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叶景立天条,仁教弟子被镇压已经过去了足足三日
这三日间,不乏有仁教高层前来,试图与叶景交谈。m.55zw
但他们没有说话的机会,便被镇压了。
城庙门口,立着一座大山,山底下压着一群仁教弟子,这已经成了处奇景,不少人来此围观。
“真是惨啊!”
“谁让他们得罪地府了呢?这么一天
“威风八面的仁教,居然也
人心这个东西,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往往一件小事,就能让人心改变
更何况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
地府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震撼了整个世间。
所有人发现,就算是隔了十百年,地府仍然至高无上
五教看似风光,但和地府比起来,却是差的太多太多。
别的不谈,就说立天条这事,五教的天尊,教主,有这个能耐吗?
“既然地府如此强大,为何之前却没有半点动静。”
有人满脸疑惑。
“地府不是一方势力,不需要什么存在感,你也看到了,地府连天条都能制定,神灵的职责,就是维护这一片天地,除非是危害天地平衡的大事,不然地府是不会出现的。”
一个老者上了年纪,头发花白,但眼眸却炯炯有神,说道。
“需要存在感的是五教这等阳间势力,而不是神灵,两者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闻言,许多人点头
但也有人不解,再次发问
“既然神灵不问世事,那现在为何又要与仁教为难?”
老者冷笑一声,说道。
“你住的好好的,结果有人来挖你家房子,你莫非还能不关心吗?”
引起了一片哄笑声。
不少人摇头笑着,说道
“这下子仁教可是踩了大需了,地府的意思很明显,想平息此事,非得他太初天尊亲自来不可!”
“那是自然,其他人身份怎么够?”
“你们说太初天尊会去吗?”
“他没得选择。”
明眼人已经看明白了局势。
实力不如人,那就没有办法。
现在根本不是太25初天尊去不去的问题,那群人被镇压多一天,仁教就少一分气运
这将会成为仁教最大的笑柄。
所以他只能亲自前去,平息此事。
“活该!”
不少其他教派弟子都幸灾乐祸。
如今三教之间,矛盾已经愈发明显了,虽然还没有撕破脸皮,但暗地里早就较上劲了。
看到对手丢人,他们除了高兴,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一日,一个中年模样的男子,来到了帝都。
他头发花白,一袭道袍打扮,看起来颇为出尘。
此人,正是太初天尊
到了他这种境界,想从脸上看出年纪,是不可能的。
他想要自己维持在什么年纪,自然就是什么年纪。
青年没底气,老人暮气太重,中年人,倒是正合他的心意。
“有神灵坐镇,果然气象非凡。”
太初眼眸之中闪烁灵光,远望城障府。
一股威严,严苛,不容侵犯的气息流淌,让他暗暗心惊
当初他也曾经探查过帝都城障府,但是却没有这种气象
如今他也不知道,到底是过去神灵故意不显露,还是说不在城府内
但此事并不重要。
他已经不想去弄明白了,他的目光,定格在城庙门口的那座大山上
“以天地五行,汇聚成山。.55zw ”
他一眼就能看出此山的根底。
单纯凝聚此山,他也能做到。
打碎此山,他更是轻而易举。
但他敢打碎吗?
太初露出一抹苦笑。
他今天来,是为了赔罪,而不是激化矛盾,自然不可能强行救人
他缓缓走向城隍庙。
一路上,不少人注意到了他
他气质非凡,身上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却是让众人无法靠近。
见他朝着城庙而去,不少人对他的身份,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而那些被镇压在山下,只出一个脑袋的仁教门徒,却是露出狂喜之
“天尊救我!”
“祖师快救我出来!”
“师尊啊!”
他们像是一群委屈的孩子,嚎啕大哭了起来
被镇压在山下,他们喘不过气来,又挣脱不得
要是太初不来,天知道他们会被镇压多久。
然而太初却是看都没有看他们。
他径直走了过去,来到庙门口,恭敬的行了一礼。
“晚辈太初,拜见神君。”
一个声音,自极其幽深之处传来。
“进来吧。”
一道通道在他面前打开,通往冥土
太初没有犹豫,一步迈入其中
在外围观的众人,连簇拥了过来
“刚刚那人真是太初天尊?”
“除了他还能是谁?真没想到啊,太初天尊在城老爷面前这么恭敬
“不恭敬还能怎么样?帝都城障可是地府在阳间官职最大之人
“你们说太初天尊能谈妥吗?”
“那就要看城老爷怎么想了。”
众人议论纷纷。
实按照他们所想,仁教已经付出了代价丢光了面子,失了许多人心,最重要的是,还被削减了两成气运
这两成气运,可真是要命,足以让仁教肉疼不已。
但最终究竟会怎么样,是轻拿轻放,还是斩尽杀绝,就要看城老爷的想法了。
若他是个严厉之人,那么此事还无法善了
不止是他们这么想,包括太初,也是这么想的。
“但愿城老爷是个善良之人,能原谅仁教过错。”
他心中暗暗祈祷,却是走到了城障府门口
抬眼望去,巨大的城障府如一座巨兽盘踞在黑暗之中
自那雄伟辽阔的城墙之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阴兵。
他们多是参与了阴间大战的老兵,身上煞气惊人。
太初心惊不已。
“老爷有令,请你进去。”
一个牛妖走了过来。
此牛妖不是他人,正是平都城障府那不成器的老牛
这家伙在平都城障府百无聊赖,听说叶景要调人入京,便自告奋勇跟
他已经被叶景封为帝都城障府的“牛头”,得了神职,算是正儿八经的阴神了。
但就是成了阴神,这家伙也本性不改,在太初面前装腔作势,摆出一副冷漠的样子,刻意吓唬他。
“不好,地府牛头神将如此不善,莫不是城老爷不愿揭过此事?”
