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爱江山更爱美人》
第一回 意外穿越
这里是一个旅游胜地,山清水秀。前山有道观,游人如潮。
唉,这些年旅游真成了时尚。在这个季节,到这里来图个清静简直是天方夜谭。好不容易挤进了道观,在后殿处找到了一个小道士。
“请问魏道在那?”我说。
小道士抬头看了看我。
“您找魏道干啥?”
看得出魏道还是个挺受尊重的主。
“噢,我们是朋友。今天我是专程来访友的。”
小道脸上有点疑惑,毕竟魏道年龄已近花甲,有这么年轻的朋友?
“他现在后山,嫌这里太吵,去年就搬过去了。”小道是个很热心的人。“你给他挂手机吧,他的手机号码是——”
现在的老道士居然连手机也有了,还如何潜心修行?
我是个经历颇为复杂,交际很广的人。这些年头,做生意需要广交朋友,多条朋友多条路。魏老道可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说是一位易学大师。流年不利,遇到这场金融危机,来找老道给指点一下迷津。
后山可是个好地方。尤其是老魏住地这个地方。旁边一条清澈地小溪。周围种着花草果树。四周非常安静。与繁华地都市完全两种感受。真是修心养性地好地方。
走走停停地给老魏打了好几个电话。围着后山转了大半个圈。终于到了老魏地住处。
老魏穿着道袍。还是前年见过地那个样子。只是那胡子更白了。身体看起来蛮硬朗地。
“小子。最近生意不错吧。”老魏倒了杯茶递了过来。
生意好到这个地方干嘛。想是想。但到了嘴边。应酬道:“还行。”
老魏拿了那不知是那个朝代地古铜钱。递给我。这是占卜地道具。我冥思片刻。把那三个铜钱连扔了六次。这是占卜地程序。
老魏拿笔在纸上划了半天,老魏凝重道:“财运不佳,另有血光之灾。”
不会吧,不会这么衰吧。天呢,我刚过了几天好日子,还没活够呢。为了所谓的事业,至今尚未婚配,怎么就要挂了。我不由有些垂头丧气。
老道可不是个忽悠人的人。这些年来,做生意经常碰到或这或那的嗑撞,往往被老道的三言两语,化解为无形。当然,也存在心理方面的原因,毕竟处事的心态往往能够改变事情的结局。
“怎么办?请您老指点指点。”我笑着问,脸上挂满了讨好的笑。
真是奸商的本质,有事求人的时候,笑是最廉价的。
“这样吧,你先在我这住几天吧。先把公司的事安排一下,我给你准备道符。”
不敢不听这老道的话,他的话拽得很。
几个电话安排了公司的公务,让那几个牛哄哄的“海龟”忙去吧,老子可要彻底的放松一下了。关掉手机,现在该好好歇一歇了。
三天了,真是享受的日子。老道真会挑地方,环境清净,离小镇也不远。真爽啊,没有那么多没完没了的应酬,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的故事。唉,无事一身轻。
“小金,这张符可要拿好了,说不定这东西能救你一命。”老魏拿着一张上面划满红红绿绿条纹的黄|色纸片,微笑着说。
我小心翼翼的把这张符贴身藏好。
“千万拿好了,你小子说不定还有一番奇遇呢。”他的笑容里有一些神秘。
这是第五天了,这人呢,真是贱得很,刚刚闲了没有几天,新鲜感就没了。太平静的日子,没有酒红灯绿,还真是适应不了。
爬山吧,在这里,爬山是最方便的健身活动。
两个小时后,到了后山的高峰。天公不作美,刚上山,天就阴了下来。倒霉,这回肯定要淋成满汤鸡了。
一道闪电,哇。
头痛。
恢复知觉后的第一感觉。
好像还没死。
这是那里?刚才可是在山顶,现在旁边连山的影子也没有,四周望去,只是一片绿色的原野。习惯性的看看手表,妈的,手表不见了,再看看衣服,怎么是拍电影的道具衣服。
这是那个混蛋,跟老子玩这套,找死!
