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第 111 部分阅读

    接轨的七级士官制度,以更好的培养我军现代化装备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
    我和主席、总司令商量下来,打算给你授予少将军衔,你有没有什么意见啊?如果你有什么想法,现在就可以提出来。”
    小强知道,像是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各军区空军政委、步兵学校校长、空军作训部部长等等部门的第一首长也才是少将而已,中央给自己定的这个级别,实在是过于高了。
    “不行不行,总理,这个少将我是懵不来的,人家要是问我打过什么仗?我怎么说?这个不能混的。”小强慌忙摆手。
    总理大笑道:“这有什么不能混的,少将也分实职虚职的。你的贡献太独特太大,什么职务都不能够准确描述。”
    小强问:“什么是实职虚职?”
    总理道:“你的职称后面不挂长,不负责具体部门,这就是虚职了。”
    小强小强似懂非懂的道:“奥,虚的还行,我做得来。”
    总理笑道:“你要是没意见,这事就这样定了。”
    小强道:“只要不挂长,肯定没意见。”
    总理赞赏的道:“你为国家做了这么大贡献,还能够不争功,这很好。不过你这已经是创了记录了,这次授衔名单里,最年轻的本来是34岁,你这履历上报的是27岁,可是一下子提高了7岁啊。”
    小强为难的道:“这也太显眼了,总理,要不还是继续大校军衔吧?授衔仪式我就不参加了。”
    总理摇头道:“这怎么能行,论功晋升,并不是全部论年资,是要德、才、资三样综合考虑的。你别犹豫了,准备换新军装吧。新军服的那个棉布是浦海第一纺织厂和印染厂赶制的,我看了,很结实,也不褪色。”
    ……………………
    一直把总理送上车,目送车子开走老远,小强和孟思思才转身沿着小巷回家去。
    小强边走边想:“新中国第一次授衔,居然是穿六五式,妈妈诶!那玩意也太土了啊!挂上三个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后,配着那绿棉布,元帅们不知道会不会觉得别扭啊?……”
    孟思思揽着小强的胳膊,贴着小强好奇的问道:“小强,总理和你说什么悄悄话呢?”
    “你没听墙根?”
    孟思思生气的道:“讨厌,人家才没有这么不堪!”
    说着,报复的在小强肩上锤了一下。
    回到房中,小强立刻开始自己的反击。
    将孟思思剥的像个白羊羔儿后,小强毫不客气的压了上去。一时房中香艳之声大作。
    一阵缠绵发泄之后,小强翻到一边呼呼睡去。
    ……………………
    两周之后,授衔仪式开始了。
    中南海外面,停满了各式小轿车,其中最多的,要数刚刚分配下去的吉利豪情。按照小强订货时的要求,清一色的被刷了黑色钢琴漆,虽然一辆辆都不大,但是亮闪闪的着实好看。
    红梁彩画的中南海怀仁堂里,坐满了从各地赶来北都的将军们。曹小强坐在靠后的第15排中间处,心情激动而紧张。
    由于阶衔低,曹小强提前一个半小时就入座了,眼看着两边坐的将军他一个也不认识,于是曹小强只得直挺挺的端坐着,煎熬的等着授衔仪式开始。
    因为总数多达一千多人,怀仁堂里临时加了很多位置,把原本宽阔的靠墙走廊处都塞满了。坐在中间曹小强瞅瞅那些坐在礼堂两侧那些靠墙临时加的椅子上的将军们,有些忐忑不安。
    曹小强心情兴奋之余,还有些杂七杂八,他眼珠子乱转,找着前排的元帅们,想要看看自己熟悉的那些面孔。同时,他也打定主意,如果有人问自己的工作和履历,自己就按照李部长的交代,回答“保密单位”。
    可是在一片陆空军的绿色、海军灰色的海洋里,要想一一找出那些熟悉的面孔,谈何容易啊。
    随着主席、少奇同志、总理同时入场,所有将军们起立鼓掌,场面顿时热烈而肃穆起来。
    小强穿着一身被孟思思熨的笔挺的绿军装,在下面使劲的鼓着掌,踮着脚尖想要看个清楚。
