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听到杨秀儿额感染了瘟疫,就猜到李学俊和小猫该是为了满足杨秀儿的心愿已经拜过天地了,在那种情况下,不可能专门给李学俊和小猫准备成亲的,看着还懵懵懂懂的小猫,心里不由一阵担忧,只是事已至此,小猫已经完全是李学俊的哥儿了,叹了一口气道:“这样一来,阿么也没话好说,只希望你以后好好待小猫,小猫还小,不懂事,你多担待些,等过一阵子,官兵都走了,在到镇上找找……”
因为怕还有官兵打这儿过,一群人还是躲进地窖里。多了三个人,地窖就显得挤了,王二、王大柱和赵二小心的把地窖往旁边拓宽。李佳儿看着地窖里剩下的粮食,犹豫了片刻,拿出一张饼分成三份并三个红薯递给小猫:“你们先吃点儿东西吧,这地下不能生火,先将就一下。”
“不要紧,在镇上没吃的时候,什么都吃过。”小猫轻声道,招呼赵二过来,把他的那一份递给他,又小心的扶着李学俊让他方便吃东西,自己才小口吃起来,一旁传来双胞胎咽口水的声音。小猫抬头看了双胞胎一眼,把手中的半个红薯递过去:“王兴、王祖,拿去。”
“才不要,哥儿你快吃,俺们今天已经吃过了。”双胞胎别过脸不去看小猫。
“猫儿,你自己吃吧,你已经两天没好好吃东西了,王兴、王祖已经是真正的爷儿了,对不对!”李学俊拉过小猫道。
“对,对,俺们是爷儿,不吃哥儿的东西。”听到李学俊的话,双胞胎显然很高兴。
“嘘,大家小声点儿。”吴苏儿轻轻拍了拍双胞胎的头,提醒道。
七天以来外面一直很安静,没有官兵的马蹄声传来,只是尽管大家都尽量节约食物,地窖里的粮食还是很快被耗光了,这样躲在这里显然是不行的。
“我去镇上打探打探,若是官兵都撤了,咱们得另做打算。”赵二提议道。
“我跟你一起去。”王二、王大柱、李学俊、小猫几乎一起开口道,几个人说完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脸上都透着坚定的神色。
“让你们阿爹去,学俊身体刚好,还虚着;小猫是哥儿,太危险;大柱留下来顾着这里。”吴苏儿果断的做出了最好的决定。
“阿二,路上小心些!”不等另外的人开口反驳,吴苏儿帮王二把一个海域半壶水的水壶绑在腰上,叮嘱道。
小猫赶上前去,从怀里掏出那把小刀:“阿爹,你带着,以防万一。”
王二接了,拍拍小猫的手道:“猫儿好好听阿么的话,等阿爹回来。”
赵二和王二一路小心的赶到镇子,以前热热闹闹的镇子,现在一片死寂,镇子显然也经历了一场大火,只剩下些烧的焦黑的断墙,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居然有一对人马在收拾一具具烧焦的尸体,看士兵的衣服,不是原来那一支部队。
赵二很快注意到城门旁被烧黑的城墙上,贴着一张告示,隔得远了,看不清楚上面的内容。
“王大叔,你留在这儿,我去看看告示是什么。”赵二小声道。
王二点点头,现在不是争的时候,自己就算去了,也可能看不明白写的什么。
赵二迅速的靠近城门,贴着城墙,飞快的瞄了一眼告示,又猫着腰退回来,因为没有人守在城门口,赵二的行动很顺利。
“咋样?”王二轻声问。
“先离开这里再说。”赵二拉着王二道。
王二比小猫对回村子的小路要熟悉的多,两人在天黑前就赶了回来。
在地窖里,赵二宣布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消息:“镇上贴着告示,有个什么王爷早半个月前就反了,我们这里比较偏远,先前的士兵不知道这消息,还在执行以前的命令,那新皇帝说会派贤能的官员过来进行这里的重建工作。“
“镇子里的情况怎样?”李学俊有些着急的问
“镇子也被放火烧毁了,现在有一队人马正在收拾尸体。”赵二答道。
李学俊的脸一下变得苍白,这样一来,杨秀儿完全不可能还活着。
“阿么、阿爹,我要回镇子找阿么的尸体,猫儿就拜托你们照顾了。”李学俊红着眼眶道。
“现在情况还不清楚,李老弟还是不要马上去镇上,万一新皇还是采取相同的方法阻止瘟疫的话……”赵二话没有说完,但大家都知道后面是什么。
“我不能丢下阿么的尸体,我、我……”李学俊悲愤的语无伦次的说。
“不行,不能去就是不能去,你不能丢下你阿么的尸体,就可以丢下小猫!”吴苏儿爆喝道,见李学俊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又柔声说:“学俊,阿么知道你是个顶孝顺的孩子,可是你这样不明情况的去送死,你对得起你死去的阿么吗,你叫小猫以后怎么办?”
