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业破产了,落到私人手里。摆脱了包袱之后,私企剥离一切不产生效益的岗位,只留用三四百名一线的熟练技术员工,最后依靠企业的老底子、老品牌,老销售渠道、老设备、甚至迁厂卖地皮搞房地产,总之是赚的盆满钵满!”
主席眉头紧锁,愁道:“既然我们现在知道了,那这种情况今后绝对不能出现!你说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这些社会保障费用,必须建立起来,每个企业必须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集团化管理后,厂子虽然在当地,可是因为政企分开,当地政府插不进去手,这样的情况可以大量杜绝,不能说没有,但是??但是就像小强说的,要好的多得多。”
小强继续道:“还有最恶劣的情况,地方政府里某些官员,和下属所管理企业的高层勾结,故意把企业做亏,最后逼得企业改制。私下里阴谋勾结在一起的这些官员和原来的企业领导,把企业承包了下了,几乎不花什么钱,就把优良的国有资产侵吞了!”
陈老总怒道:“还有这样的事!难道没人管么?”
小强神色黯淡的道:“我老家的一个酒厂,生产的白酒销路非常好,不但在本省,就是在周围其他省市都有市场,结果厂长书记等高管故意做亏,高价从关系户处购买原料,进行利益输送,拿回扣。同时大量积压产品在库房而对市场断货,对上面说是销路不好。这样企业少了收入,又大量计提存货坏账,很快亏损。
之后这帮人就跑门路,要求政府主管官员同意他们改制。改制前要作资产清算,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拼死拼活,最后一算资产还要过三千多万,没法做成。这帮人就干脆踢了这家从浦海请来的会计师事务所,请了个其他地方的草台班子事务所,硬是把资产做成仅有三百多万!
上面的主管领导很明显是已经在这个侵吞国有资产的事件里当了股东,默许了这帮人用三百多万合伙盘下了这个酒厂。
改制后当年这个厂就盈利了,三年之后,年营业额超过37亿,所有当初参股盘下这个酒厂的高官们,家属和子女全部都移民了澳洲。当初负责该厂改制的分管副市长,后来还升了官,有人爆料,此官员名下房产十几套。不过人家现在还是官当得好好地,大约是后台极硬的缘故。”
陈老总气的一拳擂在沙发上,怒道:“岂有此理!”
小强道:“所以说,地方政府绝对不能和办企业赚钱沾边!政企不分的后果,就是官商勾结导致老百姓吃亏!
一切利益集团的形成,必然是要有经济的后盾,想要将来避免出现官僚集团,避免最后官僚集团成了气候,弄权瓜分国有资产走资本主义道路,就得从源头上把官僚集团的利益链砍断!”
主席凝视着小强,说道:“小强,你大胆的说!只要你的想法合理,就是前面刀山火海,我也要把他落实!”
小强瞪着眼睛,点点头大声的对主席和陈老总道:
“地方政府办企业,最后必然形成一个全国诸侯并起的形式,弱化中央的控制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这等于是弱化人民对于国家的控制!而用地方官僚利益集团的统治,代替了人民的专政!
我们国家目前只有一个利益集团,就是人民支持的新中国政府,这是个为了人民而服务的利益集团。可是一旦地方政府办企业,就会出现各地企业和地方政府官僚体系掺杂在一起的各个地方利益集团,这些集团各自内部经过多年的相处、磨合,官员变厂长,厂长变官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商勾结的体系!
这些个有了自己的经济实力的诸侯,怎么会甘于永远受国家控制?国家代表的人民利益,早已经于这些利益集团成型之时,就与他们相左了!这些有了经济实力的地方官僚体系,最终是要损害国家利益的!
自古以来,中央集权,则国家强盛!中央分权,诸侯弄权,则国家衰亡!
诸侯靠什么弄权?靠的就是经济实力!
全世界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居然还办企业,下面挂着这样大的资产的!
