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宗》第002章:成功的本质与世界观

    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就得弄明白什么是成功,才不会产生误判。否则虑非所率、得非所得,到头来只是一场空,面临的就是无尽的悔恨。
    要想走向成功,首先得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是天道演化的结果,只是一个造化游戏。作为玩家,认真你就输了,但不认真你也会输。
    这种不认真又最认真的状态,就像我们玩一个竞技游戏的状态一样,如同LOL这种竞技游戏的最强王者,就是以这种状态来玩游戏的。
    首先我知道这是一个游戏,结局实际上并不重要。
    看破=没有网瘾。
    真正的输赢不是结局,而是体验游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才是衡量你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真正标准。
    游戏体验太差,自然就输了。一个良好的游戏体验,你就赢了。
    当一个人看破了这个世界,意识到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游戏。但又没领悟到玩游戏所追求的就是‘快乐’的时候,就会陷入迷茫。这是一个人最空虚、最脆弱的时候,也最容易被病毒入侵。
    这种病毒就是佛教的东西,他会劝你‘放下、不争’: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幻觉,都是假的。你就不要玩了嘛!佛祖都割肉喂鹰呢!你也割肉喂我吧!
    人的内部一旦没有足够强大的杀毒程序,被这种病毒感染了之后,就成了一个行尸走肉,就沦为他人的血食,被人随意鱼肉。
    当你想明白游戏的意义,知道玩游戏实际上是为了追求快乐,你就能把这种病毒杀灭了。
    谁剥夺了我追求快乐的权力,我就给谁治疗网瘾。
    这种看破,会有两种极端的结果,和一种中和的结果。一种是被唯心论病毒感染,变得好无血性。一种就是血性被空前激发,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但还有第三种结果,那就是让一个人变得内心波澜不惊,同时又无比积极、灵动,即不乐无不乐,乃至极乐。
    形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才能以正确的方法去玩这个游戏。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当一个人看破这个世界后,就有三种不同的打开方式。
    唯心论是不正确的,游戏它是存在的,并不是假的。游戏的规则、世界的规律,不以玩家的意识形态而发生改变,不是你幻想世界是这样的,他就是这样的。
    唯物论也是不正确的,信仰唯物论的结果就是成为低级玩家,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结果,就像是LOL里面无脑冲塔的‘小学生’,只会被高级玩家吊在天上打。你被人家虐了一顿,毫无游戏体验,就算最后送你赢又能怎么样呢?当然信仰唯物论的玩家,他不在意是不是被虐了,因为游戏充满乐趣啊!
    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唯心论、唯物论。这个世界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
    就像是你玩一个游戏,你说这个游戏是唯心的,那肯定是错的。你说这个游戏是唯物的,但你又摸不到真实的东西,同样也是错误的。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唯心论、唯物论又不能说是错误的。
    当一个玩家的游戏体验极差,他选择了唯心论进行‘解脱’,在家里挂机你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已经死猪不怕开水烫了,淘汰就淘汰,不在乎!不想玩就是不想玩。
    当一个玩家还处于低级阶段,就只能选择唯物论来玩这个游戏。你又不能让低级玩家马上就变成高级玩家,他们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而且没有低级玩家的存在,又如何衬托出高级玩家的存在呢?
    作为一个真正的高级玩家,必然是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挂机玩家、低级玩家’的。
    这个世界没有对错,只有‘玩与不玩、高级与低级’的区别。
    是否快乐,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就又有对错之分,在别人那里正确的东西,在我身上就未必正确。我身上正确的东西,在别人身上就未必正确。
    所以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似是而非的。
    不真实又真实,没有对错又有对错,没有善恶又有善恶。
    于我有利,能让我快乐的,就是善的。让我痛苦的,则是恶的。
    只看你是什么物种、种族,不同的形态特征,意味着天性的不同。天性的不同,造成了追求的不同、需求的不同。
    符合我天性的东西,符合我的需求,就是善的。
    《大学》有云:君子之道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张子正蒙注》序章有云:《大学》之道,明德以修己,新民以治人,人道备矣。而必申之曰“止于至善”。不知止至善,则不定,不静,不安,而虑非所虑,未有能得者也。
    何谓至善?
