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谋士》002--常遇春攻打婺州

    当时驻守婺州的守将名叫石厚。他手下兵马不多,探听到常遇春大军将至,十万火急地派人送信去处州,要处州统领,也是自己的哥哥石宜,尽快发兵来救援。
    处州,青田城,刘府。
    一位大约四十多岁的男子,正在自己宅院后的小山上思考着什么。
    只见那人生得身材挺拔,仪表庄严,两道眉毛疏淡修长,一双眼睛十分深邃,高鼻梁,嘴巴下边蓄着整齐的胡子,身上穿着一件青色丝袍。
    这人正是江南名士--刘伯温。
    刘伯温正在思考着天下大势。
    最近江南有陈友谅在江州称了汉王,有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国公,还有方国珍在浙东称霸一方,正是三方鼎立。
    刘伯温夜观天象,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看来将来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人,将会是朱元璋、陈友谅、方国珍三人中的一人。”
    婺洲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城。
    石宜率领部队抵达了婺洲,与弟弟石厚汇合,三天后,城外三十里,常遇春的大军驻扎在婺洲城外,大战一触即发。
    常遇春,是朱元璋的老乡,如今年纪将近五十岁了,长得相貌粗狂,身材魁梧。
    常遇春祖上世代种田,家境贫寒,可是遭受元朝蒙古欺压,父亲便让他拜师学武,希望儿子将来能有用武之地。
    常遇春渐渐学会了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箭法,能够百步穿杨。
    常遇春二十三岁那年,到本地将领刘聚手下,担任了百夫长。后来,因为感觉元朝腐败,刘聚又胸无大志,贪赃枉法,便离开了刘聚的部队,回乡务农。
    常遇春自己说他投靠朱元璋,是天意。
    那年夏天,他正行走在路上,路过一片树林,便在树下休息乘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梦里,常遇春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在喊他,“快起来,快起来,你的主公来了!”
    常遇春猛然惊醒,就看到一队兵马从路上经过,为首的将领正是朱元璋,便自此投靠了朱元璋。
    跟随朱元璋后,恰逢朱元璋率部队横渡长江。
    可是长江对岸,已经有许多元兵驻守,并向朱元璋的部队射箭,一时,朱元璋渡江受阻。
    常遇春当时镇静地站在船上,手拿一张巨弓,弯弓射箭,一箭射中敌方首领,元兵顿时乱作一团。
    常遇春趁机率领先锋部队,冲上对岸。
    元兵很快又汹涌而至,把常遇春的先锋部队团团围住,想要活捉常遇春。
    常遇春如同狮子般,大吼一声,元兵顿时惊恐万分,同时后退了几步,常遇春立即率领部下拼杀起来。
    而朱元璋的大部队随后也冲上了岸,朱元璋随即指挥兵马,将元兵杀得屁滚尿流。
    那一战,常遇春立了头功,被封为先锋官。
    后来,常遇春又屡立战功,升任为副将,跟随大将徐达,攻取了镇江、常州、宁国、池州等地。
    常州一战,常遇春机智英勇,生擒了敌将张士德,又立了头功,被封为主将,独自统领中路军。
    如今常遇春率大军进攻婺洲,朱元璋许愿给他,如果攻下婺洲,将升任他为中翼元帅。
    常遇春十分高兴,心里想到:小小的一座婺洲城,攻打下来简直容易的很。
    婺洲城守将石厚,早已耳闻常遇春的部队作战凶猛,而常遇春本人又是一员无敌战将,所以丝毫不敢疏忽。
    石厚与哥哥石宜将全部兵马撤回婺洲城中,紧急加高加固城墙守备。
    婺洲城城墙本来就十分坚固,此次又休整一番,更加易守难攻。
    石宜和石厚兄弟二人,只希望能凭借坚固的城墙防守,等到常遇春大军久攻不下,粮草短缺的时候,或许会撤兵。
    同时,石宜火速发书信给处州三城的手下,即丽水城守将胡深、叶琛,龙泉城守将章溢,青田城守将肖玉青和刘伯温,告知他们婺洲被困,要求他们再发些兵来增援。
    不料,丽水城内,胡深与叶琛商议,认为此时去救援婺洲,大概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万一路上常遇春派兵伏击打援,必定被歼,于是还是按兵不动。
    而龙泉城守将章溢,手中部队,一半已经被石宜调离,去守备婺洲城了,章溢也是自然没办法救援。
    收到石宜的书信,刘伯温感到了形势的严峻。
    眼下江浙形势,杭州有张士诚,浙东有方国珍,浙中又来了朱元璋,与这三股力量相比,自己手中的部队,根本不能与他们对敌。
    如果尽发兵去救婺洲,万一方国珍的部队再偷袭,那就十分危险了。
    刘伯温嘱咐青田守城将领肖玉青,需谨慎行事,万万不可妄动兵马。
    时值初冬,阴雨连绵,冷风刺骨。
    婺洲城防坚固,又集结了石宜手下的官兵,石宜、石厚兄弟二人又治军号令严明,虽然面临重兵困城,但仍然决心守城。
    常遇春率军围困婺洲,竟然久攻不下。
    前几天常遇春发兵攻了几日婺洲城,无非是用巨木撞城门,长梯登城墙之类的战法,但都被城中守兵击退。
    常遇春大怒,命令大军在距离婺洲城三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另外派人制造攻城器械,建造好了十辆吕公车,十座仙人桥,几百条铁龙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