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24.关于山东问题

    关于山东问题,我以为,应当以大陆和海洋,作为最开阔的论述背景。
    假若你注意的话,你将会吃惊的发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在一种全包围的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特别有一种长城心态,善守不善攻(以墨守最为有名)。起初是物防,历朝历代大规模修筑长城,以守为攻。后来长城废弛,中国人转变为心防(即精神胜利法)。长城,是开启中国人心灵大门的,最好的一把钥匙。
    当西方海洋文明崛起时,本为弃地的山东,成为争夺的宝地。如此,也就知当初,康有为力倡迁都的深意了。(《首都革命》一书不可不读!)
    山东境内多高山峻岭,自古以来民风强悍,与关东并称“山东响马关东贼”。
    又说山东乃圣贤故地,文人学者也灿若群星,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能人才子多出此处。
    此外,现代政治大明星,“□□□□”也不可小觑。
    在搜集材料时,一重历史,一重地理。文献的,口头的,尤重历史地理,边缘政治文化地理。还有法国年鉴学派著作,麦金德《历史中的地理枢纽》,马汉《制治权的影响》必当深入研读。
    这些都太长远了,当今之务是根据现有材料列出大纲,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后再带着问题博览群书,扩充细目,不然,茫茫书海,无罗盘指引,何时才能舍舟登岸呢?
    草草难尽,“何时才能共剪西窗烛,夜话巴山雨呢?
    今日天开日暖,冷晴极好。多日的郁闷清扫了。“丰年好大雪”,雪是迎春的使者,“飞雪迎春到”,这一场雪怕是今年最后的一场了吧?
    “冬雪化春雨,又是一年春草绿”,我们呢?挥去往日的阴霾,咱也是春机处处吧?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多珍重。
    99.03.21
    二〇〇七年十月十二日星期五下午7时20分
    补记:
    我觉得山东问题是一个大问题,非写几大卷厚书不可,以当花费毕生精力去为之的。
    在搜集材料的当中,应先中而后西,先博而后约,同时应当准备好几个相关联的学术问题,顾此已不失彼。如此方可充分利用资料,且省时省心又省力。
    但“独学无友则陋”,“有朋自远方来,不宜悦乎?”
    你我在许多方面各有短长,因而急需彻夜长谈,以望在对读当中,做出总结,辨明目标,矫正方向,统一意见。然后再轻装前进,分头准备。
    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汲取,共同讨论,你追我赶,彼此成就则会更大。
    人的一生只能做成一两件大事,没有导师,我们只能自己引导自己,像李约瑟、司马迁、司马光,毕生心血倾注于一两本书中,咬得死死的。直到将它咬透嚼烂咽下肚子为止。
    书不在其多,而在其博大精深。若有成就,一足矣!何论多多如草,一年一枯荣?
    板凳要做十年冷,大胆假设;
    文章不写一句空,小心求证。
    ——范文澜 ——胡适之
    路遥的“城乡交叉地带”理论深居世界意义,然而,这恰恰是令人遗憾的空白地带。如果我们能够填补的话,我敢毫无羞愧地说:我们将藉此而一举天下闻。
    但壁居一处,孤陋寡闻,搜集材料极为不易。可我们要善用短,荀子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利物而已。
    前人已为我们准备了大量的资料,要求我们的只是方法,方法!
    用新眼读旧书,旧书亦新。
    因而,请你代买一本费孝通的名著《乡土中国》,作家书店有文选。我试图同《城市季风》深入对读,估计一定会有令我吃惊的发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