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将军饶命》第59章:犯我大唐,】虽远必诛【求鲜花】

    [.net]
    自李靖、秦琼他们率兵支援玉门关。
    已经过去两个多月。
    而在这两个多月之中,边关战报不断的发回来。
    结果,正如罗修所言那样。
    那突厥蛮夷,似乎已经抓到大唐的明白。
    率兵二十万,竟然只是在玉门关外围而不攻。
    只是偶然发动小规模的佯攻,消耗着大唐的兵力、粮草。
    结果,这两个多月过去。
    情况非但没有任何的好转,反而变得愈发的危急起来。
    因粮草的供应不足,玉门关内都快要断粮了。
    数万大军驻守在那里,吃喝拉撒都需要各种的资源。
    正所谓打仗打得是钱,是财力,是资源。
    以大唐现在的情况,如何来支撑这笔庞大的数量?
    结果,整个朝堂内,变得人心惶惶。
    更有甚者,有人提出让李世民与突厥求和。
    唯有求和才是现在的稳妥之举。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
    李世民脸色凝重的坐在龙案之后。
    而文武百官,则分列左右两旁。
    文官之中,依旧是以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还有魏征他们为首。
    而武将这边,则是以程咬金、牛进达他们为主。
    只因罗修有特许,不必每日来上朝之外。
    几乎所有在朝中的官员,全都在这里。
    “陛下,不能在等了,如今突厥蛮夷在关外虎视眈眈,他们之所以围而不攻,只是看到大唐命脉,想要消耗大唐财力,他们能耗得起,我们却耗不起啊!”一名御史出列说道。
    “陛下,臣以为,为今之计,为避免大唐生灵涂炭,百姓受战乱之苦,还请陛下派人下旨,与当今西突厥突利可汗求和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顿时,几乎所有的文官,全都纷纷走出来跟着起哄。
    李世民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恨得差点将面前的龙案给掀了。
    而武将那边,则全都一言不发。
    不是他们不想说话,主要是没有办法、没有底气说话。
    老程和老牛,依旧还在为当初李世民听信太子之言,而没有顾忌他们的感受。
    对此,还颇有些不满。
    而其余人,则认为连李靖、秦琼他们都没有办法。
    他们就算搭话,又有何用?
    去边关找突厥拼命?这一没兵,二没粮,拿什么跟人家拼?
    几乎所有人,全都各怀鬼胎,无人在出这个风头。
    现在李世民心中恨意浓浓。
    恨当初蛊惑的李承乾,若非是他,自己又岂能如此草率下决定?
    二来更恨那长孙无忌,如果不是他在后面教唆……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事情已经变得愈发严重,数万大军被困守在玉门关内。
    打不得打,骂不得骂。
    纵然李靖、秦琼他们有天大的本事。
    突厥不主动与他们开战,能有个屁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只见殿门外,王大监匆匆跑进来。
    “陛下,天策大将军来啦!”
    听见这话,李世民就仿佛是抓到救命稻草一般。
    眼前骤然一亮,连忙说道:“快,快请罗将军!”
    话音落,不多一会儿。
    只见罗修全身盔甲,迈着大步走上殿内。
    无视周围的文臣武将,来到近前躬身施礼。
    “臣,罗修,见过陛下!”
    “天策将军快快免礼,唉,如今我大唐,正被将军所言中,处于进退两难之地,朕今日叫你前来上朝,主要是想询问,此事可有何办法能解?”李世民现在算是彻底服了。
    罗修年纪不大,竟然就能预言到事情的发展。
    可见其不仅本事高强,就连谋略,也远超常人。
    听见这话,罗修笑了笑。
    没有马上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而是目光向着左右两边看了看。
    半晌,这才说道:“陛下,若臣没猜错,各位大人恐怕都主张求和、罢战吧?”
    话音落,包括李世民在内。
    全都显得大吃一惊。
    刚刚罗修并不在朝堂,却仿佛将这里的事情,都洞悉得一清二楚。
    “不错,罗将军所言正是,老夫确实主张求和,如今突厥势大,且围而不攻,兵困玉门关,而我大唐虽然已经派去援军,可国内粮草有限,供不应求,如此僵持下去,对大唐而言,百害无一利,还不如趁着现在,主动求和,也许能解眼前之危!”
    一个头发半百的大人,走出来言之凿凿的说道。
    罗修笑着点点头,上上下下将其打量一遍,不认识。
    “敢问这位大人是?”
    “老夫乃礼部尚书,何谦让也!”
    “原来是何大人,失敬失敬,果然人如其名,不遑多让啊!”
    话音落,周围那些人,全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你你……区区一个十几岁的娃娃,陛下如此器重于你,如今国难当头,你竟然还有心思在这里说笑?”那何谦让怒斥道。
    罗修闻言,逐渐收敛笑容。
    目光烁烁的看着何谦让,冷笑道:“那何大人以为,本将军该当如何?莫非要抱头痛哭?还是与你们一般,愁眉苦脸,逼着陛下去跟蛮夷求和?”
    “你你你……”罗修的几句话,直接怼得何谦让哑口无言。
    “诸位大人,本将军年纪虽轻,可如今不明白你们心中所虑?求和?若是在渭水河畔之时,那是万般无奈之举,求和为保大唐社稷,为保百姓吃苦,这自不必多说,而如今,突厥蛮夷在关外虎视眈眈,他们还不曾打破玉门关,你们竟然就逼着陛下向蛮夷求和?”
    “如此一来,若西边的吐蕃,东边的东瀛、高句丽等番邦,纷纷效仿,又当如何?”
    “身为大唐之臣,身为大唐之人,尔等面对蛮夷,不思取如何退敌,反而在这里蛊惑人心,消极反复,诸位大人,你们当真对得起身上的官服,对得起天下的百姓么?”
    当罗修的这番话,说出口以后。
    朝堂上乱套了。
    所有人,全都议论纷纷。
    如何谦让这样的老臣,更是气得脸色煞白,一口气险些没上来,而就此昏厥过去。
    反而旁边的武将那边,一个个都被说得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起来。
    罗修冷冷一笑,继续说道:“我大唐天威,神圣而不可侵犯,无论是吐蕃还是突厥,谁都不行!”
    “今日我罗修话就放在这里,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好,好一个虽远必诛!”
    “说得好!”
    “宁死不屈,虽远必诛!”
    等这些话全都说完以后,罗修回过头来。
    面对着李世民,躬身施礼。
    “陛下,臣愿请战,率本部之军,前往玉门关,若不破突厥,誓不还朝!”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