国有企业,说到底,必须直接由国家管理!地方政府可以分得利益,但是决不允许他们插足企业的管理!
地方政府要干地方政府该干的事!
办教育,办医疗,搞卫生,修路造桥,建公园,监督各企业排污,监督各企业纳税,监督各企业的员工劳保,搞好治安等等。说到底,地方政府是人民的公仆,不是企业家!把他们和赚钱二字挂上钩,那些公务员、官员很快就会变质!开始为手中的权力寻租!
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办企业的,应该是国资委下属的各个集团公司!他们要对国家负责,决不能听从地方的指挥!
比如说华东纺织集团,挂在浦海国资委下面,企业利润一半交给地方政府改善民生,一半上缴国库,为全国人民改善民生。但是浦海市只能对其依法管理,无权对集团内部进行任何人事任免!”
陈老总追问道:“那有些小城市,没有集团总部的怎么办?地方政府的钱从哪里来?”
小强道:“地方政府的收入,一是国家按照人口数量进行拨给,其他则是依法从税、利、债、费中获得。
税,指的是财产税、房产税、遗产税、消费税等等税收。比如说华东纺织集团下属的织布厂设在苏州,那么每生产一米布料,苏州都有权收取价值3%的印花税。
利,一般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所得,这钱可以来自办厂的企业,或者是房地产企业。
费,比如说垃圾处理费,城市建设费,地下水管维护费,城区治安附加费,水费电费中拨给地方的费用,地方罚款,地方法院案件受理费等等。
债,地方政府用结余购买国债、建设债等国家允许的金融产品。
欧美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就靠这些钱改善民生,而不是靠办企业来挣钱改善民生。后者在我看来是歪门邪道,拿着本应该用在本地百姓身上的钱办企业,最后亏了或者勉强维持,等于百姓什么也没得到。改制后,这些资产被侵吞,百姓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陈老总道:“小强你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这么说来,本地的企业越多,地方税收也越多,制造的工商业就业人口也越多。这么一来,会不会地方上乱收税费?”
小强道:“企业不是傻瓜,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苏州呆不下去,可以把厂迁去那些眼巴巴盼望着有企业来投资建厂的城市。而且恶名一出,哪个集团还敢来投资办厂?”
陈老总眨着眼,忽然笑道:“小强你这么一搞政企分开,这么一来,当官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
小强笑道:“天下一等难事是搞科研,二等难事是办成功企业,第三等是谈恋爱,最末一等才是当官。只要把持住原则,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官有什么难当的?历来只有官员把企业搞垮的,没有企业家当不好官员的。”
说到底,一个国家不该是为官僚集团服务的,而应该是为企业服务,为科学服务。
社会主义国家里,这个企业是国企,科学是造福人民的,所以,为企业和科学服务,归根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了!
政企分离,打造出一批国有的世界级大集团大公司,这就意味着,这批企业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将主导我们国家,国家权力将为这些国有大公司大财团服务。这种人民民主,比起打造地方官僚利益集团,要好一百倍。”
主席笑道:“我们国家的人民政权啊,今后要摆脱官僚集团治国的路线,看上去将成为一个类似美国那样的,大财团大企业主导的政权了,国家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给大集团大公司服务。
不过这个办法妙啊!因为这些大集团大公司是国有企业,这就意味着,人民政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动作!这些大集团大企业越挣钱,国家就越有钱去搞民生、基础建设、教育投资、国防科技。”
小强激动地道:“只要不让官僚利益集团控制国家政权,而是由属于人民的大财团大企业主导下的国家政权,将充满侵略性和竞争力!我们必将打败一切对手!利益属于人民!
这些大集团大公司的政治地位必须得到保障,主席,我建议这些集团所在城市的人大常委会中,都必须有这些集团的代表。而这些集团代表在全国人大的城市代表中的比例,应该占到四成甚至半数!而不是让地方政府官员占了绝大多数!
