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血泪》明末血泪 第19章 气势如虹

    周敦吉突觉眼前金光一闪,心中大骇,手中五股烈焰苗顿时火光大盛,一道火柱直奔金光而来。
    金光在火柱中越行越慢,渐渐现出原形,原来是一支金色的雕翎箭。金羽箭被炽热的火焰烧得呲呲有声,当箭头快要接触到周敦吉的时候,金羽箭终于停止不动,随即化为一滩金水落在地上。
    周敦吉吓出了一身的冷汗。而皇太极则气得浑身直颤。
    再看皇太极手下的正白、镶白两旗金兵,与代善率领的正红、镶红两旗一般无二。冲在前面的骑兵纷纷落马倒地,川军上去一顿乱杀猛砍,又有一千多金军骑兵的死尸倒在当场。
    川军的前面堆着两千多金兵的尸体,后面的骑兵感到冲锋更加困难。
    皇太极眼见自己的军队伤亡惨重,急忙传令退兵。
    金军两次冲锋都被川军击退,金军的士气有些低落。
    相比金军,川军的伤亡并不大。川军气势高涨,欢呼雀跃。
    皇太极灰溜溜来到努尔哈赤的面前,偷眼一瞧,自己父亲的脸都气黑了。
    “废物!废物点心!”努尔哈赤指着皇太极及其周围的众位将领一阵乱骂。
    皇太极轻声说道:“父亲,明军训练有素,且兵器长而锐利,是我骑军的克星。不如调沈阳的冲车,盾车,投石机前来,再战不迟。”
    皇太极向来聪睿,所出的点子一向很得努尔哈赤的心意。但今日明军如此嚣张,对于一向嚣张跋扈惯了的努尔哈赤焉能忍受。而且从开战到现在,已经日上正午,难道等明军美美地饱餐一顿,然后再睡个晌午觉再战不成。
    努尔哈赤思索片刻,摇了摇头:“为父等不及了。一旦明军的后援到了,我军将再无战胜的机会。传我的将令,所有军队全部冲锋。”说罢,令旗一摆,亲率正黄、镶黄两旗冲向川军的队伍。
    此时的周敦吉虽然得意洋洋,但他的内心却有些惴惴不安起来。从拂晓打到现在,所有川军,包括秦邦屏、秦民屏所率的军队都还没有吃饭。昨夜所有川军也没有睡个囫囵觉。如今正是寒冬时节,早饭与午饭都没有吃,,所有的川军虽然zui上没说什么,但各个肚子饿得咕咕叫,即便穿着棉甲,也冻得直打哆嗦。
    周敦吉此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努尔哈赤的身上,他希望努尔哈赤能够收兵罢战,起码把这两千多具金军的尸体收回去,也好让我们有个喘息的机会,回去埋锅造饭,眯一小觉。
    就连秦邦屏也有些后悔,当初没想到金军如此骁勇,要知道金军如此难对付,就与浙军合兵一处了。最令秦邦屏后悔的,是出战之前,每个士兵的脖子上能挂一个热水袋,十几张大饼就好了。
    后悔归后悔,可是努尔哈赤却没有给川军后悔的机会。
    随着金军号角的再次响起,八旗劲旅从正北、正西、正东三个方向,全部冲向川军的队伍。
    周敦吉的脸色已不似刚才那般倨傲,变得凝重异常。川军的白杆虽然洞穿了数千金军骑兵的战马,但白杆可也撅折了不少,虽然营寨内还有不少备品,但也得容川军去更换啊!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金军骑兵,川军各个拧起了眉头,瞪起了眼珠子,一个个血灌瞳仁,呼号不止。
    这一次努尔哈赤的方针就是拿人垫,也要将眼前的明军全部踩死于自己的铁蹄之下。
    周敦吉被莽古尔泰、阿敏、皇太极、代善四员大将围在当中,五股烈焰苗舞动如飞,在周敦吉的身前形成了阵阵飓风,皇太极等四人根本无法靠近。
    但周敦吉已经战斗良久,此时早已筋疲力尽,且肚内无食,所以法术再也难以施展。虽然未曾落败,但想战胜皇太极等四人,也是不易。
    秦邦屏、秦民屏还有手下的参将吴文杰、守备雷安民、都司周世禄、袁见龙、邓起龙纷纷挥动兵刃与大金的额亦都、何和礼、安费扬古、扈尔汉等金国的大将交起手来。
    一时之间,兵对兵,将对将打起了交手仗。川军士气不减,但原有的方阵已经被数万金军冲得摇摇晃晃。
    站在浑河南岸的陈策一见川军的形势极其危险,急忙来到童仲揆的马前:“童大人,川军已经战斗了四个时辰,没有吃饭,没有休息。不如我等率浙军度过浑河,与川军一同作战,方可击退金贼。”
    童仲揆点头说道:“陈大人所言极是!”
    童仲揆找到戚金,将陈策的建议告诉了戚金。
    戚金闻言就是一皱眉:“童大人,陈大人。虽然前些日,我与秦邦屏等将军产生了不睦,但那都是小打小闹,戚某并不记恨。但看眼下形势,我们不能前去支援。”
    陈策一听有些急了:“这是为何?”
    戚金一指自己身后的浙军:“两位大人请看,我戚家军十人一组,摆的皆是鸳鸯阵。使的大都是刀剑等短兵刃,虽有长qiang与狼筅,但主要是对付步兵的。如果对付金军的骑兵,根本不行。另外我戚家军此次主要是帮助贺世贤与尤世功两位将军守城的,所以带来了一些火炮与鸟铳。这些东西都十分笨重,运输实在不便。不等将这些火炮运到浑河北岸,恐怕川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依卑职愚见,不如鸣金,让秦氏兄弟速速率领川军退回浑河南岸,我们在此深沟高垒,共同御敌,方为上策。如果二位将军执意让我率领戚家军北渡迎击金贼,戚某不敢违令,但只恐我这三千人有去无还。”
    童仲揆感到戚金说的确实是实情,不由得望向陈策。
    陈策叹了一口气:“浑河桥窄,南渡有很大困难。况且秦氏弟兄与川军未必有机会退回来。”
    童仲揆命人鸣金,浑河北岸的秦氏弟兄与周敦吉都听到了。这是童仲揆、陈策两位将军对川军的爱护,害怕川军孤军难支。
    鸣金锣一响,数千川军不仅没有后退,反而士气高涨,越战越勇。他们的号角声震天动地,听在八旗军的耳中,震撼不已。又有大批的金兵倒在川军的营前,但川军的队伍依然没有被八旗的铁骑给冲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