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花子涛说要送自己礼物,杭颖也不知想到了什么,有些一阵惊慌,忽然脸就红了。在一旁的花子涛看的是目瞪口呆,怎么自己送个礼物就能让她这么激动呢,早知如此自己天天送她礼物了。
花子涛将礼盒递到杭颖面前,杭颖看着眼前的礼盒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收下。
花子涛有些不明所以,将包装精美的礼盒直接塞到了杭颖的手里,道:“这是出版社刚寄给我的,我收到后第一时间就给你送来了。你上次不是说过,等《白发魔女传》出版后,让我送你一套吗?”
将礼盒拿在手里,听花子涛说完杭颖这才明白,原来礼盒里面装的是武侠小说,一瞬间先是失望然后又是兴奋,情绪只在刹那间就变化了数次。
花子涛不知道杭颖只在瞬间的情绪变化,笑着对杭颖道:“这可是我送给别人的第一套小说,上面还有我亲笔签名呢。”当然送给妹妹的童话不算,那怎么能算小说呢。
俩人边说边向教室走去,杭颖今天有点沉默,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子涛在讲,而她只是静耳聆听。
到了三楼的楼梯口,杭颖只住了脚步,对着花子涛道:“谢谢你的礼物,我很喜欢。”
说完没等花子涛回话就直接回了教室。
花子涛挠了挠后脑勺,感觉这话有些怪怪的。
下午第一节课是英语课,辛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分享了一首英文歌曲,让大家将歌词翻译过来。
这个难度就有点高了,这时候的高中生学的还都是哑巴英语,要不是高考还有个听力考试,估计大家都忘记了英语不只是看的,而且还可以说和唱。
一曲歌罢,大家都开始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这唱了个啥玩意。辛老师点了几个同学回答,大家都纷纷表示我不认识它,不知道它是谁。
这时候辛老师突然点到了花子涛,花子涛的英语水平在班里算是最好的了,要是他都无法翻译出来,那辛老师也就没必要在提问别人了。
好在花子涛比较给力,很轻松的翻译了出来,顺便将原文也给重复了一遍,听了花子涛的翻译,辛老师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大家道:“同学们都看到了吧,希望大家都向花子涛同学学习,我们学习英语就要敢说。”
下课后辛老师将花子涛叫了出去“知道为什么让你们翻译歌曲吗?”
“不知道”花子涛摇了摇头。
“今年暑假有一个英语夏令营,我有一个名额准备让你去。”辛老师对花子涛道。
“英语夏令营是什么鬼?”花子涛心里暗自嘀咕。
“当然现在只是一个初步计划,到时候会有具体的文件下来。”
《白发魔女传》上市的第二周开始小火,卖出了3万多套。《女侠如玉》第二周销售了五万多套,两者的销售书据拉大到了8万套。
而《武林传奇》上面的连载也刚刚到了第六回《月夜诉情怀,孽缘纠结;荒山斗奇士,剑掌争雄。》这章主要讲了铁飞龙与练霓裳的打斗以及练霓裳与卓一航暗种情愫。
连载到这里,小说已经进入了小高潮,不少的读者嫌弃连载太慢,索性直接花钱买了全套的小说,不再受这等待的折磨。
再说杭颖收了花子涛的礼物,回到教室一颗心跳的砰砰直响,这段时间花子涛总在车棚等她,她不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对花子涛没有感觉那是自欺欺人,花子涛不仅成绩好,人长得还帅气。
如果只是这些,追求她的人里面长得帅气而且学习好的也有几个,关键是这个家伙还多才多艺,他的小说和童话自己都看过,说是才华横溢丝毫不为过。
不过唯一让她心存芥蒂的是,上次花子涛在食堂和楚文浩打架,据说是为了班里的另一个美女黎橙。黎橙是她们班的学习委员,也是成绩最好的一个,而且人还长得还漂亮,他俩又是初中同班同学,也不知道俩人到底什么关系。
杭颖和黎橙的关系有些微妙,倒不是说俩人有什么冲突,俩人做为班里最漂亮的俩个女生,被同学们称为“并蒂双莲”。一些有心人总是拿她俩比较,弄得俩人想不比较也难了。
杭颖和花子涛这段时间的多次偶遇,其实也是杭颖愿意给花子涛机会见面,她也喜欢和花子涛聊天,只不过她还没有做好和花子涛交往的准备。
当然另一个当事人花子涛是不清楚这些的,要是知道的话他没准都跳起来了,他自以为很巧妙的偶遇,殊不知在人家眼里就好像是过家家一样,只是不好意思拆穿他而已。
要是他知道杭颖在为他和黎橙的关系而担忧,花子涛估计会哭晕在厕所里,天地良心自己和黎橙初中三年说过的话,加起来还不到十句。
但是不管怎么说,花子涛的这次赠书让双方的关系更进了一步,甚至花子涛还暗暗高兴,就这样也挺好。
再有二十天就要期末考试了,考完试也就要放假了。而花子涛新书《白发魔女传》的销量完成了一个漂亮的逆袭。
新书上市的第三周《白发魔女传》销售八万册,而萧红衣的《女侠如玉》销量下滑到了两万多册,让无数的萧粉扼腕叹息。
到了第四周的时候,《女侠如玉》销量继续下滑,当周卖出了1.8万册,而《白发魔女传》则是直接卖出了11万册,实现了周销量和月销量双杀。
综合一个月的销量,《女侠如玉》一共卖出了16.5万册,而《白发魔女传》售出了23万册,在最后时刻实现了反转。
当然俩人的赌斗是统计三个月的销量,但是明眼人都清楚,第一个月萧红衣都败给了昆仑,后面两个月就更不要想了。
目前的趋势是《白发魔女传》在市场上气势如虹,销量一路高歌猛进;而《女侠如玉》则是已经过了销售高峰,销量成断崖式的下降。
就在6月24日这天,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两天时间,《新京报》发表了一片文章,文章是京大历史系教授韩同江所写,他的这篇文章发表之后顿时引发了文坛的震动。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