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安殿酒宴上,满目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各色菜肴皆是御膳房高手制作。按照例制,共是八十桌,每桌八人,取天子八侑之数。须臾两厢乐起,黄钟、玉磬、皮鼓之声大起。龙国君臣同欢于此。酒过三巡,繁文缛节过去,场面显得随和了很多,满场三三两两站着,坐着的,无一不是位高爵显,饫甘厌肥的世族高官。龙国威严明智的第二十三代大王无戈弘坐在主位上频频举杯。近日各地收成均报了大丰,心里高兴,三杯下去已经有些朦胧醉意,醉眼望去,英俊满目,个个英姿勃发,皇子却也更显了出来,个个自如的在群臣中应对着。
一个气宇轩昂而不失儒雅的青年走过来,笑得春花绽放为自己举杯:“祝父王万寿无疆……”龙国大王无戈弘一刹那间有些恍惚。这样的场景什么时候见过,似乎就在不久前,就在这里地方,真实的浮现在眼前。那时侯花月正春风,金杯银盏之间,自己笑吟吟的一举杯:“祝父王万寿无疆……”真是斗转星移弹指间,当日阶上持酒而立意气风发的自己,现在却坐在这里。立在下面的成了自己的儿子。记得当时父王传位的时候曾经说过:“把位子传给你,因为你是我最爱的王儿。正因为你是我最爱的王儿,我却最不想你坐这个位子。坐在这里,就好象坐在刀山油鼎之上啊……”大王对着记忆中父王明了的笑容,虚空的幻象,也是如此明了的笑笑。此时此刻方才顿悟。仰头喝下。美酒是美,却是冷的,直冷到胃,方才一路的烧起来,烧的人脸色发红。
无戈弘做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他伸手将儿子揽到身前,想给儿子一个拥抱。却发现儿子的身子有点僵,是啊,他不习惯,这样亲近的接触与礼制不合,这是打一入学就有南书房的师傅教育着的。“大王贵为天子,……先为国君,后为己父,……故而,先君臣,后父子……”。他拍拍儿子的背,表示安慰。自己又何尝习惯呢。虽然贵为皇室帝酎,可是人间天下稀松平常的亲情天伦却最是无法触及。即使是这个自己最中意的儿子,有多久没有一个温情的拥抱抚摩了。大王心里苦笑一下,他看到,因为自己这个“出格”的举动,下面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开始切切私语。
“明剑啊,在众多王子里,我最是得意的就是你。不但冷静公断,而且心胸大气,比父王要强许多。将来也会是个比父王好的大王的。”大王自顾的说道,不理会听到这话的儿子已经脸色有些发白了。无戈明剑如听炸雷,胆战心惊的应声跪地:“父王此言实在折杀儿臣,儿臣怎敢和父王相提并论,还望父王收回此言。”下面的群臣已经大半停了手里的动作,注意的看着。
看着跪倒在地的儿子,大王伸手抚摩着他和自己一样的柔软乌黑的头发。“不用害怕,父王所言,日后自会有人说。为父是明白你的,你不用害怕。你做了大王,为父放心。只有一样,你要千万时刻紧记于心:你的性子宽容、秉性淳厚。这是你的长处,但也会是你的短处。有时候,杀人也可以救人。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坐在这个位子上,就好象坐在刀山火海上,有时候是不得不杀人来救人。雷霆雨露皆是君威啊!你答应为父,以后要紧记遵循。”
无戈明剑心中如同鼓打。父王的这一席话,听着明明白白是把自己当太子看的意思。可是这却偏偏没有半个字是如此。把自己当太子看,和立为太子有时候却完完全全是两码事。一字之差,自己恐怕将无葬身之地。心里思索,口中答到:“父王教诲,儿臣自当铭记于心。无论君威是雷霆还是雨露都当诚心领受,绝无怨言。”
大王明了的笑了,这个儿子此刻还如此谨慎小心,回答的滴水不漏,看来,日后举国事物,也当会事无巨细周到处置了,心里更是放心。只是心底深处有一点莫名的情绪溢了出来,只是一点,不等它扩大无戈弘就大笑起身,宣布道:“着立二皇子无戈明剑为太子,择日入住太子东宫。大祭祀后,代理国事。”
台甫李膺带头止谏,场面话说来说去。等大王召人拟旨,方才又齐齐跪拜,高唱赞歌。又是昭告天下,择日大赦,以使皇恩泽被四方。
***********************
这日,火安殿议事完毕,无戈弘回到自己的寝宫养安殿,觉的有些乏了,遂要了一碗参汤,又拿一柄玉如意躺在安乐椅上把玩着出神。太子前两日入东宫了,因为事情出现的紧,谢妃六子那里没有什么动静,一切看来还都安静。正想着,见周兴抱着个黄匣子小心翼翼的进来,便问:“文博堂的人都回去了?没什么事吧?”这周兴原想着大王正在睡觉悄悄把匣子递上来,听大王突然发问,吓得一哆嗦,赶紧答到:“回主子话:文博堂今晚是汤文庆当值,别人刚退出去。奴才在那儿没有听到什么事情,只听汤文庆说,时值太子新立,人心初定,国事堆积如山,叫李台甫的寿辰从简办事,免得有投门子的人乱成一堆,起结党钻营的非议来……汤左辅还说了很多之乎者也的,奴婢蠢笨也没听明白。”
——————————————————————————————
按:龙国体制;台甫节制百官,与首府大将军并立为辅国二公。台甫分别有左右分别,右为尊,李膺就是右台甫,简称台甫,左台甫呢,就简称左辅。另外有“文博堂”,“文渊堂”为百官议事执事机构。文博堂,就相当于上书房的样子。
——————————————————————————————
