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云传奇》11.第 11 章

    这档子里,萧天云慢慢把李府也摸了个七七八八的。虽然和梁成的活在别人眼里都是最累的,日子过的也颇清苦,对他而言反而没有那么多时间用在回忆上,倒也是自得其乐,过的难得的无忧无虑。至少,这样的日子,他从心里盼望着能继续下去。
    花匠下手的活计虽然辛苦粗累,但李府的花园里,天天贵客盈门,坐上珠玑映日月,宝马雕车香满路,更兼着萧天云因病而一直无法出声,无声无息的,掩盖了不少他的存在感,很多人都难以注意到他,自然也不会回避防备了。因此,对于这个世界,特别是龙国的信息他可是听到了不少。
    龙国的构成不出所料和过去的王朝国家无太大区别,就是宰相叫台甫之类换汤不换药的问题。只是有一条,宗教,教权也是统治权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各个国家有自己不同的属性和宗教。龙国属火,信奉火教大明神尊。
    比如说出云山庄。此地实为历朝国师世袭的封地。国师在龙国掌握着祭祀、乞福的重任,还兼管皇族的碟铺事宜,自从西方的火教传入龙国以后,百余年间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赫然成为国教,而据说最接近火教大明神血统的出云伊家,也世居此位。伊善音之父,上一任国师深受当朝大王的倚重,几乎权倾朝野。
    另外一股子与之对抗的势力就是“清流”。龙国朝中一帮以李鹰台甫为首学士之流,以清高自诩隐隐才呈对抗之势。他们紧抓着对国师出云一族身为亡国之后位高权重的嫌疑抨议攻击,以满朝清议而左右舆论和君主的决定。虽然没有好似火教那样在君主心里完全的信任,掣肘的作用倒也是不可小窥。
    想当年,当朝大王曾想纳国师之女出云族的伊妙音为妃,就楞是被这帮“清流”们用皇族血脉不可乱之类的话压了下去,台甫李鹰居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斥责国师:“尔等出云余孽,苟且于世已是我王慈悲,焉敢痴心妄想染乱皇族血脉?是何居心,还不速速道来!”甚至教训大王:“大王幸爱群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则不可以不肃。”最后反而是大王作罢,安抚一番才算是平息。伊妙音后来虽纳入后宫却始终未能有封赏,其产下一子,排行第十的无戈爰剑一直也未有封号。现今太子欲立,而诸位皇子皆得封王,他才勉勉强强得到一个食邑三县的无欲侯的封号。“无欲”这个接近恐吓的封号就是李鹰等议定的。
    萧天云之前已经知道,龙国中,还实行着封赏同姓王的惯例,大约和汉初刘邦时期相仿。其
    “主上”称为大王,其余诸位王爷都在王前加封号以示区别,例如大皇子平王,六皇子定江王
    等。当今大王的子嗣颇多,除二皇子无戈明剑马上要被立为太子之外,得封王者有六子,封侯者更多。在朝野之中以李鹰为首的清流,由于门第区别也有不同的派别。而更由于龙国之制,太子立,即代理朝政,三年期满有所纪效无有失德就由大王亲自传位而正式即位。而每任大王,只能在位三十年。自立国起,鲜有超越。本朝大王在位已经三十年了。三年之前,立大皇子,却因着“德行不具”而废。此后,大王一直迟迟未立太子。所以朝中官员也由于拥立不同的皇子导致党派之争。其中最具风头的就是二皇子和六皇子了,两人皆各有所长,各有所持,一时平分秋色。加之一年前,老国师忽然去世,国师之位一直空悬,这就使得朝野上下明争暗斗、纷繁不已。目前,大王立谁为新国师,成为了其斗争的核心,来往议论之人皆围绕此。按说世袭罔替的国师之位应由其子伊善音袭。可是,以李鹰为代表的清流一向倾向于把出云遗族的势力消灭干净。此次就推出个“松林火鹤”来争夺。
    国师一派拥立的大皇子倒了。二皇子背后是与伊家为敌的李膺。六皇子背后是皇后外戚。明白了这前因后果,萧天云心里有些明白,当初伊善音为何一直住在出云山庄避客静养了。同时的,心里也有些担心,自己从出云而来,虽则没有什么太大的干系,可是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自己难免被牵连。于是总有心离开此地。梁成那里亏得他也认识几个字,说不成,写写画画也能沟通的明白。更何况,对两个相互信任的人,语言从来都不是沟通的唯一途径。
    却说这龙国李家,是真正所谓的名门世家,号称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曾经有一门三公侯的时景。现任台甫的李鹰,今年60出头了,身为世家子弟,他14岁上以文赋名动十国,被老大王任命为“渊文阁”大学士,官拜四品,从此仕途一帆风顺。现任的大王在位三十余年,他继续受宠,一路升做台甫,位列一人之下、百官之首。而今太子虽未立,但二皇子最受大王宠信也是举国上下无人不知的事实。听闻二皇子,有意求娶他的女儿。举国上下无人不认为他今后一定也官运亨通、风光无限。人活到这份上,又复何求!若生在这样的世家,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几世修行修来的!
