!
    当然,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文-革时代的“五小工业”设备恐怕早已报废了个干净。幸好以眼下中-国的工业产能,这些没啥技术含量的东西,基本上是要多少就能造多少。事实上,现代中-国不是不能给红军同-志提供五轴多联动数字机床之类的新锐设备,但问题是,这样先进过头的东西一旦用坏了就完蛋,本时空的同-志修都没法修。相反,那些傻大黑粗的旧式机床,倒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能找到专业技师来维护和修理,而且寿命极长——在东北就有满洲国时期的机床,居然一直硬撑着工作到二十一世纪的事情。
    与此同时,一想到全国各地到处烟囱林立、一片片使用了化肥的农田稻浪翻滚,各类钢铁机械铺天盖地的景象,红军同-志们眼中全都闪烁起了兴奋的光芒,不少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超时空城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