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头,太子李膺二人回宴,茶过三循,便移步入了后花园。正是三月天气,满园芳菲,此败彼开。花园中间地势平整之处,早已铺好地毯,摆设开来。须臾,众人分主客依次落坐。
早有那宫廷乐师准备停当,待太子坐定,乐声大起,黄钟大吕和着丝竹琵琶不绝于耳。
酒过三循,一黄门立于台上,宣太子口喻,“今日与会人等,无论官职尊卑,应景做赋和歌,最后公论,头三名的有赏。”其实这就和中国的诗社、塞诗会差不多,不过,龙国里,一直讲究个口碑,官吏选拔,方式有三,一是世家子弟、士族后人,只要身体康健,记录在案就可平步青云,二是官府推荐,推荐的人无外乎是民间公论‘孝顺’‘廉洁’‘勇武’之人,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看你辞赋的“名气”了。贫寒子弟多以次晋身。像今天这样的场合,一首好赋就可以让人平步青云。龙国好文,举凡宴会必有文赋会,这也是惯例。很多人为今天的宴会憋足了劲。所以太子令一下,众人便散开在花园里,各自寻着景致,或抬头苦思,或低头冥想。等萧天云磨蹭够了,姗姗而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几个还坐在原位。寥寥几个中,太子却是在的,李鹰做为主人自然也不能走。自己势成骑虎,他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看到走来的萧天云,太子也是眼前一亮。脱去粗旧的青灰衣袍,换了一身合体的素锦长袍,玉带束腰,风起之处,翩翩而至,身材细瘦修长微微弱不胜衣。然而看他走路的时候,娉婷轻巧,却没有分毫的柔弱。若说一张脸色苍白了点,透着点病态,可是点漆之明眸灵动回转使他普通的脸立刻显得光彩起来。
行过礼后,太子笑道:“今日见你的辞赋惊为天人,值此明媚□□,何不一展文采呢?”台面之上,太子的语气也是另一番样子了。可见刚才和李膺二人是何等的亲切。
萧天云有些暗暗惊讶太子对李膺的信任,心里动着,嘴上含笑答到:“多谢太子厚爱。草民当竭尽所能,以称颂听。”心里同时哀叹,恐怕要窃些古人的诗词过关了。只是这里和原来的世界相比较似是而非的,真不晓得什么是相同什么不同,万一这里只是人名字称呼换一下别的都一样,那岂非死翘翘了。李鹰这时候也说道:“李强,今日你冒犯太子,本欲治死罪,幸太子宽德仁厚,饶恕于你,你当一展才华,不负太子所望,以报太子不杀之恩。”言辞间却有些个过分热情。
萧天云一边答应着,顺着他的视线一看,发现李鹰正在看右手方的位子,自己被安排过伺候大公子,他心理明白这正是公子的位子。遂拿定了主意。
只听的一声锣响,一位宫人传令道:“燃香已毕,诗会开始!”众人立刻聚拢过来。重新落位,萧天云发现,自己居然和李鹰的儿子同席并坐。不由感慨。在这李府里呆那么久,正正经经的主人就见了李明玉一个。李鹰和他的二子,也曾路遇,是连多看一眼都懒的的。如今却因着太子的一句话平起平坐起来,前后差别若萧天云真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就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了。但是萧天云却只觉的如在演戏,偏偏各位演员都认真到位到非凡境地,自己也不得不如此,只是啼笑皆非。心里更加明白为何当年有那么多主管在自己面前也恭敬有加了。
李鹰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明珠,十四岁进学,不到十八岁就娶了妻生了子,却是命薄,生子李士海之后,一病死了。二儿子,李明玉,现在是叫大公子。而小儿子李明辅却是称二公子了,他不过八岁的年纪。今天出席也只是太子喜其伶俐可爱来应个景。不知道为什么萧天云总觉着他在一个劲的看着自己。
随着太子的询问文赋,大家颇为知趣的只是不吱声,今日是在李府宴请,两个儿子也在座中,在坐的其余人等或是其门生,或畏其权势均只是不语。太子再次问讯,就听到有人道:“李台甫当年一赋动十方,今日美景当前何故谦恭啊。”说话中,此人闲步上前,先向太子行一礼,然后转向李鹰拱手道:“难道是李台甫怕己一赋既出无人敢续,扰了太子兴意么?”
