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任我行》正文 第二一二回 赛马擒寇下扬州(八)

    扬州西北隅,有一座东西绵亘的土山——蜀冈。蜀冈如卧龙般蜿蜒绵亘。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栖灵寺(原名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千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宋代后又称为大明寺。因自清兵入关以来,为了讳“大明”二字,便改称为“栖灵寺”。构寺者在山顶随山势筑殿,山上古树蔽日、红墙高耸、山庙一体,楼殿参差,曲折幽深,继承了隋炀帝在此所建迷楼的风格。
    唐朝鉴真法师任栖灵寺住持,使栖灵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唐会昌三年(843年),九层栖灵塔遭大火焚毁。后经僧人募化重建,但屡有圮废。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吴秀重建栖灵寺,崇祯十二年漕御史杨仁愿再次重修。到清朝后,栖灵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
    沿着数百节舒缓石阶登上栖灵寺前的广场,迎面是一座庄严典雅的牌楼。牌楼四柱三楹,下砌石础,仰如华盖。中门之上面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栖灵寺的山门殿兼作天王殿,殿内供有弥勒像,背面为护法韦驮,两旁分立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过天王殿,但见庭院开阔,古木参天,香烟缭绕。东有百年桧柏,西有百年黄杨,中有宝鼎两尊。走过一条花岗严甬道,就到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前后回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有“国泰民安”四字,阴有“风调雨顺”四字。大雄宝殿内法相庄严,经幢肃穆,法器俱全。正中坐于莲花高台之上的释迦牟尼大佛,被尊称为“大雄”。大佛两侧是他的十大弟子中的迦叶和阿难,东首坐着药师佛,西首坐着阿弥陀佛。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像。殿堂佛像全部重新装修,金光焕彩,法相庄严。藏经楼,二层五楹,轩敞疏廊,屋脊之上阳嵌“法轮常转”,阴刻“国泰民安”。
    栖灵寺庭院东侧有平远楼。楼名取自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撰联云:“三级曩增高,两点金焦,助起杯中吟兴;双峰今耸秀,万株松栝,涌来槛外涛声。”联语造句雄浑,写楼外风景极为切当。平远楼共三层,构筑精致,有庭院竹石之胜。平远楼北为晴空阁,伫足于此,极目远眺,白塔、瘦西湖、二十四桥……扬州古城市内郊外,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大殿西侧即是有名的平山堂。平山堂是北宋大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堂前有联曰:“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生动描绘了欧阳修当年的潇洒流运。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并在后面为欧阳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河”。谷林堂取自苏东彼“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
    在平山堂之西是一座富有山林野趣的古典园林——西园。西园一名御苑,又名芳圃。园中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池水潋滟,亭榭典雅,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据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所载,这里的泉水在当时被品评为天下第五。宋欧阳修在《栖灵寺泉水记》中称:“此井为水之美者也。”人们游历栖灵寺,仍以饮天下第五泉水为乐事。园内山石高耸,苍松翠柏,荫翳天日。假山、池沼、亭台、馆榭等把园内装点得精美别致,有步移景变之感。
    一直以来,两淮盐商相继来山修寺,于是梵刹巍峨,宝相庄严,僧人云集,佛事兴隆。自建寺以来,朝山进香的佛教信众络绎不绝,游山观景的各界人士也接踵而来。
    观音菩萨诞生日、成道日、出家日分别为夏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届时,栖灵寺都举行观音道场,俗称“香市”、“庙会”。逾时,寺院之中香烟缭绕,灯烛辉煌,一声佛曲,众人唱和,兴高彩烈,通宵达旦。十九这一天,山上山下,人山人海,寺内寺外,人来人往,表达宗教虔诚,企盼有求必应。道场功德圆满,“香海”的香火却经久不灭,仍烟冲霄汉,光烛云天。即便在平时,每天来山的香客游人也几百上千。
    这一日,栖灵寺如往日般人流不息,香火旺盛。虔诚的信徒香客早在天蒙蒙亮时便已经爬上了蜀冈中峰,在栖灵寺的大雄宝殿前焚香礼拜,诵经念佛。
    作为栖灵寺主持方丈圆通大师,正穿戴好金丝锦棉袈裟,率领寺中各院高僧站在天王殿外等候着。原来在两日前,栖灵寺已经得到扬州府的知会,当朝和硕婉慧公主凤驾将降临栖灵寺参拜佛祖金身,为当今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祈福。另外,为了不影响芸芸众生礼佛,公主亲下懿旨,不准封闭栖灵寺。
    圆通大师得官府消息,知道这位和硕婉慧公主深得当今圣上的喜爱,而且其额驸正是当朝赫赫有名的鹿鼎候----同样深受皇帝宠爱的大臣,哪敢有丝毫怠慢。
    “禀告方丈,公主千岁的銮驾已经过了牌楼。”
    这时,知客僧一路跑来,气喘吁吁的向圆通大师报告道。
    “大家准备迎接公主大驾!”
