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
张三丰曾作一首《上天梯》词,是祖师苦求金丹大道,修炼有成的过程自述。[2]可作为张三丰生平和出身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编者此处引取词句加以解释,来讲述其三丰先生的出身、形象和早年经历。
张三丰画像
张三丰画像
词曰:大元飘远客,拂拂髯如戟,一曲上天梯,可当飞空锡。回思访道初,不转心如石,弃官游海岳,辛苦寻丹秘,舍我亡亲墓,乡山留不得,别我中年妇,出门天始白,舍我丱角儿,掉头离火宅,人所难毕者,行人已做毕,人所难割者,行人皆能割,欲证长生果,冲举乘仙鹤。后天培养坚,两足迈于役,悠悠摧我心,流年驹过隙,翘首终南山,对天三叹息。
天降火龙师,玄音参一一,知我内丹成,不讲筑基业,赐我外丹功,可怜谆告切,炼己忘世情,采药按时节,先天无斤两,火候无爻策,只将老嫩分,但把文武别,纯以真意求,刀圭难缕晰,十月抱元胎,九年加面壁,换鼎复生孙,骑龙起霹雳,天地坏有时,仙翁寿无极。[2]
大元飘远客一句,据史书记载,张三丰先生约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这句大元飘远客与汉终唐国飘蓬客。(吕洞宾《敲爻歌》),两位祖师都称自己是客,这跟现代通俗的客的含义不同,道士出家修行称作客,是出家无家,抛弃世俗的一种谦称。大元飘远客有版本也写做大元飘蓬客,将远字改为蓬字,含有道家修仙成为蓬莱仙客的意思。而史实证明,张三丰先生主要是活动于明朝,若改为蓬字,则应该是大明飘蓬客,比较妥当些。所以,《上天梯》这句大元飘远客,比较符合祖师出生在宋朝末年,直到67岁入终南山出家的这个时间跨越的。
张三丰武当山画像
张三丰武当山画像
拂拂髯如戟一句,是张三丰先生的自画像。史载张三丰先生的相貌是丰神奇异,龟形鹤背,大耳圆睛。拂拂,胡须茂盛样。说明祖师是一个两腮长有浓密而茂盛,如戟般JianYing胡须的美髯公,颇有一派仙风道骨风范。
弃官游海岳,辛苦寻丹秘一句,记录了张三丰先生,曾经还是一个候补官员,他之所以放弃这个功名,要去如此辛苦的云游四海,目的是为了寻找真师,以获得金丹大道的真传。
舍我亡亲墓,乡山留不得一句,陈述了祖师中年丧考妣,为了苦寻丹秘,违背祖训未丁忧,就离开了家乡。
别我中年妇,出门天始白,舍我丱角儿,掉头离火宅一句,陈述了祖师是中年出家修行的。为了减轻出家给妻儿带来的痛苦,他天蒙蒙亮就悄无声息的离家了,走的时候,儿子尚且年幼,还扎着小辫子(丱角儿)。祖师狠心别离中年妻与幼年子,这样的决心,是源于修道的破常格理论。[2]我们从《上天梯》上半部分的自述,可以了解张三丰先生的生活年代、相貌特征、家庭情况、家庭成员等,特别是出家前破常格的勇气,以及他看破名利、弃官、弃丁忧、离家、别妻、弃子、云游、信道、访道、修道的艰苦生活等等,《上天梯》字里行间,都详细的告诉了我们。
天降火龙师,玄音参一一一句,祖师说,感谢上天的垂爱,让我幸遇火龙真师,恩师元音切切,为我一一的讲解了炼金丹的秘密。此处是第二段对三丰祖师生平讲述很重要的一句。此处提到火龙真师即是火龙先生贾得升。
事迹
至正初,张三丰返故里扫墓,复入燕京,昔日故交皆已过世。西山得遇邱道人相叙道,乃知邱为早年相遇之高士。别后复至秦蜀,又游荆楚之吴越,侨寓金陵,传道沈万三。后仍入秦,居金台观。至正十九年,张三丰离别金陵时预知沈万三有发配边疆之祸,遂叮嘱曰:东西王气正旺,今后我们会在西南相会。
至正十九年九月二十日阳神出游,弟子杨轨山以为羽化,置棺收殓,适阳神回归。三丰念轨山朴实善良,遂携其隐去。后二年,元朝数尽,明主未立,张三丰又结庵武当山。居武当搜奇揽胜,见遍山宫观皆毁于兵火,乃言此山异日必大兴。遂领道众将各处宫观废墟一一清理,草创庙观以延香火。时授高足有邱元清、卢秋云、张振洋、叶阳、张景涛、孙碧云等,张守清也得与三丰相交,结为道友。
洪武十七
张三丰画像
张三丰画像
年至十八年间,朱元璋两度诏请三丰入京,皆避而不见。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复作云游。
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遁入云南。这时,沈万三因得罪朱元璋,遂被治罪全家发配云南。在云南恰遇张三丰,正应日后当于西南会面之说。张三丰遂沈万三天元服食丹药,夫妻得服遂白日飞升。
永乐初,朱棣又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三丰,岂料胡广在武当与三丰遇而不识。(胡广名为寻仙,实为寻建文帝。)
永乐十年,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众,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时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朱棣派人屡访不遇。据《张三丰外传》的记载,说在1418年春,永乐帝特意驱车去均州武当拜望张三丰,三丰不在,有兴而来,扫兴而归。永乐帝勃然大怒,于是命令一个叫胡广的人去招寻张三丰,如招寻不到,则要处死胡广。
永乐十四年,朱棣怒斥胡广寻三丰不力,胡广再访武当,于武当祈祷,望三丰先生能念其诚苦应诏回京,终见三丰。传说张三丰当时应太上老君邀请参加qun仙会,正驾云头前往,过武当遂感胡广之祈祷,于是按落云头,降于胡广面前,对其言:你且回京见驾,言我即去便是,不必多虑。胡广便策马回京。跨年还得京师,乃知三丰先生早于前在金殿与永乐会得一面。此即为金殿飞升之说当时还有一种传说,说张三丰能飞身入宫、遁身而归,这些都不足为信。但有一点还是真实的,张三丰曾书字一函,令弟子孙碧云向永乐帝禀告,告之以具体的长生之道。因为皇帝都非常希望长寿,这也近乎常理。
张三丰画像
张三丰画像
清雍正初年(1723年),有汪梦九先生曾遇张三丰真人多示其教。此时三丰应有几百岁了。由于张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给他三个赐号。即明英宗赐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史书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的道派--三丰派,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张三丰论玄谈道、使他毅然出家的是丘真人。老年时在终南山传播秘诀,使他得道的是火龙真人,而后张三丰又师承华山睡仙陈抟老祖。他在《蛰龙吟》最后几句道:天将睡法传图南,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半仙。他又在《太极炼丹秘诀》中称陈抟为希夷老祖,称火龙先生为吾师,并宣称,火龙之所以没有名气,是因为他轻视浮名,所以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仅仅给后人遗留一首绝句便离开了人间。其绝句云:道号偶同郑火龙,姓名隐在太虚中。自从度得三丰后,归到蓬莱弱水东。后来,崇奉张三丰的清代道士李西月因此而将三丰派归为以陈抟为代表的隐仙派,并排列其师承统序为: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张三丰确实继承了陈抟以来道教宗师的道本学说和内丹炼养思想。
折叠编辑本段名字含义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