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帝王行》第十章 学文习武

    
    “啊?那得要多久啊?”赵顼脸顿时垮了下来,不过表情虽变,身子却一动不动,就好像完全僵住了一样。但他知道,自己随时可以活动开来。/p
    “你的资质的确不错,第一次扎马步就已经入门了。”赵惟宪丝毫不理会他那可怜兮兮的表情,既然决定了收下这个徒弟,他就一定会好好教。该打的基础,一定会让他打好。“但是,你现在扎的马步是死马步,看起来标标准准,一丝不差,但却有形无神,离形神兼备差远了。”/p
    “扎马步并非一夕之功,我听说江湖上的华山派入门弟子在学内功和剑法之前,都要先扎两年的马步。”赵惟宪抚着胡须说道。“习武之人,最重基础。若是基础没打好,将来武功练得再好都是空中楼阁。这马步又称桩功,正是一切武功的基础所在。”/p
    “所以你也别抱怨,也别嫌这嫌那的,安安心心扎两年马步吧。”赵惟宪一脸微笑地拍了拍赵顼的肩膀,便转身朝屋子里走去,边走边说道。“你年纪还小,过两年再练内功也不迟,不会落后于人的。”/p
    “唉。”赵顼叹了口气,心里也明白赵惟宪说的很对。要知道,江南七怪虽然不会教徒弟,但郭靖后来能一飞冲天,也得益于早年间基础打得牢靠。/p
    而这打基础的事,最是取巧不得。扎一天马步是一天,少一天都不成。/p
    ——/p
    “奴才见过陛下!”刘察恭恭敬敬地向眼前之人行礼。/p
    “起身吧,这几年让你在宫外看着那小子,也难为你了。”赵祯正坐在案前,仔细阅读着奏折。“那小子最近在忙些什么?听说他已经两个月都没有入宫问候苗贵妃了。”/p
    “启禀陛下,陈王最近早上一大早起床,跟着英国公练武。到了下午,便去拜访范老太师,说是去学文。”刘察丝毫不隐瞒,将这些时日以来赵顼的行踪告知赵祯。/p
    “这小子,搞什么名堂?”赵祯皱了皱眉,听到赵顼跟着英国公练武,心里顿生不快。不过又听到他跑去跟着一个月前致仕之后,被他留在临安府,仍挂太师的范仲淹学文,又缓和了少许。/p
    “奴才听陈王说,他是想要学太祖那样,做一个能文能武的君王。”刘察听出了赵祯的不快,心中顿时一惊,这才想起大宋还是那个重文轻武的大宋,赶紧为赵顼说了句好话。/p
    其实也不能怪他“出卖”赵顼,他本来就是赵祯派去监督照顾赵顼的人,而赵顼作为赵祯的独子,赵祯怎么也不会害了这好不容易才有的儿子。/p
    只是他跟赵顼待久了,看着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身体,每日被他的种种言论“洗脑”,一时间竟然忘了大宋百官文人多么看不起武人。/p
    “他有什么能耐,也敢跟太祖相比!”赵祯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是对儿子有此志向非常满意。虽然他是太宗的孙子,但太宗跟太祖之间的差距,即使他们这些子孙也不能无视。/p
    太祖赵匡胤在世之时,领军作战,几无敌手。若是太祖多活几年,说不得幽云十六州早已被收复,也就不会有后来这么多事了。/p
    听了赵顼的志向,赵祯虽然还是有些不满他“不务正业”,却也打消了找人勒令英国公不要再“教坏”他儿子的想法。/p
    “罢了,他既然有这志向,就由他去吧。”赵祯沉吟片刻,说道。“只是求学固然重要,却也不能不顾父母。你回去之后,叫他经常进宫看看苗贵妃。这两天苗贵妃一直在朕跟前念叨,说是想他了。”/p
    “这个……”刘察面露难色,小心翼翼地答话道。“陛下该知道,陈王殿下自小便是个颇有主见之人,奴才恐怕劝不动他啊。”/p
    “这倒也是。”赵祯突然想起在这小子三岁的时候,自己还在犹豫要不要把他送出宫去抚养时,他不知从何处听来这个消息,竟然亲自跑来自己跟前劝自己将他送出宫去。/p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他小小年纪就有过人的胆识和主见,简直如同妖孽一般,赵祯这才放下心来,将他送出宫的。/p
    “这样吧,你就跟他说,朕的府库之中收藏了许多宝物,其中不乏神兵利器。既然他想文武双全,肯定得有趁手的武器,只要他肯经常入宫探望,那朕就准他每次入宫都可从府库里带走一件宝物。”赵祯沉吟片刻,有了主意。/p
