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大人,你的夫人掉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堂堂阳谋

    
    晚饭桌上儿,众人边吃边闲话儿,秋丰年岁最小,提起李学海父子来学堂求情。
    “李家人脸皮真厚,那个李学海骂先生是倔驴,不高兴先生平日护着我们了。
    他还敢骂姑姑!
    先生只把他撵出学堂已经不错了,居然还想先生找太子表哥求情!”
    “是啊,先生没有答应,我看他眼里都是恨意,脸孔都扭曲了,特别可怕。”
    八斤也是点头附和,“这样的人,读书都白读了,明明是他先犯错的。”
    楚老太爷趁机教导孩子们,“这世上的人,大半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的,都愿意把错推到旁人身上,这般他们就会觉得心里舒坦了。
    这样的人大半心胸狭窄,不能为友,不能一起共事。
    有些事情虽然小,但却可见品行优劣。
    你们以后,一定要多察言观色。
    朋友不必太多,一两个有情有义的,比一百狐朋狗友都要重要。”
    “是,老祖宗,我们都记住了。”
    哪吒也是说道,“不提这事,我都忘了。明日还是要处置一下!
    若是没听见就罢了,当时人太多,不惩治就怕人人效仿 。
    再说身为人子,母亲被诋毁都要做壁上观,以后何以立足?”
    “说的对,哪吒去坐吧,若是你爹不同意,我亲自进宫去讨公道。”
    楚老太爷对这个曾外孙简直满意之极,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的羽翼,要吃得了辛苦,才能成长。
    哪吒也好,家里的这几个孩子也罢,都是如此…
    第二日,朝堂上,有御史出面上奏折弹劾了一番,李家的官职就丢了。
    不但如此,全家被撵出京都,发回原籍,三代不为官,整顿家风,读书学礼。
    这般如同众人所猜测一般,李家上下都留了性命。
    这当真是皇上和太子仁慈了,但李家却哭得好像天塌了。
    原因无它,当官多年,对老家亲族多有看不起,如今要回去依靠亲族过日子,自然是屈辱又没脸啊。
    但却没人在意李家的想法了,而市井之人有李家这个例子在,也都管好了嘴巴,不敢再议论皇后和方家、楚家。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两个三品官被下大狱,两人都是油水丰厚的实权职务,人下狱了,家里抄出的银钱和东西,直接填满了半个国库。
    原本因为皇上接连动作,惹得朝堂动荡,有些不满的老臣们,也忍了下来。
    这等国之硕鼠,家里所有银钱存物,都是偷盗贪墨国家。
    这几年风调雨顺还罢了,但前几年,旱灾水灾,兵乱,几乎要亡国的时候,这些硕鼠也没说漏出一星半点儿。
    实在是可恨!
    户部忙的是团团转,所有人恨不得以衙门为家了。
    以往抄家时候,都会又兵卒私藏一些。
    但这次,太子亲自带了近卫军动手,一文钱都没损失,都归了国库。
    百姓们自然更是炸锅了,贪墨,永远是百姓最恨的罪行。
    民脂民膏的银钱,没有用到国家上,都养肥了这些老鼠!
    不等热闹过去,又有三个官员落马,其中一个更是太后母族的堂弟弟卢清远,因为同样父亲早忘,又比太后的年岁小很多。
    所以,这么多年,卢家日子过得着实不错。
    无论是朝堂动荡,还是灾难兵乱,都没影响到卢家分毫。
    甚至前年,朝堂拿出大笔的银钱修路,方便南北通商。
    他还接了这样的肥差,日子更是上了一层楼,挥金如土。
    如今卢家也如同养肥的猪,到了杀头吃肉的时候了。
    太后得到风声,直接截住了下朝的皇帝,本想求情的。
    但皇帝直接给了她一本账册,“卢家修路两年,贪墨银钱三十七万两,就是太后寿辰的贺礼也是贪墨银钱所出。
    太后明理,天下皆知的公正,这次想必一定不会因为陆家是亲族就出言包庇吧!”
    说罢,他就走了,留下太后脸色青青红红。
    若是保住她在朝臣和百姓中的声望,就要舍弃卢家。
    但卢家是母族,当真舍弃了,旁人以后还敢追随,听她差遣吗?
    两难,皇上这一招就是阳谋,明摆着挖了一个坑,而她掉了下去。
    卢家人不断的想要进宫求情,可惜宫门都踏不进去。
    最后绝望的卢夫人哭骂这个堂姐狠心无情,卢家贪墨的钱,不只是买了生辰里,还给太后送了白银整整十万两。
    这话说出去,自然是有人信了。
    但太后要银钱干什么,就不知道了。
    有流言说,寿康宫的用度被皇后克扣,太后为了体面,只能找娘家要银子。
    很快,寿康宫一年的用度清单就传了出来,仅仅吃喝穿戴用,一年就是三万两。
    立刻,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卢家没了办法,也就不蹦跶了,只求留几个孩子,续卢家血脉。
    寿康宫里,太后转动着手里的佛珠,低声问道。
    “可是安排好了?”
    “是,主子,已经安排妥当了,万无一失。”
    老太监低头应声,迟疑了一下问道。
    “二老爷当年还小,应该不知道太多…”
    太后扫了他一眼,冷哼道。
    “说起来,你也是卢家出身,怎么舍不得,想要给卢家留条血脉?”
    老太监越发低了头,不肯吭声。
    太后叹气,眼里却没有什么怜悯不舍,应道。
    “老二一家,这些年越发不像样子了。
    哀家若是有兄弟,也不至于扶持他起来。
    如今看来,倒是害了他。
    幸好,老家那边的族人还算争气,这么多年也有不少出息的。
    到时候挑一个出来,过继到父亲名下,等哀家也百年之后,总有人祭拜父亲母亲。”
    老太监眼底一亮,赶紧跪倒磕头,他还想说话的时候,廊檐下的翠鸟却是欢快叫了起来…
    没过一会儿,太和宫后殿里,哪吒一手抓了小米,轻轻添进一只翠玉小碗里,两只翠鸟边吃边叽叽咋咋。
    哪吒皱眉听着,直到它们吃饱,才起身去了前殿。
    崔琰正同皇上禀报城防之事,见太子进来,就赶紧行礼。
    哪吒摆手,说道。
    “父皇,有件事,怕是要崔将军帮个忙。”
    “什么事?”
    “方才太后和她身边的老太监密谋,晚上要烧刑部大牢,灭了路清远一家的口。
    好似是怕卢清远知道什么早年之事,我怀疑卢清远许是知道太后的身世,是个重要人证。”
    这话说完,夜天逸和崔琰都惊了。
    夜天逸想了想就道,“请你二师伯和三师姑随你一起。
    注意安全。”
    “是,父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