    首先,是政务院李维汉秘书长宣读授衔命令,简短的讲话过后,主席从台后走到前面,对着话筒说道:“我估计,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这套元帅服,和世界上别的国家的元帅服比起来,是最简单,最寻常不过的。这是为什么呢?不是我们做不起十套镶金带银的华丽衣服,是因为,我们的军队,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的将军,也是从人民中来的。从将军到士兵,都是一个阶级出身的,不存在差异。
    那么以后,我们会不会有更好看的元帅服,将军服呢?我认为,是会有的,因为我们的上百万解放军战士,也会越穿越好,只有士兵穿的好了,将军才配穿的更好。
    关于授衔,这是必要的,有利于我们和外军交流,有对等的身份……”
    主席的发言结束后,台下响起滚雷一般的掌声。
    接下来便开始了授衔仪式。首先是主席给十大元帅授衔并颁发奖章和命令状,接着是总理给十位开国大将颁发命令状和勋章。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穿着绿军装笔挺的站在主席台上,依次接过奖章和命令状,小强感觉荣耀极了。
    “我居然能够亲眼看见这一幕,而且身处其间……”一想到这里,小强禁不住眼睛湿润了。
    “虽然没有赶上开国大典,可是能够赶上授衔仪式,这真太棒了!这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3年之后,首次授衔啊!”
    这次,主席和历史上一样,依旧推辞了大元帅军衔。他指挥了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人民共和国,自己却不当大元帅。小强眼里,主席高大的身影依旧是那样的朴实,一如往常。
    这次评衔,依旧是出了很多风波,有些将军觉得自己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反复谦让,要求评的低些,有些则认为自己被评的低了,私下里闹情绪。
    不过这些都不是小强够资格关心的。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一会自己上台后,千万不要再抖了。
    是的,伴随着礼堂里响起的军乐声,曹小强现在有些发抖,他那好久不见的屌丝毛病又犯了。
    在随着自己坐着的这排将军们上台之时,很多人都诧异曹小强的面相如此年轻。但是没有人会大胆的想象,此人仅仅只有27岁。
    这排将军都是华野的,照例,由陈一元帅来颁奖,陈老总按部就班的敬礼,发奖章和命令状。到了小强这里,小强抑制住紧张的心理,忘记背后上千双注视着他的眼睛,赶紧敬礼。
    陈老总突然狡谐的一笑,从盘子里拿出三个盒子来,交给曹小强,小强一看,差点没晕过去,那居然是一枚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一枚独立自由奖章和一枚二级解放勋章!
    将授衔命令状交给小强后,陈老总突然笑了起来,拍拍他的肩膀,这意味深长的动作,引得台下一片侧目。
    之后,小强硬着头皮下了台,感觉自己脸臊的通红,仿佛自己拿了什么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般。这三个奖章,严格的说,跟他完全不着边。小强暗自安慰自己,好在没给自己发八一奖章,不然他曹小强就真的成了骗子了。
    ——
    衷心感谢西陵王,hzwngj打赏!
    谢谢大家!
    求订阅收藏!
    第四百零八回 贷款多的花不完
    【408】贷款多的花不完
    中南海怀仁堂里的授衔大会胜利闭幕后,将军们一听到解散,顿时互相之间交谈起来。
    “你好,我是22军65师师长陈士法。”
    当大会结束后,小强身边的那位少将站起来,微笑着说道。
    小强完全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和自己说话,当时就有些发懵,看着眼前这位之前还板着脸正襟危坐的将军突然开口和自己说话,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搭腔,只得赶紧先敬个礼。
    陈士法回个军礼,笑道:“呵呵,我以前没见过你啊,陈老总给你授衔时,我还在纳闷,三野的人居然还有我没见过的哟,小兄弟,你今年才多大?就当少将了!”