走吧,先找到人再说。
天快黑了,终于找到了一户农户。
房子很简陋,像果园里看园子的小屋,院墙是用树枝插起来的,房子是土坯的墙,房顶是真正的茅草屋盖。总算看见了人,从树枝的空隙里看见有个老人在园子里劈柴。
“大爷,这里是——”我话未说完,因为我现老农穿的衣服是古装,愣了。
“公子,大爷两字,老朽愧不敢当。”老农见我衣着华丽,笑着拱了拱手。
“这,这是什么地方。”
“公子迷路了吧,此地隶属武陵郡,从此往北走五里是官路,然后东去三十里就是武陵郡城了。”
我的脑子里一阵迷糊。是穿越了?一不小心穿越了?
在确定穿越的可能性过百分之九十九后,我的心里是一阵惆怅,亲朋好友都在遥远的异时空;一阵苦恼,怎样才能回去呢?这个年代的生活和现代生活相比可是枯燥无味的。最后是一阵激动,毕竟在异时空里,可以利用现代文明创造奇迹,说不定可以有所作为,改变历史。
既来之则安之。中平元年,到三国了。哈哈,曹操、刘备、孙权,我来和你们玩玩,嘿嘿,拿你们的头当球踢着玩。当然,一个不慎,让人家拿咱的头当球踢,可能性会更高。
在老农家借宿一晚,哎哟,那是床吗?硌得后背痛。那饭菜,哎,可真是忆苦思甜。
第二回 初入尘世
第二天一早,梳洗时突然看见水面倒影。
这是我吗?我看着水里的倒影,不觉有些呆了。
我怎么越活越小了?再说我青年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帅。
帅点就帅点吧,这可是泡妞的本钱。
究竟是怎么回事?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索性不去考虑,顺其自然吧。
洗完了脸,沿老农说的方向上了官道,问明了路径,往武陵方向走去。
官道上行人不多,稀稀拉拉。平常养尊处优,几里路走下来,觉得有些劳累。
正在这时,官道对面几个骑马人疾驰而来,几人均为短衣打扮,像极了古装戏里的家人。
官道上行人不多,穿着华丽的我,倒显得有些鹤立鸡群。那几人一看见我,勒马向我匆匆走来。
老子不会这么衰吧,碰到恶奴找事。打架我可不怕,老子五岁习武,从小到大不知得过多少冠军。来吧,待会打得你们满地找牙。
“公子,终于找到您了。老夫人在家可急坏了。”为那人过来拱了拱手,毕恭毕敬的说。又扭头说:“金寿,回去禀告老夫人,说公子已找到。”
“我。你。你们认错人了吧。”不会吧。我可不认识他们。
“公子。小地是金福。您这是怎么了?”那人把我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感到有些奇怪。
骑马比走路爽多了。看着这几个彪悍地奴才。哼。既然是公子。咱现在地身份不低嘛。管什么真假。兵来将挡。先去瞧瞧再说。
“唉。唉唉。我昨天好像把头给摔了一下。怎么什么事也想不起来了。你讲一讲——”
可是地地道道做了几年地奸商。嘿嘿。还没到武陵。就把三国时代自己地身世弄得明明白白。
整了半天。从若干年后溜达到了三国时代。摆身一变。名叫金旋。
三国历史上,金旋是个小人物。《三国演义》讲述,金旋为武陵太守,张飞引兵前去夺取武陵,金旋率军出战,战败返城,武陵从事巩志,反叛占据城池,一箭射死金旋。
老天爷呐,您是否可怜历史中金旋的悲惨结局,让我到这里来为他扬眉吐气。
听家奴讲,金旋原籍北海东莱,父亲原为武陵太守,三年前去世。因父亲在武陵经营多年,因此合家定居武陵。母亲黄氏,南阳人,出身世家。金旋文武全才,文从师于司马徽,武从师于娘家舅舅黄忠。昨天刚行冠礼,有族人从西凉带回一匹宝马,送给金旋作为贺礼,不料此马性烈,午后官道上试马时宝马受惊,金旋骑在马上……
天呐,看来是灵魂附体。黄忠黄汉升,那可是刘备手下的五虎将之一,竟是舅舅。哈哈,哈哈。金旋乐得合不拢嘴了。
刚进家门,一位紫面大汉,相貌威严,身材魁伟,正是黄忠黄汉升,有万夫不当之勇,名传青史。黄忠扶着一位中年艳妇迎了出来。金福等下人一齐行礼,“夫人,舅老爷。”噢,看来,这就是母亲黄氏和舅舅黄忠了。
“娘,舅舅,儿不孝,让娘挂心了。”金旋(我)可真拽,这么一会工夫就扮得像模像样。
