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贝霜儿盯着不远处的大路,突然讪讪道:
“娘怎么还不回来,她答应给霜儿讲故事的。”
六七岁的小孩子,哪有不想妈的?
贝可言见妹妹伤心,连忙转移注意力道:
“娘没有姐姐会讲故事。”
“姐姐吹牛。”
贝霜儿晃着脑袋:
“你只会摸鱼,不会讲故事。”
贝胜祖咧着嘴,拼命点头:
“摸鱼,摸鱼。”
“这是污蔑我的专业水平。”
贝可言义愤填膺,找了一块石头坐好,把两个小东西放在了对面:
“这个故事说是有一个种地的人,他姓黄,长得其貌不扬,人家都管他叫‘黄半仙’,这个老黄有一个本事,会算卦,不过也算得不怎么灵……”
她慢条斯理地说着。
不知不觉间,在河边玩耍的其他孩子也凑了过来,仔细听着,熊孩子们都把眼睛瞪得贼亮,他们敢发誓,从来没听过这么有趣的故事,一个个都入迷了。
贝可言没有注意到,有个小老头也凑了过来,摇头晃脑,津津有味,不时露出惊讶的神色,当她讲到最后时,顿时引来了哄堂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小老头突然凑到了贝可言近前:
“小姑娘,这个段子我买了。”
一段《黄半仙》,不光让熊孩子们对贝可言刮目相看,竟然还吸引了一个小老头,这位个头不高,一张大嘴,眼睛滴溜乱转,透着精明,不像是庄稼汉。
“这位大叔,你要买故事?”
“嗯。”
小老头嘿嘿一笑:
“实不相瞒,我是走街串巷说书的,正好路过,还想说两段混口饭吃,没想到你年纪不大,竟然如此会讲故事,老汉自愧不如,可不敢在这班门弄斧了。”
小老头讲书多了,说话很文雅,贝可言也十分客气:
“多谢夸奖……那个刚刚的段子,能卖多少钱?”
“这个嘛——”
小老头嘿嘿一笑:
“小姑娘,这段子可要是你的才行,如果是从别的地方听来的,老汉可不给钱啊。”贝
可言不知道,说书的也有江湖规矩,不是听到了一个段子就可以随便用,没有经过人家允许,可以闹到衙门的,要知道在洛朝,对版权的保护很重视,玩笑不得。
“当然是我自己的,不信你问问去,还有谁知道?”
贝可言把握十足。
小老头思量半晌,把手伸到了钱袋子里,半天掏出了一串钱,正好是一贯钱。
“这些怎么样?”
贝可言眼前一亮,她还以为小老头最多拿三五十个铜子意思一下,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多,自己反倒不好意思了。
“大叔贵姓?”
“我姓韩。”
小老头指了指自己的嘴,笑道:
“人家给我的绰号也是‘半仙’,和那位黄半仙一样,我就在江中的三江茶馆说书,小姑娘要是到了江中,欢迎去听书,只怕老汉没有你说得好,入不了你法眼。”
贝可言思考着。
俗话说,没钱寸步难行,她除了洗刷冤屈之外,一直琢磨的就是怎么赚钱,她想过搞点发明,弄个肥皂、香水什么的,但暂时还不知道要怎么去实践。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