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解读》22.贾宝玉《芙蓉女儿诔》词语解读3

    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这两句写的是贾宝玉目睹“七夕之针”(众所周知,晴雯针技高超)而痛惜物在人亡,原句直译指的是晴雯死后,七夕时鳷鹊楼空关,乞巧之针徒然悬着,却无人去穿。写由在人亡。其中,鳷鹊搂:西汉上林苑楼观名;汉武帝时修建而成,此楼之所以会和中国妇女女红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扯上关系,和楼本身没有丝毫关联,只是由于这个楼观的名字中有一个喜鹊的“鹊”而已(典出“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至于所谓“七夕之针”:自然是指阴历七月七日,天上牛郎织女渡鹊桥相会,而人间的青年妇女必在当天晚上穿针引线,来向织女表达祝福,并乞求女红技艺。
    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意谓晴雯死后,再无人能系五丝之缕。亦写物在人亡。所谓“带断鸳鸯”:即鸳鸯带断,这里比喻贾宝玉同晴雯的永诀。所谓“五丝之缕”,也就是五色的丝缕.典出古时候汉高祖宠妃戚夫人,与高祖恩爱异常,每年七月七日必定用五色缕相互系绑身上,谓之相连爱。
    蒹葭:指的是芦苇(《红楼梦》当中的诗词所引用的典故或者词组句子的意思,不能仅从引用部分来看,而要结合未直接引用写出的全部内容来看,才会明白其中的含义,所谓“蒹葭”也是这样)。典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泗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穿帘不度寒砧——典出南唐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意意思指的是晴雯人已死去,怡红院中再也传不来捣衣的砧声。所谓“寒砧”,是因为古代女子多于深秋之夜捣衣,故称“寒砧”。
    雨荔秋垣——典出唐朝梆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潭汀封连四州》诗中“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写晴雯生活环境的险恶、冷酷。荔,薛荔。秋垣:秋墙。
    隔院希闻怨笛——句面意思指的是从邻家院里偶尔听到几声哀怨的苗声。本句典出《晋书·向秀传》,大意是说,酸腐文人嵇康、吕安因为不识时务被司马昭杀死以后,其挚友向秀从他们的旧居经过,听见他们住宅的隔院有人吹笛,其声哀凉,向秀故而感音而叹,遂作《思旧赋》以寄哀思。
    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指的是当年捉迷藏的屏风后,贾宝玉再也无法听闻到晴雯的脚步声。所谓“莲瓣”,指装饰有莲花的鞋子,古人用来代指女子纤足。
    不甘于庸的宿命悲剧(转贴)
    一部作品如果要永垂不朽,一定有其精神境界呈现在其中。所谓的精神境界,就是作者真正企图透过外表情节表达的价值体系,读文学作品,不管是中国的或国外的,最终若不能分析出作者的精神境界,就会使陷溺於一个个故事中,流於琐碎没有核心。譬如前一阵子我们分析红楼梦,一定会让很多人感觉这种恋爱情节的发展,对话,实在是有够琐碎无聊。如果红楼梦的重心真的就在恋爱,为何连国外的中文研究,都一定要把「红学」列入研究重点呢? 因此我们最後来谈谈红楼梦的精神世界。