李学俊慢慢冷静下来;“阿么,我晓得了,以后我不会再想丢下小猫了。”
王小猫在心中纳闷:关我什么事儿哩。不过看到李学俊忍着巨大的悲痛渐渐冷静下来,到底还是没有把这句话问出来。
“那现在我们怎么办?”李佳儿打破沉闷的气氛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章在八点 呵呵
41
41、第 41 章 ...
番外二猫儿的疑惑
话说这一天小猫想往常一样动作自然的抱起躺在婴儿床里“哇哇”大哭的小布丁,熟练的撩起上衣,把小布丁放在怀里,小布丁吧唧着嘴在小猫胸前拱了几下,就准确的找到了目标,用力吮吸起来。小猫一边轻轻拍着小布丁的背部,一边倒抽了一口凉气:怎么每个小子都这么大力,等一下又该破皮了。
小猫刚放下小布丁,外面传来一阵呜哇声,一个一岁多的布丁从门外爬进来,嘴里高兴的发出“啊啊”声。小猫惊呼一声:“啊,小祖宗,你怎么又爬过来了。”说着快步走过去,扶起布丁二号,一边怕打着布丁二号衣服上的泥土,一边说:“不是已经会走路了吗,还这么喜欢爬!在这里不要乱跑,跟小弟弟玩,阿么去倒一盆水来给你洗手啊。”
布丁二号嘴里发出无意识的“啊啊”声,摇摇摆摆的往婴儿床边走去。小猫见状,快步跑到厨房舀了一瓢热水。
把两个小祖宗哄睡着后,小猫急急忙忙的跑到厨房里洗米做饭。不一会儿,李学俊牵着一个八岁、一个六岁的孩子进来院子。一进院子,两个孩子就挣开李学俊的手,冲进厨房:“阿么、阿么,今天夫子又表扬我了。”
“我也是,我也是。”
猫儿正端着一篓子菜正往油锅里倒,被两个孩子一扑,差点儿把菜倒到地上,回头看着两张渴盼的小脸,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恩,不错,不错,两个都是好孩子。”两个孩子欢呼一声,又冲了出去。
李学俊笑着走进来,小猫头也不抬的说:“快帮我加几根柴,这个菜炒好了就开饭。”
小猫刚端起饭碗,隔壁房间传来一阵响亮的哭声,其中夹杂着几声“啊啊”的叫声。小猫一拍额头放下碗筷,快步往房间走去。
小猫熟练的翻看了一下小布丁的尿布,没有湿,看来只是因为睡醒了,一起过来的李学俊抱起布丁二号。
“让他自己走,别总抱来抱去。”小猫竖起眉猫说。
李学俊也不反驳,把布丁二号放在地上,柔声说:“走,我们去吃好吃的。”
布丁二号已经能听懂话语了,兴奋的“啊啊”起来,摇摇晃晃的往前跑去。李学俊赶紧跟上,弯腰扶着布丁二号。
小猫一只手抱着坐在自己腿上的小布丁,另一只手吃力的往嘴里送饭。李学俊抱着布丁二号,自己一边吃,一边不时为几口到不安分的布丁二号嘴里。
“哥儿又哭了,真是爱哭鬼。”八岁的爷儿撇撇嘴说。
“哥儿还小,不会说话,哭就是他在说话,不是因为爱哭。李梦瑶把肉都吃了,不许挑食。”小猫耐心的说。
被点到名字的六岁哥儿泄气的将准备偷偷丢到地上的半块肥肉放回碗里。
吃过午饭,小猫收拾碗筷,李学俊则带着四个孩子一起坐在大炕上玩游戏。小猫迅速的把碗筷洗好,趁着李学俊还在,有人看着孩子,给院子里的菜地锄了一遍草。
