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Kaiserreich、英语:GermanEmpire),通常指从1871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到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dé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因为将神圣罗马帝国算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其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dé国的正式国名。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了除奥地利帝国外德意志全境,德意志帝国建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德意志帝国是当时欧洲五大强国和世界列强之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米国,超过ying国和法国。但帝国的专横统治也引发了不满。
19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合无定的国家。
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徒具虚名的松散诸侯联盟,最多时全国竟分有上千个邦国;经过几百年的苦苦奋斗,德意志终于在1871年由普鲁士王国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然而却又因两次大战的失败,国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才重新实现统一。
可以说,dé国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或者说谋求国家统一)就成为了贯穿整个德意志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为什么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就因为dé国的统一大业最终是由普鲁士完成的。那么,身处在一个列强环伺的欧洲和一个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间,人口和领土都不算多的普鲁士,又究竟是凭借何种“神奇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一步步壮大发展起来的呢?
1618-1648年,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们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使ying国资产阶级逃脱了欧洲封建君主们的干预而获得了胜利,却使德意志彻底衰落。作为这场残酷战争的主战场,德意志六分之五的乡村被毁灭,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农民变得一无所有,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战争结束后,德意志仍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空头“国家”。
根据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的胜利者法国和瑞典有权保证德意志各邦内政和外交上的独立,各邦有充分权利同欧洲任何国家签定条约。这样,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就被确定下来了。
三十年战争后的德意志究竟分裂到了何种程度,有这样一组数据很能够说明问题:当时在德意志境内,共有360个独立的邦国和1500个半独立的领地。绝大部分的邦国版图都很小,比如在威斯特法里亚地区,每个邦国平均只有20多平方英里。但是所有这些邦国的君主却都很自负,无论其邦土大小都一样建立起自己整套的专制制度,国家机构健全,也拥有军队。一支军队有时只有12个士兵组成。
在这种空前的民族分裂局面下,一个社会有秩序、中央有权威、政府有效率、军队有战力的普鲁士显得十分与众不同。须知近代欧洲,任何国家的崛起都不是温情脉脉、和风细雨的曼妙之旅,在那个弱肉强食、血雨腥风的动荡年代,普鲁士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用火与剑来铺就它的王者之路。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1848年,德意志各地爆发三月革命,但遭到镇压。俾斯麦(OttovonBismarck)出任普鲁士宰相后,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收复了丹麦占领的两个德意志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词条),普鲁士获得了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地,并成立包括普鲁士和大多数其他德意志邦国的北德意志同盟。
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统一了除奥地利外德意志全境。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德意志的统一道路决定了国家的君主主义、容克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征。
1871年4月16日通过的帝国宪法,宣告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国家。帝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普鲁士的贵族庄园主在各级政府和军队中享有特权。
政治经济
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19世纪70年代,帝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案,如银行法、统一货币法、专利权法、统一关税法、统一度量衡法等。通过普法战争,从法国掠得50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阿尔萨斯以及洛林的铁矿和钾矿,以及接受和应用其他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使帝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初以及1890~189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工业和银行业的集中。
俾斯麦为了避免日后法兰西共和国报复,利用列强间复杂的关系孤立法国。