    小强涨红着脸道:“我是保密单位的,那个,老前辈,你懂的。”
    陈士法可是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了,14岁参加游击队,22岁入党,从红一兵团一师一团的警卫连战士开始,曾经担任过遵义会议的警卫任务,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到了今天39岁才有的少将军衔,现如今在曹小强这里碰个软钉子,他不由得一愣。
    “哦,保密单位,对自己人还保密?都是三野的,你保个啥密呢?信不过我?”
    陈士法是个打惯了仗的老将,因为长期作战,耳朵曾经被炸弹炸出血,习惯说话大声,这么一嚷,周围的将军也听见了。
    “老陈,你说什么呢?什么保密不保密的?”边上一位瘦瘦的将军走过来问道。
    小强赶紧再敬个礼:“老前辈你好,我是曹小强,我在国防部工作。”
    陈士法气道:“你和他66师师长谢斌就能说,跟我就不能说吗?不就是国防部工作么?什么保密单位!”
    谢斌笑道:“老陈你别瞎搅合,我们不都是国防部管的吗?”
    陈士法回过神来:“哦,哦!我知道了,嗯,保密单位。”说着,他挠挠头,打算离开。
    这时陈一陈老总却还没走,正在和几名中将聊天,听见这里说话大声,便走了过来,远远就道:“红伢子你要干什么,要吓死我的兵么!”
    一见陈老总?老总过来,周围的将军们连忙敬礼,陈老总摆摆手,幽默的道:“不要再敬礼了,我在台上敬了一早上了,手都快抽筋了。”
    大家听陈老总说的逗趣,都笑起来。
    陈老总什么事情没见过,现在散场后,满场的将军们都在互相介绍认识,他老人家还没走过来前,大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拉着小强胳膊,对大家说道:“这是曹小强,朱总司令的秘书,也是主席和总理的秘书,负责军事情报工作,你们22军解放舟山的战役,高分辨率地图和飞机大炮都和他有关系。这本来是保密的,现在你们逼我说了,违反了纪律,这可怎么办?”
    说着,陈老总假装做出一副生气的样子。
    陈士法将军歉疚的道:“这是我不好,这可怎么办?”
    小强不习惯欺负老实人,连忙道:“没事没事,都不是外人,反正自己人里面说了也传不出去。”
    陈老总道:“这不行,红伢子自己都表态了,一会得罚他酒。”
    见这里热闹,走过来的22军军长孙继先中将笑道:“陈老总要罚士法的酒啊,这我必须同意。”
    陈士法将军看出来大家都在开他玩笑,也笑了起来,道:“连军长和司令都来敲我竹杠,那我只能认罚了。”
    陈老总见给小强解了围,便对他说道:“主席找你还有事,小强你别在这磨蹭了,赶紧去。”
    小强赶紧给诸位将军敬礼,然后便开溜了。
    离开怀仁堂,小强也不乘车,仗着熟门熟路,从中海西岸的怀仁堂快步向南边只有三百多米远的丰泽园走去,一路上的警卫他都已经熟络,但是证件检查依旧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小强心里还在纠结刚刚的场面。他之前觉得,自己已经和这个时代融合了,但是刚才他感觉,自己虽然是在军中占着编制,可是对于那些广大的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完全是陌生的。
    也许,还需要时间吧?小强摇摇头,让自己不去想这个问题。
    来到菊香书屋,只见刚刚完成授衔的主席已经将中山装脱去,穿着衬衫坐在书桌前,一边吹着电风扇一边批阅公文,显然是被北都这八月的闷热天气给捂出了一身汗。
    见到小强来了,主席放下毛笔,起身笑着说道:“小强来了啊,来来来,先别坐下,让我看看你穿军装的样子。
    小强连忙站直了。
    主席上下打量了一番,打趣的笑道:“样子蛮不错的,像是个合格的军人,把外套脱了吧,这个天气太热了。”
    小强闻言,高兴的脱去闷热的棉布绿军装,道:“主席,你怎么不开空调?我上次带来的空调不是已经装上了吗?”