半个时辰后,李学俊送老大和老二去学堂,顺路直接到几个店铺察看。小猫洗净手脸,把小布丁抱在怀里,跟在乱爬的布丁二号后面试图教他说话,但是收效甚微。
“阿么,今天我想跟你睡!”晚上六岁的哥儿李梦瑶拉着小猫的袖子说。
“不行哟,哥儿已经长大了,要自己睡。”李学俊果断的帮小猫拒绝了,李梦瑶闷闷的走了。
“阿么,今天晚上的故事还没讲!”八岁的爷儿李梦山拦着小猫道。
“梦山已经八岁了,八岁的爷儿还要听故事?”李学俊迅速的打发了李梦山。
临睡前,小猫又给小布丁喂了一次奶,等小布丁吃饱了睡熟了,李学俊也把布丁二号哄的差不多了。
“嘶,你轻点儿。”李学俊沾着药膏的手刚碰到小猫的胸前的两个小东西,小猫就抽了一口凉气,两个小东西都因为小布丁的大力吮吸而磨破了皮,又红又肿:“你说李梦鑫怎么还不开始说话,要不要找个有经验的老么么瞧瞧。”
“没事儿,一岁多不会说话也正常,他嗓子没问题的,耐心些教他几回,就成了。”李学俊一边小心的帮小猫按摩着红肿的小东西,一边说,看着红艳艳的小东西在自己指尖上滚来滚去,眼中开始慢慢腾起欲火。
“呼,好了没,困死了。”本来由于喂奶两个小东西变得比较迟钝,但也经不住被人反复碾搓,小猫已经有些感觉了,开口催促道。
“累着了吧,我说买几个有经验的么么回来帮你照顾孩子,你又不肯,这红肿不揉散,明天更不好受。”李学俊放慢按摩的速度,压低声音说。
“别人怎么会有自家人尽心尽力,你快点儿。”
“呵呵,猫儿等不及了啊,那我就开始啦。”李学俊故意曲解小猫话中的意思,猛的一下把小猫压在床上。
“喂,你怎么这样……”剩下的话被堵住了。
……
“这次,我要是再有了,你一年都别想跟我同房。”小猫眯着眼狠狠地说。
“你说了算。”李学俊成功的偷了腥,高兴的说,心里暗自得意:如果真的有了,在小猫怀孕的一年期间,自己当然不会碰他的。
本来已经累极的小猫,往常应该很快睡着的,不过今晚小猫一边困得直打哈欠,一边总觉得不对劲儿,因此无法放任自己沉入睡眠中。
“啊,对了!李学俊,我想起来了,我明明记得大柱哥跟李佳儿是成了亲,李佳儿才跟大柱哥一起睡,才帮大柱哥带孩子的。”小猫突然坐起来,喊道。
“怎么了,猫儿,小声点儿,小心吵醒两个小祖宗。”李学俊疑惑的看着小猫:“你不困了?”
“哼哼,好啊,李学俊,明天开始,我要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出去游玩。”小猫得意的说。
“好,好,你想去哪里玩,回大河村?我明天到学堂去帮两个小家伙请假,嗯?”李学俊爱怜的摸着小猫的头发。
“不对,是我一个人,我要去周游各地!”小猫豪气冲天的说。
“猫儿,你不管小梦怡了?”李学俊开始觉得不对劲儿了,梦怡还没断奶呢。
“我为什么要整天帮你带孩子?我又不是李佳儿,你又不是王大柱!”
“猫儿,我们当然不是李佳儿和王大柱,我们成亲十五年了,孩子都有八岁了,你怎么了?”
