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这个时候着实有点紧张,一万对十多万,围剿反贼的时候那的确没问题,问题东吁王朝的大军不是反贼啊,他们的装备可比反贼精良,听说这阿瓦城中的守军还有火枪和火炮,他们要把火炮抬出来拼命,那可就麻烦了,人家可是跟荷兰人买的正宗的红夷大炮!
这时候,城里的他隆王比孙传庭还要紧张,因为他不明白明军为什么突然冲到阿瓦城来了啊,这几年他可没去招惹大明,大明这是为了什么呢?
他考虑了几天,还是没敢跟明军开战,这点明军他虽然不怎么放在眼里,但是,大明的实力他相当清楚,如果自己胆敢主动开战,那可不是眼前这区区几万明军就完事了,后面可能会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当然,老是这样耗着也不是个办法,孙传庭刚率第二波人马把阿瓦城围住,他隆王便派出了使者,请求谈判,看看大明到底想干嘛。
这下可把孙传庭高兴坏了,谈判,好啊,东吁王朝完了!
倒不是说他有信心通过谈判劝降他隆王,这他隆王既然派来了使者,就证明人家在城里呢,而他根本就不会跟人家谈判。
他的回答是,我们大明天朝上使还未抵达,要谈判,还得等几天。
这也是张斌预先定下的策略之一,不管他隆王什么时候遣使来谈判,都不要急,等大军全部到齐,再跟他“谈”。
等大军全部到齐了,那还有什么好谈的,八万对十余万,再加上数百艘轻型铁甲舰相助,大明王师绝对碾压阿瓦守军,他隆王非降不可,不投降,那就打到他投降为止!
没过几天,秦军剩下的一万人马和三万福广军终于到齐了,整个阿瓦城附近的河道也停满了轻型铁甲舰,张斌也最后一批福广军抵达阿瓦城外并亲自接见了他隆王派出的使者。
他提出的要求简直让他隆王瞠目结舌,他竟然要求东吁王朝投降大明,将所有领土改成大明的州府,接受大明的统治!
开什么玩笑,他隆王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这大明天朝上使怕是狂的没边了,这家伙以为现在的阿瓦城还是几十年前的阿瓦城吗,为了防止明军再次攻打阿瓦城,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跟荷兰人买了八十门红夷大炮,架在城墙上,明军就算来再多他都不怕。
其实并不是张斌狂的没边了,而是东吁王太子平达力狂的没边了,当初张斌就曾派使者跟东吁王太子平达力提过这个要求,人家根本就没搭理,甚至都没派人通知他隆王,所以,他隆王才会莫名其妙的被明军围在阿瓦城。
张斌可不是跟他隆王开玩笑的,他隆王刚拒绝他的要求,他便下令,开始轰击阿瓦城。
这次,他并没有运来千斤佛朗机炮,因为大金沙江离阿瓦城西还不到两里,轻型铁甲舰上的火炮完全可以轰到阿瓦城里,他根本就不用带千斤佛郎机过来。
这一下可把他隆王给吓傻了,五百门大炮轮流轰击,那滚雷般的火炮轰鸣声几乎没有间歇,着实恐怖啊!
大金沙江离阿瓦城西还不到两里,江面上的轻型铁甲舰能轰到城里,城里的红夷大炮自然也能轰到江面上的轻型铁甲舰,他隆王是令人开炮反击了,但是,效果却差到令他绝望。
明军的轻型铁甲舰根本就轰不烂啊,因为西面城墙上总共也就二十门红夷大炮,他们操控火炮的技术还不怎么样,而且他们还要冒着雨点般的炮弹装填弹药,瞄准开炮,那效率和准头可想而知,基本上一轮下来能有一两发炮弹轰中明军的轻型铁甲舰就不错了,而且明军的轻型铁甲舰中弹之后根本就没什么反应,甚至连炮弹大的窟窿都没有,这怎能不让人绝望!
