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平云传》第七章 五子良将

    
    雒阳的东城有三座城门,分别叫上东门,中东门和下东门,下东门也叫旄门,进了中东门,北面是永和里、步广里两个大坊,里面多住着当朝高官权贵,十常侍就多数住在这里。而南面,是东宫,再南面,则是三公府衙,也就是太尉、司徒、司空三衙,和尚书台等六部所在,更多的宅邸,大部分还在宫城的西面金市以南。宫城东西两部分被南北二宫以及连接两宫的复道所分隔。所谓复道,就是架设在空中的通道,有些像后世架设在空中的廊桥。
    在中东门的城门口,董信见到一袭红色锦衣骑在一匹大宛良马上等着他的董旻。
    董旻四十多岁年纪,体态魁伟,一张方脸满是落腮胡须,看着极是威猛,唯有那一双眼,目光中似乎总是蕴涵着笑意,笑起来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每次见到董旻,董信心情都是大好。
    董信给董旻见过礼,然后自然要感谢一番董旻赠刀之情,董旻笑着摆摆手,轻描淡写地说道。
    “璞玉,一柄刀而已,算不的什么事情。恰巧我和匠做大匠吴循相熟,交给他五十万钱要他给贤侄打刀,他那里有的是上好精铁和技艺高超的工匠,又费得多少气力。不过,这吴循倒也是尽心,据他所说,这是一把真正的百炼钢刀,虽不敢说削铁如泥,可一般刀剑如果用力恰到好处,当可一刀而折。”
    董旻这番话,看是轻描淡写,其实处处透着精巧,嘴上说着算不的什么事情,可他找到匠做大匠,又费了五十万钱,还有这把刀的诸般好处,都说的清楚。董旻就是这样,什么事情只要他想要帮衬,都会做的极好,当然,其中艰难也都会让你知晓,让人心中感激不已。
    虽说清楚董旻话中之意,可董信心里还是很感激董旻,不过董信也不是善于表达情谊那种人,谢过也就罢了,董旻的好处他自会记在心中,总要找机会报答。
    董信伸手从怀中取出那本卷册递给董旻,卷册扉页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三字经》。
    “世叔,这本《三字经》当初你不是说要进献给陛下吗?”
    汉代,甚至以前的朝代,也都是极讲究名声声望的,在汉代更是如此,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家族门阀势力,如果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只能本人极有声望,这本《三字经》就是董信为此所做。当初拿给董旻,是想着要董旻想办法在雒阳传扬开来,可董旻见了惊喜不已,坚持要等候时机进献给灵帝。
    董旻的意思,董信也是清楚,灵帝对于文章学问向来极为重视,熹平四年,灵帝为了勘正经书文字,亲自安排刻成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直到现在全国各地前来雒阳太学抄录经文者还是络绎不绝。如果把这《三字经》进献上去,随时启蒙读物,可一定能让灵帝惊喜,那时董信就会名声大噪。只是,这董旻为何突然改了主意?
