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绝唱》【第48章·野无遗贤才作矫】①

    太子回头一看,正是李林甫率一众亲信,向自己行礼。余光见张良娣娇艳的脸上隐隐露出不快,太子槁木般的情思竟抽出了一点新芽,他微微一笑,向李林甫颔首道:“右相安好。”
    见李林甫等人都到了,萧江沅便不再与太子交谈,拱手恭送之后便引李林甫等回到殿中。
    太子望着李林甫等人的背影,忽听张良娣开口问道:
    “妾只认得右相,不知其他人都是谁?”
    听太子耐心地一一介绍完,张良娣笑道:“妾都记住了。”
    她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李林甫、杨慎矜、王、吉温、杨钊。
    早在从祖母的口中得知了圣人的意思时,她便明白了,圣人既选了她为新的太子良娣,那便是铁了心要保太子周全。只要圣人此心不变,那些乱臣贼子做再多也是没用的。她便等着他们作茧自缚,一步步走向衰败和灭亡。
    他们一个都逃不掉。
    而她的夫君必将登临皇权顶峰,她也定会成为那与他并肩的独一无二的皇后,执掌大权,母仪天下!
    “妾会守护殿下,守护东宫,再不让他们伤害我们了。”张良娣声音极轻,仍是让太子听得一清二楚。
    太子意外地看了张良娣一眼,第一次主动执起她的手,启程回了东宫。
    东宫的安危,何至于要让一个弱女子来守护?这话说来天真,太子却并不觉得好笑,特别在发生了太子妃韦氏和杜良娣的婚变之后,竟然还能从妻妾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太子不可谓不慰藉。
    父亲真是给他选了一个好良娣,唯独在此事上,他真心感激。
    就连张良娣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子都能明白李隆基的意思,更何况是堪为李隆基腹中蛔虫的李林甫?
    可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为了死死地守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只能继续依附着操纵棋盘的李隆基,与太子保持对立。
    就算明知会失败,或者说无论成败,也要一试,只因他是他,便应该如此曾几何时,这样的清醒,李林甫只在张九龄身上看到过。
    该说是怎样的命运和缘分,曾经是宿敌的他们,经年过后竟然殊途同归。
    但李林甫与张九龄终究是不同的,昔年张九龄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未尝没有就此放手、大不了离开官场的释怀,李林甫却是决计不肯的。
    就算是死,他也得死在相位上。
    见李林甫看到张良娣之后,唇边的笑意便多了一抹自嘲,直到面见李隆基时才隐去,萧江沅暗暗摇了摇头。
    此番勤政务本楼议事,为的是天宝六载年初的科举。昔年勤政之时,李隆基尚且不事必躬亲,如今比较具体的政务,他便更没有想管的心思了。反正科举已趋于稳定,又有李林甫坐镇,想来出不了什么乱子,李隆基便让李林甫自己决议,他则径自去了花萼相辉楼贵妃还在那等着呢。
    萧江沅作为李隆基的耳目留了下来,却并没有听太久。李隆基不在,李林甫等人若有话,大可回到自己的地方去说,无谓留在这里。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李林甫的亲信们并不是铁板一块。两位御史中丞杨慎矜与王虽有表叔侄的关系,却显然不和,两位监察御史吉温和杨钊关系倒还不错,可在李林甫倾向杨钊的时候,吉温的神色还是会有些不自然。
    别的就算了,萧江沅是真的想不通,李林甫怎么会瞧上杨钊。
    见萧江沅亲自送自己出宫,李林甫便知她心中有疑问。他也知道她想问什么,所以当她开口的时候,他一点意外都没有,凑近了她,低声道:“一则,圣人对他印象极好,二则,他身为外戚,又是贵妃家的亲眷,比起我来,跟圣人更好说话,三则……他不过就是一个会算账的赌徒罢了,即便入朝为官,甚至登临高位,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对我产生太大的威胁。”
    这三个理由虽然成立,萧江沅听完却有些不以为然。
    李林甫还是第一次看到,萧江沅对某一个朝臣表现出不喜的态度:“……他怎么得罪你了?”
    “他没有得罪我。”
    “那么便是张氏兄弟的罪过了。”见萧江沅不否认,李林甫笑道,“究竟是什么过节,竟让萧大将军记了这么多年?”
