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查找最新章节!
鄄城
一位全身染满鲜血的士卒,拼命奔走终于在最快的时间内抵达了城主府。
“禀荀大人!”
“南城门告破!”
“如今我军正在拼死抵挡!”
荀彧脸色阴沉,自从董卓一方开始布局之后他便知道了对方的策略。
围三厥一。
南、北、西门均有重兵,单单漏掉了东门,如今城门被破,那些知道东门没有敌人的人定然会往东门奔逃。
鄄城内除了守城的士卒和被征调的民壮外,更多的是普通的百姓。
除了普通百姓外,还有一部分人则是让人非常头疼的乡绅士族。
先前守城之时这些乡绅士族非常配合,但如今城门破了就比较麻烦了,人心难测。
四座城门只要被破一个,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东门无有重兵,这些个乡绅士族带头往东门逃散这还是小事,就怕有人趁乱打开城门引敌军进入城中。
那样的话,就麻烦了。
有时候战场便是这么回事,士气、信心说出好像有些虚无缥缈,但他却真真正正的影响着每一个人。
荀彧点了点头,吩咐道:“传令下去,命所有将士徐徐而退。”
“依之前计划行事!”
传令官连忙应了一声,立刻又离开了城主府。
荀彧望了一眼旁边的佐官询问道:“城中各要地可以安排妥当?”
佐官点了点头,“回大人,早已安排妥当。”
“如今只等大人下令。”
荀彧沉思片刻,轻叹一声,“事不宜迟,开始吧。”
“是。”
这时,荀彧又吩咐道,“东门必是险地,但我等不得不从东门突围。”
“这城中的火越大,便越能拖住他们。”
“此事还需你一一查探,勿要有遗漏之处。”
佐官一脸郑重道:“定然不负大人所望。”“下官这就去了。”
言罢,佐官向荀彧行了一礼,也离开了城主府。
在皇甫嵩做出“围三厥一”的举动后,荀彧便开始作起了布置,提前与各城门负责的主将打好了招呼。
若是城门有一方告破,便即将有生力量往东门处而退,给对方造成一个他们的确是准备有从东门逃跑的打算。
这样董卓军便会觉得自己一方中了他们的圈套,想必在战斗中不会过于拼命。
但是这个撤退却不是一下子就退走,而是慢慢退走,要有章法,不能让敌军乘胜追击。
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军队把控不住,会形成大规模的崩溃。
撤退变成了败退,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荀彧还提前与东门的守备将领进行了密谈,若是有百姓想要从东门而出,不管多少皆放他们出去。
这些百姓若是继续留在城中,遭到兵灾的可能性很大。
皇甫嵩的确治军严格,但在这乱战中,真有些残害百姓的事情发生,作为主将大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往外奔逃说不定还能留下性命呢。
不过这也都是看运气的事情。
其次,第一时间往东城奔逃的人有很大概率是得到消息的乡绅士族。
这些人与普通百姓不同,有家仆、有护卫,成群结队。
若是不让这些人出城,在城中混乱时闹将起来也是有些麻烦,不如将他们放出去,说不准还能吸引城外董卓军的注意。
最后,荀彧早已命佐官将城中最后的火油放置在城中各重要地方,待城破之后,看守火油的士卒便会开始纵火焚城。
若是想着鱼死网破,在城门未破时荀彧便可以纵火焚城,不过荀彧并没有这个打算。
董卓军进入鄄城后发现城池被焚,以皇甫嵩过往的性格来看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皇甫嵩在战场上虽说杀伐果断,但对老百姓还是非常不错的,要不然之前在冀州剿灭黄巾贼后也不会为冀州百姓向皇帝申请减免赋税。
只要皇甫嵩不坐视不理,那么城内的董卓军便会分出一部分前去救火,而自己一方从东门撤退时的压力就会小上许多。
这一加一减之间,己方更显得有准备,就算从东门突围后在门外有埋伏也能够有些依仗。
总比仓促而逃来的要靠谱许多。
荀彧根据皇甫嵩的安排,做出了自己的谋划,想着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
只不过若是攻入城中的董卓军对燃烧起来的大火视而不见,继续追击己方,那这满城百姓的死伤恐怕要算在他荀彧头上了。
荀彧思索了一番,所有谋划、布置并无什么遗漏之后,带着亲卫也离开了城主府往东门而去。
****
“报!”
“禀将军!敌军已往东门撤退,只是在离开之前放火分城,如今鄄城四处均燃起了大火。”
传令官气喘吁吁的来到皇甫嵩大帐。
皇甫嵩闻言,立马起身出了大帐,往箭塔而去。
箭塔设在营地四周,属于营地中最高的建筑,其身边的亲卫还未及阻拦,皇甫嵩已经二话不说攀上的箭塔。
站在箭塔上的皇甫嵩脸色阴沉,这时候天光已亮,极目远眺,鄄城内已冒起了滚滚浓烟。
皇甫嵩一言不发又下了箭塔,最其身边的亲卫沉声道:“传令下去,命李将军、郭将军先行将城内大火扑灭。”
“命牛将军率本部追击!”
“喏!”其中一位亲卫立马寻了一坐骑往鄄城奔去。
***
鄄城
东门
“荀大人,城中大部分可战之人已聚集在此,我等何时突围?”
“其余之人恐怕无法按时赶到了。”一位满脸沾满鲜血的将官对荀彧行礼道,站在其身边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冲入鼻子。
荀彧忍住了腹中的不适,低声道:“我等先一起出城,而后分两批,一部分往北部,前往东平。”
“另一部可往东而去,前往泰山郡。”
“这……”
将官闻言略显踟蹰,“荀大人,如今我军兵少,若是还分兵……”
荀彧摇了摇头,未等其话说完,打断道:“正是因为兵少才要分兵行事。”
“彧断定东门外必有埋伏,若是聚集在一起恐怕会被一网打尽。”
“分兵两路,逃脱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将官点了点头,开始组织其军卒,没过多久,东城门城门打开,这群败军趁着天还未完全亮离开了鄄城。
荀彧深深看了一眼身后的鄄城,心中无限感慨。
自己就算倾尽全力,终究是丢了曹公的根基啊。 p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最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