    主席摆摆手道:“有电风扇就好,空调太浪费了,上千瓦的电力,用来生产多好啊!我叫他们除了总理的西花厅,其他地方都别开。等到北都的新电厂建好以后再说。”
    小强心说,估计总理也不舍得开,看来自己的自作主张的采购又多余了一回。
    主席看来心情很好,他笑着道:“小强,我叫你来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苏联方面对于和我们的贸易关系非常满意啊。
    之前,苏联要求我们代购5000吨橡胶,我们给了他10000吨你采购的天然胶,苏联收到货非常满意。
    由于朝鲜战争开始后,美国对苏联和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实施了全面战略物资禁运,其中就包括橡胶。苏联眼下在橡胶上吃紧的厉害,见我们这么快就给他解决了8000吨,高兴地很。
    我们告诉苏联同志,说东南亚的橡胶走势非常猖獗。结果斯大林同志非常急迫的发出第二份代购要求,希望我们能够再次代购5万吨橡胶,并且希望我们今后每年能够提供2万吨天然胶给他们。
    目前国际市场上天然橡胶价格是每磅0.88美元,相当于一公斤1.94美元,一吨要将近2000美元,之前给苏联代购的10000吨天然胶,就价值两千万美元了!这次代购5万吨,就是一个亿美金。”
    小强见主席兴高采烈,便也开心的笑着说道:“主席,这个价格长不了,美国正在疯狂的大规模投产合成橡胶工厂,到了1953年,天然胶价格就跌到了0.2美元一磅了,等于一吨只要450美元。不过苏联没有前后眼,倒是不可能知道有这个变故。
    不过我们2011那边的天然胶价格每吨34000,也就相当于目前的120美金的含金量。这个生意不亏。”
    主席用手指着小强道:“这么好的生意你还只说不亏,也太黑心了吧。呵呵,这笔橡胶交货之后,我们之前欠苏联的一亿美金贷款,等于是全部还清了,还净赚两千多万美金呢。”
    小强发愁道:“可关键是,之前从苏联贷来的款,我们到现在还没全部用完呢。看来我们要加快花钱速度了。”
    ————————
    衷心感谢咚咚刀,lzc880210打赏!
    谢谢所有书友订阅支持!
    求红票!
    第四百零九回 细细一算不够花
    【409】细细一算不够花
    “哪有这样好的事情,钱怎么会够花?”主席否定了小强的贷款花不掉的想法。
    主席他老人家屈着左手手指,给小强算帐道:“苏联为了稳定卢布币值,目前卢布改革已经完成,规定一卢布含金量0.2221克黄金,对美元汇率是一美元兑换4卢布。但是为了赚外汇,非贸易外汇牌价是在官方汇率上贴补150%,也就是一美元兑换10卢布。
    目前我们送去苏联、东德、捷克、波兰等国的留学生总数已经达到四千多人!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石油学院、莫斯科钢铁学院、莫斯科地质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莫斯科矿业学院、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莫斯科黄金学院、列宁格勒大学、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列宁格勒电工学院、乌拉尔工学院等几百所高等院校里,全部派出了我们的留学生!苏联科学院下属各个研究所里,也全部接受了我们的首批研究生,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哈伊科夫拖拉机厂、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联合企业等数百个工厂里,也接收了我们派出的岗位实习生,由苏联专家手把手的教会他们技术。
    算下来,预计五年内总共要派出3万人以上,教育部给出的预算是平均每人每年学费加生活费共计9642卢布,这样的话,我们五年里在留苏学生上,就要花费12亿卢布。
    好在这是算成用非贸易外汇支付的,也就是说,用美金折现贷款,约合1.2亿美金。
    至于我们帮苏联代购橡胶,苏联这是需要用美金外汇支付的,挣得两千多万美金是实打实的,就这还有1亿美金的学费缺口呢!