1873年与俄luo斯帝国、奥匈帝国缔结三皇同盟。
1879年与奥匈缔结同盟。
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结成三国同盟。
1887年与俄luo斯帝国签订巴尔干半岛保障条约。与当时的ying国也没有特别的对立。可以说俾斯麦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相当成功。
威廉二世在1888年即位后,与俾斯麦发生对立。
1890年,俾斯麦被解除首相职务。威廉二世亲政后开始积极实行帝国主义政策,开始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luo斯帝国、日本帝国、美利坚合众国产生冲突,欧洲开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情势,局势对dé国开始转为不利。最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暗杀。列强间的利益冲突(德奥的同盟、英法和德的对立、俄luo斯帝国对巴尔干的政策等)使得dé国卷入了战争。德意志帝国选择站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一边,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俄luo斯帝国、意大利王国(1915年参战)对抗。战争蔓延到全欧洲,德意志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也遭到波及。
1914年西线德军的攻势在马恩河(巴黎北方)停滞,此后西线双方形成堑壕战,僵持状态直到1918年春季。在东线,虽然占领大片土地,但没对俄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北海,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海军封锁使得德意志帝国开始发生原料和食物短缺。
1917年,基于德意志帝国的无差别潜艇战略,间接令米国参战,使得战争情势开始转向。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1918年3月3日,俄国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芬兰和乌克兰取得独立,德意志帝国得到大片土地。
1918年春夏,德军在西线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攻势,巴黎再次危急。但德军最后仍然无法取得胜利。
1918年10月底11月初,德意志帝国境内许多城市发生叛变(起义)。局势急转直下。在各方压力之下,威廉二世被迫逊位流亡海外。帝制终结。11月9日,社会民主党党魁菲利普·夏德曼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停战和约签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虽然战争结束,但dé国的革命并没有停止。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最后在1919年5月镇压了社会主义分子的起义。
在1919年6月,《凡尔赛条约》终于结束了战争。签订和约的地方,正好是凡尔赛的镜厅,也就是德意志帝国成立的地方。dé国割让土地给法国,比利时以及刚刚复国的波兰等国。dé国尚需赔款,并要为战争负上全责。因此,许多dé国军人认为他们被背叛,他们认为dé国事实上根本不应该输,这也是后来纳粹dé国成立的原因之一
帝国本土在dé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了39个独立的邦国。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邦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领土占整个帝国的六成。
这些邦国中的其中数个在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得到了独立主权。其余的邦国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得到独立主权。这些邦国的领土可能并不是一块连续的领土,可能会分成数个部分分布在德意志地区各地。这种现象是因为透过家族分支瓜分领地,或者是透过征购而获得的。
帝国内的每个成员国都会派遣代表参加帝国联邦会议和帝国议会。帝国中心与每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很固定,之间的关系仍然在基础阶段。德意志皇帝的权力范围颇大,例如他能够调停邦国之间的争论,或者是解决邦国的继承权问题。
这些邦国中的其中数个在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得到了独立主权。其余的邦国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得到独立主权。这些邦国的领土可能并不是一块连续的领土,可能会分成数个部分分布在德意志地区各地。这种现象是因为透过家族分支瓜分领地,或者是透过征购而获得的。
帝国内的每个成员国都会派遣代表参加帝国联邦会议和帝国议会。帝国中心与每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很固定,之间的关系仍然在基础阶段。德意志皇帝的权力范围颇大,例如他能够调停邦国之间的争论,或者是解决邦国的继承权问题。
主。起源于16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本消亡。在dé国文献中容克被分为作战容克、宫廷容克、议院容克和乡村容克等不同类型。
在dé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作用的是乡村容克。乡村容克指普鲁士的贵族庄园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Elbe)以东地区并在那里进行殖民的德意志骑士领主的后裔。他们集领主权与乡村政权于一身。
16世纪,容克为了扩大谷物生产,大量强占易北河以东农民的份地,以农奴的劳役经营商品生产性的大庄园经济。乡村容克具有粗犷、暴戾、眼光狭隘的特点。
1653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列·威廉赐予容克以“完全支配”农民的权力,并给予免税等大量经济优惠。
在1807年开始的施泰因和哈登堡改革中,容克受到重大打击。
19世纪以来普鲁士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经济基础——封建庄园。为此普鲁士王朝把重要军官职位和政府官位赐给容克作为补偿。
1848年dé国革命后,容克的庄园经济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大部分容克开始资产阶级化,但仍保留许多封建残余。在容克庄园中,雇农仍然处于半农奴的地位。