将来,这些大集团总部所在的城市,都必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拉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土地价值。一个城市的集团总部越多,城市越繁荣,美国有纽约、波士顿、底特律、芝加哥这些展现给世界的标本性大都会,而中国,将来的伟大城市绝不会比他们少!”
————————
衷心感谢西陵王打赏!
求订阅求收藏!
第四百一十二回 新版人民币和36亿度新增发电量
【412】新版人民币和36亿度新增发电量
主席听小强说的激昂,沉吟片刻后道:“这种代表人民利益的大集团大公司代表占据政治主导地位的人大结构,听上去已经有点类似于西方现代议会中的利益代言人制度了,但从本质上说,这又是人民利益代言人。
我看你的建议是可行的,既有现成的西方民主议会制度作为参照,不至于在制度建设上需要全盘摸索,又弱化了地方官僚集团与利益集团勾结的土壤。
这就是小强你说的,未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集团化发展方向吧。
不过我补充一点,这些集团,除了接受国资委的领导之外,还要设立人民董事会,董事会里面一半的人员由厂里职工选举产生,一半的人员由中科院和社科院委派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有社会各界代表担任。”
小强对此大为赞同:“这样好,可以防止企业领导搞一言堂,对于权力有制衡作用。”
主席笑道:“我也是看到后世有各种听证会,才想到的,与其事到临头要召集搞听证会来商讨,不如及早的在源头上就设立各级人民董事会嘛,人民当家作主,自然要设立人民董事会。否则这些集团,难保不会出现后世的各种腐败窝案。”
陈老总似乎还有些疑问:“小强,这个办法会不会对地方的经济管得太死?”
小强坚决的道:“这不是管得太死,是职能划分明确。
以往政企不分的地方政府,最喜欢拿国家财政的钱搞企业,一段时间里,地方领导以办企业为政绩,一任领导上来,倘若不办个企业,似乎就显不出能耐。前一任领导搞出的亏损企业烂摊子,后一任领导不管不顾,继续用本应该为百姓改善民生的财政资金来贴补这些亏损厂子!并且令人发指的继续滥用财政资金搞新的烂摊子项目作为政绩!
要知道,这可是国家拨给地方搞教育、搞医疗卫生、搞市政建设的钱啊!很多地方财政资金用途混乱,被随意挪用去办企业!?业!窟窿补不上!教师发不出工资!被打白条;医院设施陈旧!床位紧缺;公交系统老化!缺保养的同时还没钱买新车;道路设施陈旧!没钱修缮;亏损企业始终得不到扭亏,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地方百姓怨声载道!”
陈老总忧心的问道:“就没有办得好的地方企业吗?”
小强道:“这就像赌博,总有一把是赌对了的,但是地方官员没权利用属于人民的用来改善民生的财政拨款来做筹码去赌!很多地方拿出来做代表性的盈利企业,也不过是在地方保护主义下实现的!如果放开市场,会被国家直属那些大厂的优质产品打得满地找牙!”
陈老总点点头,坚定的道:“我明白了,小强,我拥护这个集团化方案。”
三人正聊得一头劲,陈芸副总理从敞开透气的大门口一撩竹编门帘走了进来。
只见他手里攥着一把钞票,满脸笑意。
陈老总立刻开起玩笑来:“陈芸哦,你这是要来给我们发工资么?甚好甚好,我最近想要买一套《新编大百科全书》,正缺钱哟!”
陈芸副总理笑道:“缺钱的人应该回家找老婆要,不该找我哦。”
此话一出,满堂大笑。连端茶进来的警卫员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陈副总理马不停蹄的继续说道:“这是用北人fr300式四色凹版高速印刷机,配合高科技油墨和中央造纸厂新设备造出的水印纸,印刷出的新版钞票!主席和陈老总,你们来看看!这可比我们之前委托苏联印制的钞票好得多了!