细观此人,约莫三十上下,面目白皙,体态均匀,双目炯炯有神,悠闲自定的神态自是称的上翩翩君子,只是嘴唇,嘴巴薄了些并且总是向下抿着,配着尖尖的下巴,总有几分让人提防的尖刻样。根据经验知道这种人总有几分爱逞口舌之快,严词刻薄的嫌疑。想着是好戏上场了。果不其然,人群中马上就有人附和道:“大纳言说的甚是,我等庸才,怎敢和李台甫相提并论,李台甫恐怕也是怕被人说个欺负后辈的闲话吧。”惹得大纳言呵呵一笑,其余众人虽然也随声附和的笑着。
萧天云心理明白,这是挤兑李膺,在看李膺脸色如常,倒是李明玉和李明辅的脸色变了变。李明玉倒不说什么,李明辅小小年纪此等铉外之音居然也听出来了,个中聪明不言而喻。
这大纳言名唤做陈君然,属于陈氏一族。有歌谣云:“王谢定国李萧辅,朱文张武刘厚陈忠。武林上官朱剧郭,皇帝救急刁任无盐。”这句歌谣把此世上所有显赫世家都概括进去了。原本这十国是十个属国,同属一个自远古神人后裔的国家,后来这国里可以继位的子嗣断绝,遂分裂开来,独立成国。这些世家是从那时起就显赫起来的,所以各个国家都有他们的势力,只是看国家不同有分别罢了。
在龙国里则是“武有王谢定邦,文李刘陈安国。”这陈君然在清流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并且似与李鹰为不同派系,人群中附言的也定是一气的。两人这番话,似乎处处指明李鹰恃才不肯做赋。如果李鹰做出一首不好的来,自然又有了他们讽刺的把柄。如果李鹰真来首绝唱,那么其子今天就别想拔得头筹了,并且无论他做的再好,又有个‘前辈’的身份在这里压着,头筹说什么也不会让李府的人得去了。简简单单两句却说的巧妙而堂皇,让李鹰左右为难,显见说话的人多么会使“外交语言”。
李鹰这做老了官的人怎会听不出来,呵呵笑到:“陈大纳言这么说可折杀老夫了,多年政务繁杂,这歌赋早已经撂下很久了,本来不敢再拿出来献丑的,可如今陈纳言盛情难却,是躲不过去了,老朽我就勉强一试,让大家见笑了。不过,今日才俊济济如我老迈者却是无人,为了不让这些后辈拘束,还请大纳言也凑个份子。可否?”这话说的是滴水不漏,既撇清了自己并非目中无人的狂傲,说得仿佛被陈君然要求而勉为其难一样,这样无论自己的赋如何,都是李膺的好了。又用自己身份压了陈君然,顺带将他一军。呆会他的赋恐怕就难了,李鹰文赋在龙国可是无人能出其右的。
说完,随即捻须,略一沉思,便提笔写到:
“百尺楼台兮□□大好,桃李夭夭兮灼灼辉光,
悦怿九春兮馨折似锦。淡极兮始知花艳,
烟云兮见之欣欣;登兰台而遥望兮,神煌而外淫;
香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氤。……”
萧天云听着满耳的“兮”字,方知李膺的厉害。辞赋动十方,果然不是虚传。席下传阅之人,只听得一片赞叹之声。
一片赞叹之中,陈君然脸色已经一阵发白。李膺微笑捻须只是拿眼看着他,端得是一付胜券在握的样子。众人都知陈君然骑虎难下,难以善后了。果然,他久久才成一篇,边递上去边讪讪的说着‘公务繁忙,文赋生疏’之类。太子看后倒是不置一词,放到一边,环顾等待结果的众人说到:“陈纳言政务繁重,肩负朝庭官员政绩评议重任,向来不讳直言、一心为公,传闻你曾经为了办公忘记时间,天之将亮听闻鸡鸣反道:‘天之将晚,何来鸡鸣,怪哉。’是否有此事?”