这种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用资本主义剥削逐渐代替农奴制剥削的方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
容克地主阶级在政治方面属于极端的保守主义,主张君主专制,崇尚武力,赞成对农业采取保护主义,其代表人物是俾斯麦。
1871年普鲁士自上而下统一德意志,标志容克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后形式。帝国国会中的德意志保守党和国会外的农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军队中的军官也多出身于容克,从而使整个德意志帝国打上容克的烙印。
魏玛共和国时期,容克敌视共和政体,支持阿道夫·希特勒执政。
军事
dé国军队在1870年只有40万人左右,到了1911年增加至864,000人。国家实行征兵制,男子都须要服役,期间不断灌输国家观念,接受纪律训练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军官大多是来自贵族阶级,1860年有65%军官来自贵族家庭,可是这比例不断下降,到1913年只有30%。
1890年代,dé国出现了沙文主义团体,其中势力中最的是泛德意志协会,宣扬日耳曼种族优越论,提出夺取英、法等国殖民地,再吞并欧美小国,以建立世界性的大日耳曼帝国,对当时的dé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887年,通过了军事法案,同意增加军费。
1898年成立dé国海军联盟,并通过了第一个海军扩建法案,在1903年前建造11艘装甲舰、63艘驱逐舰、23艘巡洋舰。1900年通过第二个海军法案,1915年前拥有7艘战舰、11艘重型巡洋舰、34艘轻型巡洋舰和100艘驱逐舰,使dé国海军仅次于ying国。1906年ying国建造无畏舰时,再通过第三次海军法案,建造无畏舰。dé国扩建海军引起ying国关注,展开了军备竞赛,1908年时ying国有8艘无畏舰,dé国却有7艘,成为全球第二海军强国。
1891年,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开始调整对俄法的作战计划,以速战速决为原则,4-6周内击败法国、3-4个月内击败俄国,最终在1905年完成计划,这便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
为了准备战争,dé国军费开支不断增加,1879年只有4.28亿马克,到1913年已超过20亿马克,军队人数从1874年的40万增加至战前的75万,390艘船舰,海员达8万人。同时,威廉二世亦积极对外扩张,甚至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派出“豹”号战舰驶至摩洛哥,以示抗议。
三国协约的组成,宣示了对立的军事集团形成,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dé国介入战争,实行施里芬计划,向法俄宣战。dé国在战争不能得势,山穷水绝,最终在1918年11月11日投降,dé国灭亡。
外交
外交政策是以争霸欧洲大陆为目标的大陆政策,为此1873年恢复德、俄、奥三皇同盟,1882年订立德、奥、意三国同盟。
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其子腓特烈三世仅在位99天即病逝,其孙威廉二世即位后于1890年将俾斯麦解职,以加强自己的决策权。
90年代后期,资产阶级同容克之间进一步融合,对外积极扩军备战,赤裸裸地宣扬侵略、扩张、强权和殖民主义,推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0世纪初,国内矛盾加剧,与英、俄、法等老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化,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é国在战争中失败,1918年的dé国十一月革命推翻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德意志帝国终结。
经济
十九世纪中期的dé国仍以务农为主,1852年期间约50%人从事农业生产。
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区已组成关税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间的关税,促进经济发娶。随着经济发展,加上普法战争后得到大量赔款,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进行工业革命,经济突飞猛进,乡村人民涌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劳力,成为工业生产的劳动者,1882年dé国工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40%,鲁尔地区更成为dé国的工业中心。
1873年俾斯麦创立帝国铁路局,负责国家的铁路事务,迅速扩建帝国铁路网,1865年铁路总长度只有14,690公里,1875年已达27,960公里,减低了产品运费和运输时间。
dé国的钢产量亦大为提升,由1870年的140万吨,去到1913年已超过1,000万吨,煤产量增加3倍。
在经济高速发展达到顶峰时,1873年的大萧条使dé国经济发展减缓,dé国在1879年改行保护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内工农业,而dé国经济要直到1895年至1913年才恢复,此时期dé国出现了新的工业,如化学、电子业。然而俾斯麦的保护关税政策到了19世纪末已失去成效,不但使国内物价高涨,而且招且外国的报复性攻击,使dé国工业产品外销不理想,在卡普里维时期才调整此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后,dé国是以速战速决方式击败法俄两国,可是战事持续,由于dé国没有作打长期战争的准备,1915年粮食出现短缺,主要是ying国封锁所造成,许多粮食无法入口至dé国,在6月政府实施面包配额管制。
1916年至1917年情况更严重,面包严重短缺,城里出现抢粮、抢店、示威的情况,许多农家不再带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抢去,约70万人在大战期间活活饿死,战后营养不良现象普遍,许多年轻人因营养不足而被认为无法胜任工作。不单粮食出现短缺,军需也一样,所有弹药在1914年10月用尽,工厂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补,1918年妇女在工厂就业人数高达230万,较1913年的160万高出许多。军需工人的工资比较低、工时长、加上战争期间原有福利都被取消,使工人深深不满,促使1918年的示威、罢工事件,最后甚至加入革命行列。
社会
dé国早期大多数工人居住和工作环境都很恶劣,早期
5张
德意志帝国