“啊,就是这里,我们什么时候成亲了?”小猫惊呼。
李学俊怀疑的看着小猫:“猫儿,当年阿么染上瘟疫的时候,我们一起拜了天地和阿么呀,你不记得了?“
“那不是跟阿么告别吗?”小猫惊奇的说,到现在还没意识到当初两个人是在拜堂成亲。
“猫儿,对不起,当时情况特殊,没能让你风风光光的跟我成亲,我当时还发誓来着,你真的不记得了?”李学俊想到跟小猫的草草拜堂,愧疚的说。
“啊,我什么时候同意跟你成亲的?”小猫怒视李学俊道。
“我们是先定亲的,你不是同意定亲了吗?”李学俊摸摸小猫的额头确认他没有在发烧。
“啊啦,我有同意吗,我以为那是暂时的,不是你有了中意的哥儿不就不作数了吗?。”小猫疑惑的说。
“小猫你不困吗,快睡吧,明天我们回大河村住几天再回来,最近你太累了。”李学俊把小猫塞进被子,轻声说。
小猫不甘心的闭上眼睛,入睡前还在心里纠结:当初怎么跟李学俊成亲了咧……
李学俊则想着,恩,要找个时间帮小猫补做一套喜服回来,跟小猫认认真真再拜一次。
42
42、第 42 章 ...
第四十章
“新皇正是要安抚民心的时候,我们暂时不要进镇子,在村子里过活,等官府派人过来找到我们,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杀无辜,除非他想再引起一次民变。”赵二冷静的说。
“俺也这么觉得,阿爹、阿么、大哥,俺们先回地上,再躲下去也不成了。”小猫对赵二的提议表示赞同。
“对的,阿爹、阿么到地上我们总不至于活活饿死。”李学俊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吴苏儿和王二不懂新皇什么的,但是他们知道地窖里确实不能再待下去了。九个人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地方,尽管大家都非常注意,每次解决了排泄问题都会用泥土将排泄物掩埋,但是地窖里无法流通,空气还是变得相当污浊,再加上粮食已经见底了。
决定回到地面过活后,李学俊、王大柱带着小猫和双胞胎到村子附近找吃的,王二、赵二带着吴苏儿和李佳儿整理被烧毁的房屋。
在看不清五指后,李学俊一行人仅带着少量的草根回到了被烧毁的院子,好在可以生火了,吴苏儿用一个破陶罐煮了半罐草根汤,大半个月没喝过热水的众人,都喝得相当甜美。
晚上是睡在被稍稍清洁过的地面上的,四周被王二他们用断砖围了一圈不高的土墙。在吴苏儿的默许下,李学俊睡在了小猫的身边,八月末的夜晚躺在地面上,寒气还是相当重的,所以接连几个晚上小猫醒来都发现自己像无尾熊一样抱在李学俊身上,开始几次小猫还会不好意思,后来只能说习惯还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抱着抱着就自然了,小猫甚至会在睡前就钻进李学俊的怀里。
找不到粮食成为一个最大的问题,在那场人为的大火中活下来的不止小猫一家,村子里还有两三户人家也躲在地窖里逃过了一劫,后来又陆陆续续的有逃亡的人在大河村停下来,草根都成了抢手货。
万幸的是新皇实施的救灾措施终于开始见效了,大批的士兵被派出来寻找和安置幸存的灾民。五天后,一小队官兵来到了大河村,随行的军医确认村中停留的难民中没有患瘟疫的人后,粮食、衣物等物资被运送过来,因为王二是大河村的原住民,还识些字,被大家推举出来协助官府派发物资和分配重建房屋的地方,官府每个月给王二一袋子粮食和半贯铜钱。新皇上位后铸造了新的铜钱和银鉴,前朝的铜钱和银两都需要到官府兑换才能使用。
