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后续》中国古代阴曹地府所的在地——泰山前的嵩里山

    [,net]
    中国古代阴曹地府所在地——泰山前的嵩里山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曹地府有两处,一是泰山前的蒿里山,再就是四川的酆都。早在汉朝时,古人就有“泰山主生死”、“人死为鬼,魂归泰山”之说,汉《乐府歌辞;蒿里曲》:“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泰山神“东岳太灵苍光司命真君”的职责之一,就是“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五岳真形图)。古时曾建有蒿里神祠,祠内设森罗大殿、七十五司,俗谓人死魂归蒿里,将根据其在世的行为善恶,受阴司审判。如今,这些庙宇早已荡然无存,但由鬼神信仰演化而来的民俗依然存在。泰山盘山道两边的树枝上系满了红绳、压满了石子,“压枝”的谐音是“压子”,泰山主魂灵,压子即压住子孙之“魂”,以求得神佑长命百岁。
    蒿里山文化
    传说这里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蒿里山&quo;鬼城&quo;举世闻名,内涵丰富,冠绝宇内。景观在五岳之首的泰山南麓,要建世界最大的鬼神动态人文景观;按&quo;古文献&quo;之说人死后必来蒿里山报到,而人在生前到&quo;蒿里山&quo;走一遍,在庞大的阴曹地府里,仙道释儒,诸神众鬼盘踞各庙,等级森严,各司其职,并以苛刑峻法统治着幽灵的世界里,有幸饱览奇绝的景观,得到一份终生难忘的教育。
    修建的全国最大的鬼神动态人文景观,占地近两平方公里。用机械、声、光、电等现代科技与传统雕塑艺术相结合,将&quo;阴曹地府&quo;和鬼城的一些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人面前,整个场景阴森、恐怖、惊险、刺激,参与性极强。关于鬼神世界是否存在,我们用对立统一的理论解释:有阳就有阴。有人说孔子不信神,其论据是在《论语》中: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是积极入世的人,争分夺秒地学习做人为官的知识,连学生睡午觉他都不让,斥为&quo;朽木不可雕&quo;。怎么能去研究对当官无用的神鬼呢?我们不是在写论文,我们要了解未知的世界同时劝人向善。蒿里山,世界华人的魂魄所在。&quo;魂归蒿里&quo;即是。蒿里山即泰山前的山。
    泰山主生死的观念由来久远。道教认为:神是高级的鬼,鬼是低级的神,也就是神鬼。汉魏时期就早流传的&quo;泰山主死&quo;,并把它附会于嵩里山。《汉书。武帝纪》:&quo;太元初年,檀高里&quo;,颜师古注释:&quo;死人之里谓之蒿里,字则高为蓬蒿之蒿,或者见泰山神灵之府,蒿里山又在其旁,即以高里为蒿里&quo;。蒿里山就被公认为:&quo;聚敛魂魄无贤愚&quo;的鬼都了。也就是说:不论愚人贤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死后的魂魄都被聚集到蒿里山。
    最早掌管冥界事务的官员,就是《搜神记》中提到的泰山府君。据《神仙传》说是他是西王母小女儿,太真夫人的第三子,因&quo;年少好游逸,委官废事。有司奏劾,以不亲局察,降主事东岳,退真王之编,可鬼神,五百年一代其职&quo;(《太平广记》卷第五十七)。就是说他好旅游,经常不干活,被人家弹劾,降到泰山管事,取消了高干待遇。是一个因不作为而降职的仙官。《真灵位业图》,《洞渊集》,《龙鱼图》,《广博物志》都说:&quo;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quo;。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地狱观念与地狱之主阎罗王亦逐渐流行。至唐末。佛教中已有十殿阎罗之说,且皆由中国官员担任,这与本来十分盛行的泰山治鬼观念十分契合,遂合二为一,在泰山衍化为阴曹地府--蒿里山神祠和地狱界河--奈河,再加上泰山入口处的丰都庙,构成泰山的冥府地狱系统。
    &quo;奈河&quo;在泰山西麓的山河沿山势而下,从大众桥附近的大石峡起,经泰城西部向南,出城后汇入泮河,这一段称为奈河,清代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辨奈河》记:&quo;其水在蒿里山之左,有桥跨之,曰奈河桥,世传人死魂不得过,而曰奈河&quo;。奈河一名的出现,与古代的泰山主人生死观念有关。《后汉书乌桓传》:&quo;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quo;。又《许曼传》:&quo;自去少尝笃病,三年不愈,乃指泰山请命。&quo;在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后,其地狱观念就直接借用于泰山主生死观念。有的增人在译经时就干脆把&quo;地狱&quo;译为&quo;泰山&quo;。例如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七:&quo;闻泰山汤火之毒、酷裂之痛,饿鬼饥馑积本之劳,畜生屠剥割截之。此处的&quo;泰山&quo;就是&quo;地狱&quo;。《分别善恶所起经》:&quo;四者死后,魂魄入泰山地狱中考治数千万毒,随所做受罪&quo;,更直接把泰山与地狱合二而一。《山东考古录。辩蒿里山》说&quo;自晋陆机《泰山吟》始以梁父,蒿里并列,而后之言鬼者内之,遂令古昔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鬼伯之祠矣&quo;,顾氏指出泰山治鬼的这一流变是很正确的。