    之前我们从苏联签的贷款协议,最后是定为价值一亿美元的卢布,也就是官方牌价的4亿卢布。我们买600架二手里-2运输机用去3000万美金也就是1.2亿卢布,航空煤油和汽、柴油总订单达到2000万美金。还有苏联成本价提供的价值1200万美金的石墨堆,另外采购了价值3000万美金的钻石。这样下来,也只剩下800万美金贷款可用了。一亿美金?美金的年息3%的贷款,每年可是要300万利息的啊!苏联已经把这800万扣下了,提放着我们还不起利息呢。”
    小强笑道:“五年派出三万人的学费,这是个分期付款的事情,您老人家现在一股脑都算上,这可太心急了,不过您的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嘛,呵呵。”
    主席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挣钱的事情,必须抓紧才行。
    之前我们和东德商定,首批留学东德的1300名学生,要为这批学生每人每年提供大约3.84吨大米的口粮。
    目前国内市场大米售价320元每吨,收购价是160元每吨,收购价折合美金成本大约60美元。之前我们给东德充当两年半生活费的1.25万吨大米,收购成本价也达到75万美元了。
    这钱虽然不多,但是现在国际市场上粮食紧缺,实际粮价每吨大米要超过120美元。而且粮食是战略物资,二战之后,各国粮食都很紧张,美国也是严格控制出口的,东德不可能大量买的到。
    我看,不如和苏联商量一下,接下来我们用农产品归还一部分贷款。”
    小强连忙摇头,对主席说:“主席,我国人口增加的很快,粮食始终是不够吃的,还是不出口粮食为好。东德的情况很特殊,我们这个先例算是特事特办,否则都来买粮食,咱们国家自己的生活水平怎么办?
    二战中,连美国都搞起了配给制,可见只要一打仗,任哪个国家的粮食都必然紧张。苏联在二战后取消了配给制,那是因为有中国在用源源不断的农产品换他的工业品,给他撑着腰。历史上,我们的配给制直到八十年代才逐步一项项的全部取消。
    主席,这次,咱们可不用再勒紧裤腰带,拿农产品换工业品了。”
    主席见小强不赞同农产品还贷的提议,笑道:“那你得加快赚钱的速度才行啊。”
    小强苦着脸道:“主席,你这是无理取闹啊,总理都说了,之前在药品和布料上挣得盆满钵满,除了兑换黄金的美金外,还有5700万美金在手里,这次橡胶上又能赚苏联2000多万美金,这就是八千万美金了。
    之前的电子管出口苏联,好评如潮,苏联在各个型号电子管上的总订单已经达到50万个之多了,按照平均30美元一个来计算,这就是1500万美元啊。主席,这样算下来,其实我们已经能够提前把贷款还清了。”
    主席微笑道:“对你这个财神爷,我只能无理取闹一下了。你也说过,要搞出原子弹,需要40亿美金,眼下这可是还差着远呢。”
    说罢,他又严肃的道:“之前我们在氢弹的情报上帮了苏联,苏联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情报千金不换,很感激我们的帮助。所以我最近让王稼祥大使问了一下苏联的态度,目前斯大林同志的态度很模糊,他既不说给我们,也不说不给,只是告诉王稼祥大使,一步步的来,先把石墨堆建起来再说,同时他答应,考虑援建我们一个扩散法铀浓缩工厂,可是什么时候援建,什么价格,他都没有明确表示,言下之意,还是不完全信任我们。看来,这事我们很急,他却一点也不急。”
    小强凝眉思考了一下,分析道:“斯大林其实是个很务实的人,不见兔子不撒鹰。要他点头答应,除非他绝对信任我们,可即便这样,钱也少不了流水般的花出去。”
    主席接着小强的话,建议道:“所以我考虑,目前我们一方面先建立相关科研队伍,把理论的工作做扎实;另一方面,你看能不能,从2011那里搞些资料来,两条腿走路,总要比一条腿强嘛。”
    小强哑然,原来主席对于搞原子弹,比自己还着急啊。
    这也难怪,最近主席看的各种小强带来的纪录片视频里,核武器三个字总是跳出来,扎眼的很,让主席始终无法释怀。
    ————————
    衷心感谢凌山而明,哈味打赏!