我们之前委托苏联国家印钞厂印刷的人民币只有双色而没有水印,防伪全靠票面纹路里掺杂的字母暗号。要被仿制实在太容易了。
这套北人凹版四色高速印刷机可以正反面同时印制,精度0.1毫米!印刷速度每分钟三百米!幅宽1.25米!配上小强带来的树脂防伪油墨和特种水印纸生产设备造出的高清晰度特种水印纸,生产出的这套新版人民币,我估计就是美国人也仿制不了!”
主席接过新版人民币,兴致勃勃的翻看起来。
“这个十元,就是相当于我们旧币的十万元吧?”
陈副总理点头道:“是时候把之前那些天文数字一般的旧币给取消了,看着让人笑话啊。”
小强心中感慨,历史上1957年我国自行印制的第二套人民币,依然是双色印刷,票面纹路精度也完全达不到0.1毫米,十元票面有个国徽水印,其他票面的防伪,全靠纹路花色暗暗中掺杂的y、j、h等字母,这种异想天开的大家来找茬式的防伪,也只能对付那些没脑子没技术的制伪钞小毛贼罢了。
1964年的第三套人民币的印刷精度有所提升,达到了0.1毫米,但依然是双色印刷技术,依然大量采用字母暗记。
直到1990年的第四套人民币,四色印刷机才被使用,水印才不再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而这套北人集团陕西印刷机械厂生产的fr300四色高速凹版印刷机,在2011一般只是印制精美的烟盒罢了,放在1950,配上特种防伪纸张和油墨,却是可以印钞了。
主席看到每个面值的票面上正面都印有他的头像,风趣的笑道:“这个不对,我怎么成了财神爷了,应该印曹小强同志的头像才妥嘛。”
陈副总理听了哈哈大笑,见警卫员离开了便解释道:“为了方便,省的设计起来麻烦费时,我们直接用电脑制版机按照第五套人民币现成的图样进行了复刻制版,原来的100元面值图样被用来制作10元票面,50元制作5元,20元制作2元,10元作1元,5元作5毛,1元作一毛,1分2分5分的纸币是按照第三套人民币复刻的,1分2分5分的硬币是用第一套铝镍合金人民币硬币的图样和大小,材质选用了后世一元硬币使用的不锈钢,这种不锈钢是鞍钢上个月刚刚生产出来的,还热乎着呢,呵呵。”
小强细细看着钞票,赞道:“印刷精度和质量真是好,纸质也好!可惜少了金属线;原版防伪油墨的颜色也买不到,颜色和后世不一样;另外凹凸的盲文也没技术印上去;虽然使用了紫外线油墨,但是没有采用自然光变油墨;水印的清晰度也没有后市的高,有点模糊。
陈副总理笑道:“你这个见过未来大世面的人当然看不上,不过放在咱们这个时代,这就是顶好得了!就是美钞,也没我们印的这般精细。
这年头的美钞,独特之处是除了水印之外,它的亚麻纸质中掺杂了红蓝色纤维丝,用针可以明显的挑出来。但是印刷水平比我们的这套人民币差远了。不过你说的这些技术,早晚我们都会掌握,到时候,一定让你小子刮目相看,哈哈。”
主席笑道:“既然已经生产出来了,就赶紧流通吧,我早看着那论万论亿记的旧币心烦了,这下好啊,省了会计的墨水了,今后再也不用写那么多零在后面喽。”
四人闻言顿时笑了起来。
陈副总理信心满满的道:“还有个好消息,大概在八月底,头一批兴建的的三个20万千瓦热电厂就要投入发电了!按照每个热电厂年发电8个月来计算,每年每个电厂发电量都要超过12亿度!三个电厂加起来,发电量超过36亿度!
届时,我们现在全国年发电43亿度的贫穷落后水平,将再也不复存在!”
小强差点从沙发上跳起来,惊呼:“这么快!”