    超稳定的文化结构
    红楼梦第二回透过贾雨村与冷子兴的对话,说到曹雪芹企图探讨的主题:「与平庸相对的奇才」。曹雪芹用的手法近似庄子的譬喻法。(庄子的譬喻法一直深深影响中国的文学界,这是借用一种奇幻的故事,来说出非常重要的主旨。)曹雪芹以譬喻手法说:「天下有正与邪两种气, 正气所秉,则为尧舜禹.... 等仁人,邪气所秉,则蚩尤桀纣... 等恶者。当正气充斥满溢四海,邪气被趋於沟壑,偶而被激汤溢出,与正气混合,就生出另一种又非仁又非恶的气,此气既聪俊灵秀,又乖僻邪谬不近人情。在富贵之家则是情疑情种,在贫寒之家则是逸士高人,在薄祚寒门则是奇优名娼... 总之绝不会甘作庸夫驱策。这样的人有陶渊明阮籍稽康....,陈後主唐明皇...,唐伯虎卓文君...。」 注意,这段话长度只占红楼梦的万分之一,但是红楼梦全文按此主轴发展下去了。所以我们要花一点篇幅谈这一段。 正与邪,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大则影响历史书的盖棺论定,小则影响小老百姓的祭悼文。 但是这种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困扰,一是正与邪往往是在事後评注,所以冷子兴问贾雨村:「照你这么说,简直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了?」二是中国这种论正邪的思维模式,跟中国文化中非常著重伦理关系的文化体质相连了,所以正邪是透过人伦发展来论定,基本上是不探求超越人际之上的正义论的。这就造成个人无法对抗不合理的「人伦」思维,对抗者既无超越人伦之上的正义诉求,对抗本身就永远是不合法的。与上述两者绝对有关的,正邪论的第三个困扰是,在乱世中要趋向治世,只能依凭被动的等候事件自行发展,因为当非正义的情势出现时,既无超越人世的标准,中国的「以和为贵」「维持刚常」模式绝对成为主流。 在中国,革命家与改革者失败率是非常非常高的。所以金耀基才说,中国是一个「超稳定」的文化模式。
    奇才的无法安置
    在这种文化模式底下,有另一种人,其实是一直延续老庄传承的,就是不甘於在统的正邪论下屈从,但是因著文化的超稳定状态,又无力革命,只好走上另一条路。较好的状况就是看破一切,作脱逸隐士去了,最不好的状况就是犬儒式的讥讽,目空一切,反对一切,永远不相信任何答案。这样的人,其实跟翻滚於正邪论底下的人一样,是中国文化延续许久的一种思维模式。 红楼梦就是要探讨这个问题──在无力抗拒的传统之下,不甘於被平庸役使的人的挣扎。 我们要注意,贾雨村说及「奇才」时,所提的人物归类而言,有几个特色:
    都是艺术家型的人物。 中国的艺术以诗与画为主,所以所提诸人不是诗人就是画家。
    全都是宦场上失意的人或是被盖棺论定为「荒淫」的朝代末期皇帝。
    都是有名的多情种子。
    其诗风或画意甚至是生活方式上, 都有浓烈的脱离现世寻求隐逸的特徵。
    有不少女性。
    分析完这个主轴,我们回来看看红楼梦。
    红楼梦有浓厚的诗风在里面, 从林黛玉薛宝钗到贾宝玉迎春探春惜春,全是写诗人才。
    宝玉从未有问政企图, 甚至是对此相当反弹,可以说是宦场的「无能者」。
    贾宝玉在红楼梦第五回, 又以譬喻法的方式,被点出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要注意的是贾家宁府所有男生,没有一个不沾女人,但是只有宝玉被称为淫人,因为其余男人沾女人不动情,贾宝玉却是用情很深的人,所以这里所指的淫,是有身为男性却大大用情的「褒」意,也就是说,别的男人根本不配列入风情榜,不配称为淫人的。
