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怀着对生命的向往,秦始皇踏上再次巡游秦帝国的旅程。
他如愿以偿的从徐福口中得到了长生不死的消息。
却不曾想,送走徐福不久就在平原津病重,随后病死了丘。
嬴政虽然死了,可是最发愁的确实李斯。
除了顾忌社会的不稳定在,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秦始皇在位三十多年却没有一个皇后,也没有册立太子。
故而李斯不敢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公布出去,那将可能导致整个帝国的崩溃瓦解。
秦始皇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年秦始皇第三次大巡游,走到阳武县的博浪沙遇刺。
这次遇刺的主谋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提到张良就不得不提到张良的家世,张良的祖父辅佐了三代国君做国相。
而张良的父亲辅佐了两代国君,也是做国相,史称“五世相韩”。
正是出生在这么一个家庭,张良对ha国的情感非同寻常,不论是因为因公因私都对秦始皇有着刻骨仇恨。
当年秦国灭韩时张良散尽家财,以重金求天下刺客,最后得到一个大力士。
这个大力士能够把一百二十斤(合今六十斤左右)当标枪使,最后张良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
秦始皇出游,车队有二十辆一模一样的豪华车辆,张良并不知晓秦始皇嬴政坐在那辆车上,随后把其中一辆砸的粉碎。
但是张良的行刺定没有成功,秦始皇并没有在被砸的那辆车中。
最后愤怒的秦始皇大索天下十日,张良带着刺客隐姓埋名最后安然撤退。
秦灭六国时,对六国王室施行的是大屠杀政策,对六国贵族施行的是大迁徙政策。
所以六国的贵族对秦始皇都怀着刻骨的仇恨,这些人都时时刻刻的想找机会谋害秦始皇嬴政。
所以秦始皇每次出游都是做好了安保工作,最后才出游的。
一批遍布全国的六国贵族势力,就是隐藏在秦帝国底下的一股暗流。
这些人在秦始皇活着时,就敢前来行刺。
如果公布秦始皇死去而因的皇帝没有确立,那么这些人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在咸阳换了一套便服,带了四个武士高手夜出微服私行。
在秦始皇修建的兰池宫旁边遇到一伙盗贼,幸亏身旁所带的武士武功高强,一行人且战且退的向兰池宫靠近。
于是强盗追击,嬴政与四人向兰池宫靠近。
只要接近宫门附近,宫中守卫部队就会出动,显然这伙强盗也不是无谋之辈见事不可为当机撤退。
这样进入了兰池宫,秦始皇嬴政才得以成功的脱离危险。
这次遇刺事件,让秦始皇意识到秦国的治安问题极为严重。
于是下令:关中大索二十日。
如此事件频出,秦国社会并不安定,这是李斯秘不发丧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即没有立皇后,也没有册立太子。
皇后在皇帝活着的时候母仪天下,在皇帝死后接管朝政。
比如秦宣太后、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皇后的作用就是拥立新君、稳定国家大局方面发挥了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太子则是一国储君,是国之根本。
然而秦始皇既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
所以李斯也只能秘不发丧,这是最正确的决定。
但是这也使得在这段时间没,秦国的最高权力出现了真空,给了像赵高这样的野心家机会。
赵高扣下了即将发出去的诏书,然后去找胡亥,密谋诈立胡亥为秦二世。
赵高为什么不愿意让扶苏继位为皇帝?因为扶苏和蒙氏兄弟走的很近。
让扶苏继位不符合赵高的利益,赵高现在的中车府令和行符玺事的重要职位必定会剥夺。
这对于野心勃勃的赵高来说是不可忍受的,相反若是拥立胡亥为皇帝自己就可以得到巨大的收益。
秦始皇十三子胡亥,其人能力平平又对赵高言听计从,所以赵高最想要的结果就是胡亥上位。
然而想要拥立胡亥为皇帝可不容易,首先要取得胡亥的支持,然后让左丞相李斯也同意。
胡亥虽然能力平平,但是却也有些自知之明。
而丞相李斯对秦始皇忠心耿耿,想必对嬴政生前的意见也是心知肚明。
一封送给皇长子扶苏的草诏,让其迅速回到咸阳主持丧葬,这意味着什么?
能够主持丧礼的不是皇位继承人,那还能是谁呢?
所以赵高要打通胡亥和李斯的关节,才能让自己的计划成功实现。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