dé国工人的工资较低,缺乏保障,住屋与公共设施未能配合人口涌入的需要,许多工人为节省开支,往往与数人合租一间住房。城镇卫生不良,卫生设施较原始。于是政府在1883推出疾病保险法、1884年的意外灾难保险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911年的职员保险法,使dé国成为一个拥有优良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此外政府又大力兴建房屋,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1878年立法规定妇女及儿童不得从事对有害身体的工作,14-16岁的青少年每天工作不得超过10时。
dé国国内男女不平等现象甚为普遍,妇女是没有投票权的二等公民、法律对妇女的歧视、同工不同酬、受教育权利、甚至在1908年帝国结社法通过前妇女是没有参与政治权利,包括工会和政党。战前避孕方法极不普及,故每家庭都有4至5名子女,加上死亡率渐渐下降,导致人口急增。
1865年成立的dé国妇女会,主要推动教育和就业平等,但要到威廉二世时期才见成效。
教育
相比欧洲其它国家,dé国的教育制度可以说是相当进步。
19世纪初多数邦国通过立法,规定国民须接受基本义务教育。
1871年,普鲁士就有33000所初级学校,在学学童约400万人,1911年增至39000所,学生高达650万人。因此dé国民众识字率甚至,直到十九世纪末,每1000名dé国人中,无法读写的文盲不到5人。学校向学生灌输忠君忠国、纪律、苦干的观念,众多课目中历史科最为重视,学童须熟习国家历史。然而只有少数人能在完成小学后继续接受教育,共有关系良好的富家子弟才能升读中学和大学,不鼓励大学生以批评眼光判事,而女性大学生更是二十世纪才出现的新事。
人口
时间全国人口1871年41,058,7921875年42,727,3601880年45,234,0611885年46,855,7041890年49,428,470
普鲁士的崛起,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德意志民族有一种复国兴邦的强烈愿望,这是几百年来造成的。从16世纪以来,由于分裂,德意志民族在欧洲人眼里不是一个政治实体,而且也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活力的民族。正是这种长期受屈辱、受轻视的状况激发了dé国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并使之内化为普鲁士崛起的力量源泉。
第二帝国版图也由于这种精神,促使他们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事物,大力兴办教育。普鲁士王国在这方面的成就最被后人所称道——为贯彻民族主义教育,从1717年普鲁士就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1763年弗里德里希二世颁布《学校法规》,强制5-14岁的儿童必须上学,并任命老兵为校长,对学生进行准军事训练。
这一切都为日后普鲁士组建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军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809年洪堡出任普鲁士最高教育长官后所推行的教育制度改革,更成为dé国后来二百年的科学、文化、技术发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今洪堡大学),则作为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学,影响了十九世纪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在普鲁士,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据统计,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各主要国家中,dé国的文盲率是最低的,dé国人无论在读、写、计算能力上,还是科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方面都要领先于欧洲各国。
善用外交手段,最大限度为本国谋利
奥托·冯·俾斯麦无论是早期的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还是后来的首相俾斯麦,他们都被公认为是当时最机敏的外交家之一。虽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人在外交实务当中七窍玲珑,但不可否认,如果没有他们高超的外交手腕,很难想象普鲁士如何能在列强环伺的欧洲得以生存和壮大。
团结盟友,孤立对手,是普鲁士最基本的外交策略。比如,1834年开始运行的关税同盟是普鲁士的一个巨大成就——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使整个德意志在政治上开始向它靠拢,既增强了普鲁士领导dé国统一的能力和决心,又逐渐从政治经济上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可谓是一箭双雕。
关税同盟有点类似于如今的欧盟,各邦(国)通过政治经济的一体化,来最终向统一的国家共同体迈进。普鲁士善于笼络德意志各邦国,作为关税同盟的成员,这些邦国从中得到物质上的好处,加上它们的发展程度都没有达到哪怕是接近普鲁士的水平,于是普鲁士成了这些邦国资产阶级向往的中心。这些资产者把普鲁士看作是自己在经济上的前卫和将来在政治上的靠山。于是,普鲁士就开始跃居德意志的领导地位。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外力推动
帝国第3任首相伯恩哈德·冯·比洛1805-1807年的军事胜利使拿破仑占据和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普鲁士王国充当了了法国反英反俄的附庸。为维护和实现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在对普鲁士实行军事占领,政治统治和外交操纵的同时,也按照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模式,在当地强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比如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废除农奴制,解除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革除古老的典章制度,取消行会法规等等。虽然由于战争的频繁,以及反法势力的极力阻挠,拿破仑在德意志的资产阶级改革最终没能坚持下去,但此举已经对德意志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是由于拿破仑猛烈荡涤着封建割据势力,扶植正在生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才使德意志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也使德意志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因此恩格斯曾说过:“dé国资产阶级的创造者是拿破仑……他在dé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掘墓人”。