李学俊刚动工的院子官府重新开了地契证明,大河村幸存的人还是重建他们自己原本的住处,愿意留下来的难民则由官府统一划分,田地也照住处的规矩来,村子的重建工作倒是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从官兵那儿得知镇上的救助工作也差不多,而且官府把收集起来的尸体火化后,骨灰都用小罐装起来,若是有人去认领,只能带回去一罐骨灰,吴苏儿让小猫陪着李学俊去了镇上。
李学俊小心的将领到的小罐子抱在怀里,眼中充满了悲伤,但是看到在一旁流泪的小猫,李学俊用力眨眨眼:“猫儿,别哭了,我们先去把院子和店铺领回来。”
“嗝,学俊哥,嗝,你要是伤心就哭出来,不要硬撑着。”小猫哽咽着说。
“好啦,快走吧。”李学俊轻轻帮小猫拍着后背道。
地契、店契,银票这些东西一向是杨秀儿收着的,在赶李学俊和小猫走的时候塞给了李学俊,凭着这些契约,李学俊很容易就认领了几片废墟,官府还补了新的契约,兑换了银票。
“学俊哥,下来休息会儿,吃点儿东西吧。”小猫对正在一个低矮的土砖屋顶上忙碌的李学俊喊道。
距离领回住处已经六天了,官府开了一个大窑厂烧制土砖,需要的人可以免费领取。小猫和李学俊每天上午分头行动,一个去镇子口领建筑材料,一个去镇中心领取食物。经过几天的努力,小猫和李学俊已经建了一个简单的小屋子,预计今晚就不用露宿了。
“大哥,你怎么来了?家里都安排好了?”小猫领着今天的粮食回来,惊喜的看到王大柱正在院子里收捡着。
“阿么不放心你们两个,叫俺过来瞧瞧。”王大柱抬起头憨笑着说。
“没什么,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大家都一个样儿。”小猫放下干粮道:“大哥,你等一下,俺马上生火做饭。”
“不急,等学俊回来再一起,俺进镇子是瞧见快到他了。”王大柱仔细的在一片焦黑中翻找着。
王大柱帮小猫和李学俊简单的盖了几间房间后就离开了,村子里也是一片忙乱。
九月末,老天爷终于开眼了,一场秋雨飘然而至,随后开始正常降雨,旱情得到了缓解。前朝士兵的几场屠杀与纵火其实有效的遏制了瘟疫的蔓延,新皇请了民间有经验的老游医找出了防治的办法,一场由北方的干旱引起的大灾难终于到了尾声。
半年后,镇子上的一切都差不多恢复了正常,李学俊雇人帮忙建了新院子和店铺,店铺还是打算做以前的营生。
赵二在情况稳定下来后就离开了,他说要回北边找自己的家人。
“阿么,我想出去找一找货物,小猫一个哥儿在镇上怕是不安全,我送他回来住一阵子。”李学俊对等在门口的吴苏儿交代道。
王二已经正式被选为村长了,每天除了自家的荒地要开垦,还要帮村民解救各种纠纷,忙得见不着人影。李学俊送小猫回村子,只有吴苏儿一个人在家。
“先进来再说吧。”吴苏儿把李学俊和小猫迎进院子:“猫儿,那边那个房间是给你留的,先去收拾一下东西吧。”
吴苏儿支开小猫后,对李学俊道:“学俊,这几年你要出去跑,阿么不拦你,只一条,在外边要时时记着,你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不要乱来,等猫儿再大些,就把心放回来,不要再闯了,阿么也不盼望你能让猫儿大富大贵,能过上安定的日子就成,你也不小了,过两年,小猫有十二岁了,就把房圆了,你们就开始打算孩子吧。”
