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之恋三千年》第十二章 问善于本心

    从道门回到小别院后,夜思君便躺在床上,左思右想,怎么也睡不着,想着在道家听课时那家主问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问自己什么是道?当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拿前世的忽悠论糊弄过去了,谁成想到成了高人了。
    从窗外吹进来的晚风,心情有些神怡,气也到爽了,想着明天还要去见夫子,便草草睡了。
    第二天,天刚亮。
    儒家的门庭在西面,靠龙域城比较近,道门在北面,刚好和儒家挨着,两门弟子时常来往,关系倒也亲切。
    早早起了床,怕是挨夫子的骂,想着第一天上课,要是迟到了,倒也说不过去。今天夜思君特意穿了件青衫,辫子上特意扎了个白皮条,显得精神抖擞,倒也像个文人儒墨的样子。
    今天是夫子三个月以来第一次上课,大家都早早的起了床,一是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二是既然沾了小师弟的光,当然要好好的学。
    子言今天特别高兴,因为老师每次讲课,对他们这些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一刻钟后,夫子推门而入,看着眼前的学生,盘膝而坐,睁眼看着自己,心里忽然有股豪气,觉得应该如此,瞥眼看了下自己刚收的三岁小徒弟,一股怪异的感觉涌上心头,笑着心想:这个小怪物。
    如果谁要体会了夫子此时的心情,一定会谅解,不信你就看看夜思君。
    原来夫子看向夜思君的时候,他在冲着夫子笑,笑容很阳光,很灿烂,很纯洁。
    那么现在你就会有一种冲动,装你大爷,难怪夫子感觉怪异。
    此时的夜思君没有感觉到夫子那一瞬间的异样,就算他知道了,也懒得在乎,如果这会影响夫子对他的喜爱,倒也无所谓,正好和了他的心意,这样他就可以在圣贤庄,慢慢的看书,偷偷地学啦,省的自己的一些秘密被知道。
    夫子讲了一会课,看着学生们摇头晃脑的样子,有些懊恼,心里想着:不就是读个书,听听课嘛,一个个摇头晃脑的,怪不得别人要给书院按个书呆子的称呼!
    儒家是整个九州书院的代表,圣贤庄的儒家便是主家。住在圣贤庄的所有门庭,都是这样,可是只有儒家的称呼有些难听,什么书呆子,伪君子,酸儒,穷书生等,所以想着那个称呼,夫子便有些不高兴。
    不知怎么的,有些期待的看向那个新收的小徒弟,因为他总感觉这小子与众不同,虽然只见了一次面,哦不,是第二次。
    夫子笑了,此时夜思君像是在思考什么难题,时而笑,时而怒,或者不满的皱着眉头,看来思考的非常认真。
    夫子怒了,因为夜思君根本不是在想问题,而是在想事情,一字之差,意思却不相同。
    “啪”
    “哎呦”
    一声是戒尺的声音,一声是夜思君的痛呼。
    “老师为何打我,”这质问有些心虚。
    “知道我刚刚在讲什么吗?”夫子洋怒道。
    “学生年纪小,听不懂”这话有些假。
    “子海,你来”夫子气的一甩长袖,指着子海言说。
    子海无奈,想着师弟怎么那么不老实,此时连我也跑不了,没办法,谁让他是师弟,我是师兄呢!“老师刚刚讲的是学经中的善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行啦,你可能背出来,子君”夫子抢话。
    夜思君听到夫子的话,心里暗笑,心想:这不就是三字经嘛。如此想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年,那一刻,熟悉的词句,熟悉的场景,一样让老师骂,逼着读这三字经,“能,只是不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还没念完,夫子摆手让停“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如实回答。”说是这样说,其实夫子是想看看他是否真的不懂,是不是在装傻。
    看着老师现在是笑着,摸了摸头,想起那一尺子,觉得有些不平衡,撇嘴不爽“您是老师,问什么话,学生哪敢不答”。
    夫子摇头,笑骂道:“你这孩子气,别以为刚刚你在沉思,我就当你在想事情,你眼睛上眼睛,我让的那双眼,”觉得这话有些不妥,像在绕口令,改口讲道“行啦行啦,我的问题来啦,为师问你,什么是善?什么是本心?”
    “老师,这是两个问题!”子君感叹着。
    “不要打岔,”
    “善,乃人之本也,与恶相对,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是为——大善也。”
    “妙,说的妙啊”“不错,此乃善也。”
    夫子挥手制止学生的议论,轻声说道:“什么是本心呢?”