综上所述,正是经由这样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普鲁士才能在短短百年内迅速崛起并完成了近代dé国的统一,所以普鲁士有时就成为了dé国人精神和文化的代名词,而一部“普鲁士道路”的演进史,也在某种意义上不断给予着我们警示和启迪。
普鲁士道路
奉行军国主义,重视国防建设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新兴的普鲁士王国是个家底薄弱的小国,被列强戏称为“铁罐堆中的一只陶罐”,随时都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危险。因此从1701年普鲁士王国建国伊始,历代统治者就把强化军队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主要手段。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非常突出,1740年腓特烈二世即位,在他20多年的铁腕统治下,普军人数由原先的7万人激增至20万,占全国人口9.4%,军费开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预算的4/5。当时的普鲁士面积在欧洲仅居第十位,人口居第十三位,但它的军队却排到了全欧第四的位置。而且这一数字在腓特烈二世的后继者威廉二世那里又增加到了23.5万人。曾有人这样描述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对其他国家来说,是国家拥有一个军队;对普鲁士而言,则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性质是如此的鲜明,它的好战性直接促成了后来俾斯麦“铁血政策”的出台,并且进而成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容克长期把持国家政权,并成为惟一能够担负起领导民族统一大业的阶级
普鲁士是一个容克国家,市民阶级在这里的力量非常微弱。这一方面是由于战争的破坏使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其在国家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还不到10%,而且它们的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封建王公贵族的生活消费和政府军队的开支;另一方面,当18世纪末英法早已克服行会的传统束缚时,德意志的手工业却仍为行会所控制,古老的法规和条例还在严格的执行,一切能够促进竞争和创新的路径都被封建桎梏无情的堵塞。经济上的这种依赖性以及自身实力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德意志资产者在政治上对封建权力的怯懦性和卑躬屈膝。
农民也无力反抗强大的封建专制王权。1625年dé国曾爆发了伟大的农民战争,但最终被残酷镇压下去,而三十年战争则彻底摧毁了农民阶级最后的反抗力量,地主成为农村惟一的主人,强迫农民服劳役的农奴制度成为了德意志的普遍制度,而这种状况在普鲁士表现的尤为突出。
马克思、恩格斯曾打算把德意志各地分散的工人团体联合成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组织,以便推进革命。但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散的德意志不存在这种条件。当时德意志工人阶级还很不成熟,他们中大部分人仍是手工业者,而且基本上是跟着资产阶级走的。而且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以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背叛,1848年革命在整个德意志都被镇压下去,工人运动长期处于低潮。
既然资产阶级和农民都无力完成dé国的统一大业,而力量尚十分弱小的无产阶级又在政治上远没有成熟,那么这一任务便历史的落在了普鲁士贵族地主阶级(容克)的身上。
王权强大,同时在保留容克封建特权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容克经济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容克地主垄断了粮食出口,同时还免付出口关税。在普鲁士军队中,容克则占据了所有的军官职位。普鲁士的农奴制与早期农奴制不同,它是商品生产发展的结果。随着粮食和各种农产品日益成为重要的商品以及价格上扬,农业生产变得有利可图。于是容克地主便开始抢占农民土地,合并成大田庄,面向市场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
农奴制体现的只是普鲁士国家制度的一个方面,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则在于凸显了普鲁士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特色。而这一政治体制保证,对于任何一个近代欧洲强国的崛起都是必不可少的。彼得一世治下的俄国如此,路易十四统辖的法国亦然,普鲁士也不例外。
1848年革命失败后,尽管普鲁士没有像奥地利那样恢复纯粹的君主制,而是维持了地主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联盟,但贵族仍在这个联盟中保持了领导地位,国王则依旧拥有无上的权威。虽然存在议会,但上院(贵族院)是由国王指定的显贵组成,而下院(众议院)又借助不平等的三级选举制保证了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多数地位,因此,普鲁士的君主专制就打着民主的幌子得以延续,甚至还有所巩固。
影响
德意志帝国为日后的dé国和欧洲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俾斯麦领导之下,这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终于组成,但是却由普鲁士主导,并将同属德意志的奥地利帝国排除在外。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影响和帝国在其殖民地的管治对帝国造成了一个负面的形象,特别是dé国在其殖民地所施行的灭绝令和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亦颁布一连串革新的社会改革法案,例如保证新闻自由,建立社会福利系统等。但同时政府亦容许种族主义者对非dé国人作出种族歧视,令一些学者将帝国称为一个“种族隔离国家”。帝国的联邦议会(Reichstag)亦有一个现代的选举制度,每一位成年男性各投一票选出代表。这令帝国内被官方视为“帝国的敌人”的社会主义者和天主教政党,在帝国政治上成为不可否视的角色。
在德意志帝国的时期
哈哈哈!!!