陈副总理端起茶杯,重重的抿了一口茶水,得意的道:“当然。从一月底到现在,这都要八个月了,二战时苏联内迁1200家工厂,新建850家工厂,最快的火电厂从内迁到复产,仅仅用了三个月!现如今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打造百年工程,永久性使用,已经拖了八个月了!
小强你们后世的建设,为什么都要一两年?”
小强道:“一个电厂,施工队大约要600到700人,一期一期的工程干下去,干个一年半载两年的很正常啊。”
陈芸副总理闻言愣神,尴尬的冒出一句:“就在北都,高井热电厂,我们施工队伍总计一万三千人…………”
……………………
北都。
高井热电厂所在地。
整个热电厂地区简直是个大工地,上万人的人头攒动中,所有的建筑都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拔地而起。
一面巨大的横幅挂在工地的中央,上面写着“向苏联工业东迁奇迹学习,保持最高速建设向国庆献礼!”
工程总指挥李阳山站在毛竹搭建的工棚中,手握新型便携式电喇叭,用嘶哑至极的声音对着眼前这片战场一般热闹的工地高喊道:“155工程队完成北9号厂房封顶后,立刻去北10号厂房!
127工程队在下午3点前!一定要把东边六号路段水泥路面铺设完!”
下达完命令后,李阳山带着怀抱图纸的工程助理走出工棚,急匆匆的奔向主厂房钢梁吊装施工现场。
…………”
热电厂北面山脚下的一个制砖厂里,制砖机24小时不停地开动,一窑窑新砖带着热乎气,被工人们捧起放上拖拉机,拉向高井热电厂的工地。
小强不断采购来的大量水泥和钢材在工地上堆积着,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吊车和起重机一刻不停,正在对电厂主体结构吊装焊接完成的钢梁,而在头顶悬空着钢梁之时,下面的燃气轮机安装,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丝毫没有受到哪怕一点困扰和恐惧。
此时,燃料工业部刚刚改名为电力工业部,总工程师黄杨却从高井热电厂开始新建就一直泡在工地上,一边查资料,一边指挥安装机组。按照他的计划,今天,在主厂房吊梁封顶之前,主机就能够开始试运行了。
黄杨手拿茶缸,看看头顶上正在吊装的主梁,心急的自言自语道:“还不快点装上去,磨磨蹭蹭!”
身边的助理工程师王秉全擦了把汗,报告道:“总工,那玩意会不会掉下来?”
黄杨瞪了王秉全一眼:“怕什么!掉下来砸坏我的20万千瓦发电机?他李阳山敢!我和他拼了!
这可是20万千瓦的机组!国宝啊!你们以前谁见过!一年发12亿度电!12亿度!现在全国发电量才多少?才43亿度啊!
他李阳山敢碰坏我的机组一点漆皮,我就和他拼了!咱们就站在这里!一个都不许走!看着他吊!
要是砸坏我的机组,我也不要活了!”
黄杨说罢,身边一群已经在工地上奋战了半年多进行安装调试的电力工业部的工程师和技师们也都激动地道:“对!我们都不走!看着他吊!”
————————
感谢紫竹兄打赏!
求收藏,求订阅!
第四百一十三回 人多力量大
【413】人多力量大
“他们说什么?!要看着我们吊?!”
当李阳山听说这群工程师技师们死活都不肯走,要守着他们亲手安装完成的发电机组时,李阳山的脸因为着急而板了起来。
“黄工,你这不是胡闹吗?赶紧带着工程师们离开吧?啊?”一路沿着主机厂房边上堆放的各种建筑材料中间夹缝跑过来气喘吁吁的李阳山试探着劝道。
“老李,你别和我罗嗦,工期就是军令,抓紧时间给我吊!”
“你!你!……”李阳山见黄杨态度坚决,而工期又一刻也拖不起,不得已,只好依从。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的李阳山亲自爬上一个高高的毛竹板堆栈,对边上站着的手拿小旗的吊装指挥员下令道:“开吊!”