“没事就好,唉,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黄氏不禁又落泪了。
“旋儿这不回来了嘛,先进屋吧。”黄忠说完扶着黄氏往堂屋走去。
……
入世的第一天糊里糊涂的度过,具有奸商本色的金旋(我)可不是盖的,装的可真像。哈。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第二天清晨,终于露馅了。
一大早,金福前来伺候更衣,换上练功服,说舅老爷要传授武术。金旋一听顿觉头大如斗,看来瞒是瞒不过去的,练武场上随机应变吧。
练武场上,金旋编出了一套合理的谎言。
“舅舅,旋昨日从马上摔了下来,伤了头部,很多事都想不起来,除了娘和您,连一些家人都记不起名字来。又怕您跟娘担心,昨日未敢提起,请舅舅见谅。还有,请舅舅帮忙保密,不要告诉娘亲。”
黄忠是个沉稳的人,但一听金旋如此,也不由有些急了。毕竟是外甥加徒弟,连家人都认不过来,武功套路一点也没有印象,这不等于武艺全废了吗?
“舅舅不要心急,这样吧,您把武功重新教旋儿一遍,旋儿一定会尽快把武功恢复的。”
……
金旋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将这位为外甥冠礼来武陵小住的黄忠黄汉升,就这样让忽悠在了武陵,倾心传授武功。
所幸,古代金旋的身体内已好了十多年的内功底子和招式习惯。三个月后,金旋(我)竟把以前那位金旋的功夫底子给找了回来。
黄忠的内功心法和武技,乃是祖传,其内功在于强身,武艺则气势宏大,适合战场拼杀。古代的内功武艺确是不同凡响。似乎中国古代的武术精华竟似失传,现代的内功除了健身,应用于武技却已威力不再。金旋将古代功夫与现代理论融合一体,功夫真是一日千里。黄忠断言,此子武功,前途限量。
几个月朝夕相处,黄忠感觉金旋的情性大变,比往昔沉稳许多,决事果断,思路明晰,而其偶尔流露出一些对武学的观点、看法,常常令黄忠大为讶异。金旋(我)凭着记忆里的武术,尤其是截道拳的基本动作及力原理,和现代流行的太极拳拳理,与黄忠一起探讨。一代名将黄忠竟让金旋所说的这些道理,迷得忘乎所以,竟似武痴一般,整日研究改进武术。
金旋得到明师指点,进步神;而黄忠也因金旋阐述的武学原理,改良家传武艺,自己获益非浅。金旋不经意间显露的野心,也让黄忠大吃一惊。黄忠不禁有些疑问,难道失踪的那个日子,金旋有什么奇遇?
第三回 行万里路(一)
中平二年初,金旋思及黄巾之乱将至,而今朝政**,张让、何进等公然贪贿,标价卖官。金旋与黄忠商议:“今朝政混乱,导致民不聊生,乱兆已生,旋欲携万金进京,谋取一郡之地。则进可济世救民,退可保卫一方百姓安宁。舅父以为如何?”黄忠道:“旋儿年少志高,舅父心中欣慰。有志则当行,舅父薄有家财,当鼎力相助。”
主意已定,金旋筹集好资金,向母亲请行。曰:“旋今赴京求职,沿途结交天下英俊。所谓‘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旋不孝,不能侍候眼前,望娘亲保重身体。旋已求舅父,举家迁来居住,以便照应,请娘亲允准。”黄氏见金旋去意已决,道:“如此要一路保重,去回,不要让娘担心。”
金旋(我)记忆中,三国之时,谋略著名者有诸葛亮、庞统、周瑜、司马懿、郭嘉、贾诩、曹操、徐庶、6逊、邓艾、姜维等,勇将著名者有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黄忠、夏侯淳、夏侯渊、张辽、颜良、文丑、张合、甘宁、许诸、典韦、孙策、太史慈、甘宁等。曹操等狼子野心,不甘受人驾驭。姜维、关兴、张苞、6逊等恐怕尚未出世。诸位谋士、勇将的籍贯、年龄、经历等,金旋仅凭记忆,模模糊糊。虽然有心寻找,然而此时的交通、通讯太过落后,找寻难度极大。
行千里路,一切随缘吧。真要把这些文臣武将找到,地没有一城,军没有一卒,如何让人归服?在这冷兵器时代,地盘、实力往往是争夺人才的关键!