“阿么,我知道,等找到货物,稳定下来,就不会出远门了。”李学俊解释道。
“呵呵,学俊已经是大人了,不用阿么啰嗦,你自己有分寸。”吴苏儿笑着说。
官府免费分发土砖,村子里倒见不着茅草屋了,家家户户都是砖瓦屋。小猫看了一下,自家院子的布局跟以前差不多,只是多做了一间大房间,就是自己现在住的这间,家具什么的还没准备,单有一张大床。
在李佳儿的提议下,大家都忙着盖自己屋子的时候,王大柱却拜了一个木匠为师去学手艺,那老木匠是从外地来的,跟亲人都走散了,若是平时想学木匠活儿,要花大量的拜师费不说,还学不到师傅的真功夫,绝大多数的木匠绝技都是代代相传的。有了一身木匠活儿技术,只要不碰到天灾人祸,平时种地,闲时打家具,日子要比一般的农家好过许多。那老木匠流浪到大河村,王二不像其他新建的村子,孤寡老儿收留了,也只是负担,但凡愿意留在大河村,王二都给予安排,因此大河村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后世孤儿院的地方,没有家人的老幼病残都安置在里面,靠院里的人做些小活和村里救济维持。老木匠腿脚已经不灵便了,李佳儿带着王大柱来拜师,老木匠见王大柱是个踏实肯干的,根本没有刁难就应下了。
本来吴苏儿还担忧王大柱要学手艺,王二还要忙村子里的事儿,地里的活儿会够呛,结果李佳儿一个哥儿抵上了一个年轻力壮的爷儿,已经四岁的双胞胎在地里打下手,硬是没有落下秋播。
吃过中饭李学俊就背着一个小包袱离开了,一家人在院子里歇息。
“阿苏,村子里前几天来了个老贡生,学识看着不错,俺寻思着在村里建个学堂,咋样?”王二一边飞快的搓着麻绳,一边跟吴苏儿说。
“好啊,好啊,阿爹这可是大好事。”小猫听了,不等吴苏儿反应,欢呼道。
“还咋咋呼呼的,没个稳重像。”吴苏儿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敲了敲小猫的头:“你琢磨着办吧,做了这个村长,尽心尽力就是。”
吴苏儿看了一眼在院子角落耍的双胞胎,这几个月,双胞胎因为吃不饱饭,瘦的脸颊都下去了,有了吃的,又每天懂事的下地帮忙干活儿,脸上已经没有了小孩子的粉嫩,心中一阵紧缩:“要建学堂就赶紧,王兴和王祖正是进学的年龄,若是学的进去,以后就让他俩去上学。”
“阿么,阿么,俺晚上先教王兴、王祖认字吧,好不好?”小猫拉着吴苏儿的袖子摇晃着说,余光看到李佳儿停了手中的活,脸上露出些渴望的神色,又接着说:“佳哥儿也跟着学,行不?”
李佳儿慌忙摆着手说:“俺学了作甚子,俺脑袋笨,学不来!”
“怎么会,认字很简单的。”
“好了,好了,晚上让王兴、王祖跟你学半个时辰,佳哥儿也一起吧,认几个字总好过睁眼瞎子。”吴苏儿拍拍小猫的手道。
作者有话要说:首先 感谢大家的继续支持 鞠躬
其次 要说抱歉了 这个月回家悲剧的发下不能连网 更新有些困难
保证隔一天更一次 一般不止一章的 下次更新是20号下午 具体时间不定
43
43、第 43 章 ...
第四十一章
“哈哈,俺去弄沙子和树枝,王兴、王祖,一起啦。”小猫丢下手中的针线跳起来喊道。
“你这哥儿,就是不愿学绣花,是不是!”吴苏儿冲着小猫的背影喊道。