    宝玉跟黛玉与惜春,都有很强的隐逸特质,或许说, 是因不肯屈从於社群约定俗成的人情世故,因而有离群特质。只因隐逸不见容於官宦世家,所以挣扎於其中无法有出路。
    红楼梦其实是完全以女性为主体的, 它是一个男女不平等的文化中,一群优异表现远胜过男性的女子们的故事。正是因为这样,红楼梦其实也给了很多处理文学中的女性主义的题材与灵感。
    男性世界正与奇的交错互抗
    在正邪论中的「奇人」主轴下,出现了两个世界──「正」与「奇」的交错互抗。在这里,曹雪芹处理了男性式的交错互抗,也处理了女性世界的交错互抗,而其交集,就是贾宝玉。
    我们先来看男性世界中的「正」与「奇」。「正」的典范,首推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曹雪芹故意将其名字取为「政」,有「正」与「政」两种含意。而贾政唯一的儿子「宝玉」,就人如其名的,反「正」反「官宦」,走向「奇」的道路。
    贾政是中国典型的「儒」。他学而优则仕,并不像贾珍或贾琏,做官全凭世袭。贾政也是中国文化磨塑下的儒士典范。他为国忠心,不贪小利,凡事秉公处理,正直,但是又很迂腐。在持家上,他对辎珠金钱不太有概念,对女眷世界更是懒得涉入,全心把经营放在对儿子的期许上。他曾深深期望过长子贾珠,但贾珠不幸早死,所以只剩次子贾宝玉可以期待,偏偏,在贾宝玉学爬走阶段,在一次测试孩子资质性向的游戏中,宝玉选了胭脂口红类,不拿笔墨书本,而宝玉後来果真只在胭脂淘中斯混,从此,贾政对宝玉的心也冷淡了。
    有一个很明显的父子对照,出现於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同样都是大观园景色,宝玉想的都是风景情趣,贾政想的是念书的好地方,贾政以题对额的方式试宝玉才情,宝玉连连出佳作,贾政却频频骂歪才,众清客拍马逢迎的观察贾政脸色,时而虚捧贾政,时而力赞宝玉,但贾政每逢宝玉被赞,一定扁损一顿,说是「大家不过取笑取笑,你也认真?」又对清客说:「不要纵他。」充分显示中国父亲的权威倾向,後来因宝玉对诗句违反贾政之意的拘泥己见,差点被贾政轰出去。
    宝玉很怕贾政,因为在父权之下,儿子从来就不会赢。但是从宝玉若干「反儒」言论中,可看出宝玉对父亲其实是很不屑的。譬如宝玉就喊那些读书求仕者为「禄蠹」,笑他们除了「明明德」不知有其他书,将一切只有权力欲的男性看成浊物,尤其痛恨逢迎拍马但求为官的清客,厌恶峨冠礼服贺吊往返之事,至於科举必考之学庸二伦孟子五经左传国策公羊谷粱汉唐文等,简直就无法忍受,说根本无法发圣人之奥,不过是饵名钓禄之用罢了!
    但只要宝玉和贾政同座,宝玉都是噤若寒蝉。以至於每逢佳节贾母想要众孙逗趣,都非得要贾政赶快离席才好。这便暗示了宝玉的「才」性,是斗不过贾政所代表的「正途」的。
    女性世界正与奇的交错互抗
    曹雪芹已透过「男人皆浊物」,贾家主角其实是「十二金钗」,说出了他对以男性为权利核心下男性表现的不屑,但在曹雪芹勾画女性世界时,一样用了「正」与「奇」两种交错对抗。
    女性中的小姐宝钗寡媳李纨与丫环袭人,就是很典型的「正」型女子。
    宝钗才情聪慧皆远胜过不肖的哥哥薛璠,但是宝钗远离读书事物,努力持守渐渐败落的家以分担母亲的担子,而遇到自己的终身大事,还为矜持一点心事都不泄露的,非得哥哥出面不可。到贾家住宿後,宝钗既劝宝玉好好读书在意经济仕途,搞的宝玉曾火的一句话不说提起脚就走,使宝钗当众难堪,而宝钗还是宽大海涵了宝玉。另外就是劝黛玉远离诸如「西厢记」等爱情文学,并阻止黛玉耽溺於诗词以免「移了性情」。宝钗种种表现,一看就知是中国文化下典型的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典范。