择得良辰吉日,金旋带几名家奴出赶往洛阳。(为什么黄忠不跟来?黄忠已经娶妻生子,整天陪着金旋,让漂亮的黄大嫂守活寡呀,做人要厚道。)买官就一定要想办法买个大官,争天下讲究的是实力,最小也得买个郡守。
南阳隆中,那里可有一位千古流芳的人物——诸葛亮,趁着刘备老人家还没有三顾茅庐,金旋一定要捷足先登。据史书上讲,此时诸葛亮年龄尚小,既然顺路,需要尽快探听一下。即使其年龄尚小,也需要多交流一下,以后请其出山之时,也可少些波折。
费了很多口舌,终于打探到南阳隆中诸葛家的茅庐所在。前面马上就要到卧龙冈,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6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金旋听闻此歌,知道《三国演义》中曾言此歌为诸葛亮所作,不由心中暗喜。寻思是否因为穿越,形成蝴蝶效应,将这三国历史搞得乱七八槽,那可就大事不妙,如历史记载与现实不相符,那金旋寻求贤才的名单可就无什么大用处了!
金旋寻思到此,勒马问农夫道:“此歌何人所作?”农夫答道:“乃卧龙先生所作也。”金旋道:“卧龙先生何样之人?”农夫曰:“卧龙先生年刚及冠,传闻其才高八斗。”金旋闻言大喜,暗思这《三国演义》中所述恐与三国现实不符。幸亏此次前来,不然可真是耽误大才了。不过金旋心中又浮出一丝担忧,此诸葛亮的才能与历史上传闻相符吗?既然诸葛亮的年龄与史书记载不相符,那《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有多少是真的?自己拟出的求贤名单中的那些谋士武将,是否真与史书所载有那样的才华呢?
沿着山南小路,金旋穿过一座高冈,冈上有块大石,上书“卧龙冈”三字。沿途所见,清景异常,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金旋到庄前下马,扣门而呼,有位少年出来接着,让到中堂。金旋施礼道:“不知贵姓大名,如何称呼?”少年慌忙答礼道:“吾姓诸葛名均,请教先生此来何事?”金旋道:“武陵金旋久慕孔明先生大名,无缘拜会。请通报令兄,得瞻道貌,实为万幸,”诸葛均道:“公子稍待,家兄现在后堂尚未醒来,吾即通报。”
诸葛均转入后堂。半晌,诸葛亮整衣冠出迎。金旋见诸葛亮身材修长,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气概。金旋下拜道:“武陵金旋,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得相见,实为万幸。”诸葛亮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得公子看重,不胜愧赧。”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
茶罢。诸葛亮说:“久闻旋兄才名。亮年幼才疏。不堪如此厚爱。”金旋道:“天下即将大乱。旋心悯天下苍生。欲成大事。望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孔明曰:“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况公地无一城。兵无一卒。如何成得大事?”金旋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旋以天下苍生为念。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旋欲伸大义于天下。虽迄今无所就。然今朝纲**。官职标价而售。旋颇多家财。一郡之地唾手可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圣上宠信宦官。远贤才而近小人。此乱兆初现也。官贪而民贫。若逢灾年。流民遍野。若有人揭竿而起。天下必大乱。民变不足以灭汉。然必动摇大汉根本。各郡守聚兵以自守。久之则诸侯强而汉室弱。成强食弱肉之局。旋今赴京求官。谋一郡之地。同时广纳豪杰贤才以为己用。广积粮。勤练兵。以待天时。此得天下之基础也。”