    &quo;奈河&quo;二字是印度梵文&quo;地狱&quo;的译音。也就是说,&quo;奈河&quo;作为地狱观念是受了印度佛教影响,但作为冥间之河,却属汉化佛教的创造。这一名称的最早出现,集中于唐代,敦煌文献书所存《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中,有描写目连阴间寻母,亲眼目睹地狱罪人在奈河上生离死别的骇人心魄场面。
    行经数步,即至奈河之上,见无数罪人,脱衣挂在树上,大哭数声,欲过不过,回回惶惶,五五三三,抱头啼哭,目连问其事由之处:奈河之水西流急,碎石巉岩行路涩。衣裳脱挂树枝旁,被趋不交时向立。河畔问他点名字,iog前不觉沾衣hi。今日方知身死来,双双傍树长悲泣……在大量的敦煌曲词、王梵志诗中,也多次写到过奈河,唐张读《宣室志》卷四记载:董观的魂魄被亡僧灵习领入冥途,见到奈河的具体情景:
    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quo;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于地府&quo;。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又见岸上有冠带襦数百,习曰:&quo;此逝者之衣,由此趋冥道耳&quo;。可见在古代民众意识中,奈河是通往地狱冥府的必经之路。而奈河观念的形成,至迟不会晚于初唐。另外,&quo;奈河&quo;观念的形成还与古代丧葬文牍中&quo;奈何&quo;一词的使用有重要关系,唐代吊丧葬,要口唱&quo;奈何&quo;,与&quo;奈河&quo;是同音,敦煌王梵志诗中有&quo;富者办棺木,贫穷席裹角,相共唱奈何,送着空冢阁&quo;的句子,唐人报丧帖子也常用&quo;哀痛奈何&quo;、&quo;哀痛奈何&quo;的格式。敦煌写本《搜神记》中就&quo;若气已绝,无可救济,知复奈何!知复奈何?&quo;;以表示痛惜哀悼之意。这一&quo;奈何&quo;正紧密连系着阴间地狱之&quo;奈河&quo;的深潜意识。
    奈河桥,奈河上有并列的三座桥。三座桥均建于奈河上,大小、形制基本相同。现已全部建成大桥。中间的奈合桥,桥下跨一方形池,池底及桥壁均为条石嵌砌。据资料记载:该桥建于唐代,&quo;奈河桥&quo;,桥下石池称&quo;血河池&quo;。&quo;奈河&quo;,是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宣室志》第四卷对此有所记载:&quo;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水皆东流,唯泰山下奈河水向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quo;因河上有桥,故名&quo;奈河桥&quo;。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就好似《西游记》第十回中的描写:&quo;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quo;。不由让人想到阴间奈河的恐怖。民间谣传:人死后亡魂都要过奈河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quo;......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quo;由此可见,过去一些善男信女到桥前烧香化纸,施舍钱物的虔诚,只求死后佛能护佑过奈河桥。奈河桥是历史的见证,是人们良好心愿的象征,旨在教化人们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这正是: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河桥。为人不作亏心事,走过奈河桥不惊。
    在奈河观念逐步形成的时候,泰山治鬼说也逐渐具体化为嵩里山的阴曹地狱系统。这两条走向一致轨迹在泰山相交,正是古人意识与习俗复杂转移的结果,也是两种鬼神观历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泰山冥府是一套依照世俗官署构想出来的相当完备的&quo;鬼权&quo;系统。它既有一批鬼官,又有办事机构。是为:丰都大帝原祀岱宗坊东侧丰都庙,此庙是明弘治十四年(年)太监李瑾所建。明人李钦《重修丰都庙记》:&quo;其神为北阴丰都大帝,配以冥府十五,其东为曜灵五阎王,而左十司曹官列焉。……岱岳于方为东,于时为春,兴致YuYu,发育万物,而北阴丰都之府,所司者秋杀之权也。&quo;在泰山入山qi点设立丰都庙,也充分体现了泰山主人生死的观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