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子捡到宝了》74.寻人

    福来茶楼里,掌柜正对着打坏杯子耷拉着脑袋的小厮耳提面命。
    正这时, 自外面走进来一行人。
    打头的是一对儿年轻的男女, 后面跟着些高大的随从。
    那女子长相清秀, 肤色细白,当先走在前面, 她进来后就颦着眉打眼环视了一圈茶楼, 好似在找什么人。
    随后的男子也不知是做什么的,很是英武俊气,就是面上痞痞的, 带着些土匪气儿。
    那男子进来后也大致扫了眼茶楼, 掌柜此时心里就确定了, 这进来的客人确实是在找什么人。
    他抚了抚衣袖间的褶皱, 然后笑着踱步出来,摸着下巴上的青白胡子, 问道,“看两位客人……是在找什么人?”
    琼枝闻言, 当先站了出来, 歉意地看了眼面前约是到了知天命年纪的老者,苦笑道,“看先生仪度, 应是此处的掌柜吧,真是好眼力, 我们确实想寻一位公子, 不知掌柜……”
    掌柜笑了笑, 看了看女子,又看了看女子身后痞气的男子,试探道,“这位……夫人?”
    女子闻言摇了摇头,“先生还是唤我姑娘吧。”
    掌柜闻言点点头,比了比里头的空座,笑道,“这位姑娘,若是方便,不如……喝着茶谈着?”
    琼枝心里虽然着急,可也明白,此时也急不得,她看向掌柜,“不知掌柜这里可有厢房?”
    掌柜笑了笑,“自然是有的,就在楼上。”
    琼枝对掌柜点点头,“那行,那就麻烦掌柜的找间厢房了。”
    “不麻烦不麻烦~”掌柜笑着摇头,这客人来茶楼,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觉得麻烦。
    琼枝说罢扭头看了看身后的景廉,朝他点了下头。
    景廉见此,随意地一摆手,身后的随从就径直往茶楼的空桌子那儿去了。
    掌柜的迎来送往做了多少年了,心思自然灵得很,看着这,心里就有些了然了,这方才跟他说话的女子,想必身份比那男子要高,而那男子,也必不是普通人,看他身后跟的随从举止气度就知道了。
    随从坐在茶楼大堂后,琼枝景廉跟着掌柜上了厢房。
    几人坐定后,掌柜含笑问道,
    “不知姑娘要找哪位公子?”
    琼枝看了看景廉,二人对了下眼,而后她微颦着眉看向掌柜,神色间有些急迫。
    “不瞒掌柜,我们急着找一位姓谢的公子,这位公子应当是在宛城定居的,且……”琼枝顿了顿,道,“且这位公子好似有眼疾,不知掌柜的可曾听说过否?”
    掌柜闻言心里陡然惊了一下,姓谢的公子,有眼疾,这……这说的不就是自家公子吗?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下二人,心里不禁有些奇怪,看这姑娘也并不认识公子,那……她打听公子欲作何为?
    难道……是皇城谢氏的人?不不,不会是谢氏,谢氏是知道公子就在宛城的,这姑娘明显就不太确定,可她不是谢氏的人,那会是做什么的?
    掌柜的一时心里也想不出什么,只能先稳住二人,将此事禀告给公子再说。
    打定主意,他故作沉思状抚了抚自己的山羊须,而后沉吟着摇摇头,
    “姓谢的公子……且还有眼疾……这小老儿不曾听说过,”
    说罢他看向琼枝,笑道,“不过,若是姑娘急着找的话,小老儿可让店里的小二到处跑跑问问,毕竟,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宛城人。”
    琼枝闻言眼神黯了黯,而后道,“那就麻烦掌柜了。”
    掌柜的摆摆手,笑得一脸和蔼,“不麻烦不麻烦,姑娘即是客人,就没有麻烦这一说,就是不知姑娘方不方便说一下找这位谢公子做什么?”
    琼枝有些心不在焉,“没什么方不方便的,我们家公……小姐年前落了水,至今都没有下落,好不容易,我们在平城打听到一年前有位谢公子救了我家小姐,这不就急急忙忙赶了过来,顺着就打听到了宛城这里。”
    原是寻玉姑娘的……
    掌柜点点头,而后安慰道,“姑娘莫急,等下小老儿下去寻个店里的伙计帮忙跑个腿儿问问!这只要人在,总会找到的。”
    是啊,只要公主在,她总能找到的……
    琼枝点点头,殷切地看着掌柜,“若有消息,还望掌柜的一定及时告知我们,这一年多来,家里都急坏了。”
    掌柜眼睛闪了闪,而后笑道,“姑娘放心,放心。”
    掌柜又故作热心肠地问了许多其它的东西,见问不出什么了,就笑着同琼枝告辞,心里盘算着待会儿要亲自去谢宅一趟,看看公子是怎么个章程。
    心里想着事儿,他面上多多少少带出了些恍惚。
    琼枝只顾着发愁公主的事儿,没注意到,也没发现无意识把玩杯盏的景廉盯着掌柜离去背影若有所思的样子。
    掌柜下了楼就急急叫了辆马车往谢宅去,这虽说是公子放心尖儿里的玉姑娘家里人找了来,可到底是供着还是置之不理,他还是得见过公子才知道。
    两柱香.功夫后,移墨堂里,掌柜事无巨细都交待清楚了。
    谢青砚仔细询问过二人的衣着打扮气度仪态后,沉思了会儿。
    “这样,你先暂时不要说元元的事。”
    顿了顿,他肃着脸又道,“且安排个人盯住他们,我着人先查一查这几人的来历。”
    元元此时还未记起,若有人想趁虚而入,也并不是没有可能。谢青砚手指摩着指尖的绣字,眉间拢成浅浅的川字。
    掌柜的连声应是,而后将近来茶楼的事情拣着重要的说了些,就告退走了。
    谢青砚本是在琢磨着外公记载的一个药方,掌柜走了之后,他也没什么心思了,遂摸索着竹竿往外走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