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644最新章节!自从华夏龙币顺利发行之后,大明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
一个国家真正富裕与否,关键在于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而李鸿飞对此,也确实下足了功夫。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政策,便是进行土地改革,抑制土地兼并。
虽然如今的大明还有不少佃农(没有田产的农民),但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以前朝廷收税,那是按照各村登记在册的户头征税,即一户农民耕种几亩地,朝廷就征收几亩地的农税,那些官老爷才不管这些田地是不是你家的。
这样的征税方式,很容易导致以种田为生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困难。
毕竟古代农业科技并不发达,老百姓种田同样冒着很大的风险,稍有一个天灾,就有可能颗粒无收。
而当时的税收政策却十分刻板,除非皇帝下令减税或者免税,否则甭管你这一亩地今年的收成几何,都得按照之前朝廷登记在册的田地亩产量实施缴税。
也就是说,哪怕你今年这亩地颗粒无收,只要官府不发话,你一样要按照往年的规定,上缴足够的税钱。
甚至在皇权严重被削弱的年代,所谓的减税或免税政策,根本出不了京城,下方的官员与当地地主相勾结,该征收的农税一分钱也不能少。
拿不出钱来怎么办?
借高利贷,利滚利之下,你这辈子也别想翻身了。
而自从全国实施按地征税模式开始,农民的收益总算是有了保障。
虽然种田照样有风险,但官府每年会抽取当地十户百姓,近两百亩不同品质的耕地进行统计,取其平均亩产量实施农税征税。
而且只找土地所有者实施征税。
这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因为官府征税,从而逼迫普通老百姓借高利贷的情况发生。
李鸿飞实施的这种新式征税方法,还能最大程度上缓解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矛盾。
要知道如今征税可基本都是地主的事,如果地主不好好对自家的佃农,那么对不起,本来一亩地平均能产两石大米的田地,佃农给你“消极怠工”,一亩地只收割一石大米。
佃农虽然也吃亏,原本应得的三成粮食直接减半,但地主更吃亏,他们不仅收成减半,而且农税还得按照平均产量进行征收。
佃农与地主互相伤害之下,吃亏的只能是地主,因为新的农税等于是明文规定,税收与无产农民完全无关,连官府都无法明目张胆勾结地主为难佃农了。
要想取得高产,取得高回报,地主们必须跟自己的佃农搞好关系,就像后世的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一样,要想员工为你多挣钱,工资待遇自然也不能太差。
当然,那些“消极怠工”的员工,老板吃过一次亏后,自然也不会再白养这样的闲人。
尽管大明沿海城市,已经逐步迈入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但如今的大明,还是以农业为本,只有农民富裕起来了,大明才算是真正富裕。
所以修桥铺路,开渠引水,这些基础而又耗资庞大的建设,朝廷必须花费重金进行治理。
得到了李鸿飞的批示,吴浩开始与水利工程部门的官员接触,并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力求在未来五年之内,完成全国州县一级城市的主要道路建设。
村村通公路目前不太可能实现,但在原有官道基础上,扩修连通各州县之间的省道,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道路状况得以改善,各地商品流通速度自然也会越发快捷,消费水平增加,国家税收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要知道如今的商税,可是占据了大明三分之一的税收比例,商业越发达,朝廷才会越有钱。
当然,国富只是其一,军强才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根本。
军制改革实施之后,国防部的战兵,逐步换装了大明一式后装步枪。
这种使用纸壳弹,被称之为撅把子的后装步枪(装弹时需要将枪管与枪托掰开,“掰开”这个词汇在不少地方又读作“撅断”,所以又称之为撅把子),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足足十条子弹生产线,完全能满足大明国防军的野战部队,全部换装后的弹药需求量。
至于地方守军以及武装警察部队(为了安置裁撤的军队,李鸿飞新成了一个武装警察部队,专门处理各州府发生的重大案件,甚至包括小规模剿匪行动),则继续使用前装燧发枪。
真正的后装步枪“大明二式”还是因为金属子弹产量原因,只能装备部分特殊部队。
加上这种单发后装步枪,并非李鸿飞心目中的理想型号,所以在生产了一千支后,便下令停止生产了。
李鸿飞心中的理想步枪,是拥有弹仓的栓动步枪,而不是这种打一发便需要填装一发的后装步枪。
好在两种步枪原理相差不大,最主要的,还是得解决金属子弹的产量问题,否则以后装步枪的射速,目前的子弹生产线,根本无法满足战争需求..........