找正跟着老木匠帮别人打家具的王大柱用废弃的木料边角钉了几个不大不小的浅木盘,小猫带着双胞胎兴致勃勃的从刚开始有水的河边沙滩上,装了半桶干沙子,小心的在浅木盘上铺一层,可重复利用的纸张就做好了,找几根木棍削尖一头就是笔。小猫还找了一块比较大的木板,在河边找了几块能画出白印子的石头,准备过一把当老师的瘾。
晚饭很简单,就是一人一张饼并大半碗杂粮稀饭,没有青菜什么的,能种的也都才刚刚种下去,鸡蛋、猪肉等都是稀罕物什。
“小猫,学俊在村子里的院子,土砖和瓦片,阿爹已经帮你们领回来了,等阿爹和你大柱哥有空再帮你们建房子。”王二边大口啃着饼边对小猫道。
“没事儿,不急,学俊哥暂时会住在镇上。”小猫满不在乎的说:“这一段时间应该用不着村子里的院子。”
“这一段时间没空回来,又以后都不回来,得空还是得先把屋子做起来。”吴苏儿一边把锅里剩下的杂粮稀饭给王二、王大柱和李佳儿各分了一点儿,一边说。
“等大哥学艺学的差不多了再说,现在地里的活儿都干不完,哪还有时间去做不必要的屋子。”小猫将手中剩下的一小块饼一分为二放到双胞胎碗里。
“猫儿,多吃一点儿,身上没几两肉的。”吴苏儿见状摇摇头,劝道。
“哥儿,你自己的自己吃,俺们自己有。”双胞胎中早出生一小会儿的王兴道。
“就是,就是。”王祖也跟着附和道。
“快吃你们的吧,俺吃不下了才让你们帮忙分担的,现在可不能浪费粮食。”小猫给了双胞胎一人一下,不悦的说。
“从小就是个挑食的,你不吃,看你半夜又被饿醒。”吴苏儿训斥道。
“阿么,俺自己晓得,这饼和杂粮经饿,不要紧的。”小猫一大口喝光碗里的稀饭,边放下碗筷,边对吴苏儿说。
灯油也是前一段时间官府按户发放的,现在镇子上也开始有灯油卖了,但贵的出奇,所以为了省灯油,小猫只能在院子里就着月光教双胞胎和李佳儿认字。
“王兴,你又在睡觉!”小猫在木板上认真的写下几个常用的字,转身就发现双胞胎之一的王兴,脸都快埋到沙盘里去了。
小猫每天教双胞胎和李佳儿十几个字,再教一些比较简单的算术,很快就发现,双胞胎平日看着什么都差不多,但王兴明显对读书识字不感兴趣,算术却一点就通,学过几天,平日做什么都会试着算一算;王祖就比较规矩了,不论小猫教什么都仔细记着,虽然算术没王兴厉害,显然更像一个读书的样子;李佳儿学了十来天就不再跟着学了,平日有空会问问小猫,他要忙的事儿太多了。
李学俊一路往南,准备在京城或京城附近找货物,他料想京城周遭的物价受的影响应该最小,而且物资也会相对富余。北边遭灾,李学俊在刚开始出现流民是最担心的其实是回到北方去的赵箜,只能等这边安定下来,再去找人到北边看一看了。李学俊买了大量的种子和鸡蛋、小猪崽等,虽说官府会免费发放种子,但毕竟只有主要的几种,鸡蛋都是挑好的,大多可以用来孵化,猪崽也必定是抢手货。虽说鸡蛋、猪崽难运一点儿,但除去路上损耗的,到青石镇后一定可以大赚一笔的。李学俊雇了几辆马车,找比较平稳的官道走,一路倒也相安无事。
“阿么,猫儿,在家吗?”到青石镇后,李学俊安置好货物就来了大河村。
“学俊哥,你回来了。”小猫从房间里走出来,高兴的说。
“呐,找个地方把两头小猪关起来。”李学俊从背上把背篓取下来。
“啊,你从哪里弄到的?”小猫惊喜的叫道。
“这次去找货,顺道带了一批回来,在家过得还好吗?”李学俊看着小猫脸上扬起的笑容,心里软乎乎的,柔声问道。
“恩,还好,就是没多少菜吃。”小猫帮接过李学俊手中的大包袱呢:“你带了多少东西来,好重!”