“可,李工,黄工他们……”
“别管他们!你当他们不存在,一定要稳,确保万无一失!”
“是!”
随着吊装指挥手中划动的小旗和口中尖锐的哨音,塔吊上的吊车操作师傅开始吊装封顶钢梁。
李阳山手里捏了把汉,口中不住的道:“稳点!别太快!再稳点!移的慢一点……”
一直见到厂房脚手架上的建筑工人们手碰到了钢梁,李阳山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随着钢梁稳稳的严丝合缝的扣在预订铆焊位置,主机车间工地上爆发出一片欢呼!
“封顶了!封顶了!”
“是啊!封顶了!”
承重墙上的工人们立刻开始铆接与电焊,四周的工程施工人员们则使劲的鼓着掌,每个人的脸上挂着喜悦自豪之情。
这八个月来的奋战,还不等工地宿舍盖完,他们就开始了深挖地基、平整道路、排设水管沟渠。而每天里,他们只是在帐篷里席地而眠,冬日的寒冷,夏日的蚊蝇飞虫,他们毫不介怀。
在这野地里一直奋战到这一刻,他们觉才得之前的一切付出都有了回报。
一直仰着脖子看着钢梁落下,电力工程师黄杨此刻的心才放下。
他顾不得揉揉酸疼的脖子,又对着李阳山大吼道:“老李,你叫敷?叫敷设屋顶的人员小心些,千万千万不能掉下来东西!要抓紧!”
李阳山在一片欢呼声中,站在高高的毛竹排堆上远远的笑着点点头。
黄杨欣慰的对着远处李阳山回报的笑了笑,吩咐身边的工人们道:“主机上罩的毛竹保护架子先别拆,等屋面敷设完毕就叫我过来。”
说完,又对身边的工程师和电工技师们道:“走!去看看锅炉和燃烧塔那里准备的怎么样了!”
……………………
黄杨一直忙活到了半夜,才和工程师们回到了他们住的板房中。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板房,但是在他们眼里,住在这里工作,比在民国时最好的公寓里赋闲还要舒服。
刚一开始见到这种玩意时,所有工程师们都很惊奇,看着这玩意像搭积木一般,一上午的功夫就搭建完毕,着实让他们吃惊不小。
这还不算完,里面居然还有空调!这可是以往只有蒋总统和大财团资本家才用得起的东西啊!更加离谱的是,长长的板房边上还隔出了卫生间,有冲水式的陶瓷蹲器!
板房屋的边上就是新搭建的淋浴房,长长的淋浴房和边上的小型锅炉设备可以供一百人同时淋浴,水是直接从热电厂不远处的河里抽上来的,清澈的很。
板房里空调开得很低,工程师们一进来,立刻感觉暑意全消,外面闷热的夏夜,似乎顷刻间就被与他们隔离开了。
中央给他们送来了移动式发电车,看那军绿色的外表,一定是军队用来给战时指挥部供电的。上级指示,发电车烧油,要省着用,除了给工地照明,另外一项用途就是给工程师住的板房里的空调提供电力。
黄杨曾经写了报告,提出不要浪费这个钱,却被上级驳回了。因为中央对于工程指挥部下的文很细,里面一再提出,再苦不能苦电力技术人员。以黄杨为首电力工程师们对此深受感动。在工程师们的小组会议上,黄杨一再的提着此事,告诫大家,不要辜负了祖国的期待!
板房里一排双人床上,已经躺下了七八个已经疲劳的不能说话,在冷气中一沾床板就睡着了的工程师们。
部里发下来给技术骨干补充营养的几个水果罐头放在长长的板房宿舍中央简单的木板桌上,黄杨用开罐器打开一个,用筷子小心的夹起一块黄桃放入口中,那扑鼻的清香和沁人的甜蜜顿时直扑肺腑,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工程师米少清也坐在一个条凳上打开一罐黄桃罐头,一边吃一边叹道:“真好吃,真甜,唔,也不知道是什么牌子,上面的标签都撕了呢。下次问明白是什么牌子,我回去买给媳妇吃。”
黄杨也一边吃一边道:“嗯,这罐头,市面上起码要一块五一个,部里给咱们一线电力工程人员每天发一个,咱们这里就是每天二十五个。你知道不,老李他们土建指挥部,指挥上万人,每天才发十个。下面的工人,一个礼拜才发一个水果罐头!”