最近两年,大明大力发展军工业,新式武器一件接着一件冒出来,在没有遇到真正实用而且成本低廉产量可观的武器之前,李鸿飞是不会盲目地加大军火订单了。
比如战场收割机——重机枪。
以大明现今的科技水平,真要发狠,未必不能弄出来,至少手摇式多管重机枪,如今的大明,还是有能力打造出来的。
手摇式多管重机枪或许大家不太熟悉,但加特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而且说到多管火器,明朝的迅雷铳,最大可达18管,其射击原理,与多管重机枪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要想完成手摇式多管机枪的研制,则必须满足三大关键技术条件:金属定装弹,连续供弹系统,固定击针装置。
金属定装弹与击针装置,目前大明已经完全掌握,至于供弹系统,或许由于弹簧的问题,无法进行弹夹供弹,但研究人员完全可以使用弹链供弹系统。
所以明朝工匠真要发狠,未必不能搞出这种手摇式多管重机枪。
尽管大明国防军装备精良,战斗力也十分强大,但真正面对骑兵之时,却始终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一对一的情况下,大明的步兵并不比骑兵弱多少,但骑兵也不傻,人家知道打不过的情况下,根本不会跟你硬碰硬。
于是每次明军与骑兵对战,几乎从未有过全歼战绩,甚至几次歼敌过半,都是在事先埋伏,利用地利优势,且数倍于敌军的情况下,才勉强做到的。
而敌方骑兵,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总会找到步兵的薄弱之处。
步兵大多依靠战阵取胜,可即便训练再有素的军队,也不可能时刻保持战阵队形吧!
骑兵来去如风,完全可以依靠以多打少,来慢慢累积对步兵的优势。
如果这时候,大明国防军能装备重机枪,那么当一支数量破千的骑兵,兴冲冲地杀向一支人数不过百,但却装备有三到五挺重机枪的步兵,其结局可想而知。
然而,说到底,重机枪的制造工艺太过复杂,弹药消耗量太大,注定了这种武器,短时间内没法普及明朝军队。
况且,现如今在军工研究方面,最重要的反而不是武器,而是新式火药..........
黑火药的缺点有两个。
第一:威力有限。
为了保证步枪以及火炮拥有足够射程,往往只能加大火药的填充量,增大填充量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必须增大弹药的体积,这是无法实行枪械小型化的一大重要制约因素。
第二:黑火药燃烧不充分。
黑火药在燃烧之时,会产生大量黑烟,这一情况,严重干扰了射手的视野。
使用黑火药射击过后,往往需要停顿几秒,等烟雾散去,才能继续瞄准射击。
这种情况,对如今的单发步枪而言,似乎并没有多大影响,可李鸿飞需要的是快速连发步枪,又或者是重机枪,如果继续使用黑火药,那么除了射出的第一发子弹,可以做到瞄准之外,后面的射击,几乎都是靠蒙的。
这样一来,武器的射速提不提高,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想要研发射速更快,威力更大的武器,无烟火药的研制,才是最关键的。
李鸿飞早在苏州担任知府之时就向宋应星提出过,研制无烟火药的提议。
可惜李鸿飞穿越前不是专业的化工人员,他只知道无烟火药的学名叫硝化甘油,具体怎么提取一概不知,好在通过硝化甘油的字面意思可以解读为,一种含有硝石成分的物质,而且既然带了个“油”字,那么就应该是液体,其中最接近的,也就只有硝酸了。
然而,这样一个没头没脑的提示,在如今这个化学领域才刚刚兴起的时期,就连宋应星一时间也没办法研制出来。
历时三年时间,虽然没有弄出硝化甘油,但却误打误撞弄出了不少副产品。
由于硝酸同时具有氧化性和酸性,经过宋应星研究发现,硝酸可以用来精炼金属:即先把不纯的金属氧化成硝酸盐,排除杂质后再还原。
也就是说,硝酸能最大限度地提纯各类金属材料。
另外,宋应星还通过硝酸,制造出了氮肥。
明朝是农业大国,农作物要想取得高产,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天然有机肥(粪便或者植物腐烂后形成的肥料)虽然效果不错,但数量却极其稀少,往往一家几口人产生的肥料,根本不足以满足十几亩地的催肥需求。
直到工业化肥的出现,才真正让各种农作物,实现了高产。
由此可见,氮肥的出现,对大明的农业发展而言,起到了多大的推进效果。
硝酸在军工行业没有取得突破,倒是在冶炼、农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吧。
而真正让李鸿飞欣喜若狂的是,经过足足五年努力,在两个月前,硝化甘油终于合成出来了...........