诸葛亮又问:“何为政?何为军?何为君?何为民?”金旋知诸葛亮乃当世大贤。不敢大意。忙答曰:“政乃民之政。富民即为政之根本。军乃国之军。强军保国为军之根本。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诸葛亮问:“民何以富?军何以强?”金旋答道“整农具。修水利。减赋税。改税制。让利于民。民富则国强。屯兵于田。练兵于农闲。改兵制。练军魂。人以兵而荣。则军为不败之军。兵为常胜之兵。”
……
“主公大才。亮愿效犬马之劳。”诸葛亮为金旋雄才大略感动。见其见识不下自身所学。许多政见颇与自己暗合。不由惺惺相惜。遂认金旋为主。
(真是明主啊。天下形势一席话变得一目了然。都预测到几十年以后了。知己呀。连《出师表》上地话都给忽悠出来了。能不知己嘛。)
金旋在诸葛亮草庐待了几日。整日与诸葛亮谈武论兵。获益非浅。金旋见诸葛亮学识渊博。足智多谋。对治政与治军均有独到地见解。观人待事视角独特。诚为一代人杰。
临行前,金旋想起庞统、周瑜。对诸葛亮道:“吾今住洛阳谋求官职。江东贤才众多,庞士元、周公谨均有大才,请孔明可往访之,若求之为吾等臂助,必受益非浅。”
第四回 行千里路(二)
文有诸葛亮,武有黄忠,成为金旋大展宏图的基本班底。金旋的招贤名单,尚有许多贤才。金旋未卜先知之才,皆出于《三国演义》中着墨较多的英雄豪杰,由于几日来对诸葛亮的了解,担心其名不附实的顾虑打消了。《三国演义》对名人的名字记得比较准确,但人物的年龄、事件的时间与真实不符。金旋的穿越,也可能改变这个时空的很多人和事。
金旋沿庐江、寿春到达徐州,闻得乔玄为濮阳太守,决定绕道去趟濮阳。金旋内心里可没把乔玄当成大才,但乔玄的两个女儿,却名传后世,就是著名的大乔、小乔。(有人不服气了,大小乔不是在江南吗?怎么跑江北来了?嘿嘿,乔国老乔玄是在濮阳告老后,去江东定居的。)
濮阳太守府,金旋递上名刺求见。乔玄出门未归,其弟乔瑁出来接见。兄弟俩均有才能,史书上记载,乔玄因病告退,举乔瑁代其为太守,世人多疑乔玄私心,乔玄曰:“举才不避亲。”后乔瑁果然出众,合郡事务皆井井有条,众人始相信乔玄没有私心。
落座后,金旋开门见山道:“旋今日前来,闻乔太守两女美且贤,特来提亲,请先生转达。”
乔瑁诧异的看了看金旋,道:“此事瑁必转告吾兄。然龙腾千里之遥,缘何而来?”金旋灵机一动,想起古人皆注重《周易》占卜,答曰:“旋师从明镜先生,先生精《易》,卜旋日后大贵,然须得贤女相助。而贵侄女与旋有宿世姻缘。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故冒昧前来,请先生相助。”
奸商不亏为奸商,这随机应变的能力高吧,把老师都卖进来了。
“家兄极重门户,公现为白身,恐此事甚为不易。”乔瑁见金旋人品高雅,面如冠玉,又无文弱之气,不由大有好感。但他了解乔玄的脾性,故而好心对金旋明言。
“旋虽为白身,然此次赴京,必有作为。旋自谓具济世之才,若得寸进,必至显贵。”语不惊人死不休,先让乔瑁重视起来。
“家兄今出公干,傍晚方回,此事明日龙腾亲见家兄,再议如何?”乔瑁闻金旋报负不小,志向远大,感觉人才难得。但此事须得乔玄点头,与金旋约下相见时辰。金旋见事情已有眉目,告辞回去。