    “说到本心,学生倒是知道一桩典故,和佛有关,不知可否借用?”夜思君言语淡定而又不失礼节,说和佛有关,当然是指这个世界是有佛的,而知道的人并不多,他们的存在非常神秘。
    夫子听他这话,仿佛有些懊恼,挥挥手说道:“不要对我而拘束,”抬手又指了指周围的学生“不要和他们作假,现在,将来你都需要他们”。
    听着夫子如此说话,夜思君心里流过一股暖流,有些小感动,不要对我而拘束是在告诉他,不要对老师见外,否则夫子会生气。不要对他们作假,是在告诉夜思君,他们都是可以信任的,因为他们都是你的师兄,不要像那些官士一样,惺惺作态,表里不一。
    “是,学生知错了,”躬身向夫子施礼认错,转身向师兄们一拜。
    众师兄摆摆手,表示不碍事。
    “这桩典故是学生在古史中看到的,说从前有一个道人,在山上与佛对坐三天三夜,第一夜,他问佛:‘红尘三千丈,如何可与佛一般安享清静?‘佛回答:’红尘三千丈,当持一颗本心观看,如此则虚妄尽破。‘听佛这样说,他久久不语。第二夜,他又问佛:’何为本心?有之何用?‘佛低语:’吾不闻,汝既为道,而不知本心,故以佛不知。‘他不甘心,连声问道:’佛本是道,道觉本心,为何不知道?‘佛笑道:’如此你为道,却又怕红尘着你道,你又想看破红尘踏破道,如此汝可知道。‘道人笑了,说知道,’我看你是道,酒肉穿肠也是道,踏着也是道,走着也是道,三千大道,我只取一道。‘佛笑着向山下走去,低声念经,颖颖传来声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他同舟三百渡,千年换来一盏台,嫣然回首问一物,才知来生已惘然。‘”
    所有人听完这一典故后,全部都还在沉寂之中,仿佛如同亲身经历了一般,又像自己看到了那般道。
    但是夫子却不同,听着佛下山后念到的几句话,他知道这不是一桩典故,因为这世间十万年来,根本没有出现过佛最后说的那几句话,所以他断定这话是子君说的,想到这里,他又震撼了,一个小孩可以编出这样一桩典故,可以说出让他这个恐怖的乾境修仙者而有所感悟,怎样的一个聪明才智的人啊,由不得他不惊奇。
    看着学生们还在呆立,向夜思君点了点头,抬了抬手,背手向门外走去,夜思君苦笑着跟了上去,扶着夫子缓缓向前走着,抬起头看着夜思君的眼睛,“这桩典故是你编的吧,佛最后说的两句诗非诗词非词的禅言,也是你写的吧?”
    夜思君苦笑着,挠了挠后脑勺“看来还是瞒不过您,只是有感而发罢了。”心里却在嘀咕着:您老要是知道这是我那前世时,家里最盛行的话,估计就不会这么惊叹了,想想那老菩和尚词作的真不错。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想,他可不敢告诉夫子,毕竟这是他的大秘密。
    “你可知道你这所谓的有感而发,可是让我这乾境的修仙者感悟颇多。”夫子有些感慨的说道。
    “您是乾境的修仙者,那老师可否给学生讲讲这修炼的境界说法。”
    夫子沉默了一会,像是在酝酿一些话,缓缓讲道:“修炼者的境界划分很复杂,比如仙修分为:凡、化、虚、坤、乾、合、至仙。神修分为:子、者、侯、王、皇、帝、至神。魔修分为:子、者、侯、王、皇、帝、至魔。武修分为:炼体、修骨、入脏、生魄、合魂、成道、破道。妖修分为:兽、重生、化形、半离、御驾、合道、天妖。不过,经过百万年来的争斗,为了更好的划分,人界将神、仙、魔划分为仙修的境界范围,妖修如今很难成大道,妖兽数量不少,真正到半离境界的却不多。武修如今在人界几乎已经绝迹,已很难见到。”
    和夫子谈了一会话后,便与其分开了,将要进自家的小别院时,却撞见了大师兄,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老师说‘第一天上课你就开了小差,罚你抄学经十遍,以惩小罚。‘”
    夜思君哭丧着脸问子言:“大师兄,学经大概有多少字?”
    大师兄似乎很惊讶小师弟的问题,心想小师弟还真是特别,“抄一遍大概要写五万字。”
    夜思君痛呼……。欺人太甚。
    ------题外话------
    今天就来个大章节吧…。
    鲜花大把大把的来砸我吧,收藏一下,谢谢…。嘿嘿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