拜尔罗是一位来自法兰西的化学家,在化学领域有着极强的天赋,不过他唯一的缺点,便是好赌。
因为赌博,拜尔罗不仅输掉了全部家当,甚至连老婆都离他而去。
孤苦无依的拜尔罗,在债务公司的威逼之下,最终只能通过当地猎头公司,找到了李鸿飞之前派往法兰西的办事员。
在与一个从未听过的苏州重工集团,签订了十年长约之后,拜尔罗用定金偿还了所有债务,兜里仅仅揣着一张船票,便开始了这趟充满未知的远东之行。
因为拜尔罗的化学天赋,加入苏州重工后,他被安排与霍普纳夫这个玻璃制造工匠一组,开始了研发温度计、高度计、以及压力机的研究工作。
拜尔罗除了好赌这个毛病之外,在工作中还真没什么可说的,有时候就连宋应星,在化学方面疑惑的地方,也会主动找拜尔罗进行解惑。
而拜尔罗的工资,在整个外来科学家之中,仅次于制造玻璃的霍普纳夫,加上几项研究成果获取的分成,完全能满足他平时的赌博开销。
这样的生活,拜尔罗很满意,为了保住饭碗,他甚至比一般研究员更加努力。
当他得知老板十分重视无烟火药的研究之后,他便主动要求加入研究小组,开始正式研究无烟火药。
可拜尔罗的研究并不顺利,他翻阅了无数资料,配对了无数化学物质,但在燃烧后都没有达到无烟的效果,而且发生了很多危险,无烟火药的研究艰难地向前推进着...........
直到1649年的一天,拜尔罗做试验时,不小心把盛满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了。
溶液流在桌上,一时未找到抹布,他赶紧出去拿来了同事的一条棉布大衣来抹桌子。
大衣浸了溶液,**的,怕同事看见后责怪,就到厨房去把大衣烘干。
没料到靠近火炉时,只听得“扑“的一声,这件纯棉大衣被烧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烟,也没有一点灰,这令拜尔罗大吃一惊。
事后,他仔细回忆了经过,顿时万分高兴。他意识到自己无意中合成了,可以用来做无烟火药的新的化合物。
为此,他多次重复了实验,肯定了结果无误,遂将其命名为“火棉“,学名为硝化纤维。
硝化纤维确实发明出来了,但是用拜尔罗提供的办法,生成出的火药很不稳定,在制造过程中,多次发生火药爆炸事件。
其危险程度,甚至超过了制造雷汞的五倍以上,毕竟雷汞制造虽然危险,但只要能做到轻拿轻放,不发生剧烈摩擦与撞击,危险性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但使用硝酸与硫酸进行混合,光这两种物质的制取就有一定危险性,而且在两者发生反应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引发事故,想要大规模提取,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消化纤维极易燃烧,稍有一点火星,就会引发爆炸,这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是致命的缺陷,所以军方在仔细评估之后,并未采购这类火药制品。
直到半年前,宋应星在完成了热气球这个项目后,终于开始了改进消化纤维的实验。
经过四个月的反复实验,宋应星最终将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醚和乙醇里,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使其成为胶状物质——硝化甘油。
随后又通过将硝化甘油压成片状、切条、干燥硬化,这才终于制造出了,具有军事用途的无烟火药。
如今两个月时间过去了,硝化甘油生产厂家,已经在京城马家庄的武器研究所,正式开工生产。
若是半年之内,工厂没有出现重大事故,而且火药产量还算可观的话,李鸿飞很有可能,下达增加生产厂家的命令,用以在今后国防部的武器应用方面,全面替代黑火药。看清爽的小说就到【顶点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