    董旻苦笑了笑,在马背上微微探过身,放低声音:“璞玉,你还年轻,做事要把眼光发长远,如今陛下身患重疾。。。。。。何进早晚做了真正的国舅,又有满朝文武拥戴。。。。。。此时把这堪称启蒙第一书的《三字经》交给陛下,倒不如交给何进,让何进出出风头,你在他那里也算挂上名头,岂不美哉。”
    董信略一思衬董旻的话,也明白了董旻的意思,点点头道:“一切全凭世叔做主。”
    何进的大将军府是在城西雍门内,宫城里都是官宦人家,街上的行人并不是很多,倒是车马不断,董旻和董信并骑而行,一路上来往的骑马乘车的文人士子们不断有人亲热地和董旻打着招呼,显见董旻和那些人都很熟悉,这情景看的董信眼热不已,心中想着,若是自己有这样的人格魅力,说什么也要把日后曹操的五子良将都骗到手下,只是。。。。。。
    想到这些,董信心中又忍不住有些黯然,这样的情景至少自己暂时是做不到的,这还要看自己日后在这些门阀世家的夹缝中打拼的如何了。
    大将军何进的宅邸规模不仅极为宏大,就连门前的街道也是十分宽阔,只不过,此时这街道却显得十分狭窄拥挤,因为将军府前这一段早已人满为患,街道两侧停着数不尽的车马和数百青衣小帽的家奴、车夫,这些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处低声说笑着。
    董旻和董信在将军府门前下了马,自有一直跟在两人马后的董府的两个家奴接过缰绳将马匹牵到一旁,董信紧跟在董旻身后走上将军府的青石石阶。
    将军府门楣高耸,高高的台阶两旁,两具威猛的石狮子面目狰狞,门楣上高悬一块金漆大匾,上书四个张狂的大字“大将军府”,大门两侧规规矩矩站着八个家奴,另有一个负责迎客的管事模样的中年人站在门内,这一切,都透着高贵威严。
    董旻带着董信刚一走上石阶,门内那个管事的就一路小跑着过来招呼董旻,董旻看起来和这管事的极熟,一边说笑着问起今日都来了哪些人,一边甩手扔给那管事的一粒金瓜子,那管事的更是眉开眼笑,一路上开始向董旻述说来的客人,董信听着这许多人物,很多都是他没听说过,甚至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这样的场合,如果没有董旻带他来,他可没资格进这将军府,至少现在就是如此,虽然来的客人都穿便服,可人人戴冠神色雍容,一看就知,这些人都是当朝官吏。
    汉代的冠,不是人人都戴的,要有身份,而且不同身份的人所带头冠也是不同,比如董信现在就只能戴武冠。
    只不过,董信并没心思听那管事的述说那些跟他不相干的事情,他的一双眼睛早已忙不过来,将军府内雕梁画栋回廊曲折自是不必说,那些巧夺天工的假山奇石、灵花异草让董信大开眼界,暗自感叹不已,这就是当朝一品大员的府邸,也不知花费多少银钱才建的如此奢华。
    管事的一路将两人带至正堂,说是堂,其实宽阔的足有几百平,几乎就是一座大殿,那里早有许多人在高谈阔论,场面热络的不得了,管事的自带着董旻到后堂,董信就只能独自一人留在这里,只等着开宴,董信这时也才有机会仔细观瞧大殿内的情景。
    大殿里正对门的最里面,摆放着一张宽大的案几,然后是在两侧直排至门口都是一张张的案几,只不过要小一些,而且还不是一排,两侧各自都排了六七排,足足有一百四五十个。
    汉代正式场合,或者是达官贵人富足之家,吃饭时都是分案而食,也就是一人一张案几,单人独桌。
    此时还没到开宴时间,现在那些案几上都放置着许多铜盘,上面摆放着干果蜜饯一类的吃食,另外,还有一些案几上放置了酒壶酒盏或者茶具,只是这些酒具、茶具件件都银光闪烁,显然都是银制。大殿中百多号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处,互相间谈笑风生,很有后世酒会一类的性质。
    放眼看去,大殿中这些人董信一个都不识得,记得进来的时候好想见到了上军司马潘隐,只是此时在大殿中却遍寻不到,董信一个人无趣,便独自走到大殿一角,想了想伸手去取一旁案几上的一只酒壶,不想就在董信的手快要摸到那酒壶时,另一只粗大的手掌也伸向那酒壶,及至发现两人都要去取那酒壶,两人又都不约而同地停住手。显然是两人都想要喝酒,可在发现别人要取那酒壶,又都想要谦让对方。
    董信侧头看去,却见一个有些黑瘦的十八九岁的青年,有些尴尬地冲他笑了笑。
    董信也是笑了笑,伸手取了两个银杯,递给黑瘦青年一个,然后又取了还是温热的酒壶,先给那黑瘦青年斟满一杯后才给自己倒上。
    “在下董信,表字璞玉,上军百人将,尊驾高姓大名?”董信礼貌地问着对方,一边小口抿了一口杯中的酒水。
    “在下雁门张辽张文远,并州丁刺史账下武猛从事。”
    “噗”张辽话音未落,董信刚刚喝到嘴里的一口酒早喷了出来!
    “五子良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