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乾隆》第6章 八股奇文

    城墙的翻修,全部交给工房来办,有原先的底子在,实质上翻修一下,也花不了多少银子,马德江敢报一千七百两,至少有一小半是虚头。
    罗青也知道这一点,但自己三两句话的功夫,能弄来这么点儿银子还是挺满意的,至少,象征意义很大。
    后世的时候,某些只掌控了一点点权力的人,都能凭借这一点权力,玩出花儿来,大肆敛财,更何况罗青把持了一县大权,想要弄银子,门路实在是太多了。
    第二天,闵文思依旧没来上差,罗青也没理会,闵文思都沉得住气,自己更沉得住气,反正最后倒霉的一定不是罗青。
    头天晚上,罗青就叫人张贴了告示,说可以接受诉讼了,也就是说,可以正式开堂审案。
    所以罗青今日起了个大早,想瞧瞧有没有人来告状。
    坐堂审案,惊堂木一拍,想来是别样的威风,罗青初来大清朝的时候,孙万坚坐堂审案,可是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眼下轮到了自己,心下却是隐隐期待了起来。
    不过静候了半日光景,却是没有击鼓鸣冤,递诉状的,叫罗青不免有些失望。
    如此一来,罗青就按原先的计划,准备传考一些生童。
    这传考生童,也是新官上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简单来说,就是考一考本地士子书生的水平,表明县太爷重视教育之心,也算是个面子工程。
    这个时代,科举为先,读书中举,是为官的不二通道,有多少人挤破了脑袋往这坑里跳,为表重视,才有这么一个环节。
    让田彬安排下去,着县学院教谕江守到,择出众学子几名,传考觐见。
    吃罢午饭,田彬回来信儿,说已经准备了,就安排在县衙的花厅,人都齐了,就等罗青了。
    罗青也没墨迹,反正在他看来,这些熟读四书五经,饱读诗书的士子,真不如卢慎明那般鬼才。
    朝堂之上,少一个只会做些八股文的伪士子,多一个像卢慎明这般的实干家,才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感慨唏嘘一番,罗青也没多想,去了花厅。
    堂内人不少,坐着几位学院的老学究,带头的便是教谕江守到,多日不见,这老头儿红光满面,不知遇上了什么好事儿。
    而那几位老学究,都是学院的夫子,均上了年纪,一脸诗文风骨。
    罗青不喜这样的人,便没有多看。
    剩下还有几位,是县里的老资格,比如那个叫钱俊如的,曾中过举,但不曾举仕,只做学问,年纪很大,资历也很老,在本地很有名气。
    而那些士子学生,都还年轻,十几岁的年纪,稚嫩的脸上不免有些骄狂,他们能进入县学院,便是过了童考,都有童生资格。
    古代的官场趣谈里,总不免出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童生,罗青对这科举考试,倒也很有兴趣,特意询问过,才了解其中的门道。
    首先是县里的考试,由县令主持,考上之后,能进县学院,拥有童生资格。而等过了几年,才可以参加府考,由知府主持,再考过之后,方能进行院考,由省里的学政主持。这三考全部通过了,才算是拥有秀才资格,有参加科举的资格了。
    如田彬之流,便是只中了秀才,再没本事通过下面几级考试了。
    拥有秀才资格后,能够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由朝廷委任的考官主持,考中之人,便是举人。范进中举,说的就是这。
    而在乡试的第二年,会举行会试,全天下的士子齐聚京城,由礼部官员主持,统一考试,过了之后,才能科举的最后一考,殿试。
    至于殿试,自不用多说,由皇帝主持,分三等,头甲头名,便是状元了。
    眼前的这些学子,只是拥有童生资格,想进士及第,为官举仕,可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见过大人。”以江守到为头,众人齐齐向罗青行礼。