    袭人是宝玉的贴身奴婢,因宝玉爱惜女子,所以袭人身份自也特殊高其他丫环一等。尽管如此,袭人却是个深知在贾家为仆的要诀的人,她与其他丫环相处和谐,从不颐气指使他人,对宝玉忠心耿耿,也是不断规劝宝玉的人之一。袭人与宝玉很早就有性关系,但袭人对此事很矜持自重,绝不轻浮,所以尽管其他丫环诸如晴雯等多少知道些真相,也没人难为袭人。袭人这样的性情,当然是在贾家很容易生存且生存的很好的。所以首先是宝钗看中了袭人,随後王夫人也看中她,最後是在贾母眼中都比其他丫环特别些。很可以想见,如果贾家没生变故,袭人一定会变成虽身份卑微但深得人敬重的姨太太。这是丫环在富贵官家能攀上的最高身份了。
    至於女性中的奇才,就是黛玉,与性情与黛玉极像的丫环晴雯。
    黛玉与宝钗最大的差别不在才华,因为好几次诗词竞赛,黛玉与宝钗都是在伯仲之间。他们的差别主要在黛玉不甘於受制於社群人际的约束。这使她脱出平庸,走向「奇」的道路。有一次,宝玉做妃子的姊姊要试宝玉才情,命他做几首诗,宝玉仓促间灵感不及,挥汗如雨,宝钗跟黛玉都看到了,宝钗的作法是在宝玉的诗中,改了一个字,并略述及典故,但黛玉则是写出一首完整的诗偷偷掷给宝玉,这暗示了宝钗在人群间深谙隐藏自己的女性角色,而黛玉就算要帮宝玉,也是在做完整的自己,当然对於以长辈以男性为主体的社群,黛玉是不讨人喜欢的。
    黛玉就算是在公众场合,爱恶好憎也是说出来就出来,至於对宝玉的情感,也往往透过「吃醋使性的闹」尽情表达。这使她在贾家得到性情刁专难以应付的不良印象,而宝钗城府之深,几乎是到了完全没有喜怒哀乐的地步。这种保护自我与隐藏,其实与「无情」很难区辨,因此曹雪芹故意刻化了宝钗长期服用「冷香丸」,以暗喻宝钗的性情。的确,在中国的人际中周旋,若要面面俱到,最终是会因城府过深而性情冷淡,喜怒不藏於色,这是林黛玉绝对不愿也绝对做不到的。但宝钗却因此很成功,相云说她是「零缺点」,这话从耿直的湘云口中说出,是代表贾家给予最高的评价了。
    至於说到透过诗词意境表达自我,宝钗跟黛玉也不同。宝钗即或也能创作诗词,但她深知这绝非达官贵人专研之路,她表达过女子无才便是德,表达过诗词不宜耽溺,她的一切观点,都是:「如何协助丈夫仕途成功。」这种观点,其实是大多数人的观点,因此她没有孤立於人群之间与平庸者不协调的人际痛苦。
    黛玉却十分多愁善感,每一个季节,每一种花木的变化,她都有可能从其间看到不幸的自我,这就是有名的「黛玉葬花」──由落花中看见自己青春逝去命运悲苦──的情节的由来,这种重感情的性情,难免很容易生出易感掉泪的情状,这是连丫环都已司空见惯的了。
    至於晴雯呢,晴雯的才情与美貌都是丫环中数一数二的,她做事认真,也很有才情,绣工简直是无人能出其右,而且长的很美,但唯一错了的,就是个性孤高不掩好恶,绝不逢迎拍马,其性情之刚烈耿直,也是鼎鼎有名。因此得罪不知多少丫头。对她的描述最有名的一段,就是宝玉为买晴雯一笑,丢了好多珍贵扇子给晴雯撕,只因晴雯喜欢撕扇的声音。这段固然白描出公子哥把丫环纵的不像话,但也多少透露出晴雯实在该生富贵家的奇才奇性。这跟袭人是截然不同的对比。
    若比较这两组女子,会发现他们之间的最大差别,就是是否善於以温柔贤慧隐藏自我。宝钗与袭人每每出现,都绝对不是以自己为主体,要不以长辈贾母王夫人为中心,要不以宝玉为中心,她们更谨守的,是整个贾家家族(也就是中国社群的主体)对女性的期许。但是黛玉与晴雯却不理会这一套章法,她们敢於表现自我,爱恨好恶十分清楚,丝毫不遮掩情绪。他们的性格特质,一定多少干扰了各种人际伦理间的默契与章法,於是社群要作的,必定是压抑,以维持和谐。
    因为在人际伦理环环相扣的社会,「和」与「人际对应下的礼」,才是「正」的标准。因此大至为官者,小至奴婢丫环,都被他人所约束。「才」与「情」在这里是不被品鉴的。有才者错杂於平庸者之间,其因才情而兼有的特殊性情导致的「无礼法」,反而成为有才者最大的致命伤。