    圆通大师整了整身上的袈裟,伫立着。
    “驾、驾、驾……”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队彪悍的骑兵转眼间奔驰到殿前,山道上的香客们惊恐的四处躲闪。
    圆通大师见状,雪白的须眉不由一皱,双手合十,低声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这队骑兵衣甲鲜明,个个威武。他们带了殿前,便有条不紊的四散而去,将天王殿四周警戒起来。
    时过不久,公主的銮驾已经带来,圆通大师急忙迎了上去合十拜见。
    只听得公主銮驾伺立的宫娥娇呼道:“公主千岁口谕,大师等佛门高僧,俗礼一律免去!”
    “阿弥陀佛!下僧等谢过公主千岁。请公主千岁凤驾移步大雄宝殿,参拜礼佛。”
    在圆通大师等僧众的前引下,銮驾来到了大雄宝殿。
    宫娥掀起幔帘,从銮舆上走下一位身穿宫装的年轻女子,只见她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而灵活转动的眼眸慧黠地转动,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她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她正是和硕婉慧公主苏麻喇姑。
    作为自小出家礼佛的高僧圆通大师,此刻急忙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垂皓首,连连呼号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才稳住心智,上前合十:“公主殿下,请随老衲进寺礼佛!”
    “有劳大师了!”公主轻启玉唇,微微行礼道。说完,公主却没有立刻急着走进大雄宝殿,而是向銮舆的后边走去。
    这时圆通大师才发现原来在銮舆的背后跟着停着一台四人大轿,只见公主走近轿门,旁边伺立的宫女立即掀起轿帘,公主竟然亲自伸出手从轿中搀扶出一位中年妇人,恭声说道:“婆婆,已经到了栖灵寺,咱们这就去寺中拜佛!”
    “好!”妇人答道。
    “公主殿下请!”
    在圆通大师的前引下,苏麻喇姑搀扶着妇人,八名宫娥四前四后,排成两行,轻移莲步趋身相随,陪同着公主俩人走进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中由圆通方丈大师亲自主持,开始了礼佛的仪式。一时间,大殿之内在飘渺升起的檀香烟雾之中,经鼓木鱼声响,众僧诵经颂文的弥唱升起……
    礼佛仪式完成之后,苏麻喇姑搀扶着婆婆韦春芳出了大雄宝殿。此时的韦春芳婆媳二人均心安理得、心情愉悦。特别是韦春芳,她如今实在是人掉进蜜罐之中,幸福无比,你看她方额广颐,眉目修长,生得珠圆玉润,其中确实蕴含有一种福态气质。
    韦春芳站在阶上,兴致勃勃的对苏麻喇姑说道:“婉娘,刚才我虔心向佛祖祷告,一是希望他老人家保佑小宝无灾无难,二是希望他老人家保佑咱韦家兴旺昌盛,三是希望他老人家保佑你平安的为韦家在生下一个孩子。”
    “婆婆!”苏麻喇姑一听婆婆当众说出自己怀孕的事情,顿时玉脸上飞出两多红云,她娇羞的说了声。
    原来,经郎中诊断,苏麻喇姑、舒玉莲、纳兰敏珠三女都已经珠胎暗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