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师科举日常》51.初露水面06

    会试放榜, 排名比乡试靠后, 取得第八名。
    陆决明有些意外, 但是又不知道意外什么。
    不知道是该意外自己考了一个好名次,还是该意外排名与以前相比较为靠后。
    “相公, 你在想什么?”青黛看着陆决明微怔,轻生的问道。
    陆决明回神,“没想什么, 我们先回去吧。”
    回忆自己的所想,陆决明哑然,想这些做什么,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回去以后,利用空余的时间,陆决明将自己知道的,能说的毫无保留的告诉了青黛。
    现在是非常时期,知道的多一点, 对青黛更为有利。
    他们现在夫妻一体, 所有的困难都是要一起度过的,瞒着另外一方显然不是聪明的行为。
    告诉青黛,也是让她更明白事情的始末,可以自己掌握主动权, 而不是被一点风吹草动弄的疑神疑鬼,心神俱疲。
    三天之后, 殿试开始。
    众考生们忐忑不安由公公领入宫门, 谁也不敢东张西望, 害怕的手心都起了薄汗。
    陆决明心情还算平静,可是在周围环境以及考生们的影响下,也不知不觉间严肃起来,时时保持着注意,谨言慎行。
    在公公的引领下,考生们来到殿试考场太和殿。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进去考场依会试名次正经微坐,眉眼低垂,安静的等着皇帝的到来。
    考场十分安静,静到似乎连呼吸都听不见。
    大概一刻钟之后,考生们似乎感到一股浩荡气势扑面而来,他们不敢抬头,却能猜到来人是谁。
    忽然,一道略尖锐的声音响起。
    “皇上驾到——”
    一道明黄色的身形出现在众人面前,考生们没有谁抬头,纷纷下跪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皇帝声音平淡却不失威严。
    待考生们起身后,皇帝也不耽搁,而是直奔主题,开始分发试卷。
    殿试考题与会试差不多,都是考察如何为官。
    试题也只有很简单的几个字:国以何为本,本微,官着何为,本盛,何为?
    陆决明看到试题的瞬间,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答案,只是还要加以润色。
    在翻阅以前的试题他就发现,当朝皇帝在出题的时候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关注民生,关注普通百姓,明白民盛则国富。
    不得不说,这种思想在整个大环境下,还是比较前卫的。
    抛开心中所想,陆决明拿过试卷,封闭外界的一切感官,专心致志的答题。
    考场十分安静,只听到答题时的刷刷声。
    众考生们在拿到试卷后,都全身心的投入到答题之中,初见皇帝时候的忐忑早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皇帝坐在御坐之上,那双看似平淡,实则睿智的双眼不停的扫过众考生,看到满意的心中暗自点头。
    这些或许就是将来的国之栋梁,是他将来的贤才良将,他要好好的看一看。
    当看到陆决明时,他目光微微一顿。
    最近老二有些急躁了。
    殿试的时间很短,很快,钟声响起,监考官们开始收试卷,没有答完的考生们急的满头大汗,但是碍于皇帝在场,心中也明白自己不能有多余的动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监考官们将试卷收走。
    因为他们都知道,就算殿试不中,还能获得一个同进士出身,虽然和进士差了不止一星半点,若是御前失仪,那可就重罪,搞不好就会性命不保。
    殿试阅卷时间和会试一样,同为三天。
    这三天尽管陆决明面上平静,平静到任何人都以为他胸有成竹,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中是紧张的。
    他考科举的初衷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再受人欺凌,但是因为后来发生的种种事情,他的初衷渐渐变了。
    如果仅仅是为了不再受人欺凌,他还不会紧张,但是现在他的背后有人在不眨眼的顶着他,时时刻刻在想着怎样才能要他的命。
    而且这人还位高权重,如果他不能拿到更多的权利,根本不足以抗衡。
    这一点他很清楚,所以心中才会忐忑不安,但是他并没有打算告诉任何人,如果没有办法,告诉别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三天过后,殿试放榜,御前侍读宣读中举名单。
    殿试名单按照成绩录取,每一届殿试录取人数都不同,但是波动幅度也不大,唯一变的就是一甲。
