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途》道途 第十四章读书人少的原因

    在一个木屋里,一个穿着青色襦袍头戴方巾,留着山羊胡,长相瘦削的老者对陆蒙说道:“以后你就坐在那里。”
    这个老者叫做陆博,是陆家的一位老人,据说他曾经坐过县丞,后来由于年龄大了,回到了陆家镇来养老,可是陆家不愿意他这样的人才浪费,于是就让他来族学教导陆家的后辈子孙。
    陆蒙朝着陆博所指的地方一看,那是一个靠着窗户的角落位置,前面正好坐着那个和陆蒙不对付的陆虎,陆蒙只能在心里嘀咕一声:“不是冤家不聚头呀!”
    陆蒙来到了那个位置坐了下来,陆虎转过头来朝着陆蒙露出了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这让陆蒙的心里非常的无奈,这是怎么了,自己不想招惹他,这个小屁孩居然还没完没了了,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陆蒙的书籍和笔墨纸砚完全都是陆家无偿提供的,这应该是陆家子弟的一种福利吧。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书籍可完全是一个奢侈品,不说书籍几乎完全掌握在那些门阀世家和有钱人的手里,就算是书籍本身也是不能够广为传播的。
    相比与前世的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书很少。不像前世书籍数以万计的涌现,抱书在书店,半天看两本。而且这个世界的书和华夏古代一样,书上的字很大,会占据版面很多的空间。所以在这个世界看书不可以按看多少卷,一卷看多久忖度时间。在这个世界培养一个读书人是普通人家负担不起的,即使一个“族”qun也负担不了几个,没有现在读书人的泛滥。同样,这个世界的“大学”录取的人也少,每年比清华录取的还少的多,呵呵。正因为少,所以精。读书识字的人“四书五经”通背是很应该、也必须是正常的(书读“破”),不单为了科举,也为了以后不会被骂浅陋。在农耕为主的时候,人比较懒散,且晚上没啥消遣的(读书的多为穷书生)。所以读书时间不会比现在的少,应该每天也达到3~4个小时。
    而且这个世界的书籍和华夏古代的书籍并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这也是陆蒙gao不懂的地方,说起来这个世界的历史和前世的华夏完全不同,甚至没有丝毫的可比性,可是这些文化经典还会出现,简直就是不可思议,陆蒙猜测这个世界应该和自己前世所呆的那个世界应该有着种种联系,自己或许还能够回到前世的那个世界。
    不过现在实在不是陆蒙想这些的时候,因为就在陆蒙想这些的时候他已经被先生陆博认为是不专心听讲了,而且陆博还已经高高的举起来了戒尺准备惩罚他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在这个世界也像华夏古代一样讲究‘天地君亲师’,为了体现‘孝’,秦国律法规定,父母老师要惩罚子女弟子,子女弟子是不能够反抗的,就算是打死都不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