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种地做豪强》第四百七十七章 工业规模惊众人

    孙新并没有对陈守才的反应感到什么异样,在花费了一刻多钟和众人一一见过面之后,孙新便在刘村长的带领之下和众人一起缓步去往工厂车间。
    护产村的轧棉厂如果能建设成功,以后将会扩建成这青州城最大的轧棉厂,预计招工人数能够上千人,是整个青州监理会都重视的项目,而落在刘村长这么一个村干部的肩上担子就十分重了。好在刘村长有过军队里工作的经验,对于监理会的任务执行的也是一丝不苟,大家都已经突击劳作好两个月了。
    同时因为有青州监理会的大力支持,有孙新的关怀,这个厂房的建设在青州的建设任务之上是挂了号的,地基打好之后调动了附近的几个监理会的人都来出工,仅仅两个月现在宽阔的厂房已经在村外的小河边树立起来。
    青州这地方的河并不多,但还是给轧棉厂选择了一个风水宝地,水上交通很方便。
    轧棉并不需要太多的用水,设计之中未来这条河主要的目的是给轧棉厂做配套,一方面可以承担运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这条河的下游未来还要弄一个棉籽油的加工厂处理轧棉厂的棉子。
    棉籽油可以做灯油、工业用油,脱毒之后也可以食用,甚至还是一味中药,用途很广泛,在这年代不愁卖不出去。
    同时如果轧棉厂的试生产能够成功的话,几年之后可能这里还会上蒸汽机。
    锅驼机最早的一批样品已经在登州造出来了,只不过现在还非常不稳定。
    蒸汽机的原理实在是太过于简单,哪怕是气密性做的不好想要让它运转起来也是可以的。
    孙新虽然没用过蒸汽机,但是起码也记得蒸汽机上面几个重要的设计,比如说自动调速装置,在他的指导之下现在登州产的蒸汽机也已经最大能做到四马力了。
    之所以不能稳定使用主要问题还是在铆接工艺上。
    这年代可没有电焊,所有蒸汽机的锅炉全都是用铆钉一个个铆上去的。
    小型的铆接工艺对这个年代的工匠来说并不难,可是像蒸汽机锅炉这种承压构造的铆接对于工艺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蒸汽机的铆钉铆接之后不光要求不能漏水漏气,甚至还要承受高压,这对于这个年代的工匠来说全都是新鲜课题。
    现在蒸汽机的制造虽然还是挂在汤隆的名下,但其实汤隆一个人哪里管得了这么多科技小组,主要的研究人员都已经是监理会大学工科出身的研究员们了。
    像汤隆他们这些铁匠的经验已经到了极限,许多现在登州的产品早就超过了这些宋代铁匠所掌握的最高技术上限,更精细的结构更高的承压要求要怎么达到,只能依靠工科出身的研究员们通过实验和分析的方法一步步往前磨。
    众人进入崭新的棉花作坊,这地方还是监理会作坊的普遍模样,外面看着毫不起眼,唯一可夸的便是横平竖直和宽阔的场地,冬暖夏凉的夯土房,一般的监理会工厂还在用茅草屋顶,而轧棉厂的防火要求比一般的纺织厂要高许多,四处飞扬的棉絮可是易燃物,而且轧棉有烘干的一道工序,生产过程中也需要用火,起火隐患也是不小,所以这工厂倒是花钱修了青瓦屋顶。
    地上都放着防火的水桶,门口就是小河,这也是在这个年代能做到的最好的消防等级了。
    对于在登州工作的人来说大型设备见得多了倒不是如何惊讶,而那些青州地主老财们却纷纷是开了眼,刚刚走进烘干车间,众老爷的眼睛便直了起来。
    第一个房间是烘干车间,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大型的烘干室,这家轧棉厂计划采用最传统的方式将原料扬入烘干室,后面送风,下面则用煤火对棉花原料进行烘干。
    这样的烘干室的规模十分大,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狭窄的烧瓷器的龙窑就已经是叹为观止的巨大工业建筑了,而眼前的棉花烘干室因为要鼓风的关系所以修筑的十分宽阔。
    当众地主得知看起来这像个小房子还有门的地方居然是专门用来烘干棉花的烘箱之后都是惊的嘴巴大张,这么大的烘干室,要烘多少斤棉花才用得着?
    众人之中还有一个皮肤比较黑的青年,看见这烘干室之时他也是颇为惊讶,用口音有些古怪的汉话跟旁边的监理会技术员问清这房间是做烘干的之后满心激动。
    这人是黎人,到登州之后改了汉名叫孙才,专门到护产村指导这里的棉花生产的。
    包括孙才在内的黎族技术员是孙新他们从琼州挖来的二十多个种棉好手之一,这群人干活颇为尽心尽力,到了登州之后更是见识了监理会至下的繁华富裕,于是纷纷积极的融入,现在都已经改了汉名。
    他们全部选择让自己姓孙,这不是孙新的要求,反倒是他们故意要沾孙新的光。
    原本在登州姓孙的人就不多,孙新和孙立两人都是外来户,户口也不算显赫,结果这二十多个黎人携家带口的一来倒是在登州搞出了一百多个孙姓,现在在登州普遍都知道姓孙的是黎人,比孙新和孙立兄弟俩的本家还要人丁兴旺,孙立对此还有些意见,孙新想一想也没有去说,他也能猜到百年之后,说不定这家孙姓就要攀附到自己的谱系之上了。
    孙才他们在海南那边也是有轧棉工艺的,其实古代中国对于棉花的处理技术比同时期的欧洲美洲要先进很多。
    美洲的原住民以及后来的殖民者一直到十八世纪处理棉籽的方式都还是用人工一粒一粒的将棉花中的棉子捡出来,这种处理方式原始到了极点,一个壮劳力一天时间也检不出半斤棉花,而且会累的头昏眼花,长时间坐下来处理棉籽的黑奴甚至因此纷纷在二十岁就会患上腰肌劳损,然后在没有治疗条件之下活不过三十就要早逝。
    而早在宋代黎人就已经发明了用木辊碾出棉籽的技术了,工具十分简单,用一根像擀面杖一样的辊子和一块木板,将棉花放在板上碾压,把棉籽从棉花之中压出去。
    只不过这种工具实在是太原始了,哪怕有了工具每个劳力每天能够用手撵出的棉花也只不过是两三斤而已。而处理棉花之前的操作工艺更是十分的简陋,有的用太阳随便一晒,有的甚至不处理,最后轧出来的原棉质量自然是参差不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