    李府里,现在有三位公子,四位小姐。这李膺的正室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李明珠,十四
    岁进学,不到十八岁就娶了妻生了子,却是命薄,生子李士海之后,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端得是容貌无双,被选做贵妃,只是一直未有生育,遂逐渐受了冷落。不想后来四十岁上又生一位公子,年纪方才总角。而今,合府称的大公子是妾室所生,只因着他年纪最大办事亦得力,目前是和夫人一起管理着李府上下。
    大公子李明玉,时人皆称其有乃父之风。偏是李膺夫人王氏,原来也是世族小姐,要细细论起来比李家门第还要高些。年轻时候确也贤惠持家,也是上了当时贤妻传的。李膺的妾室,李明玉的母亲就是她从前的陪嫁丫鬟,当时娶来,也是她一手操办。偏怎的,王氏的头胎儿子不满二十上就意外而亡。伤心之下细细查来,最后见过的人正是李明玉的母亲。心里头就有些疑神疑鬼,再加上被那游方术士,山野小祭师胡说乱哄,竟一门心思相信自己儿子之死若非她所为亦是因她所克。自此后便真真拿她当杀子仇人了,闹的家无宁日,只是面子上还敷衍着,李膺在这上头又向来不曾留心,这李明玉和其母亲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大公子李明玉早年入学后,宗师觉着他“才气不在其父之下”,他自己在家里也总跟着别扭,有道是主侮臣死,母侮儿羞,便寻事想放出去。王氏也知其能力非凡,怕有一日他飞黄腾达了替母亲翻身,所以求了李膺让其协理府务。更弄的李明玉是左右为难,两头受气。这几日正值偶感风寒,病在家里,看着光景渐愈,便出来走走。
    闲步至花园中,赏鉴些春花风光。入到园内,辗转再三,欲寻那园深人静之处也好舒舒心中闷气,免得见人烦心。信步而走,李明玉只觉自己眼前一片灿烂,原来是一片桃树林子,阳春时节,灼灼其华,开的如喷火蒸霞一般灿烂。穿插其中,落英缤纷,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绕着碧桃花而过,就见一层新做的竹篱,青□□滴。顺着前去,就见亦是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一入门,就见一黄泥筑就矮屋,屋顶皆用稻茎掩护。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棵大叶展翠春海棠,秀秀郁郁,依篱而生,倒也其势若伞,更加上不知道是何花草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下面分畦列亩,小小一块园子,里头长着莫名花草,星星点点,却有股子异香在里头。
    李明玉心道:“这里原是花匠住所,竟是何时起的园子?”心下纳罕,遂推门而入。屋子里并无半点朱粉涂饰花样,一色的雪□□墙,下面是泥打地面,也是平整干净。屋子里小小一角火炕。炕上铺着黄澄澄的半旧席子,被褥全五,另就一只炕桌,上面黄铜油灯一盏,虽被仔细擦拭,也是满眼的油污。此外墙角放着个破旧木箱,此外无物。
    李明玉一时觉的此屋似乎并无人住,一时又觉的其贫寒中带着股清气,反倒比得园外的富丽俗套了。思寻再三正欲离去,一转头却看见那雪□□墙上有浅浅的两行,仔细辨认是那么两句:“心将流水同清静, 身与浮云无是非。”歪歪扭扭,似是用手随意划上去的。只因为新刷粉墙才显了出来。李明玉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熟读群书,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些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只有如此才得这沧桑过后安于平淡的感慨。”心里念着自己的身事,一时羡慕这境界,回转过来才发觉自己勾留的久了。已经太阳偏西,余光返照,映得一室亮堂,只觉心里说不出的舒心松散。
    萧天云因为自己一手好插花的功夫,渐渐得了花匠领头师傅的喜欢。遂把这一处原是看守的小房子与了他住。他好日子过惯了的,正牌的公子品位。兼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因着身世惨淡,心境所至,虽然同是孔孟老庄的教导,却和其“父亲”不同,心里头只向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路子走了。目前心无所求,只把有限的东西,摆弄起来,也就“资”的厉害。自得了这屋子,他就想尽办法:从竹园里砍倒的废竹子,托人篾了,编将起来。领头师傅带着伙计帮他翻新了茅草,又讨来剩余□□,刷却屋子。更亲手堆石、移来海棠。几下里,搞的让李明玉以为新起了院子。
    萧天云一天忙完,快到晚饭时分了。遂回来放自己的用具,再吃饭去。急匆匆奔进屋子,却不料想里面会有人,几乎撞个满怀。俗言道:“人吓人,吓死人”。直吓的萧天云“啊”的惊呼出来。声音嘶哑微不可闻不说,嗓子立刻火烧火燎的疼起来,剧烈得他直捂着脖子弯腰蹲地。
    李明玉只见个矮自己半头的身影急匆匆进来。被自己惊吓之后,蹲在地上。不明就理,急切中伸手托他起来。果然是他!只是月余不见,脸上病容退去大半,瘦骨伶仃的面容显的清秀了,那种与其身形极不对称的活力越发体现。嗓子倒还是没好,看样子疼的厉害,脸都皱起来了。只是,只是那皱着眉头的样子,别有一番……特别的在里头。
    ————————————————————————
    各位大大,晋江最新评分规则,没有评论,只打分的是不计算在内的。真麻烦啊!>_<
    不过也正好请各位多多拍砖,留下墨宝。也好交流一二。
    你们的留言,你们的脚印,是偶写下去的动力!
    当当当~~~~新人出场,呵呵。
    喜欢不?紧接着还有个重要角色的说,加上伊善音,很快就有得比了。^o^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