    “陛下英明!这么一来,陈王殿下肯定忍不住,说不得天天都会往宫里跑了!”刘察心中一动,这主意还真能挠到赵顼的痒处。他这几天天天抱怨府上的兵器太过普通,经不住用,用几下就折了。/p
    “嗯,也不能让他天天往宫里跑,耽误了学业。”赵祯本来正自得着,听刘察这一通溜须拍马,却又发现这主意还是有点漏洞,赶紧补充道。“着他一个月只需拿四件,省得他为了宝物不顾学业。”/p
    “是!”刘察躬身应道。/p
    “行了,你退下吧。”赵祯点了点头,摆了摆手让刘察退下,然后又走到一处屏风后面。只见屏风后面有一面墙,墙上挂着一张精细到县的地图,正是一幅“万里河山图”!/p
    “顼儿啊顼儿,为父不能守住祖宗基业,只能勉力维持如今局面。既然你志存高远,我大宋失却的万里河山,将来便要落在你头上了。”赵祯一边用手抚摸着地图上写着“清”、“金”、“辽”、“夏”等大字的地方,热泪盈眶地喃喃自语。/p
    但无论他手怎么动,却都一直避开了一处在地图上占据了最大区域的字——元!!!/p
    ——/p
    “还有这种好事?”另一边,听到刘察回报赵祯所说,刚刚从范仲淹那里学了三字经回来的赵顼不由眼前一亮。/p
    仔细想想,这几个月来确实忘了自己并非前世那样的孤儿,宫里除了不怎么亲近的父亲赵祯之外,还有一位非常亲近的母亲苗贵妃。/p
    其实也怪不了他,自从三个月前跟着师傅赵惟宪开始练武起,他自己虽然没有毅力每天早起,却吩咐穆念慈一定要早早将自己唤醒,然后迎着朝阳扎两个时辰的马步。/p
    穆念慈可不像他那样懒惰,答应了赵顼要叫他,便从未失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吩咐厨房准备着早点,又去亲自打水烧着,便去用各种方法叫醒赵顼。/p
    赵顼前一天想着好好的,第二天一定要早起。但到了第二天一早,便全都忘光了,一心只想着赖床。/p
    好在穆念慈手段高明,又不像其他丫鬟那样畏惧他的身份,经常会想些奇妙的招数,比如从鸡毛掸子上抽根鸡毛来挠他的脚心之类,次次都能让他及时起床。/p
    不过起床之后,赵顼也经常借着起床气,趁机抱住穆念慈好生揉捏,直把她弄得满脸红晕,这才起床,顶着她满是幽怨的眼神洗漱之后练功。/p
    这么一来,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到了下午,前几个月正是夏天,天气炎热,他又懒得出门受罪。/p
    等到夏天过去,又恰好碰上范仲淹致仕,赵顼早就想要一睹这位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臣真容,便借口拜师前去探望。/p
    谁知道范仲淹也正好有收他为徒的想法,且早就琢磨到赵祯留他在临安,又保留了太师一职未尝没有让他教导赵顼的想法,便顺势将他收为弟子。/p
    这么一来,他上午要练武功,下午又要来范仲淹这里读书,一忙起来,自然就忘了其他事。/p
    不过也是难为了范仲淹,好歹是曾经的内阁重臣,如今却给一六岁孩童启蒙,说出去恐怕要被大骂屈才了啊。/p
    当然,对于赵顼来说,范仲淹在教书育人方面还是有些能力的。他前世就没上过几天学,来到这个时代后,对于那些繁体字和文言文,更是两眼一抹黑。/p
    而范仲淹却能耐下心来,从《三字经》开始,一边教导他识字,一边给他讲解《三字经》中的各种典故,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即使是赵顼这样的对学习深恶痛绝的性子,也不由得被他引人入胜的讲解吸引,逐渐爱上了学习。/p
    赵顼好歹是现代人穿越而来,心智并非六岁孩童,学起东西来进展极快,不到一个月就能将《三字经》倒背如流,对其中的典故更是能信手拈来。/p
    到如今,《千字文》也已经讲完,范仲淹都有些吃惊,犹豫着要不要提前给他将《大学》、《论语》这些较为深奥的儒家经典了。/p
    也正是由于学文习武入了迷,赵顼才会忘了该去探望父母。经过刘察一提醒,确实很久没有拜见过父母。/p
    要是再不去拜见,恐怕就会传出一些不好的传言了。要知道,赵宗实一伙人可还没死呢,绝不可能放过任何打击他的机会。/p
    更何况,他也的确想念母亲了。除了母亲,还有自己那一母同胞的妹妹,乳名叫做福康的小丫头。/p
    /p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