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说他心悦我》95.送礼

    若说之前父母分开,李萱一次也没想过让他们复合那是假的。可是每次想到母亲心中的苦楚, 这个念头就一次次按下去。去握住母亲的手, 认真道:“母亲,有外祖父舅舅和您的保护, 我只知道我生活的一直很好, 无数次在想着没有比这种和您在一起的生活更好的了,相信斌儿也是。”
    “所以, 若是母亲对父亲还有意, 就复合吧。若是无意, 就遵从您自己的心。”
    王氏这是第一次觉得女儿已经是快要及笄的大人了,而不是之前那个她一直以为的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回握她的手, 笑着道:“好。”
    她的心在李孝煜说出来那些话的时候多少有些触动, 而且这么多年他不是没去过濮城。心底的那些怨念也随着他的这次受伤消散的无影无踪,人生不易, 遇一人不易, 遇一真心人更不易。
    李萱看到母亲打定主意的模样,她怎会不知, 母亲问她了,心中就已经有了打算。因为正在犹豫这件事, 才需要自己的推助, 让她整整的下决定。就像是在小时候, 她问自己想不想去濮城。
    两人又谈了会儿话, 李萱在心中默默想着, 父亲之后可千万不能再没了动作。现在母亲正是心思确定的时候, 总不能让母亲去找他说两人复合,母亲肯定不好意思去。
    晚些了时候王瑾安和王正则才从外面回来,天色已经很暗。她们无法详细的去想他们每日都在忙碌什么,只知道看他们疲惫的神色,事情不怎么好。
    现在京城都在传这个王院长身无半点官职,却经常得皇上召见,不知是多大的恩情。不知道的以为是一叶书院太过出色,引得皇上注意,心中知道些事情的官员自是明白皇上为什么将这位王院长留在京中。
    王瑾安自皇上是皇子时,两人关系就不一般。皇上登上帝位,王瑾安在朝时,大大小小的事情皇上都会询问经过和他探讨才会决定,一时风光无两。若不是出了施源的事情,可能连现在的姜家和李家都比不过王家。
    现在的皇后就是姜家人,皇后曾有一幼子,只可惜京中发生瘟疫□□,那不过两岁的嫡皇子未能幸免于难。自此后皇后再无所出,无嫡便立长,那皇长子却是个碌碌无为的,而且生性暴躁早早被封了王去了封地。五王爷的母妃早亡,皇后便将他收在了名下。皇子中有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最为出色。朝臣们也都各有各的阵营,所以太子之位迟迟未能确立。
    这几年皇帝的身体虽没大碍,可是早先透支太严重,小病从未断过。在这个节骨眼上王瑾安留在了京城,不得不让人多想。这段时间不知道有多少大的小的官员来借着看望旧友的名义,来这个庄子上。
    虽说都被一一回绝了,但是总应付这些事情,多少还是会有些生厌。
    因为这片庄子上没有多少人,王家也没分什么分席而坐。四人吃完饭,正在聊天,多数还是在说关于李萱定亲的一些事情。李萱在一旁脸红的听着他们的谈话,不敢插嘴。
    这时候府中的管家来通报,说是李府送来了些东西。王瑾安对李府虽说不上厌恶,可也没有很大的好感,毕竟女儿当年伤心的回了濮城。
    “让他们进来吧。”
    管家让人进来,却没想到领头的是个嬷嬷。那嬷嬷样貌颇有喜感,胖乎乎的身子进来后给屋内的几人请安,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笑着道:“二爷害怕夫人进京匆忙,没带全穿的用的,让老奴送来了两箱。还请夫人收下。”
    王瑾安不知道这个李孝煜又在搞什么名堂,未等女儿说什么,冷着脸道:“这里没什么夫人,还请你带着东西原路返回吧。”说完了摆袖转过了身去。
    那嬷嬷显然也想到了得到这样的回复,脸上的表情未变,满脸笑容接着道:“那是给这位女先生的,向来先生进京匆忙,毕竟在这待得时间不短,您就收下吧。”
    “......”
    王瑾安感到吃惊了,君子不与夫人口舌,他也一时找不到其他回绝的话。王氏上前来打圆场道:“嬷嬷你先回去吧,跟你家二爷说东西收下了。”
    等屋内的外人都走了,王瑾安示意李萱先回房去。李萱知道不会有什么事,请了安后回了自己房间去。
    “这个李孝煜又在搞什么名堂?是觉得我们便宜他了,来送谢礼来了?”
