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教圣教》第六卷 非攻 十一,净土

    十日后,战局果然如秦虎所料,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朝北路前锋,即圣教军,受险峻地形及恶劣天气所阻,进度极为缓慢,又传闻军中沾染瘟疫,
    战力大减,军无斗志,军情很快便传回京城。
    前锋不前,两万剑阁军不敢冒进,只好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旨意。
    其实圣教军进与退,快与慢,尽在国师的掌控之中。
    国师的亲笔信,
    虽然没有明言,
    但秦虎早就心领意会。所以他不理会北路大军,
    而是全力与南路的广南军周旋。
    广南军的情况也很糟糕,被大理军不断拖延骚扰,粮草军械供应不上,数万大军进退失据。
    罗定远受了秦虎威吓,失了战意,索性装痴扮傻,故意磨磨蹭蹭。
    军情紧急,战况不利,众大臣意见不一,朝会上吵作一团。而国师则亲自参与朝会,劝说皇上放弃进攻大理。
    原因无非几个:
    第一,大理山高路远,地形崎岖,天气复杂多变,大军远征,旷日持久,耗费大量军力财力,
    得不偿失。
    第二,大理国一向臣服中原,没有对外扩张的意图,与其强行征服,不如怀柔安抚,获利更大。
    第三,大理地处边陲,部族众多,即使占领全境,今后也要花费大量力气、钱财去笼络部族人心。而保存其国,则可以牵制吐蕃、交祉,作为中原西南的缓冲之地。
    寥寥数言,丛国师嘴里说出来,胜过大臣们的一堆奏折。
    加上有康王在旁边力挺,还有多数官员的附和。
    皇上考虑再三,最后同意从大理撤兵。
    荣庆王失望至极,但也无力回天。
    军中将士渴望罢兵休战,康王顺从军心,
    自然获得更多将领拥戴。
    朝会后,
    驿卒八百里加紧传递,朝廷的旨意先后传达到圣教军、剑阁军、广南军。
    南北两路共计十万大军,
    开始缓缓撤退。
    大理方面闻讯狂喜,慌不迭派出使臣,向天朝表示,愿意永为附藩。
    大理每年向天朝进贡大量铁、铜、锡等矿物,以及大量木材、药材。
    大理赔偿十万两白银,作为天朝大军军饷的补偿。
    待广南军全部兵马撤走后,秦虎点起剩余的两千多人马,日夜兼程,赶回大理。
    当他遥遥望见大理城高耸的城门,心中的欢喜实在难以形容。
    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
    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征战的将士回到家乡,那种喜悦和满足的心情。
    所有回城的兵士,都受到百姓们热烈而疯狂的迎接。小小的大理城,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秦虎入宫,缴还兵符、印信,谢绝了大理皇帝的一切封赏,单人独骑,返回那个熟悉的小院。
    巷子口,众人站在那里苦等,正如他当初离开的时候。
    那时候,他们与出征的亲人依依惜别,而现在,他们在等候凯旋归来的勇士。
    林小荷、林小虎又哭又笑,跌跌撞撞跑上来,扑到父亲的怀里。
    秦虎抱起一个,牵着一个,爽朗大笑道:“阿爹说话算数,我回来啦!”
    林枫晚眼光温柔如水,说道:“我知道你一定平安归来的。”
    秦虎眨眨眼睛,微笑道:“你们在哪里,哪里才是我心中的净土呀。”
    林小虎扬起小手欢呼道:“走啰,回家啰。”
    巷子里的小院,很快便被欢声笑语充满。
    …………
    …………
    …………
    欢声笑语虚幻得如同真实,然而我们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结局:
    那一晚,秦虎做了个奇怪的梦。
    他好像并没有回到温暖如春的小院,还是置身于残酷的战场上。
    战马狂嘶,刀锋冰冷,血与火冲天而起,兵士们哀嚎、倒地、死去。
    房屋在崩塌,大地在颤抖。
    无人可以幸免。
    他无力挥动他的刀,无力发出愤怒的呐喊。
    他望着倒地的伤者和尸首,恍惚中看见许多熟悉的面孔,有徐淮南、狄青鳞、丘十一、柳十七、鬼面将,有张峻、王逊、哈丹、许清韵,甚至还有林枫晚、甘三娘、高意意。
    或者是血水、汗水模糊了他的眼睛,悲愤和伤痛掩盖了他的神志,以至于他产生了无数的幻觉?