“寿辰?哦,本王也想起来了!”无戈弘不禁一笑,“李台甫六十有三了吧。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嘛!前些年国事不断,的确也没好好过过。……”看着周兴面带喜色,心里一动,不动声色的话口一转道:“汤文庆是古板了些,可他也是李膺之交不会如此说话吧……这么着,既然是喜事,我就给他送份大礼。来人,拟旨。”
李膺的六十三大寿办得煞是简单,但还是热闹非凡。此刻太子初定,很多人正着急改换门路投到太子门下。谁不知道台甫向来和太子是一处的,因此巴巴的赶来祝寿。更加上宦海生活四十余年,做台甫将近二十年,上有大王宠眷,下有数不清的门生故吏,凡是有点瓜葛牵连的,哪个不凑趣儿?喜帖子就发了上千张,发出去后,送礼的就络绎不绝,居然多出一倍来,偌大个台甫府前庭院里,各种礼物,早就跺得营庭积廊。搞得清点收放的人连落脚的地都没有。
待到正午时分,从大街到巷子到府门前已塞满了各式车轿,直塞的半条街都堵住了。李膺叫了夫人女儿带着丫头好生接待各官员眷属。刚刚安顿下来,屁股才落座,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周老爷来降旨。”唬的李膺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六扇中门一路大开,自己领了众人在案前跪接。早见六宫都太监周兴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周兴也并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石旁翻身下马,满面春风,走至厅上,南面敬立,一拱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李膺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李膺知晓周兴素来收受自家不少好处,与自己最是亲近,心里才放下些,但其匆匆如此又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王夫人李明玉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来往报信。有一个时辰工夫,忽见李全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太太带领三小姐等进朝谢恩”等语。那时王夫人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那大公子李明玉、小公子李明皓,以及未出嫁的三小姐李明芳等皆在一处,听如此信至,王夫人便唤进李全来细问端的。李全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周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三小姐贤德淑仪,可堪为天下楷模。如今太子新立,中宫空悬,遂指了这桩婚事。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太太领着公子小姐前去谢恩。”众人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都按品大妆起来。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那王夫人正在得意之间,突然见李明玉其母王小梅喜气洋洋和儿子说笑着。今天李膺寿辰,李明玉打扮得如同玉石雕成的一样。念得自己的儿子明珠若是在,定也是如此面貌,心中无名业火窜起。再看看自己,四十后得子明皓目前尚才总角。亲生女儿又早年入了宫人,这三小姐李明芳也是李膺二妻所生,生母早死,只是和明玉母子亲厚,如今做了太子妃,日后还如何得了。想到这里,念头几转,她恨恨的笑了,令李明玉也随其同行。李明玉没想到素来不让自己在公众场合出现的大夫人如此发话,自然心喜,一时也没多想也更衣去了。
自从那日里见了萧天云小屋,李明玉喜他气度,遂把他收到身边,做个随身小厮。话虽如此,两人的关系却一如朋友,日益交厚起来。萧天云的嗓子也在医治之后有所好转,虽说还是不大能说话,偶尔两句嗓子也是没那么疼的,人也逐渐活泼健康起来。更后来认识梁成,喜其直爽,把他换做内院的护卫了。今日里,李明玉得令去皇宫见架,自觉得如困鸟脱笼一般的畅快。
萧天云素知他府上之事,也知其抱负胸怀不在小处,此次得着这个机会面圣,自然也满心欢喜,希望他能得蒙圣眷,虽然心里头也隐隐觉着有些不安。
一直等到掌灯时分,李膺一干人等才醉意而归。大王指婚与太子事成定局,已经有明旨下了,只等择日完婚。李府好事双成,一时间祝贺巴结的人更搅的合府上下无人不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对付。后面一月里,小厮家丁个个连轴转。命苦的,连着几个日夜都不得休息。
————————————————————————
各位大大,晋江最新评分规则,没有评论,只打分的是不计算在内的。真麻烦啊!>_<
不过也正好请各位多多拍砖,留下墨宝。也好交流一二。
你们的留言,你们的脚印,是偶写下去的动力!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