濮阳城地处中原,真是繁华之地,比武陵热闹多了。时已近中午,金旋往酒楼走去。酒楼里人不多,有一位俊雅书生如鹤立鸡群,格外让人注意。
“先生人中龙凤,必为名士,请教尊姓大名?”一见此人,金旋便生惺惺之心,上前拱手行礼说。“不才郭嘉,游学到此。敢问公子是——”郭嘉还礼道。
“武陵金旋。相见就是有缘。共饮几杯如何。”金旋一听。不由心花怒放。这郭嘉可是曹操手下第一谋士。可惜英年早逝。曹操赤壁大败后曾言。“奉孝若在。安有此败”。以此可见曹操对郭嘉地重视程度。后人有诗赞郭嘉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不过。史书记载。郭嘉此刻应该只有十几岁。(年龄更小地诸葛亮都已**。这也不必大惊小怪。)
金旋见到如此大贤。焉能放过。邀郭嘉把酒论事。郭嘉此次游学。本有择主之意。此时见金旋学识观点。雄才大略。不由心折。被金旋重复一场说服诸葛亮地那一套言论。直接把郭嘉忽悠得当场拜服。口称主公。郭嘉臣服。金旋见其才学。不亚于诸葛亮。心中大喜。与郭嘉边喝边聊。不觉已到掌灯时分。两人大醉。
次日起身。想起要去乔府提亲。穿戴齐整。叫上郭嘉作陪。赶往乔府。
乔府。左右报:“金旋、郭嘉求见。”
乔玄昨天归来。已听乔瑁谈起金旋提亲一事。但金旋却非名扬天下地才子名士。又无显赫出身。欲要不见。然乔瑁极力推荐此人。说其谈吐文雅。志向远大。绝非池中之物。不觉有些好奇。考虑半天。最终还是决定一见。
礼毕落座。在座地还有十余名濮阳名士。乔玄为试探金旋才学专门请来相陪。
乔玄问:“闻龙腾(金旋字)师从于明镜先生,修诗斌乎?”
金旋心中暗喜,不会是要考诗赋吧,那可要重谢唐诗宋词诸位大家了。很有信心的答曰:“姑且试之。”
乔玄低思片刻,道:“请以此事,此季,此心,吟诗一,若何?”
金旋立起走了几步,考虑了一会,吟道:“《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金旋把李白先生的大作拿出献宝。
众人听完,谁也不曾想会是抄袭之作,以为金旋才思敏捷,自创诗歌体裁,不拘一格又琅琅上口,不由齐声叫好。
“请以诗斌明己志。”乔玄又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宝驹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生!”将辛弃疾的大作简单一改,兵戈气息顿时跃然而生。
……
“好,龙腾文思敏捷,胸存甲兵,后必扬名天下,大有所为。”经过几轮考究,乔玄生起爱才之心。又道:“闻龙腾文武双全,少逢对手,今河北名武师蒋义渠在吾府上,请两位切磋一下,好让众人开开眼界。”语毕,一行人转到后园练武场来。
下场的是一位精壮汉子,三十二三岁,抱拳施礼道:“河北蒋义渠,请指教。”
“请。”金旋也抱拳还礼。
两人拳脚相交,不及十招,金旋施个巧招一脚将老蒋踢出圈外。老蒋不服,又比兵器。未及三合,金旋施展黄忠所授绝技“连环刀”。只见一刀侧劈,候老蒋持枪挡架,借力顺着老蒋力道方向,刀锋一转,击飞老蒋手中长枪,刀锋迅即一转,架在老蒋脖子之处。蒋义渠本想到濮阳谋个前程,不料却大丢面子,一跺脚,招呼也没打扭头往外就走。
“龙腾大才,得汝为婿,实吾家之福也。但龙腾现无官无职,这……”乔玄见金旋才华出众,文武双全,前途无量,心中已生计较,领众人往客厅去的路上缓缓说道。
金旋知道乔玄讲究门当户对,对症下药道:“请岳父大人放心,旋此次进京谋职,一年内若未得一郡之地,此亲事便算作罢。”