“小心些,里面是些种子和几个鸡蛋。”李学俊提着背篓跟小猫往里走。
李学俊把进货的情况告诉小猫后,小猫不得不佩服,李学俊是真的有经商的头脑。
“鸡蛋不用母鸡,你怎么孵化?”小猫知道上一世可以借助各种机器控制温度人工孵化,这里应该还没有这种技术吧。
“我看到京城有养鸡的大户人家用热炕孵。”李学俊喝了一口凉茶答道。
小猫听了皱起了眉头:那些养鸡的大户,必定是经过好多次才掌握了怎么烧炕才能孵出小鸡吧。只是看到李学俊略显疲惫的脸色,小猫咽下了口中的疑问。
“阿二,到郑屠夫那看看还有没有肉,多少割些回来。”吴苏儿回家后从屋里拿出大半贯钱塞到王二手中,吩咐道。
“阿么,不用了,跟你们平常一样就成。”李学俊听到吴苏儿的声音,拦下王二。
“快去,你来了,俺们大家一起好好吃一顿。”吴苏儿推了王二一把。
王二笑眯眯的拿着钱出去了。
“阿么,几个鸡蛋你们先吃,等孵了小鸡,俺在送几只过来。”李学俊对吴苏儿道。
“你自个儿做生意也不容易,别往俺们家里送什么。”吴苏儿交代道。
吃过中饭,吴苏儿就催着小猫收拾东西,现在青石镇上雇不到马车,小猫和李学俊得走回镇上。
“小猫,学俊在外面做生意辛苦着哩,你在家不要闹他,晓得啵!”吴苏儿一边帮小猫把衣服叠起来,一边说。
“阿么,俺知道。”小猫把衣服都包在一起,答道。
在外面,王二跟李学俊聊着天:“俺们小猫从小身体不好,是娇着养的,你多注意些,平日有什么事儿,也不要太跟猫儿当真。“
“恩,俺会照顾猫儿的,猫儿懂事的很,不会瞎闹。“李学俊答道。
“王兴,王祖,教你们的字要自己多写写啊,等学堂盖好了,阿爹就送你们去上学,不要忘光光了。”小猫临走前,招手叫双胞胎过来叮嘱道。
“俺们记得。”双胞胎点头答道。
回到镇上,李学俊一面安排店里的事儿,一面跟小猫一起做着孵鸡蛋的实验。这里没有温度计,小猫和李学俊也不清楚孵鸡蛋到底要多高温度,小猫找了几个炉子,上面垫着薄石板和稻草、棉絮等,每个炉子上放几个鸡蛋,小心的控制几个炉子的不同火候。李学俊在小猫的建议下,把大部分的鸡蛋直接卖掉了。
“留几十个鸡蛋,这次孵出来后,再去买鸡蛋回来,要不然,鸡蛋都坏掉了。”小猫守在炉子边对正在算账的李学俊道。
“也成,猫儿,下次进货,带你一起去,好不好?”李学俊抬头看着脸颊被炉火映的红红的小猫道。
“好啊,家里不忙,就一起去。”小猫闻言高兴的说。
“这次过完年,我们就请人把村子里的院子也修起来,你看怎样?”李学俊干脆放下账本,跟小猫聊起天来。
小猫摇了摇头:“不急,你回村子就到我家去住,不也挺好的!”
“还是做好了的好,以后咱们不能每次回家都住阿么家。”李学俊道。
“若是有剩余的钱,先修院子也可以。”小猫小心的拨了拨炉子里的炭块,有两个炉子上的鸡蛋已经坏了,这个炉子上的鸡蛋是最好的,对着光已经可以看到里面的一块成形的胚胎。
“你歇会儿,让我来。”李学俊拿过小猫手中的捞火棍道。
小猫直起身子,反手捶了几下后腰,在屋里边走边活动有些发麻的腿:“晚上想吃什么,煮面条还是烙饼?”
“不用烧了,等一下我们出去走走。”李学俊提议道。
“不成,炉子要人看着哩。“小猫坐下来道。
“没事儿,就一会儿,出去喘一口气。”
小猫想了想,若是加炭块进去,一会儿不看着应该不会有问题,就点头应了。
青石镇的格局还是跟以前差不多,集市还在原来的位置,因为现在镇子上聚集了许多北边的人,晚上集市的小吃多了许多北边的特色小吃。这些小摊也是近一个月才出现的。李学俊带着小猫到自己几个店铺看了一圈,又买了几个煎饼才回家。
“南边有没有什么新奇的种子?”小猫看了种子店,到家后问道。
“有是有,不过咱们这里种不了,开年在往南方跑一趟,回来我想报官考。”李学俊把自己的计划对小猫讲道。
今年,新皇颁布了公告,受灾的地方,尤其是像青石镇这样被烧毁的地( 我不要生小孩儿 ./3519/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