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种地做豪强》第四百七十一章 孙新推广种棉花

    邓飞和武松一起进入庄子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武松说他可以歇半天。
    原来孙新根本就不在村庄里,而是跟着村中的人一起去了庄外挺远地方的平原种地。
    武松介绍说此地原本是青州的一处商业要地,青州多山,像通往外界的山道都是很明显的战略堡垒,所以当时就设立了一个护产村在此拱卫商道,也为来往的监理会成员提供便利。
    孙新这半年一直在山东推广棉花种植,这棉花的产量可比黄麻高多了,而且易于工业化。
    监理会中已经形成了共识,纺织业绝对是这阶段监理会最容易发展起来的产业,既然有棉花这种两种的纺织经济作物,那么把棉花在监理会控制的区域广泛的推广开来,自然是对监理会形成纺织业霸权有很好效果的事情。
    而孙新之所以选择此处作为棉花推广的地方,则是因为此地同着山东更往东的地方隔了青州的重重大山,气候比较靠近河北。
    如果在此地监理会的棉花可以获得丰收,那么以后棉花再想往河北推广,也就有了一些理论基础了。良种培育这方面孙新对于监理会大学农学院的那些二把刀不太相信,这段时间事情不忙,所以干脆抽了空闲自己来看着。
    护产村本来是为了拱卫商业要地而建的,村子中的农田并不多,大多数的村民也是靠开设旅店或者帮人搬货卸货之类的活计为生,孙新他们想要种植棉花就只能去离村子更远的靠近平原的地方。
    所以孙新他们一早就出去了,要回来时都得等到傍晚。
    在武松的安排下,邓飞住进了村中的客店。
    这村子虽然只是个小村,但是因为往来的商贾不少,所以倒是建成了不少的商业设施。
    此间的客店也是按照监理会的普遍样式修建的,虽然朴素但是住宿条件已经算得上是不错。
    傍晚时分孙新从外间回来,武松便跟他说邓飞已经到了村里。
    武松安排人去通知,等孙新到了客店门口时,早有邓飞在门口等着。
    “一路上挺辛苦吧?”孙新滚鞍下马笑着说。
    这小半年虽然朝廷一直对监理会颇多的防御,但是在孙新他们的控制之下两边毕竟是还没有爆发战争,孙新的监理会也在专心的囤粮发展。
    这一小半年中孙新一直在到处视察,脸晒得比原来更黑了。
    他如今已经二十出头,颌下依旧是没有留胡须,主要是没时间打理,因为长期奔走,所以看着皮肤黝黑,不过倒是身材健壮,不像一个养尊处优的监理会大头目,而更像是监理会中的中层干部,总体来说模样十分精干。
    见到孙新出现时邓飞有些激动。
    虽然他对孙新并不像很多后来到达登州的庄客一样拥有那种近乎崇拜的感觉,但是毕竟受了这么久的监理会宣传,宣传口的材料都是范式的描写的,自然要塑造孙新的权威,所以当真正看见孙新站在面前之时,邓飞居然发现自己也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感。
    听到孙新问话,邓飞连忙摇摇头,“一路上都有俺们的弟兄保护着,并未吃什么苦头。咱们监理会如今做的真是兴旺,从边境一路过来,一站一站都有人接送,比得从金国到辽国的路上还要安逸许多。”
    孙新闻言也是颇为高兴的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邓飞说:“路上可有遭遇到宋军的盘查。”
    邓飞一下就看出孙新是关心这一路之上的具体情形。
    孙新虽然有信息渠道,但毕竟在这个年代的通信条件之下他也不可能真的去看到路上的情形,还是从邓飞这个熟悉的人口里听说北方的情况更靠谱。
    邓飞连忙对孙新详细讲述了自己从宋辽边境一路过来的经历,每一处讲到宋军盘查的关隘孙新都会仔细询问,然后他便叫过身边一个庄客来帮忙记录。
    邓飞明白孙新是想要根据他一路走来的路程叫庄客去调出这些监理会的资料,于是邓飞便一路回忆,将所经过的地方的监理会以及负责人的名字全都记了下来。
    孙新让庄客去把相关的情况整理一份报告上来,然后才跟邓飞说起在辽国的事情。
    对于大宋的情况,孙新还有所掌握而对于宋国和辽国的情况就只能靠辽宋的监理会汇报回来的只言片语的消息了。
    两边的路程实在是太远,再加上现在金国内部也在积极的备战,所以两边的通信总是时断时续的。
    孙新只知道监理会在宋辽两国挣了很多钱,但是具体两国之间战事进行到了什么程度还真是只有跟邓飞当面详细询问才能问到点上。
    邓飞先从兜中掏出了一封鸡毛信,这封信跟他一起从金国走回来,早已经悟得满是皱褶,但是看到信上的字是潘金莲写的之后,孙新还是颇为重视,他没有当着邓飞的面拆开信,而是先询问他现在金国内部情况。
    邓飞解释说道:“两国之间正在愈合,但是据俺观察现在金国虽然表面议和,可内部正在积极的准备攻辽。”
    他早已经把局势看得非常清楚,各种战争之前的物资和人员准备,如果身处金国国内是很容易察觉到的。
    孙新回忆历史。
    现在的历史时空已经有些乱套了,他们监理会的到来无疑加剧了整个大宋历史的演变,再加上本身这个时空的历史也和原本时空相差挺大,很多事情都不能相符。
    时间走到这个点上,方腊已经被扑灭,而年初大宋就宣布为了庆祝和金国约定海上之盟改元重和,如今已经是重和元年了。
    这次改元政治意味很强烈,就是要全国整军备战,统一信心,赵官家决定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故土了。
    孙新感觉赵佶的这个做法实在是有点太过于乐观,仗都还没打,先把年号给改了,这万一打不赢岂不是很尴尬?
    而且即使预期着以后能够打赢,现在金国和宋国之间的盟约也只不过是口头上的,对方隔着山水迢迢还什么好处都没出,大宋这边就先改元了。
    金国的好处没收到,反倒是直接引动的辽国方面大片抗议,明明可以苟着来的事情非得要现在把战略意图暴露出来,倒也不是赵佶单纯为争一时之气。
    赵佶想要伐辽在内部还是面临一定反对的,索性用改元的方式,强行统一全国人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