米少清道:“只要能上一线,参与这样激动人心的大工程,我倒是不在乎几个黄桃罐头的。以前民国时候,我成天呆在办公室里,守着天津北口那个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搞出的200马力国产机组作维护,真是浪费人生。”
黄杨点点头:“以前大家不都是这样在国民党手下混日子吗。
而眼下,部里的建设任务非常重,主席提出的一五规划你听说了吗?这样的20万千瓦机组,全国要新装300套。”
米少清下巴都要掉下来了:“300套?五年?我的妈呀,那可是让全国人民一人点一个大灯泡也用不完的电啊!”
黄杨咽下嘴里的黄桃,憧憬的对米少清说:“是啊,所以到那时候,人人都用得起电器了,城市里也再也不用拉电了。老百姓家里有各种电器,那些洋人用的收音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老百姓都能用上。国家的各个工厂里彻夜开着灯,生产线24小时都不用停的连轴转。”
米少清道:“这不就是国家现在提的工业化么!黄工,咱们一定在自己的手里,给国家补上这百年差距!”
黄杨笑了笑,一口喝干罐头里的糖水,幸福的道:“这套机组调试完成后,只要顺利,二期三期工程要同时上马。土建工程那边已经基本完成了二期三期的施工,就等设备安装了,有了一期工程的经验,二期三期同时安装的话我估计,只要三个月就能完工!完工后,我要去下一个工程。”
米少清也喝干了罐头里的糖水,望着板房玻璃窗外灯火通明的工地、如一座山包般庞大高耸的巨型烟囱上还在连夜施工的工人们,感慨的道:“等这里干完了,我也要申请去下一个工程。”
黄杨爬上自己的床铺躺下闭上眼,疲倦的最后说了一句:“睡吧,到时候肯定少不了你。”
……………………
小强一听陈芸副总理说动员了一万三千人进行施工,瞠目了半天,心说我看过历史资料,知道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工地每天有一万四千人施工,最高峰时工地上每天聚集的施工人员达到了疯狂的三万五千名。
要知道,联合国大厦修建用了7年,瑞士万国宫建设用了8年,这些工程的施工量都和人民大会堂差不多,结果人民大会堂建成只用了10个月!在全世界的建筑工程界都大大的放了一颗卫星!震惊全球。
土鳖这一时期的工程奇迹,果然是应了人多力量大这句话。我大土鳖威武!
而一个热电站,居然也动用一万三千人!
“陈副总理,这一万三千人,睡在哪里?”
陈副总理道:“我们搭了帐篷和板房,天冷的时候比较苦,现在天气暖和了,很多工人直接用工程部发的草席,睡在露天。
电力工程直接关系国运,是和工业建设相配套的,关系到目前我们筹备的各个工厂能否在建成后投入生产,是关键中的关键,现在建设部正在全力配合电力工业部作土建,力求将一五计划中规划的所有电厂项目按时完工!
不过配套建设的工程量也是巨大无比的。所以小强你下一次的采购中,电力配套设施是个大头。各种输变电设备、电站管路等等,我们目前大量都无法国产,需要进口啊。”
小强一口答应道:“这不成问题,这些都是民用设备,只要给钱,要多少有多少。”
四人又聊了一会之后,见陈副总理拿着手中公文交给主席,又商议起了主席之前审批的文件,小强便和陈老总起身离开。
主席和陈副总理刚刚就一份文件商讨的起劲之时,外面传来一声凄厉的喊叫“打人啦~~~!解放军打人啦!”
