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二年三月,已经年近五十的王静辉站在结满同心结的定情亭下,看着烟波浩渺的西湖,身边的赵浅予紧紧的依偎着他。尽管岁月在他们两人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但是站在这定情亭下的他们还是像当年那样恩爱无间。
前年八月,神宗赵顼在汴都开封去世,赵熙继位称帝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七位皇帝,而王安石和司马光则早赵顼四年相隔不到五个月去世。在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去世之后,大宋宰相由文彦博担任,枢密使则由两次伐辽的杨崇岳为首,大宋政事堂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恢复了太府寺任参知政事,由此整个政事堂正副宰相人数又恢复到了十二人。赵熙继位之后就不断的调整这个帝国的政策方向,总算在继位之初的一年当中将国事理顺,从其所作所为看来,将会是一个英明的君主。
“圣上已经连发五道密旨,希望夫君能够回汴都开封……”赵浅予说道。
“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浅予,圣上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子了,他的身边有文彦博等重臣辅佐,国外又无外敌入侵的压力,而国内政局稳定,粮贪连年丰收,工商发展迅速,朝廷财政收入每年都可有近五千万贯的结余。我在圣上身边不会有什么作用,若是朝廷有事我又岂能坐视不理?不过是为夫奔波一生,亏欠你实在是太多,晚年就是想在这西湖别院中多陪陪你安度余年罢了……”王静辉笑着说道。
“看着熙儿就像当年的王兄一般,可惜……”赵浅予与赵顼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赵顼的去世确实让赵浅予黯然神伤。可惜王静辉终究不是神仙,赵顼的病根本就不是药石能够根治的,所以在赵顼的葬礼完毕之后,王静辉便带着赵浅予回到了杭州,免得她在汴都开封触景生情。
“圣上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大宋百年来除了太祖皇帝开国之功外,便数神宗皇帝功勋最高,远超过太宗皇帝。尽管大宋现在还有着很多弊病,但是他已经尽最大的可能来减轻这些弊政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为后来者打下基础。也许圣上也有很多错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他执政时期的大宋百姓,远比生活在其他时代的百姓要幸福的多!”王静辉安慰道。
赵浅予听后在他怀中点点头:“这也是夫君几十年来悉心辅佐之功,皇兄在临去的时候还是非常遗憾没有让夫君成为他的宰相。其实现在熙儿来旨也是多半劝夫君进入政事堂,毕竟现在文彦博实在是太老了,没有这么多精力来治理国家。”
“呵呵,庆历老臣之中到现在为止,文彦博已是最后硕果仅存的一个了,无论是富弼、韩琦还是欧阳修,甚至是司马光和王安石,他们都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他们代表了大宋昔日光辉的一代。不过我更相信今后的大臣一定会创出比他们更加辉煌的业绩,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嘛!文彦博之后的范纯仁、薛向之,甚至是再以后的李慎等人都显示出其难得的才干,他们都是大宋明天的栋梁,文彦博之后不会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的!”王静辉笑着说道。
“我相信大宋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今天如此,以后亦是如此!”
王静辉日后虽然归隐西湖不出杭州,但是大宋并没有因为他的淡出政坛而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秉承熙宁和承天年间的辉煌,更多带给后人的是种种治国思想上的启示。正如王静辉所言的那样,薛向之、苏轼、苏辙、范纯仁、李慎先后都担任了大宋的宰相。在赵熙执政的二十年间大宋的势力已经拓展到整个东亚和远东,元佑十年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故去,大宋发动了第三次北伐彻底灭辽,不仅仅是完全的消灭了这个王朝,并且还继承了辽王朝在最鼎盛时期的势力范围,大宋的国土也是在宋军的脚步下直至向西延伸到花剌子模海(今咸海),兼并了黑汗西支,以纪浑河为界和塞尔柱为邻,向北则击溃了辽国上京道以北的辖嘎兹和擀郎改,将国土面积拓展到了北海以北(今贝加尔湖以北)。
元佑十三年王静辉上呈密折,提出了对草原游牧民族的治理方案,皇帝赵熙则在十四年三月天圣节之际连封草原部落六十四王,在女直八节度使之上又加封三十六王,从而实现彻底分裂草原势力的目的。
也正是借着大宋连续四十年的强横武力,皇帝赵熙才得以将这个计划实施下去,此后两百年间大宋主力军队再也没有成二十万规模开拔草原,平时只是密切关注草原部落局势的发展,适时的挑拨部落之间的矛盾或是通过经济手段直接进行制裁便可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不仅王静辉所知道的金朝没有出现,就是元蒙也没有机会崛起。元蒙的发祥地阻卜部距离王顺驻扎的河套平原实在是太近了,在王顺执掌河套平原定西军大权的五十年间中,阻卜人被定西军逼得四次大迁移,每次迁移对阻卜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各个部落之间的联系更是缺乏,至于给后世大宋带来沉重打击的元蒙建立者铁木真更是没有出现过。