更令他绝望的还在后面呢,明军的火炮轰击好像就没有休止一样,一连轰了几个时辰都没有半点停歇的迹象,而西面城墙上的二十门红夷大炮才轰击了几轮就全废了,城墙也被轰得到处都是洞,更为可怕的是,有些炮弹直接从城墙上飞过,飞进了城里,阿瓦城西数里范围内到处都被轰得七零八落,城西的平民百姓都拼命往城东躲,整个阿瓦城都乱套了。
他隆王并不是个意志坚定,不怕死的英雄,他真被明军这猛烈的炮击给吓坏了,这样下去,就算是铁铸的城墙也扛不住啊,被明军轰了几天之后,眼看这西边城墙就要变成秃子了,他终于派出使者,向明军请降了。
他隆王率文武百官投降,东吁王朝彻底臣服大明,征服南洋的战略就算是大体完成了。
张斌并没有把他隆王怎么样,他只是要求他隆王签署命令,命东吁各地守军全部向明军投降,随即便派出秦军将士,分散前去受降。
至于他隆王,他不但没有囚禁又或是打杀,反而组织人力在琼州府给他隆王修建了一座豪华的王宫,给他颐养天年,同时还按大明亲王级的待遇给他分封了土地,包括暹罗国王、安南国王和占城国王都是如此,甚至连安南阮氏和安南郑氏都封了郡王,而且都在琼州府给了相应的封地。
这种作法,让南洋诸国的国王又是惊喜又是无奈,他们知道,以后他们肯定是没有机会再雄霸一方当土皇帝了,不过,能维持奢华的生活,并有世袭的封地着实让他们惊喜不已,他们都以为大明很可能会将他们干掉呢。
南洋至此就基本上算是平定了,不过,这还只是开始,要将整个南洋完全纳入大明朝廷的掌控可没这么简单,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比如南洋诸国都必须撤去原来的区域规划,建立新的州府和行省,以方便朝廷管理。
对此张斌倒是早有准备,东南半岛面积大约相当于大明四五个行省那么大,张斌直接就将其划成了四个行省,除了原有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他还设立了广南承宣布政使司、中南承宣布政使司和东南承宣布政使司,原来的孟养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缅甸宣慰司、车里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使司则直接改成州府,还有东吁王朝、暹罗和占城等地域,全部按大明的规制设置州府县城,统一由朝廷直接管辖。
至此,南洋才真正成为大明的内海,大明的海防前沿直接南移了数千里,此举不但让列强的舰队很难威胁到大明的本土,还为大明沿海的繁荣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小说推荐
- 大明之我是崇祯皇帝
- 【飞卢中文网A级签约作品:大明之我是崇祯皇帝】蓦然间,重生到了明朝末年,成为十六岁的朱由检 这一年,皇帝是历史有名的木匠皇帝 这一年,魏忠贤是权倾朝野的九千岁 这一年,皇太极还是刚上位的造反派 这一年,李自成还是一个小小快递员 这一年,北美洲的白人移民才刚开始 这一年,澳大利亚也是一片荒芜之地 这一
- 掐指一算你会发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皇后,张嫣(求花,求收)
-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大帝手段尽出,平息内乱,清楚外患,让末世大明再次站立起来!争霸世界,怎能少了我大明帝国!一个懒惰却有理想的人,一个看似懦弱却冷血无情的人,一个看似小人却一心为民的人。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让历史来评价吧!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明帝
- 千骨一蔺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利
-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天灾不断。时天启七年七月十五,还未登基成为崇祯皇帝的信王朱由检推开一扇门,看到了二十一世纪刚毕业的社畜萧升。纳头便拜,口中喊道“神仙”从这天开始,崇祯多了一个兄长,大明重获新生,于危亡之际奋起直追。灭清妖,征西域,设扶桑行省,移民东南亚,设南北美种植园,澳洲畜牧区,纵横
- 飘逸楷书
- 最新章:第311章:终章
- 大明:他盖世权臣,纳皇后为妾
- 卢一连载
- 最新章:第61章 怎么样才能复活徐光启?
- 大明第一臣
- 青史尽成灰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罗网的王保保
- 我是崇祯帝
- 叮…系统绑定中。这是一段兴邦富国之旅。东林党、浙党、齐党、阉党。统统靠边站!帝党才是最牛逼的
- 大璎珞连载
- 最新章:资料3 八大狗皇商下场
- 大明最强权臣
- 我,骆辉,锦衣卫指挥使的儿子,标准的官二代!听说花满楼最新崛起一个叫董小宛的,这没得说的,必须去看看。不看不要紧,她竟然看上我,我也不能怂啊。什么,赎身竟然要五万两,这是打劫,我要打白条!国丈爷让我还白条?不行,坚决的赖掉,气死你这个吝啬鬼!作为穿越人士,我很快取得了崇祯的信任,干掉了一些东林党的文
- 山若泥
- 最新章:新书发布
- 崇祯盛世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 轩樟
- 最新章:1136 大结局(下)
- 崇祯七年
- 崇祯七年是竹下梨写的神话王朝类小说.崇祯七年,山西、陕西自去年八月至四月不雨,赤地千里,民大饥,人相食崇祯七年,李自成、张献忠、老回回等部破官军围困,入河南崇祯七年崇祯七年,后金汗黄台吉纵兵入上方堡,军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是时沿边城堡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内有农民起义席卷天下,外有强寇女真虎
- 竹下梨
- 最新章:一零四二 降了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