主席的眉毛顿时皱了起来。
“怎么回事!中南海里,怎么闹成这样!”
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也惊到了,一个箭步就冲出了丰泽园的院门。
————————
衷心感谢水步头,hzwngj,紫竹,lzc880210打赏!
求收藏订阅。
第四百一十四回 该出手时就出手
【414】该出手时就出手
李银桥快步跑向发出喊叫的地方,原来是出了丰泽园后向南,在靠近西八所的地方,小强和一个中年男子正厮打着。
那中年男子三十来岁,穿着白色短袖衬衫,瘦瘦的,一副精明之至的样子,李银桥认得此人,正是中南海警卫局医疗门诊部的医生李志绥。
李银桥跑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曹小强明显是已经尽力了,可他下手虽然毫不留情,但却没有拳脚功底,只是又锤又踹的一通王八拳,直往那李医生头上招呼。
李志绥看上去有些惊恐,他大概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青年刚刚还好言好语的和他说话,可忽然间就翻脸,上来就一巴掌,然后就老拳相向。
李志绥今年才30,他嘴里喊着“解放军打人了,可是手底下一点也不吃亏,小强脑袋上已经挨了他几拳。
李银桥冲到近前,隔在二人中间一把拉开小强说道:“曹小强同志,注意影响,这里是中南海!怎么和人打起来了!”
小强一摸脑门,肿了一块,摸上去痛的紧,便使劲要推开李银桥,隔着人伸腿踹出,涨红着脸大骂道:“你别管。”
可李银桥是身上带着功夫的,力气极大,一把就将小强死死抱住了,压着嗓门吼道:“好好说话,不许动手。”
小强觉得刚才没占到上风有点丢分,向后撤了一步,捡起地上的帽子戴上,想想不是滋味,便要掉头走。
可他一想,秘书处是在南边,自己往北边跑可不对路,便又转身回来。
李银桥这时脑子转过来,对李志绥道:“你走吧。”
李志绥狐疑的望了二人一眼,便转身离开,嘴里低声骂道:“疯子。”
李银桥不待小强回骂,就对小强道:“你怎么了?刚才闹的这么大声,主席都听见了,回头问起来,我怎么说?”
小强不爽的道:“没什么事,看那家伙不顺眼。”
李银桥听完一点都不信:“怎么会没事,没事你能和人打起来?还是在主席的书房门口……不行,这事你要不说清??说清楚了,可是不能走。”
“下次我自己跟主席解释。”小强说完就要走,这时主席却和陈副总理出了丰泽园,远远地就喊住小强。
小强一见走不了了,有些尴尬,赶紧整了整衣服领子。
“怎么回事啊?”主席走过来问道。
小强只得老实回答道:“陈老总走北边回去了,我往南去办公室,路上和人撞到了,就打了起来。”
主席哪里肯信,赶紧对陈副总理吩咐道:“苏联交付给我们的日本战犯,就送去抚顺战犯管理所罢,帮助他们努力改造,我们要有人道的宽恕。”
“好的,主席。”陈副总理接罢指示,当时便离去了。
主席摆摆手,示意李银桥在内的三名警卫员不要跟着,与小强沿着南海,向东散步,走了二三十米后,他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为什么要和那个医生打架啊?”
小强不屑地道:“他算什么医生,蒙古大夫罢了,这个人成分非常复杂,参加过特务组织复兴社。”
主席皱眉道:“蒙古大夫也有医术好的,不能一概而论,这个人我不认识,不过这个情况应该已经向他的领导交代过了吧?”
小强怕主席生气,本想不说,可是一转念,又觉得主席他总觉得身边群众都是好人,这事还是早点说出来的好。
“主席,这人不可靠,历史上,您觉得他是中医,让他当保健医生,结果后来这人跑去美国,想靠写野史来发家( 1949我来自未来 ./5364/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