    再次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求月票红票。
    第四百一十回 国企全面集团化
    【410】国企全面集团化
    小强见主席念念不忘要搞出中国的原子弹,摆脱即将到来的核讹诈的困境,心里也犯了愁。
    “主席,21世纪什么都能用钱买,偏偏这个原子弹是买不来的,反正我是没有一点把握,但我可以去试试。
    您说两条腿走路,其实在我看,是两条腿加一双手。
    咱们自己的科研人员,就是那双手。您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咱们首先立足于自力更生,先按照既有的资料,使劲砸钱,我看迟早会砸出来的。”
    主席赞同的道:“我就是这个意思。
    你之前带来的一些关于原子弹的资料太模糊,钱三强同志看了后,说这些资料只说了原理,没有具体的图纸和数据,至于铀-235的分离和浓缩设备怎么制造?用什么材料?有了铀-235后重水反应堆如何设计建造,如何控制反应堆中铀-235的裂变,如何控制反应堆中的铀-238俘获中子成为铀-239,如何使铀-239衰变成为钚-239,这都是需要工业化解决的复杂的问题。
    你接下来的资料要设法搞细一点,比如铀浓缩工厂图纸,离心机或者扩散机样品,核弹模型的等比例图纸等等。”
    小强大汗,道:“主席,您这说的太专业了,是钱三强先生告诉您的吧?这些东西别说现在是机密,即使60年后的21世纪,依旧是机密啊。没有大国的偷偷摸摸的援助,哪个国家都别想自己凭空搞出来。因为如果只靠自己从头研究起来的话,简直是个无底洞,需要大批科学家和烧很多钱做实验。”
    主席道:“小强啊,我看了纪录片,60年后世界上的核武国家居然如此的少,这确实令我想不到啊。深思之余,我更加觉得,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出原子弹、氢弹、卫星,不然谈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是扯淡。大国之间,没有这些家伙什,说起话来,腰杆子都不硬哦。”
    小强肃然道:“主席,如您所愿,中华民族的意志就是您给我的命令。我回去就设法接触相关人员,我虽不敢打包票,总之一定尽力而为。”
    主席关切的道:“要注意方式方法,?法,不要硬来。你和李部长商量一个方案,一定要稳妥。”
    就在二人谈话时,警卫员来报告,陈老总来了。
    小强连忙站起来迎接。
    这时已经是正午了,头顶的灼热阳光透过菊香书屋前密密层层的松柏枝叶,带着温度,雪亮的烤炙在一切它所照射之处。
    陈老总一进门就喊热,脱去军装外套,大刺刺的坐在沙发上道:“主席啊,你和小强说啥子呢?不叫我也听听?”
    主席笑道:“我在对小强说,要设法弄个打狗棒出来。”
    陈老总动容道:“要得!要得!这个打狗棒,当了裤子也要搞出来。”
    主席笑道:“你来大概不是找我地吧?”
    陈老总笑道:“我找你是来蹭饭,找小强才是正事。”
    主席哈哈大笑道:“那我就旁听一下,是个什么事情。”
    陈老总道:“这个事情主席你是知道地,我们目前在浦海搞的股份制公司,华东纺织集团公司,目前只争取到了民间三成的私人纺织企业入股,其他七成私人企业听说我们给他们的设备折价这般低,都不愿意加入啊。”
    小强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口凉白开,说道:“上次我在浦海还看到这些老板不是一个个嗷嗷叫着同意加入吗?现在一听给他们的资产估值低,又不愿意加入了,既然如此,那不加入就不加入吧。市场上见真章!”
