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的一个周末,我又一次来到陶家镇。
小镇的南面,是群山环绕的水库,一汪烟波浩淼的春水。岸边是一株株扁扁圆圆的柳树和杨树。满树的枝条已经泛青和软化,蠕动着密密麻麻的绿豆模样的鹅黄,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片飘渺的青烟。一群群精精灵灵的山雀、鹌鹑和斑鸠,在青烟袅袅间嬉闹着、追逐着,忽地又呼啸着冲向湖面,碎成了一粒粒细微的尘影……
11年过去了,时间的背影,已经远逝。当年的丁香园,早已沉睡,封存在历史的记忆里。
晚饭后,我独自围绕着小镇散步。寂静的夜幕里,四野无声。山里的月亮白白胖胖,干干净净,像是一位儒雅的书生朋友,与我形影相随,谈话古今。
在喧嚣中忙碌一天的小巷,终于安闲下来了,在月光下静静地蜷卧着,悄悄地闭上了眼,像是在沉睡,又像是在沉思。
我远远地端详着它,隐隐约约中,似乎又看到了那一盏盏朦朦胧胧的灯影,闻到了那一股股浓浓淡淡的丁香花的芬芳,听到了那一阵阵窸窸窣窣的细语……
——题记
陶家镇的丁香树那时还已成片成林,那条幽长飘香的“丁香路”也成一景,每每路人步入丁香园,总要在此驻足留影。而丁香每次路过这条街,总会想起了和她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这简直像一曲悠扬又哀伤的歌谣,在她的心里久久盘旋着……
是丝丝的春雨?还是涓涓的泪雨?当丁香踏进陶家镇丁香园的那一刻,她的灵魂和思绪出现了某种幻觉……呵,原来是一片片飞舞的花瓣贴在了她的脸上!那花瓣儿白白的,娇嫩的滴着露珠,且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这不是白丁香吗?”她惊喜这冷垂玲珑、千结而生的丁香花竟然不请自来,喃喃自语道。
“是。你看——这里有好多丁香树呢!”她仿佛还听见李想在她耳畔的细语——是的,在11年前——指着前面的那片鲜花盛开的丁香园,告诉她一个更加惊人的事:“这片丁香树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叫‘白丁香’的女子,她还是你洪州的老乡呢!”
真的呀?当时她无法相信,然而在纪念馆的展示厅里,确实找到了一位美丽如花的“丁香”老乡的雕像。那雕像上的白丁香,玉簪螺髻,圆圆的脸蛋上,扑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头微微向左偏,一副执拗的模样……尽管五官因时间的打磨而模糊,但依然能让她感受到那是位魅力无比的古代美女!
在白丁香像的下面,有一段简介:
白丁香(宋庆历六年生,卒不详),洪州分宁人。乃一才女,善书,独树一帜,境界一新。
“这是白丁香唯一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李想指着一块石碑说。他还告诉她,他的母亲也是洪州人。
“那么巧啊?”她又一次惊诧。
“是的。”李想仿佛也陷入了回忆中。
呵!丁香不得不再一次发出轻轻的却强烈震荡心坎的咏吟:这个来自北宋时期,与她名字如此相似的女子,竟然与她那么有缘分。那是一条怎样的线?甚至联系着她和李想。在她幼小的时候,奶奶就告诉她,她与那大她三岁的姐姐,正遇她的父亲家业破落,因此只能送到洪州避难。日子渐渐过去,她们慢慢长大,在洪州上学,如今她已经是个高中生,没想到有一天,她能和李想来到回到陶家镇……2007年,她因为与李想恋爱,之所以来到她久久不曾来到的陶家镇,是因为李想的外婆要过八十大寿。那天她给父母说学校春游,她带着100块就离开了家,而李想的理由是学校那天有校庆全校同学都不许请假。又与他另一个姐姐通好风声。后来也跟着丁香来到陶家镇的丁香园,这一天他们留在洪州过夜。丁香后来悄悄告诉姐姐:李想就是害怕她离开他,所以让她和他一起去陶家镇。
白丁香留下的故事年代已太久远,那块石碑是否是她的真迹,已无法考证。然而,故乡陶家镇的那条充满了丁香花的巷子,却成为了丁香以前常去的巷子,而丁香一直并不清楚在那条小巷中,李想那天对她的海誓山盟是发自内心还是出于多情。
高一那年李想是班级里美术课代表,他瘦削的脸庞,深邃的五官也像美术教室里的男子头部雕像。他会写字,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艺术气息。也确实是因为李想的介绍,丁香才渐渐知道那么多书法家,有名气的,落寞的,包括当年在丁香园里认识的白丁香。“太美了,像丁香一样美哟!”丁香刚步入高中校园,就沐浴在着这样的赞美声中。她喜欢在学校里,更喜欢和在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男生们在一起,享受着他们对她女神般的崇拜。于是她背地里偷偷给自己起了一个“白美丽”的名字,作为游戏号的名称。网游里的“白美丽”是位精通美术和音乐的知性女士,更有一颗善良的心。她和李想在游戏中结婚后,抚养了一个孩子,她给孩子起了个温馨而浪漫的名字:白丁香。丁香从此在校园内绽放美丽的青春。
“淅淅沥沥的细雨下,小巷里飘出阵阵清淡的幽香,袭得肺润心醉。我的宝贝小丁香,你睡你醉你开心。妈咪给你弹一曲《浣溪沙》……”于是,游戏中耳机传出古典抒情音乐:“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从游戏厅里出来,夜色是宁静的。宁静的小巷里总见一对天仙般的中学生情侣牵着手一边走一边窃窃私语,有时候女孩子爆发出一身清脆的笑声,伴着的小桥流水,仿佛是幅活脱脱的青春校园剧。丁香天生丽质,又聪慧过人,比同龄人早三年读书。这也让发育很早的她,摆脱了一场青春期的尴尬,同龄人读初中的年龄,她已一副高中生的模样。然而她那一双妩媚而灵动眼睛,却因为年纪小而略显稚嫩。家里人很疼爱她,让她学书法、弹古筝等。13岁时,父母送她到洪州一中就读。
在紧张而充满束缚的高中校园,阻挡不了美丽的小才女插上了理想和爱情的翅膀。当一场省质检袭来时,激情而又单纯的丁香还如痴如醉地倾听着李想各种甜言蜜语,从此坚信李想是她的真命天子。后来丁香听说李想在校外还有一个女朋友,于是不顾姐姐的劝阻,连夜跑到李想的家去质问他,在一家游戏厅里找到了李想,严肃地和他分了手——从那天开始,她开始备战高考,次年考上了当地的一所师范学校,李想则考到了外省的一所美术学院。
从此那条狭长而幽深的小巷里,变成一个美丽的身影独来独往。从日文歌听到英文歌,带着耳机的她形色匆匆,但心里总在奔跑、在呐喊,她知道是为了什么。有一天,小巷的路口紧闭,丁香觉得奇怪,扭过身子往回走,从此,她再也没有走过那条巷子。
“我们是老乡呵!”一天,大学校园内的小径上,丁香被一位高大英俊的男同学挡住了道。
“老乡?谁是你老乡?”丁香抬头的那一看:他长得好标致哦!