    一甲为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头名为传胪,中二甲的人数由当届考生质量而定。
    三甲为殿试没有通过的考生名单,赐同进士出身。
    这一届的状元和探花陆决明不认识,仅仅是在考场上看到过。
    状元是一位弱冠之龄的年轻学子,长相敦厚老实。
    探花郎看模样比状元稍小一些,是一个面如玉冠的俊美小生。
    看清探花郎的样子,陆决明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现在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古人看脸给探花位果然不假。
    排在第二位的榜眼陆决明倒是熟的不得了,毕竟曾经朝夕相处过几个月。
    等侍读念完名单,楼毓走过来,对陆决明抱拳道:“陆兄,恭喜恭喜。”
    陆决明回礼道:“楼兄,同喜同喜。”
    来到京城之后,陆决明没有主动去找过楼毓和徐清远。
    同样的,他们也没有主动来找过他,就连闹着要来找陆商枝的徐清远,都憋着一口气,愣是没有主动出现在陆决明他们面前,这让陆商枝生好一阵子的闷气。
    不过他们都明白,在这种时候,有些事情,还是得避讳一下。
    “探花郎何在,还请探花郎更衣。”
    官差捧着衣服,四处找不见人,没办法,只能提高声音。
    “楼兄,那边在叫你,快过去吧。”见到官差手捧着衣服,像无头苍蝇一样打转,陆决明不禁失笑。
    楼毓也是才发现,同样有些忍俊不禁,他轻笑一声,歉意的说道:“陆兄,失陪了。”
    告别了楼毓,无事可做的陆决明转身回家。
    殿试的成绩比他想象的要好,二甲头名,虽然在身份上差了一甲许多,可是对于陆决明来说已经足够了。
    官场有非一甲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但是二甲想要入内阁也不是没有办法。
    科举过后,朝廷还会另外举报一场考试,通过这场考试的庶吉士就有机会获得进去翰林的资格。
    不过陆决明并不打算考庶吉士,一来为形势所迫,容不得他做过多的选择。
    翰林虽然天子进臣,可是没有实权,面对晋王,他什么也做不了。进入翰林之后再京城任职,而京城又是晋王的老巢,有道是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他这一只小虾米能做的了什么。
    即使晋王有皇帝的掣肘,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可他毕竟经营了这么多年,若是哪一天他来个鱼死网破,陆决明不觉得自己能成的了多久。
    倒不如申请外放,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虽然外放可能会给晋王下手的机会,可到底不像京城那般熟悉,想要对付他还是要多费一些力气,而且他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京城施展不来来,到了外面却是未必。
    不但如此,只要外放成功,无论官职大小,他都是一个实权,实权怎么也比虚权来的好。
    这第二点吗,就是陆决明的私心。连轴转了这么久,他也累了,懒得去考。
    第二天一大早,本次科举进士要进宫谢恩,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机会,只有殿试前三十名才有这个殊荣。
    这次朝见以后,进士们有的会留在京城,但是官职太小不够资格上朝,有的或许会和陆决明一样选择外放,几年甚至有可能再也没机会回京城,也有的可能就只是一个进士出身,等不到任何官职,也再没有见皇帝的机会。
    所以他们都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时刻小心着,保证自己不会行差踏错。
    随着官员们浩浩荡荡的进宫,不过他们与朝见的官员不同,他们只有等皇帝同意之后方可进入金銮殿。
    明媚的早晨,宫中寂静,忽然一声尖细的桑心自远方传来:“宣金科进士觐见——”
    下一刻,声音更近了:“宣金科进士觐见——”
    ……
    不一会儿之后,声音就在耳边响起:“宣金科进士觐见——”
    陆决明忍不住黑线,看来现代的古装神剧偶尔还是靠谱的。
    太监话音一落,前方人影微动,陆决明知道这是要进入金銮殿了。
    陆决明收敛心神,保持着礼仪跟在后面,进了殿内,遵循着之前学过的礼仪行跪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颔首,右手轻抬道:“众爱卿,平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