    陈老总道:“可是这些老板找了些子大学里的经济专家,在晚报上刊登文章,说政府搞企业,是与民争利,应该把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合理价格卖给他们这些企业主,才是公平竞争。
    结果,浦海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报纸就刊登了读者来信。有的读者说现在布价便宜,这才是真正的让利于民。有的读者说,国企和私企,挣的钱归谁,那是显而易见的,私企才是与民争利。”
    小强说:“按照目前的市场布料价格,旧设备的纺织企业还是有利可图的,这也是他们不愿意入股的原因。可是随着国营厂的流水线一条条的投产,市场上的棉花都被产量日益扩大的国营厂收购之后,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毕竟国家的棉花产量是有限的,没有棉花,这些私营厂子就开不下去。”
    陈老总道:“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不去管他们怎么说,只管尽快建立新设备的新工厂,以我们国企的先进设备的生产效率,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用低成本压倒私营企业。”
    小强道:“这样就很好,用事实说话,用市场竞争来说话,这样出来的结果,让他们心服口服。”
    陈老总说:“这事也就这样了,暂且随这些老板们在报纸上折腾去。”
    顿了顿,陈老总说道:“眼下最主要的事情,是中央正在浦海推行的政企分离。
    中央要求把国营企业从地方政府剥离,这个事情很多同志有意见啊。这些国营企业都是地方政府刚刚才一手操办起来的,有的刚刚操办建设到一半,这就要从地方政府手里剥离,那以后地方政府怎么还有建企业的积极性呢?还有那些好不容易完成公私合营的企业,今后也要从地方政府手里剥离,那以后地方政府吃什么?地方的财税怎么办?”
    小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陈老总,眼下搞的政企分离,不是把钱从地方政府手里夺走,而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
    以前的地方政府,一个轻工局,管一堆企业,下属有罐头厂、火柴厂、鞋厂、造纸厂、玻璃厂、锁厂、灯泡厂、钢笔厂、手电筒厂、印刷厂、酒厂、小五金厂等等等等不计其数,产品门类简直数不清。
    可越是管的多,越是什么都干不好,各个厂子都是效率越来越差,人浮于事。产品质量下降,新产品出不来,跟不上市场变化。总之毛病是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来说,后世国企破产倒闭大潮之前,各个地方城市的轻工业局都求大求全,有的省有八个市,每个市各有轻工业局,下属都有最少一个五金厂,结果每个小厂都设立了完备的翻砂组和木工组,这等于是浪费,人浮于事!如果把全国的五金厂从各地地方政府手里抽出来,组成两个到三个有竞争力的五金集团,就能大大提高效率,还能用竞争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陈老总疑惑道:“你设立两三个大型国有集团,那地方岂不是一分钱利润都拿不到?有些地方觉得五金厂科技含量低,易于建立,希望建立五金厂挣钱,这怎么办”
    小强道:“我并不是说把这两三个集团设在国家直属下,我是说,把这两三个集团交给地方国资委,比如浦海一个,沈阳一个,广州一个,互相竞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市场。”
    小强喝口水,继续道:“从后世经验来看,地方轻工局的任命简直是滑稽的很。很多在本厂干了十几年的工程师得不到提拔,却从轻工局空降一个厂长过来,一看原来是个退伍军官,对本厂的产品和技术啥都不懂,只会瞎指挥。还有的来了就拉帮结派,排斥异己,专门搞人事斗争,针对厂里反对他的干部搞事!
    地方政府分管工业厂矿的各个局里复杂的官僚主义横行,最终造成全国大面积的国企糜烂至极,没有人在乎国家在这种产品上的竞争力,想的只是小团体的利益,眼前收益,地方利益。最后国企看似庞大,却大而散乱无当,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破产是必然!