“是,我祖籍洪州的,后来我们家搬到了南京。我们认识一下……”他把手伸过来,又说:“我江振明,大家都叫我阿明。”
“你就是阿明呀?”丁香眨巴着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含笑瞅着他,但心里却如同打鼓一样。因为她常听人说,有个叫阿明的篮球队长,不仅是被器重的学生会干部,而且能拉一手好二胡。
“我就是。”一双温暖的手握在一起。两颗年轻的心撞出了爱情的火花,那年2010年,丁香16岁。
从此,在大学校园,在美丽的庐山下,一个宛如青瓷质地的南方姑娘,与一个君子如玉的伟岸俊男,缔结连理,常形影不离地依偎在丁香树下,谈生活、谈爱情,也谈音乐与古今中外有关丁香花的诗篇。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由于阿明家境出现困难,被迫辍学,后到杭州从事地下音乐行业。这时的阿铭,每逢深夜,终将一曲曲古人的“丁香”辞赋,谱成悠长而动听的乐曲,然后通过他的二胡,借着寂静的夜光,传给远在洪州的恋人听。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亲爱的人,其实我更爱李商隐的这首诗。吟着此诗,丁香的心早已飞向了钱塘江边。”丁香常和阿明QQ聊天。
“丁香,在杭州的地下音乐由于出了内部纷争,乐团快破坏掉了,现在的我面临失业……你能来看看我吗?不过我现在生活捉襟见肘,你要做好各种准备。”在丁香毕业不久,阿明和她谈话。
“你放心,丁香不怕任何困难!”那一天,她收拾箱子,连夜坐动车,赶到了杭州,紧紧地依偎在阿明的怀里。在西湖边上,他们牵手奔跑着、欢笑着,与湖里的飞鸟比赛朝霞下谁更美丽、谁更欢畅。
阿明做的地下音乐工作,异常艰辛而且收入不稳定。早春的杭州,阴冷又潮湿,阿明去南山路组织地下音乐活动,不想遭到城管的突然袭击,数名乐团成员被当成闹事被捕,阿明侥幸逃脱。回到租房,悲愤交加的他拉了半夜二胡,直把心爱的胡弓都给拉断了。一旁的丁香则默默地为他将一根根弓丝接上……望着蓝色衣裙的婀娜身姿,阿明情不自禁地将恋人搂在怀里。
2014年8月那天晚上,丁香和阿明俩人在简陋的小屋里秘密结合。丁香当时刚毕业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只得在洪州的一家幼儿园代课。
热恋是甜蜜的。但热恋给这对异地的情侣带来不少麻烦。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借着微信聊天,和丁香频繁地往返,安排相见。而丁香的古筝、阿明的二胡,则成了他们琴瑟和鸣的乐器。每当丁香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响起,他们的心情是舒坦和安宁的;每当阿明的《二泉映月》传出,他们一起陷入对未来的忧愁中。
5个月后的一个深夜,丁香发现自己怀孕了,她焦急难安。打电话告诉阿明。
“亲爱的,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我有点不放心我自己一个人。”阿明在电话的那一头听着丁香忧心忡忡的声音,用温柔的声音安慰她:“我也不知道。但我目前不能回来,为了我的梦想,我决定参加艺考,去中国美术学院……”他一边说,一边轻轻地拍拍自己最近的绘图集,而躺在他身旁的女人,是他最近认识的一个模特。
那一夜,丁香长久地呆坐着,仿佛时间停止了流动,孩子就能永远地留在她身边。
丁香自己一个人去流产。她删掉阿明的联系方式,把干了大半年的工作辞掉,决定考研。
这段时间在丁香人生中应该是最悲惨的了。卑鄙的朋友把丁香给出卖了,把她流产的事情告诉了丁香的家人。家人虽是心疼,但却对无业的丁香感到鄙夷。
------题外话------
这世上只有两件事是永恒存在的,那就是以各种方式和漂亮的女孩谈情说爱,以及对艺术和音乐的欣赏。其他的一切都应该消失,因为其他的一切都丑陋不堪。接下来,中所要说的就是上述事情,将会从真实的故事中汲取叙述的动力。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