本大爷穿越来了!
美女们我来了!
世界美女们你们迎接我的临幸吧
帝国党卫军何在?
帝国的使命是什么?
帝国的使命是什么?
何为生?何为死?
我又该怎么做?
又该如何改变历史?
什么?
小说推荐
- 铁血德意志
- 强权即真理!铁血相俾斯麦曾说“当代的重大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凭演说和议会的决议…要凭铁和血”军事烧友秦天,重生成了威廉二世的第五子,即奥斯卡王子。原本只想混吃等死的他,阴差阳错却成为了这个帝国的继承者。为了自己的小命,秦天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让德国打赢战争!秦天的目标“用德意志的剑,为德意志的犁获得土
- 流泪的鱼wyj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德意志涅槃
- 1919年6月28日,德意志遭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崩溃浩劫;随着《凡尔赛和约》的最终签订,仇恨、战争、和失败之果,便在这份条约所开创的世界新秩序中深深埋下了。面对这个国度在下一场战争中被彻底打落凡尘、从此再无法返回世界核心舞台的悲凉历史,来自后世的穿越者方彦却决心要生生逆转这一大势,让这个曾经是世界双
- 幽泠秋月连载
- 最新章:第524章 出征
- 德意志帝国之科技之王
- 21世纪学生萧锐穿越成为第三帝国元首,开启上帝视角,俯身科技系统,引领德意志改写二战进程!虎式坦克?抱歉,那已经out了!我们的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已经平推了欧洲;T34太猛?抱歉,我们的“突爪鹰”攻击机让钢铁洪流化作齑粉;美利坚太远?抱歉,我们的战略核子轰炸机在Me262的护卫下布满了北美苍穹“我是
- 狂奔的蜗牛连载
- 最新章:第542章·空袭塞得港
- 德意志崛起之路
- 终极侧位连载
- 最新章:第2911章 抓住了 1
- 龙珠之重现辉煌
- 【A级签约作品:龙珠之重现辉煌】穿越成巴达克,孙悟空的老子 今生为战斗民族赛亚人,那么我巴达克就要带领赛亚人一族重现辉煌 打败冰冻恶魔一族这个绊脚石,正式开启赛亚人一族称霸宇宙的道路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让你们十二宇宙的破坏神见识一下我们最强战斗民族赛亚人的强大 先定个小目标,统一个第七宇宙(本故事
- 野火烧不尽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五章 克巴达克与吉利之间的谈话
- 龙珠之赛亚辉煌
- 穿越成巴达克,留下了超级赛亚人的传说 没有系统,熟知剧情就是最大的外挂 传超、桃红、超五,当三者的力量集于一身,就连破坏神也要为之颤抖 时间、空间,论起对法则的领悟,就连大神官都要甘拜下风 赛亚人一族的辉煌将在巴达克的领导下重现 而古拉、沙鲁、魔人布欧、邪恶龙、黄金弗利萨、扎马斯、吉连等等,都要在赛
- 野火烧不尽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五章 巴达克与吉利之间的谈话
- 被坑的世界意志
- 地球:琦玉一拳能灭我 岳云:你确定我能打赢 地球:赛亚人要灭我了 岳云:你确定我能打赢 地球:高达瞄准我了 岳云:你确定我能打赢,不对这个我能打赢 地球:岳云我是盖亚 岳云:我说怎么全都找我啊,不是还有个叫做大蛇的世界意志吗 这是一被坑的世界意志去救援各个世界的故事
- 伯雅连载
- 最新章:第七十六章:熟悉的旋涡
- 重生平行世界的辉煌人生
- 庄周梦蝶,龙在天在一个九星连珠的天文异象中穿越到平行世界。他通过前世的记忆和经历发展壮大家族和国家实力,达成了前世的梦想(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luobing51162119_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四章 饭桌讨论和去港发展
- 我的系统是崩坏意志
- 激萌的萝莉,热血的少年,为打破次元壁一往无前!amp;lt/pamp;gt
- 宁化晨曦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鬼知道我怎么穿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