    人际伦理对奇才的压抑
    所以曹雪芹透过爱情三角,与长辈定亲,来透露这种文化特质对奇才的压抑。
    这么多长辈喜欢的女性中,宝玉心中真正锺情的是黛玉,他说只有黛玉不说「混帐话」,两人相知相惜,深知彼此是这「正」字当道的时代中非常稀少的人物。而对丫环,宝玉虽依赖姊姊般的袭人,却最疼爱晴雯。
    宝玉最痛恨的就是官宦清客之间的虚伪逢迎。这在众人视之为礼,在他则是无聊至极的活动。但他却很不幸的就是活在官宦之家,因此他把所有的寄托全放在了与黛玉的相知相惜上。但是宝玉一直有一个挥不去的梦魇,就是「金玉良缘」的传统。对他而言,金玉皆为媚俗的俗物,是与发达官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身份证明,他竭力要要抗拒这种平庸,偏偏宝玉出生就有玉,宝钗却有金锁片,这成为他与黛玉之间最大的心灵痛苦,因此在情感浓烈下的争执,屡屡因对金玉配的敏感而起。因此,贾宝玉才会在梦中喊:你们都说是金玉姻缘,我偏偏要木石姻缘。」木与石,根本就是山野之物,与官宦世家不相配的。这是宝玉永远抗拒不了的事实。
    宝钗跟黛玉这种差异性,当然造成黛玉渐渐落宝钗之後的结局。起初黛玉初到贾府,贾母因怀念死去女儿,深疼黛玉,让黛玉与宝玉居住於自己住所里,但宝钗後来也到了,众人就把重心渐渐挪移到宝钗身上。後来做妃子的元春首先表明更喜欢宝钗,而後众女子辈中,耿直的湘云也代表平辈的,表达对宝钗的敬重,基於湘云个人个性之故,湘云甚至与黛玉起过冲突。最後,连最心爱黛玉的贾母,也表示了看中宝钗作贾家媳妇。有好几段,出自丫环或家族人的口,都说黛玉性情乖戾(其实就是有强烈自我不合群的意思)。因此悲剧就在宝玉与黛玉挣扎无效下发生了。这不只是情感的重创,也是奇才在中国的人际伦理文化下的不断重蹈覆彻的命运。
    黛玉虽不免悲剧,但因其身份的特别,贾家等於是用婚姻来做裁定,不直接审判她。但丫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贾家渐渐败落,仆人中渐有不良操守,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第一个要整的,就是晴雯,理由只因她太美,对宝玉有不良影响。其实这对晴雯真是很不公平的。她既无勾搭宝玉的行径,也无偷懒犯错的记录,王夫人无法容下她,真正的原因只是她太特别太不平庸罢了。因此晴雯被逐病死贫困的家後,宝玉写了一首很长的词祭悼晴雯,词中充满愤愤不平之气,无可奈何之意,还有隐隐的不安,这不安,正是对黛玉未来的一语成谶。
    黛玉曾以诗寄托己情,诗上描绘的是五个女子: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黛玉因见古史中有才色者最终际遇让人钦羡悲叹者甚多,写作此诗,无非是借诗表达对自己命运的不安。讽刺的是,此诗作成没多久,宝钗恰跟黛玉规劝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女孩还是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好,曹雪芹以此衬托了黛玉的命定结局。其实不只林黛玉,在男人世界岌岌营营於权势,庸庸碌碌於仕途的游戏规则里,贾宝玉又何尝能一辈子被贾母保护著,不面对无法生存下去的现实呢?
    於是透过三角爱情,曹雪芹完成了一大控诉:文化体系中的一种超稳定却不完满的状态,正是中国历史上某类不甘於轨道的人争脱不了的困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