    很多年以后,漫长到他已经无法感知,或者会有另外一支更凶悍的军队,骑在马背上,席卷大地,肆意掠夺。
    很多年的很多年后,或者小荷、小虎的后代,他们后代的后代,还需要拿起刀剑,为了立身之地,献上血肉之躯。
    刀剑会生锈、腐蚀。
    侠客或许能维持某些江湖正义,却无法维持人间的公义。
    万物生生灭灭,再强大的王朝,也会在征战和纷争中消亡,取而代之另外一个王朝,周而复始。
    正如魔教蜕变为圣教,谁能保证,圣教就不会重新蜕变成魔教?
    战争不止,没有革新,民智不开,天下没有一处净土,人人卑微如尘。
    欲望和野心好像杂草一样在墙缝里疯狂生长,然后侵蚀所有的砖石、木梁、青瓦。
    也许有那么一天,天亮了,所有人真正醒来。
    他们可以自在地呼吸,他们可以高声说话,他们知道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距离,他们知道什么属于自己,什么属于别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他们把猛虎、凶器和大人物关进笼子。
    他们共同维护公义、和平,拒绝战争。
    活着和富足,既不是出于某某人的英明神武,亦非老天爷的恩赐,而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那时候,洱海会甘如醇酒,苍山会美如画卷。
    那遥不可及的一天,秦虎想象不到,天底下的千千万万人也想象不到。
    那时候,他可以梦见鲜花、海水、青天和笑脸。
    人生一场大梦,世间几度凉秋。
    于是,在断断续续、光怪陆离的梦中,秦虎沉沉睡去。
    (全书完)
    后记
    感激,不舍。
    终于写完了,结束了风云龙虎、世间百态的画卷。
    感谢一路支持的书友、朋友、亲人、粉丝,以及热爱本书的所有人。感谢起点中文网编辑的大力支持和宝贵意见。
    本书构思于1996年,2007年写了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创作,集中在这两三年间。原先只想写一个简单的江湖恩怨故事。真正着手的时候,却发现,心境已变,世事已变。
    与其说本书是一本武侠小说,不如说它是一本官场小说、世俗小说。因为它通过江湖门派、武林高手,去串联起天朝、北莽、西凉三个当世大国,以及大理、渤海、海东、草原各部。
    涉及皇帝、王爷、皇子、宰相、文武百官、底层胥吏、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盗贼、乐伎、僧道种种人物,其中有江湖纷争、正邪矛盾,也有宫廷斗争、官场倾轧、破案查案、战争场面。你可以将它看做一本武侠版的官场现形记,武侠版的梦华录,或者武侠版的狄公案。
    它承载了我的一些思想、追求和探索。我想构思一个与众不同的江湖、民间与朝堂。构思几个性格特别、生活化世俗化的人物。
    主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侠,练武并非他的人生目标。男主角始终没有做到天下第一。也没有仙丹秘笈、打怪升级、修仙玄幻的情节。
    我希望我所描绘的主要人物,像我们身边聪明而智慧的朋友,亲切而熟悉。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身上有烟火气。不像某些数百万字的长文,主角不断晋级,最后形象变得扁平化,变成了一个符号。
    其实书中很多出场不多的小人物,也起到关键作用,譬如秀姑、平狗儿、马巡检等。如果江湖只是大侠的江湖,未免不够真实。
    本书以真实历史进行虚构,参考了大量的正史、野史、文化、风俗,涉及书画、音律、茶艺、饮食、河运、冶炼、纺织、军事、兵法、官制、诗赋等等。
    康王和政事堂变法参考了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天朝和北莽大战参考了澶渊之盟,天朝与西凉大战参考了北宋与西夏的灵州之战。天朝攻打大理,历史上不曾发生过。
    虽然参考了大量文史、历史资料,但大部分内容属于作者杜撰,与真实的历史相差甚远。无需一一对号入座。
    另外,本书也引用了部分佛教、道教经典如《心经》、《金刚经》、《楞严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阴符经》。引用兵书如《孙子》、《六韬》等等。
    站在历史的基础上虚构,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
    希望大家能喜欢。并继续支持。
    有读者说,本文不够爽。的确,我不是按照爽文的套路写的。多数爽文以主人公第一视觉,贯穿到底,好像游戏的设置。还有数不尽的外挂。
    而我想尝试更多的写法,因此,倒叙、插叙、平行叙事、多线叙事,都有尝试。
    也有读者觉得,女主太少。感情线太少。
    其实关于感情这件事。
    我有时明白,有时不明白。
    说不清楚。
    一个感情经历匮乏的人,难以架构感情丰富的情节。
    所以,剥夺了一些朋友的兴趣和想象,十分抱歉。
    本书有一明一暗的男主、女主,大家看出来了吗?
    还是希望读者们将本书看做一本传统的、不太出格的作品看待。
    从中体验到阅读的快感,便已足够。
    高云白
    2022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