乔府家宴。席间,乔玄问金旋行止,金旋如实讲述。乔玄听完,道:“吾有两位好友,一位姓蔡名邑,一位姓王名允,皆为当朝重臣。贤婿持吾书前去,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金旋大喜过望,随即当席拜谢。(小哥真是命好啊,蔡文姬、貂蝉,一定要注意了。)
第五回 行千里路(三)
过了几日纸醉金迷的生活,金旋不敢继续虚度光阴,毕竟现在尚无基业,可得抓紧行事,别让曹操等人赶前面去。与郭嘉商议行止,决定分头行事,金旋北上洛阳,郭嘉寻访人才。金旋拟出一份名单交给郭嘉,又吩咐两名手下跟随。约定好归期,郭嘉告辞先行。
一路经陈留、官渡、许昌赶至洛阳,虽然留心人才,可能因缘分未至,一个也没遇到。
到了洛阳,略作安顿。次日,金旋前去拜访蔡邑。
蔡邑为当朝才子,桃李满天下,天下读书人皆以依傍蔡门为荣。
到得客厅,蔡府门庭若市,一屋人正在高谈阔论。蔡邑立于书桌之前,欲为一幅画题字,正在沉思。其余诸人,皆不识金旋,无一人相迎。
“金旋给蔡老请安。”金施心里不由有些生气,大吼道。效果不错,众人都静下来,目光齐刷刷的望向金旋。
蔡邑回过神来,立起身拱手道:“公就是龙腾吧,失礼。”向众人介绍道:“此子为濮阳太守乔玄之婿,江南才子。”看样子蔡邑已阅过乔玄书信。
“敢问公修何书?”那个面色苍白,一看像个短命鬼的人问。敢情刚才那个大嗓门扫了人家的兴,要有意刁难了。
“修书在于明理,旋不才,不曾修书,仅知明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人家来刁难,金旋的口气有点狂。
“公明何理?”又一个短命鬼蹦了出来。
“请赐教。”狂就狂到底吧,这也不失为扬名天下的机会,金旋决定迎战。
“何为兵法?”敢情这位是修《孙子兵法》地。
“兵者。诡道也。然用兵法者。均以取胜为目标。此换言之。即为了取胜。无所不用其至。此即兵法之理。”
……
“闻公善诗赋。且不依古理。未知真否?”恶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没有几天。金旋地在濮阳之事已传到了洛阳。
“噢。诗者。文学之一也。若守古理而不善创新。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则文学亡矣。而治文之道。应该丰富多彩、推陈出新。”
“好一个推陈出新。”蔡邑开口了。他对金旋很好奇。在他地府上。很少有人这般狂妄。他要看金旋到底有多大份量。“乔公书中言公文武双全。胸存百万雄师。即席再来一如何。”
“请取纸笔。”金旋道。
“怒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白马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众山河,朝天阙。”金旋将岳飞的大作略作改变,拿了出来。
“诗好,字也好。推陈创新,果然不错。”蔡邑是识货的人,金旋的才学在这里尤如鹤立鸡群。
这些才子们不去问为难金旋了,他们看着漂亮的行楷,读着这《满江红》,眼里已没有了轻视。
这些才子们摇头晃脑的念着这《满江红》,满屋南腔北调,岳飞这大作的意境却被糟蹋得不成模样。
“此词若配上琴曲,更能尽其神韵。”金旋又朝蔡老扔了一个炸弹。
“龙腾尚精通乐器,真是难得。取琴来。”蔡老认真起来。
金旋旁若无人的挥着手指想着《满江红》的节奏,关键时候可千万不能丢丑。毕竟,这古琴好长时间没练习了。
古琴取来,金旋试了几个音,比当初学校的琴不知要好多少,古代制琴的工艺应该是值得研究的。
一曲悠扬的《满江红》加上金旋浑厚的嗓音,金戈战马,山河潇潇。一曲下来,满室皆静。
一声娇呼:“真乃仙音也。”一位美女,身材高挑,风姿妩媚,杏脸桃腮,千娇百媚,倾国倾城之貌。正是著名才女蔡文姬,从后堂走了出来。