    王正则虽在一旁可也不敢插话,可也隐隐觉得李孝煜的目的绝对不会像父亲说的那样。
    王氏看父亲生气的模样,笑着道:“父亲,不日萱儿要定亲了,我这次确实来的匆忙,东西未带齐全。现在再去找人做衣裳,肯定来不急了,当年我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走,现在收他点东西又没占他什么便宜。”
    语气间尽量做到轻松不在乎,王正则看着不一样的姐姐,听着她说的话愣了一下。王瑾安身为她的父亲又怎么能不明白她的心思,这时脸上已经有些愤怒。“那他这是什么意思,当年对你那样,现在又来找你回李家吗?他当你是什么?一件物品,随便按照自己的心意处置?”
    这话有些重了,当年王氏未曾跟家中说什么直接带着孩子回了濮城,落了心伤,腹中还有不足三个月的胎儿。甚至在生斌儿的时候,差点挺不过来。从小到大王瑾安都不舍的斥责她一句,回到濮城后更是心疼她。可现在他对女儿发了这么大的脾气,可见是对这次李孝煜的行为有多气愤。可终究,还是因为太心疼自己的女儿。
    王氏道:“对,您没猜错,李孝煜想要再同我结为夫妻。”
    王瑾安听到回答,心中更气。“王婧茜!”
    王正则看气氛越来越差,连忙挡在两人中间道:“先不要这么急躁,姐,父亲也是为了你好。父亲,你也要想姐姐是不是同意了,而且我看那李家的人好太多了。那大房的夫人也被送到了家庵,与李家没了关系。”
    王氏哪会不知道父亲也是担心自己,害怕自己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受伤。依旧用平淡的语气,温声道:“父亲,当年确实李家也有些不对。可是跟我自己也是有关系的,我们两个人的交流不多,才有了很多心结。现在经过了这么多事,我心中早已经想明白。而且,我也已经不是小孩子,会明白哪些人是真心对我。”
    她看着父亲,看他还是不松口,看了一眼在一旁的弟弟示意他说些什么。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互相一个眼神就知道想说什么,王正则笑着道:“姐姐这么聪慧,肯定会处理好。父亲,姐姐比我大,我才是小孩子。我知道您刚才肯定是想回姐姐:你再大,在我心中还是一个小孩子。”
    王正则说着,后面一句模仿着王瑾安平常说话的语气。三人都有笑了出来,就像是小时候,王氏和王正则两人其中一个若是挨训,另一个就负责耍宝讨乖。
    后几日李孝煜总是用各种各样的名头,送来些东西。王氏没有拒绝,却也没去看李孝煜。这是王瑾安的意思,是想要教训教训那个之前伤女儿心的人。
    李萱看着父亲送来的东西,无奈的想着父亲可能已经忘记了他的女儿了。想着想着又有些生气,他竟不知给自己送来些礼物。正生气着,那边传来母亲的声音:“萱儿过来,这里有一箱是给送的你的。”
    “好,母亲,我这就来。”
    卫国公府
    为了世子的大事,卫国公府已经忙了好几天了,尤其是知道李府的李大人也就是他们未来女主人的父亲,伤势已经大好。世子就更加的急忙,就像是无头苍蝇来回转。一会去前院看看府中那里安置的是不是顺眼,一会儿去后院祖母母亲那里问问东西准备的怎么样,得到答案了又会问东西会不会不太贵重。
    苏老夫人被自己的孙子搞得头晕脑胀,终于在他再一次来问的时候忍不住怒道:“你这媳妇儿还没娶回来就这样,等到娶回来了是不是就忘了你祖母和你母亲。”一旁正在查看礼单的曲氏笑着他们祖孙两个闹,没说话,可看向儿子的眼神表达的和老夫人一个意思。
    苏琰可怎么敢在这种时候得罪自己的祖母和母亲,连忙道:“没有,没有,怎么可能,在我心中祖母和母亲是最重要的。我是怕您累着,这不是过来给您端茶倒水来了。”
    苏老夫人最是吃这一套,消下去些脾气:“你这来回走动还不断询问的下人,这里不需要了,你下去吧。”
    “......”
    苏琰上前道:“祖母,别啊,我倒是想要去寻父亲,可是您知道他一向看我不顺眼,昨日更是亲口对我说:眼不见为净。您说说这是对亲亲儿子说的话吗?我只要您和母亲了。”就差用上惨兮兮的哭腔。
    苏老夫人听着他说的话,不以为然,因为她自己现在都想对他说眼不见为净。拿起手中的账本,上面记着库房中的物事,转头问曲氏道:“这里面有一套红玛瑙的头面,要不要放进去?”