    萧江沅有些无奈地轻叹了一声:“我从未刻意记过,只是见到杨御史,就又都想起来了。”
    “想我对你是何等坦诚,你问什么我都说,我就问了这么一句,你都要顾左右而言他,明摆着不肯告诉我。”
    “……是因为争宠,右相信么?”
    “你,争宠?”李林甫刚一摇头,忽然想到了什么,“你若说是那爱跟则天皇后使小性子的莲花六郎,我信。”
    萧江沅不予置否,亦没再继续说下去,听李林甫问及李隆基是否知晓,她想了想,道:“我不打算让圣人知道。此事早就过去了,人都死了,没什么可追究的,我也不过就是不大喜欢杨御史罢了,没准以后会对他改观也说不定,总之不会因私废公他没那么重要。”
    虽然萧江沅没有对自己详谈,可一想到圣人连这“争宠”二字都不知道,李林甫就忍俊不禁。
    这一年来,他费尽心力,虽也得到了不小的成果,可一朝未能扳倒太子,便终究意难平,如今总算舒坦点了。
    天宝六载的科举便在李林甫难得的好心情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开年以来整个长安最热闹的话题,殿试榜单颁布的那一日,万人空巷,放榜过后,却是满城哗然。
    吕全虽弃文从医,却一直没有与同窗们断了联系,这一日还特意早起,陪着同窗们去看榜。他看到榜单之后,立即赶回了家,想要问问姑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吕全听濯缨的话,不敢对姑父无礼,便站在院子里唤她。唤了许久,他才见濯缨从姑父的卧房里走了出来:“阿兄……你怎么在姑父的房间里?”
    濯缨面不改色地道:“将军总要有人照顾起居,你今日不是去看放榜了么,怎的回来得这么早,来寻将军又是为了什么?”
    吕全闻到濯缨的身上似有一股特殊的香气,与浓郁的香料不同。他隐约记得自己在哪里闻过,一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听到濯缨问话,他立即想起了回来的目的:“这都什么时辰了,姑父还没起身?她是生病了么?要不我进去给她看看?”
    濯缨伸臂一拦:“……到底是怎么回事?”
    待劝服了吕全安心在家、不许出门之后,濯缨才回到卧房中。萧江沅早就睡醒了,此时正趴在卧榻边重新休息,枕头已将将落地,她就枕着压在卧榻边上的那一角,一只雪白的胳膊从被子中伸出,纤手垂落在地上。听到濯缨走近,她才蹙了蹙眉,睁开了眼睛:“阿全方才说……殿试无人上榜?”
    濯缨一手撑着萧江沅的头,一手把枕头放回原位,然后把萧江沅重新抱回了卧榻的内侧:“阿全反应这么大,是因为这一届的学子里有一位杜子美,是他所崇拜的才子。若殿试无人,便无进士,更别说三甲,岂非今年的学子皆落了榜?”
    “野无遗贤……”
    “什么?”濯缨在卧榻外侧坐了下来。
    萧江沅叹道:“因为右相跟圣人说了一句‘野无遗贤’……所有的人才都已在朝中,四野无一位被遗落,这一届学子的水平十分有限,不堪入殿试。”
    “圣人信了?”濯缨刚刚问出口,就忍不住摇了摇头,“圣人若不信,便不会有今日的结果了。只是这也太……”
    太不可理喻,也太胡闹了。
    “其实想想,作为一个帝王,乍一听闻此事,都是宁可信其有的吧?此事若是真的,不仅当世君王振奋,落笔到史书上为后人所见,也是一桩功业。”
    “可多年苦读的学子们何辜……”
    “如今的朝堂,那些尚还干净的学子们,不进也罢。”
    见科举一事连萧江沅也无从转圜,吕全竟对天子和朝堂都心灰意冷,几个月后更干脆随韩四出门游历了。萧江沅没有拦阻,还给了韩四和他许多盘缠,与濯缨一同送他们到灞桥,连折柳相赠都不曾。
    望着韩四和吕全的背影,濯缨问道:“将军可想过天下之大,到别处看一看?”
    “我看过的,开元十三年的时候。”见濯缨欲言又止,萧江沅有些明白过来,“你是想问我,想不想也和阿全一样,放下长安的一切,去山水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