蔡文姬听侍女讲客堂热闹,大家都在问难一位才子,一时好奇,赶了过来,正巧听着金旋弹唱。
文姬乃当世无匹才女,更是识货。此曲前所未闻,定是金旋自创。
文姬走向前,看着金旋手书的词,钦服之色溢于言表。
“先生大才,可为文姬之师也。”文姬望着金旋,娇声说。
金旋见文姬冰肌雪肤,面目如画,不禁有些失魂落魄。但众日睽睽之下,却不敢托大,忙立起身来,道:“久闻文姬才名,今日一见,果是人才出众。蒙文姬相重,旋不胜荣幸。文姬才华,旋万不敢为师。”
“先生之诗,字字珠玑,当世名士,千金难易其字。先生书法,自创之体,诚为书法之开天辟地之创举。所谱之曲,为天下未闻之仙音。先生真神人也。若得先生为师,为文姬之幸也。”文姬铁了心,欲要当厅拜师。
“不敢。文姬若有不明之处,旋必倾心相授,但师字从此休提。”金旋有分寸的讲,古时崇尚礼节,收徒之后,以后要娶文姬,可要增添许多麻烦。
担心文姬继续纠缠,金旋随即向蔡邑告辞。
“旋今日还要去司徒王大人府上拜访,改日再来请教。”
蔡邑回过神来:“明晚为龙腾接风,请龙腾务必赏光。”
“一定,一定。”打了一个罗汉揖,潇潇洒洒的走了出来。
蔡邑是个爱才之人,将金旋一直送出门来。
蔡邑如此看重,金旋立时名满洛阳。
第六回 行千里路(四)
第六回行千里路(四)
王允府上,可没有蔡府那么热闹。王允慈眉善目,但金旋知道这个王允是个典型的忠臣。此老面前,金旋规规矩矩,一点不敢张狂。
“令岳信中所言,龙腾文武全才,欲为朝廷效力。不知龙腾有何打算?”王允很欣赏这个年轻人。朝中宦官势力渐大,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何进又与他们这些文臣不合。朝中缺少正直而有才华的人。
“旋欲谋一外任,明了下情,知百姓疾苦,而后进京效力。”
“龙腾才名远扬,能为朝廷效力,确为大汉之幸。”王允对这个年轻人,有说不出的好感。接着说:“龙腾日后必为国之栋梁,但任职地方较为清苦,不比京里舒适。”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旋不怕清苦,只想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句古人名言,配合面部表情,顿时将王允打动。
“龙腾真忠臣也,死而后已。好一个死而后已。如今张让等人把持朝政,只怕龙腾——”王允有些为难,欲语还休。
朝中之事,金旋心知肚明。道:“只请大人在朝议上举荐一下,张中侍与何大将军处旋自会去打点。”
“好,明日朝议时,老夫定会尽力举荐。”王允见金旋精于世故,知道其中决窍,顿时放下心来。
“旋先告辞。”金旋目的已达,起身告辞。
张让、何进皆贪财小人,最可气的是张让,眼睁都不睁,只问了句:“要谋何职?”
“武陵或长沙太守。”
“三千金。来人。带去偏房办理”
……
朝中有人好办事。朝堂上。王允、蔡邑联名举荐。张让、何进亦附议。金旋出任武陵太守。朝议通过。
在等待朝廷公文地日子里。金旋除了在蔡府与文姬研究诗词歌斌。琴棋书画。还要应酬各种场合。因为在蔡府地出色表现。金旋才名远扬。袁绍、袁术、曹操都曾设宴相邀。
蔡府才子云集。金旋地才华一点点展现。凭借唐宋诸位大家地诗词、名言。金旋逐步获得文姬地芳心。
金旋出入蔡府的目的,就是欲抱得美人归。现在最大的障碍是,金旋与大乔、小乔已经定下婚约,再娶文姬过门,名分如何安排。
金旋与文姬相交多日,没事就粘在一起,已经两情相悦。金旋觉得不管阻碍多大,应该及早向蔡府提亲。
“学生与文姬两情相悦,欲娶文姬为妻,( 穿越三国之爱江山更爱美人 ./5418/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