    曲氏还未回答,一旁的苏琰连忙奉上去茶水狗腿道:“放进去,放进去,阿萱颜色好,很适合红色。”
    苏老夫人这次是真的有些不想看到自己的孙子,从未觉得他会这么讨人厌。虽说自己就很是喜欢阿萱,可是孙子在这倒是起了坏作用,不知是因为心疼阿萱碰上孙子这个傻货,还是因为自己孙子知道心疼人了,可是对象不是他的祖母或是母亲。
    曲氏转移自己婆婆的视线,温声道:“这红玛瑙颜色艳丽,虽说平常佩戴有些不适合,可若是新妇佩戴,是在适合不过了。”苏老夫人赞同的点了下头,然后在这套头面后的名字后面画了个勾。
    站在一旁的苏琰现在满脑子都是新妇,新妇,这个词。脸上烫的都可以煮鸡蛋,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在祖母看过来的视线中回过神。连忙道了句有事要忙,人就跑出去一会儿没了影子。
    苏老夫人和曲氏互看了一眼,都有些无奈。曲氏心中更是多多少少不是滋味,想着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儿子,忽然就不是自己的了。
    身为过来人的苏老夫人笑着道:“阿琰念想她多年,难免会有些欣喜过头,过几天缓过来就没事了。而且当年,你和年丰成亲的时候,我就是这种感觉。”
    两人又笑了一会儿,多添了些东西,既然阿琰这么紧张。作为长辈的她们自然要更多重视些,以免到时他再紧张兮兮的问这些够不够。
    苏琰今天还要去药庐,张神医又多加炼制的一些药。已经说好了今天去拿,同阿萱通了信,知道她也会去,心中更觉得欣喜。快速的收拾收拾自己,兴致勃勃的去了药庐。
    带着人到的时候,他远远就看到了穿着胭红色的衣衫的阿萱。苏琰加快了脚步,想到了母亲口中的新妇心跳也跟着跳的更快了。
    “阿萱,你来了。”
    李萱看到他,笑着道:“嗯,刚到。”
    李萱去里面给人帮人包药,就去了屋内。苏琰依旧是去帮忙蔡修永裁药,他这几日一直来,也识得了几种常用的药草。虽然同这蔡修永还是没有太多的交谈,但是能感觉到他似乎也对自己改观了些。
    几人一直忙着,张神医诊病,苏琰和蔡修永裁这药草,李萱和那小童在里面拿药包药。
    李萱也知道很多草药,也帮忙看着那个小童,以防抓错了。这小童是个孤儿,被张神医冠上了张姓,往日拿药都在外面,让蔡修永看着。近日李萱来了,不方便在屋外,就进了屋内抓,李萱在一旁看着。
    她不得不感叹这个小童的聪颖,她当时记药名记了好久,而这小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记了大半。
    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抓药的人也渐渐少了,终于抓完了一副再没有人进来。李萱让身旁的小喆休息一下,她将屋内收拾一下,将纸张都收好,顺便记录一下哪种药已经不足,晚些时候再加上。
    正一个个查看着,听到外面想起来的谈论声音,若是没听错的话,其中一个声音很是熟悉。连忙放下了笔,去了屋外,果然谈话的其中一个声音是姜沅师兄的,欣喜道:“姜沅师兄。”
    蔡修永看到他出来温声道:“姜沅刚到,你们快来聊聊,你们应该也是好久都不见了。”
    李萱上前,看着姜沅,好久不见改变了不少,身量不止又长了些,看些也更成熟了些。不出意外的,他中了状元,很是得皇上称赞,后进了翰林院,被授七品编修。虽是小官,可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开始他的官场人生。
    “是很久都没见了,师兄,你有没有见过母亲?”
    姜沅笑着道:“见过了,我去看先生,她同我道你在这里帮忙。今明两日我休沐,便来看看。”身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有礼。
    李萱回他:“近期的事情我帮不上舅舅多少,就想着来张祖父这多帮帮忙。”说完笑着看着他。现在药庐中也没了另外的人,张神医让他们坐在西面的木桌上谈。
    在选座位的时候,李萱想到外祖父和母亲他们还想要将自己许给姜师兄,心中有些尴尬。而且自己马上要和阿琰定亲,下意识的选择了他旁边的位置,她的左边是张祖父。
    这个举动让刚还觉得自己插不进话,是个外人的苏琰心情大好,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心中暗自高兴着。斜对面的姜沅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一沉,不知道为什么不舒服。不知是因为苏琰坐在李萱的身边,还是苏琰看李萱的眼神。
    而在对面的蔡修永,这时候突然发觉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会同意萱萱和这个世子在一起,只因为他在看萱萱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宠溺和爱慕。下意识的看了看身旁的姜沅,只觉得里面充满了冷静和沉寂。
    几人说了一句家常,李萱听到姜沅师兄问道:“世子来这里是?”
    李萱红了脸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苏琰笑着回道:“张神医这里我定下了一批药,因为用的时间有些长,我便经常来这帮忙。”
    坐在正首的张神医摸着胡子笑着接过苏琰的话接着道:“琰儿和萱儿不日也要定亲了,你们身为师兄,都提前准备好贺礼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