    这不是先进生产设备就能暂时遮掩的问题!这是根本性的管理问题。
    主席这次担任国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推行的大集团大公司制,就是要彻底改变这一将来会摧毁我国国企的根本性固疾!”
    陈老总一听这事关系到后世国企的大面积破产倒闭,顿时凝重起来,仔细的听着。
    小强大口的喝水,慷慨激昂的说道:“今后,我国要把所有产业细分,每个产业成立两到三家或者数家集团公司,互相竞争。除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国企外,其余全部放在地方政府的国资委下属。原则上不发放更多的牌照!
    打个比方说,成立三个五金集团,浦海、沈阳、广州各管一个。
    成立五个时尚服装集团,总部设在宁波、南通、大连、福州,这些城市各管一个。
    成立三个电子工业集团,总部各自设在北都、浦海、广州。
    成立三个运动服饰用品集团,两个机床工业集团,两个民航集团公司,两个生产火柴和打火机的集团,三个玻璃工业集团,三个船舶工业集团,四个钢铁集团,五个水泥工业集团等等等等…………
    这样,确保了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拳头行业,每个省专注于自己省获得分配的集团公司,大力扶持,参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竞争。
    有竞争力才有提高,这是为什么每个行业都要有两家或以上的集团的原因。今后各个省在主业范围内能力有富裕之后,有意向进军其他产业,可以和其他省合资,申请在其他行业成立集团公司,但是注册资本一定不能低,一定要上规模,有效益。
    陈老总惊讶的道:“那就是说,假如成立两个机床工业集团,一个是沈阳管,一个是武汉管,那他们在浦海的厂,浦海市的轻工局不能管吗?”
    小强道:“今后要进行机构改革,像轻工业局这样的人浮于事的单位,直接并入工信部的职能,所以,各个企业原则上,只服从本集团管理。”
    陈老总继续问道:“那以后地方政府管得企业就很少了,如果本市或者本省分到的下属集团总公司只有三个,那就是说,以后只要把精力集中起来,重点扶持这三个就行了?”
    小强点点头。
    陈老总醒悟道:“嗯,这倒是省心了。比起管不好,导致破产,这样倒是能精于某个产业,干大干强,干出科技含量。”
    主席在一旁幽默的道:“陈老总可是聪明,一点就通。”
    陈老总朴实的笑道:“不过这样一来,各个集团公司的归属,可就成了肉骨头,各个省还不得争个头破血流?”
    主席解释道:“分配原则上第一要公平,要确保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拳头产业,第二要考虑地方的当前实际情况,尽量不搞平地起高楼的事情。”
    衷心感谢卷积云打赏!
    求收藏,求订阅。
    第四百一十一回 政企分开好处多
    【411】政企分开好处多
    小强补充道:“集团化的好处是,虽然也会有一定的走关系走后门进去工作的,但是比起打散成一个个厂子,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的情况来说,胡乱塞人的情况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以我在后世看到的情况举例来说,地方上一个锅炉厂,在九十年代改制成私人企业后,原来的3600多员工,只保留了400多人,产量却没有减多少,可见地方办企业的冗员之巨!
    每年这些地方企业,都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塞人的要求,各级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职工家属和子女、退伍军人安置等等,企业效益越好,上面要求塞人进来的条子和各级关系户说情送礼的吃喝宴请就越多。搞到最后,一个本来三四百人的既没啥科技含量也没啥品牌知名度的厂子,居然有厂医务所、托儿所、幼儿园、理发室、图书馆、招待所、工人文化娱乐中心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对于厂子的产品竞争力毫无提高的机构和冗员充斥其间,最可怕的是,这些人一年一年不断退休之后,厂里实际产生效益的一线的300多员工,不但要要养活三千多名冗员,还要另外供养多达三四千人的退休人员,这些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和医药费报销,每个月都压的厂子喘不过气来。
    最后厂子完蛋了,工人全部下岗失业,好端端一个国( 1949我来自未来  ./5364/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