他果然被吓到了,越是聪明人,越是想的多
一点细节,都要推敲半天。
在牛头的带领下,他进入了城障府。
帝都城府占地极大,里面的神殿星罗棋布,壮观非凡,这等气象,非人间所有,太初看在眼里,心中更是悔恨。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老爷让你进去。”
一个阴差走来。
他手指着城障殿的方向。
“多谢。”
太初深吸一口气,走向城殿。
城障殿之中,烛火通明,一个身穿黑色官袍的男子,斜坐在主位上,捧着一册书卷
“坐吧。”
他淡淡的说了一句。
声音透着一股和气的味道。
太初没有坐下,而是打量帝都城。
却发现此人身上有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温
叶景发现他没有坐下,便放下手中书卷,看向了他。
“堂堂仁教天尊,为何畏首畏尾?”
叶景问道。
善尸的气质,时时刻刻都很鲜明,从他身上,很难看到恶意。
他天然让人亲近,轻松,有着宽仁的胸怀。
太初见了,心里放松许多,他暗自揣测,这帝都城,看起来不是那种严苛之人
“非是畏首畏尾,而是门下弟子做了错事,心中不安,请神君责罚
太初拱手,摆出一副心甘情愿的模样。
责罚?
叶景淡淡一笑,却是没有提此事,而是指着手中书卷,问道
“你可知本公在看什么?”
太初定睛一看,却是一惊。
“这是我所著的法言经?”
叶景点了点头。
“身为一教之主,自然要有经文存世,你这法言经,在本公看来,其中不乏有至理名言,尤其是对这天地的悲悯之意,更是表达无疑。”
提到自己的著作,太初眼里露出追忆之色,却是说道
“这是我在几百年前的拙作,当时世间初定,各地仍然有些混乱,所以做此经,教化牛灵。”
提到得意之作,太初更加放松了
因为叶景认可了他,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释放出了善意。
但事情并不是如他所想。
叶景反而严厉了起来,眼中露出冷光
,这些都是功德,可自立教以后,你已经忘记了初心经,教化生灵“你自出道以来,行善事,稳人心,平乱世,之后又
“昔日自己所立之言,你可还记得?”
“你所行之事,与当初的你,是否相合?”
叶景语气不算尖锐,但是每一个字,却都仿佛雷霆之音,在太初脑海里回荡。
他张口想要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汗水涔涔而下。
他变了。
是的,他自打成了教主之后,满脑子都是发展势力,夺取气运。
“算计”二字,已经成了他的主业。
算计曾经有共同目标,后来分道扬镳的太始,太一
算计人族气运。
甚至算计到了地府的头上。
这些事情,放在他刚刚出道之时,怎能做出?
以前,从未有人对他说这些。
如今叶景突然发声,却是振聋发聩,让他陷入了思考。
太初本就是天地间一等一的聪明人,并且身怀大运,很多东西,一点就透
“太初,你迷失了。”
叶景摇了摇头,叹息道。
“不止是你,其他立教之人,也迷失了。”
都堪称光彩夺目
太初,太始,太一,终结乱世,制定法度,还一个太平人间
花母,一心庇护弱小的草木牛灵。
道苍牛,不甘平庸,为西方生灵发声。
但时至如今,他们已然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满脑子都是算计。
换成叶景本尊,绝对不会有这么多感慨。
但善尸对天地万物都有悲悯之意,见到五个煊赫一时的“俊杰”,走上了一条歧路。
却是有几分可惜之意
“多谢神君点醒。”657
太初仿佛从水中捞出来似得,整个人都被汗水湿透了。
以他这个修为,变成这样是不可思议的。
可见他方才是多么挣扎
不过,他终究是心志坚定之人,对叶景拱了拱手,道了一声感激,紧接着又说道。
“我的确忘记了初衷,但我没有迷失自我。”
“仁教不争,又能如何?”
他自嘲一笑,说道
“五教夺气运,人人都在卖力,我若是不争,仁教迟早有一日会被淘汰。”
“所以,我没有选择。”
“神君言语之中的善意,我深表感激,多谢神君提点之恩。”
太初真心实意的拜下
他也是心胸宽广之人,不然也不会成一番事业。
叶景的善意,他完收到了,他也能充分理解叶景的意思。
可是,他并不打算改变,或者说没有办法改变了。
仁教就是一艘大船,只能航行向前,一旦停滞,就会满盘皆输
“果然世人执念,难以更改。”
叶景幽幽一叹。
既然太初不听,他自然不会多言,心里的那点可惜之意,就此随风散
从太初一人,叶景就能看出其他四个教主的想法,多半也是如此
此事,他不想干涉,也没有干涉的理由。
他们想争,便去争吧,只要别触及到他的底线即可。
“也罢,此事本公不再多言,言归正传,回到你仁教弟子欲要挖本公庙宇一事。”
叶景摆了摆手,直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你也不必说此事你不知道,是底下的人自作主张,这番话,说出来只会让本公不屑。”
“此事,归根到底,还是你这天尊的不是。”
“所以罪责必须由你承担。”
太初苦涩道
“晚辈愿意承担。”
叶景点了点头。
“念在仁教以及被削去两成气运的份上,本公也不为难你了,外面的那座五行山,有本尊设下的禁制。”
“你就坐在山下,好好著经吧。”
“什么时候,能写出一本让本公看得上眼的,蕴含天地至理的经文,大山自然散去,你就可以带着你的弟子离去了。”
听了叶景这番话,太初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著经?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有所感时,几天就能写出来,没有感觉,可能几百年都无法下笔。
也就是说,他算是被软禁在五行山下了。
只不过什么时候能出去,是由他自己说了算。
“遵命。”
但他能说什么呢?
最终只能是恭敬拜下,认了此事。</p>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