那陈君然原本是等着受众人讥笑的,见太子只字不提文赋之事,自是一楞,赶快跪倒俯身道:“确有此事,让太子见笑了。”
“有何笑之有?”太子起身下台,亲手扶将起来,柔声道:“陈纳言心系朝廷,公而忘私,实乃人臣的典范。今日见陈纳言之赋,亦如其人正气浩然。有此人才实乃朝廷之幸啊。还请陈纳言更加勉励,莫舍本逐末才好。”方才令人传阅。
萧天云心里暗叹:定是陈君然的赋不如李鹰,太子如此替陈君然找了个‘公务繁忙,文赋生疏’的借口。如此一来陈君然必定感恩戴德,肝脑涂地了。要知道这些所谓的清流们,最重视的就一个“名”字。今天太子的赞扬之语恐怕日后就会令其声名一时,写到墓碑上也不为过。果然,下面陈君然浑身颤抖,显然是激动极了。传阅的人哪个不是伶俐乖觉的人精,有太子“正气浩然”的评语在上面,自然各个说的如是。古人云:众口铄金,现代社会也信奉:舆论的作用是巨大的,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是存在的。所以,等到萧天云拿到辞赋的时候,看来看去,也觉的还真有别样的风骨在里头,似乎不输李膺。
而且让萧天云在意的是,太子实际上没有给李鹰太大的袒护,这个细节出乎意外了。
李鹰的面色不改,笑容如常,却只是不讲话,他不讲话,下面就有一大半人不敢言语。陈君然虽然得到称赞,祝酒的人却是一个没有。而龙国风俗,被祝酒的人越多,说明你的辞赋越好。如此场景让太子微微的皱皱眉头。萧天云一点没拉的看在眼里,站起身来,持酒向陈君然祝贺。陈君然心情跌宕的太厉害,目露感激赞许神色,也举杯一饮而尽。李明玉也紧跟其后,他倒也不为难。看来此人也还算是个君子。这下,气氛才又活络过来。祝酒的祝酒,说笑的说笑。有些个士人、官员,也纷纷献上自己的辞赋。
突然间就听太子说到:“李强,你可有做赋?”
萧天云一愣,硬着头皮说道:“小人才疏学浅,哪敢在此献丑。”这基本是实话,他的古文知识不错,自己还可以写诗词,虽然赋体只是稍有认识,但背过的几篇都是名家手笔,里面写春景美色的也是不少,但萧天云已经看出来李鹰今天意愿让儿子占了风头,从长久计,的确没什么好争的。听得他如此说,众人只道他是不会,下面已有些个讥笑之声。
太子听闻此言,哦了一声,又说道:“想必是过谦了。想你的‘心将流水同清静, 身与浮云无是非。’是何等文采,如何不会做赋?莫非你欺瞒不成?”
萧天云躲避不过,只好持箸击节,曼声清唱到: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赋随羯鼓成。”。
如黄莺出谷,声慢慢,意迟迟,清越中带风情,让人不觉想沉醉其中。毕竟萧天云的亲生父亲修的可是音乐系。模糊中似乎忘记了什么,但萧天云因李府再呆下去实属不易,没有个依靠是无法立足的。一心拿定主义要制造机会,随口道:“这些词必须要有曲乐相配才能体味出个其中意境。可惜仓促间没有曲子相符合。”太子听了其清音曼唱本已惊艳,再听如此哪能放过,只说“今日事起仓促”,要李鹰改天带萧天云上太子府去。
整个宴会主客尽欢,兴尽而散。李明玉《月下仙子赋》夺得了第一,被赐“文渊堂”学士的身份。看着李明玉听到封赏后淡定的微笑恰到好处的寒暄,的确世家风范。一个叫王灿的夺得了曲的桂冠,而萧天云的曲子虽然‘曲调多不符’却因着‘新颖奇特’被众人争相传诵。
————————————————
感冒了,好难过。晋江终于可以上了
————————————————
————————————————————————
各位大大,晋江最新评分规则,没有评论,只打分的是不计算在内的。0*2=0真麻烦啊!>_<
不过也正好请各位多多拍砖,留下墨宝。也好交流一二。
你们的留言,你们的脚印,是偶写下去的动力!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