元佑十八年一支船队从东部返航,这支船队惊动了在杭州隐居的王静辉。这支船队在茫茫大海的东部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从船队所带回来的各种农作物种子和相当多的农产品来看,王静辉知道这支船队发现的大陆正是他期盼已久的美洲大陆。至此在王静辉的大力推动下,大宋在南洋开始栽种橡胶,并且在全国普及种植玉米等抗旱农作物。而橡胶的出现则使大宋的机械水平又提高了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蒸汽机的原型动力机构开始出现了。
元佑二十年九月,皇帝赵熙在汴都开封去世,王静辉则为了救治赵熙而在一年前携妻子赵浅予回到汴都开封。皇帝赵熙去世后的第三天,在王静辉的主持下,赵熙长子赵崇继位称帝,改国号为天圣。
元佑二十年中与大宋不断扩大的疆域相比,其政治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宋官员的任期制度得到了确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便是宰相任期每届为五年,连任不得起过三届,除非发生外敌入侵不得超过四届,大宋的官员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变化最大的恐怕便是大宋的军队了,经过四十年的不断完善,确立了以军校为核心的军官任免制度,并且各部队的军官轮换制度得到了执行。
在赵崇执政的天圣年间十五年当中,大宋的议院制度开始形成规模,而议院的成员就是当初的“勋章派”。此时的勋章派在大宋政治生活当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已经不比四十年前刚出现的时候了。
天圣十一年三月,在杭州西湖别院中,大宋开国以来最为名声显赫的驸马王静辉去世,享年八十三岁,在两个月后其妻子赵浅予也随之而去。王静辉夫妇的去世振动了大宋皇族,此时大宋皇族中唯有王静辉夫妇辈分最高,在其去世之后皇帝赵崇罢朝十日以示哀恸。王静辉不仅是赵熙的老师,也是他的老师,赵熙、赵崇父子两人都是王静辉从幼年开始一手培养起来的,就赵崇的儿子在王静辉病危期间也是守护在其身旁。与其他人不同的是,王静辉夫妇在去世之前便留下了遗嘱,夫妇两人采用的是火葬,其骨灰运抵汴都开封接受皇室拜祭一个月后,便又运回杭州西湖别院撒在西湖当中,而其夫妇二人只在大宋神宗墓前留有衣冠冢。
王静辉一生纵横大宋政坛六十余年,即便在隐居的几十年当中依然对大宋政坛有着深远的影响,“勋章派”更是他一手缔造,大宋帝国中种种政治制度留下了其明显的印记。一生历经英宗、神宗、武宗(赵熙)、睿宗(赵崇)四朝,后世对他的评说在其去世之后更是众说纷纭。不过其培养的弟子遍天下,秉承王静辉的意志继续影响大宋政坛的走向,而大宋也走向了一条与王静辉所知道的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他本人更是和大宋的命运息息相关,成为一个让人永远津津乐道的话题……
小说推荐
- 宋缔
-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赵振穿越到北宋天禧二年,成为了太子赵祯!上有权欲皇后刘娥,下有五鬼之一的丁谓。外有契丹党项虎视眈眈,内有三冗三费土地兼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刀劈御座千里亲征的赵祯说“天子守国门,君王
- 我欲乘风归
- 最新章: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终章(三)宋缔
- 南宋风烟路
-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宏图霸业俱往矣 烽燃起,南宋铁血战路,盛衰兴亡看今朝 林胜南,一个来路不明的少年人,在抗金宝刀饮恨刀丢失的纷乱中,以他近乎天生的饮恨刀法出道。当金宋各路人马都怀疑起他能否驾驭此刀,却发现他一旦与刀
- 林阡连载
- 最新章:第1996章 逍遥·试拂铁衣如雪色
- 苏长风宋清歌
- 佚名连载
- 最新章:第1724章
- 小宋腾龙
- 史家写道:这才叫王者之风!败局中他鼓舞了柔弱者的勇气,激发出必胜的气势,拼争中他引领了方向,凝聚着人心,奠基着胜局。他只要敢做一件事,做对了一件事,便凝聚了民心,有无数虎豹一样的勇士为他冲锋陷阵,无数的智囊为他运筹帷幄。他凌霄而舞,振奋雷电,劈开长长的黑夜,重现朗朗的乾坤!他才称得上是一条真龙*新书
- 东风暗刻
- 最新章:第772章 宝器磨金环
- 北宋风云
- 重生于北宋末年燕云地,生为汉儿当自强,天佑华夏
- 善缘海古
- 最新章:第八十章 阴谋3
- 绛色大宋
- 业务经理韩绛空难来到南宋,被人救起。他看着慈眉善目的“救命恩人”韩老头,相信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就在暗地里标好了价格
- 晨风天堂
- 最新章:第八三九节 全剧终
- 大宋之吾为九千岁
- 【污污污,收藏上车】穿越到南宋高宗时期,成为皇宫内廷之中的一个假太监,惑乱后宫“叶离先生实乃朕平生贵人,只要能让朕偶尔阳事再举做五秒真男人,哪怕将整个后宫与皇族贵女都奉献给他都不为过”头上戴了无数绿帽的宋高宗却甘之如饴,甚至主动为叶离甄选秀女“叶离此人罪大恶极,蛊惑皇上惑乱后宫,其罪当诛”奸臣秦桧被
- 风鸟连载
- 最新章:【宋高宗赵构--如何从愤青变成阳痿..
- 大宋神探宋慈
- 非无敌弱智文,喜欢破案流的可以看看(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深山老林连载
- 最新章:大宋神探宋慈 第56章 故事的开始
- 宋仕妖娆
- 建炎南渡,大宋仅余半壁江山绍兴三十二年,南宋史上最强中兴之主孝宗赵昚登基为帝,锐意进取励精图治,隆兴北伐在历史的车轮下缓缓启幕,乾淳之治初露曙光然而南宋有恢复之君却无北进之臣,朝堂上再无岳武穆、范仲淹、王安石来到靡靡繁华的中兴南宋,是沉醉于秦淮河脂粉醉卧美人膝谱一曲士子逍遥,还是笔耕朝堂铸造盛世大宋
- 何时秋风悲画扇
- 最新章:新书《历史维修工》、本书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