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盛唐》第四十四章做善事?

    
    离开了宫廷,李鑫带着身体刚刚康复的老铁头和张伟两位哼哈二将,骑上快马,直奔封地而去。
    李君羡已经带着粮食回来了,七十万担粮食,无论是保存还是事后的销售都不是一件小事。
    李鑫想要坑世家一次,这些粮食是晚上连夜送到封地的仓库的,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三原李氏的能量不是盖的,李鑫吩咐下去后,阿大找来了长安城三大帮派之一的鱼帮,帮忙卸货。一担担粮食都是用麻袋装好,封入箱中,负责卸货的工人都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到了封地,没有直接就去仓库,环视了一周封地的建设,阿大知道李鑫到后带了一队剑手,负责守卫。
    封地的建设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住宅区已经初见规模,四通八达的马路,直通向长安城和江南等地。
    商业区已经有商贩入驻,叫卖。
    最后去了学院,今日不是休沐,学院里朗朗的读书声,李鑫便是隔着老远也能听得见。用钱砸出来的学院就是不一样,高高的院墙,不输给李二陛下的皇宫,而且都是用水泥和砖石切成,牢固的程度可以扛着这时代任何人力上的打击。
    院墙边上,还有尉迟敬德留下的亲卫带着刀刃四处巡视,在里面就是还在建房的工匠一砖一瓦的建造新房。前院已经种上了从秦岭移植下来的树木,这些都是先生带着学生一起干的,为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院不养废物,这是李纲先生说的话。
    学院内本来李鑫请来的下人除了后厨,其他的都被李纲请了出去,所有的打扫,都交给学生自己负责,就连一些简单的搭建也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的,比如中间的假山,泥人,还有还有一处处别有特色的庭院,走廊,这些都是学生们用课余时间建好的。
    学生们在上课,李鑫就不去打扰,直接走向后院的教师休息区域,沿路遇到的先生不少,李鑫一个个客气的打招呼。
    “混小子,还知道回来,老夫还以为你忘了学院。”
    李师发怒,做学生的只能乖乖听着,还要露出奉承的微笑,不过看到老先生有力气骂人,看来学院最近发展的应该是很好。
    “你在长安做什么事,老夫管不到,也不想管,但是学院的事情你也不能放心,老夫年纪老了,管不了几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老夫已经到了知天命的时候,活不了多久了。”
    “先生说的哪里话?您看学院现在发展的这么好,您老受累也要多活几年才是,要是离了您学生可干不了这么一大摊子事。”李鑫一边给发怒的李纲捶背,一边奉承道。
    李纲显然不会轻易放过他,继续教训道:“你少给老夫带高帽,这学院不是老夫一人的,这里面也有你的心血,你不好好管难道还打算让别人来接手?”
    李鑫手一顿,然后又笑着道:“您老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要不跟学生说说。”
    “还用老夫说嘛?裴矩那老货已经给陛下上奏了,也就你个傻小子还不知道,别人想要来摘桃子了。”
    “裴矩?”李鑫嘟囔一句。
    李纲点点头道:“对河东裴氏的裴矩,那老鬼已经过了随心所欲的年纪,三朝元老,就算是陛下也要卖他面子,也不知道是谁说动了他,想必陛下现在也为难,不好拒绝他。”
    为难?为难个屁,那老货今年应该就要死了,再说了李二陛下对付世家的新政还没出手,这时候怎么可能让世家来掌握学院,这种蠢事李二干不出来,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就引起这些世家眼红了,这是要想个办法解决才好。
    “有先生在,陛下还是要顾忌的,裴氏不会那么容易得手的,这一点我还是信任先生和陛下的。”
    “你把老夫当什么了?挡箭牌?混小子这些事老夫不想多管,你自己想办法处理,要是处理不好,那老夫正好拱手送人,回家颐养天年,没了这些糟心事,兴许还能多活几年。”
    知道李纲还在气头上,李鑫只能赔笑。
    “能者多劳,先生德高望重才能镇住魑魅魍魉,让学生来肯定不行,最多也就在边上给先生摇旗呐喊。”
    “行了,少拍马屁,老夫知道你忙,已经让师古回去,让他把颜师请出来,不让老夫也不行。”
    颜师古回家请人了?难怪一路上没看见他,颜家的银子没白花,到关键时候还是能起作用的。
    “看看这个,把它签了,老夫好去领粮。”
    李鑫笑着拿起,李纲拍在桌子上的字据,只看了一眼,大惊道:“七万担?先生是不是写错了。”
    开特么什么玩笑七万担米粮,学院全加起来才不到两百人,别说是七万担就算是一千担他们也吃不完。七万担粮食那是几万人一个冬天的量了。
    “怎么舍不得了?老夫这么大年纪,还在替你收拾残局,就这么点粮食都舍不得。”
    话都说成这样了,李鑫心里在不乐意也要麻溜签了,一边签手还在一边发抖,这两个字写下去,按照长安城现在的粮价最少十几万贯没了,这都够再造几艘大船了。
    签完字,李鑫才询问道:“先生这字我已经给你签了,你总要告诉我,要干嘛用吧?这可不是一点粮食。”
    李纲收起字据,小心保护好,笑着道:“混小子不错,本来老夫还以为你舍不得,没想到你还真给了,老夫没白教你,你没注意到长安城周围的灾民越来越多了吗?朝廷也不知道在干吗?米价越长越离谱,再这样下去谁还能吃得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点道理就是个寻常百姓都懂,满朝的大公却不懂,再这样下去,一旦下雪,很快就会出现饿死人,冻死人的现象,民变也是迟早的事情,老夫不忍心,所以就向你小子借点粮食。行了别委屈了,就当是为子孙积福,早说少了这些难道你就不能成事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