    止于至善,就是对快乐的追求。并非是让我们做一个老好人,而是‘追求完美’。世间最完美的,无非是‘尽性’二字罢了,尽性即‘尽情’。
    天道看似无情,实有情也。这世间一草一木皆有其用、皆有其情,何况是人。释放自己的天性,让自己快乐就是至善,去追求能让自己快乐的需求,就是至善。
    道德的沦丧并不可怕,人与万物的天性是不一样的,也意味着天生的道德高度有所不同。即便是人类身上,不同的人种其天生的道德高度也是不一样的。低级玩家,与高价玩家,追求快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真正可怕的是人性的扭曲,人性一旦被压制,人就会感觉痛苦,身上就会产生、积蓄戾气。戾气一旦积蓄过多发泄不出去,就会想方设法的去折腾别人,戾气发泄不出去就会毁灭自己。看到别人快乐就会嫉妒,总想把这世间美好的东西破坏掉。
    万物也是如此,万物各有天性,即便是一棵小草也有天性。万物的天性被扭曲,也会产生戾气报复人类。
    进而造成人与人、人与万物的相互践踏,资源被大量浪费,财富的不足就引起了争斗,又浪费了更多的资源,进入恶性循环则天下大乱。
    天性的不同,也就意味着追求的不同,也就意味着需求的不同。就如同人的追求,就与动物、植物不同。狗吃屎是天性,有屎吃就会感觉快乐,人吃屎就会感觉痛苦。
    既然需求是不同的,那就意味着人与人、人与万物的成功也是不冲突的。
    进而我们就能推断出一个结论:成功并不是一种稀缺品,反而是广泛存在的。
    每个人的成功是不一样的,一味的模仿别人就会造成‘虑非所率、得非所得’,一旦对成功的目标产生了误判,结果就是面临痛苦。痛苦就会产生戾气,戾气就必然要发泄出去,就会产生破坏,则天下大乱,每一次改朝换代,其本质就是天下产生了大量戾气。
    佛教唯心论也有用,这是治世变成乱世,‘天地倒置’的阶段,一方面用来制造乱世,一方面又用来平息戾气。如明代王阳明所创的‘王陆心学’,其目的就是为了肢解明王朝。
    唯物论同样有用,这是乱世走向治世的阶段,用来发泄戾气的,进而以斗争求团结,以破坏求建设。如明末清初王夫之所创建的船山之学,所用的世界观就是唯物论。尘封将近三百年之后,在近代空前爆发,在文化上策动了辛亥革命,太祖也出世船山,带领人民翻身做主。
    到了治世,唯心论、唯物论都不管用了。这时候就需要用‘非心非物’的世界观,提倡的就是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的‘共赢’。以包容的态度让天下众生各得所欲、各得其所。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与物都能尽情、尽性。把国家变成一个人间乐土,人人都能快乐,万物也能快乐,则不会产生戾气。
    天道演化,一盈一虚,一治一乱,往复循环,三种世界观在不同时期轮番登场。
    船山之学的源头是庄子所传,经张载、王夫之这些先贤的传承而最终成型。这一脉在历史上只是偶尔出来闪耀一下,很快又隐匿无踪,让人搞不懂这一脉想干什么。相当于这一脉是道家披着儒家的外衣,潜伏到了儒家的队伍。虽然高举的是唯物论,实际上用的却是‘非心非物’的世界观。同时又尊重现实规律,通过提前布局打造出了‘唯物论’的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首先就是要围绕着‘非心非物’的世界观来进行。太祖建国后废除儒家等一切糟粕文化,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清理了障碍。
    我们当前正处于使用唯物论的后期阶段,还需要一次爆发,进而把戾气发泄出去。
    对内,改革开放四十年里积蓄的戾气,是需要爆发出去的,人民身上积累的戾气太多了。我们好需要进行一次以斗争求团结。但武力斗争、社会运动这种斗争方式,在现阶段是不可取的。因为改革开放的戾气,是在市场竞争中积蓄的,因此这次斗争,也是以较为温和的市场竞争的方式来进行的。
    对外,则是中华民族身上的戾气,需要在世界进行爆发,进而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这次爆发主要也是以非战争的方式来进行,但又需要强大的武力进行支撑。
    这次竞争的本质,是‘非心非物’的世界观,对‘唯物论’的世界观产生碾压式的降维打击。
    这种世界观的差距,就像是量子力学、相对论、牛顿三定律之间的竞争一样,人类科技还比较低级的时候,只能用牛顿三定律,而拿出相对论就用不了。但发展到一定程度,高级的理论工具就能够发挥作用了,竞争力就比低级的理论工具要强,但低级的理论工具依旧有用。
    上一次的竞争,是唯物论碾压了唯心论。而这一此的竞争,则是‘非心非物’碾压唯物论。
    一旦非心非物的世界观占据上风,华夏内部就会停止内耗、一致对外,进而回到世界的中心。必然是内部率先进入竞争阶段,内部竞争结束前,对外竞争用的还是‘唯物论’。
    这一次的斗争,变现为广大人民加入市场竞争,这也是当前在物质上还未取得成功的群体,这一群体要取得成功,就必须采用非心非物的世界观。就像是最强王者,给低级玩家治疗网瘾一样。
    如果斗争的两个阵营,都有足够的自觉,这此的内部斗争就是文斗。如果掌控者社会资源的,改革开放先富裕起来的这批人不够自觉,反而还疯狂压制人民,则有可能演变成武斗。
    这次斗争的双方在利益上本身是不冲突的,会发生武力冲突必然是双方对‘成功’产生了误判,没有想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双方都要明白真正的成功是为了让我们快乐。
    快乐是无形的存在,又是通过有形来创造的。相当于我们不能忽视物质的作用,但也不能过分的追求物质。
    就像是盖一个房子,明明半米厚的墙壁就够用了,你砌成十米厚的墙壁是几个意思?是不是傻呀?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体,首先进行自我纠正,把太厚的墙壁进行缩减。没有富裕起来的群体,则不能学这种把墙壁砌成十米厚的行为。
    民族内部本身就是一体的,是有共同利益的。在物质富裕的标准下分化出来的两个阵营,也是可以做到各得所欲、共同富裕的。
    这次两会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这是给广大人民入场做准备。
    而那些实在不愿意把房子的墙壁从十米缩减到半米的的网瘾少年们,可以去国外装逼、炫耀。华夏小九州是走在人类进化的前沿的,而世界大九州还很弱后,有足够的装逼空间。例如李嘉诚就开始转移阵地了,把资本转移到ying国。
    一旦西方人设定的华人天花板被打破,其他民族根本就玩不过华人。这些想继续装逼、炫耀,过人上人的华人,自然就是继续用‘唯物论’,他们在华夏内部就没有竞争力了,要继续过好日子,就必须转移阵地。他们这一阶段的使命就是向外开拓民族生存空间,华夏本土力量则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当一个人知道了‘成功=无形的快乐=有形的塑造’之后。下一步就是观察自身的天性,进而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