    罗青点点头,示意众人坐下。这传考生童纯粹走个过场,罗青兴致乏乏,便没有多说什么,点了田彬,叫他出题,代替自己考一考几位童生。
    非是罗青懒,而是怕出丑。罗青精通数理化,熟读千百家,还掌握一门外语是不假,可古代这些之乎者也,八股文章,还真是一点儿不会。
    要是叫他出个数学题什么的,倒是没问题,可叫他出个四书五经的题目,还真不行。
    好在田彬是秀才,这些年来,学过的东西倒也不曾丢下,出几个题目,考考这些童生,过过场还是没问题的。
    罗青不出题,让田彬代劳,几位老学究却也不意外。
    孙万坚进士出身,倒也可以说是饱读诗书,但很多官员,要么就是攀援关系弄来的官,要么就是买来的,许多人恐怕斗字不识,叫他们出题考学生,还真不行。
    至于罗青嘛,这县太爷是买来的,虽不为外人道也,但他买主薄可是有不少人知道的,本就是县里纨绔子弟一名,哪有什么真材实料。
    田彬沉吟一下,点了一名年轻学子,出题道:“不以规矩。”
    对于名闻天下的八股文,罗青是只闻其名,但真实情况是个什么样子的,还是不大了解,眼下见田彬出题仅四个字,不明所以,也是来了精神,听了下去。
    瞧见几个老学究微微点头,似乎对田彬出的题目很满意,更是叫罗青不明所以。
    而那位被点中的士子,却也不紧张,沉吟一下,直接回答了起来。
    “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與巧矣。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與巧乎····”
    听他摇头晃脑,一句一顿,阴阳顿挫,罗青却是越听越糊涂了。
    田彬只说了四个字,可这学子,却大篇大论,说了足足十分钟,叫罗青侧目不已,暗道自己连这题目是问什么都不知道,答案更是听不懂了。
    好在田彬也瞧出罗青没明白,凑上前来,低声给罗青解释起来。
    这一下子罗青才算是稍微有点儿明白了。
    田彬出的这题目,很规矩,也很简单,几乎是有标准答案的,照本宣科的背诵记忆也就行了。
    当然,回答的关键是要合乎八股文的规范。
    首先是要破题,也就是这“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與巧矣。”解释题面意思,点出解题的中心论点。
    而后是承题,便是后面那一句,承接破题,继续往下解释。
    再之后,才正式开始,要分几个步骤,分别是起讲,入题,起二股,过接,中二股。
    再然后,却是一个古怪的环节,要以题而出题,反问一题。
    之后经过后二股,束二股,落下两个环节,这一篇八股文,才算是做了出来。
    所谓的八股文,便是这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合起来谓之八股。
    如此的文章,在罗青看来,繁琐至极,也没有半点儿意义,怪不得后世评论家总说,八股文章做的再漂亮,也是草包一个。
    那年轻学子答完题目,还有些洋洋得意,脸上有一抹兴奋的红晕,罗青不好太打击人,只的拍了两下巴掌,赞扬两句。
    如此的考试方式,实在叫罗青无趣的紧,在他看来,这些学子答题答的再头头是道,也是半点儿用也没有,还不如人家卢慎明,脚踏实地的真干,搞研究,那才是真正的利在千秋,福泽后人。
    这么一想,罗青倒是挺想念卢慎明了。
    清河山庄的开发设计,卢慎明一手包办,户型,房型,全部由他设计监督。
    不过算算日子,清河山庄的开发已经走上正轨,倒是没卢慎明的什么事儿了。
    这样的一位鬼才,罗青要是不招募到麾下,运用他的惊人天赋,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本着浪费就是可耻的原则,罗青也没心思跟这些老学究讨论学问,就打算找个理由结束,去见一见卢慎明。
    自己还缺个幕僚,卢慎明最合适不过了。
    正想着,堂外突然传来阵阵鼓声。
    听到这鼓声,罗青一下子愣住了,半晌,惊喜的站起身来。
    盼了一整天,可算是盼来了,坐堂审案,老子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