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原名:合理的存在)》9.第 9 章

    第二场考的是问答。所谓的问答就是由书院先生提出一个问题由考生每三人一组当场作答。以昨晚分房情况为准进行分组,每位考生可带上自己的家人。由于我们的房间是一号,公子,黄言佑以及吴音便是这场考试的第一组。
    公子和黄言佑都带了书童和杂役,吴音则是自己一个人。我们一行七人便在两百来人的注视中进了中院。
    院子的正中间是一张红木八仙桌,桌子的左边房里个竹篓。临桌坐着位灰衣的年轻人,二十七八的样子,有些四方的脸上眉毛有些上扬。旁边站了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我们七人站成一排。我在公子和安和的中间。那个孩子让我们选一个人去抽签。吴音提议由公子去,黄言佑没有异议,这事便这么定了。
    公子从竹篓里抽了张纸条递给那个孩子,便转身往回走,到我跟前时,不知怎地停了下,瞅了我旁边一眼。我循着他的视线往左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吴音站了公子原来的位置。公子见吴音也没有让的意思,便站到了我的另一边。
    “三位公子请听好了。两月前,姚丞相之女于硕京城东遇截。此女于三年前指婚于商国皇子。这是我国与商国的第一次和亲。我的问题是,你们认为此女被截对韩商两国的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三位公子请务必在一盏茶之内答完,”
    咋一听这个考题还真是吓了我一跳。世事果真难料,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的失踪居然会是今天的考题,估计他们也不会想到考题里的人就这眼前。
    公子们思考的当儿,灰衣男子依次扫了我们一眼。估计是我的惊愕太过明显,他视线在我脸上停留的时间要较其他人多了些。
    “哪位公子先作答?”孩子开始催促。
    “先生有礼!”黄言佑上前一步,弯腰便是一躬,“在下认为,姚小姐的此次遇截对我韩商两国的关系将是大大的不利。”说着一顿,见无人答话,接道,“正如先生所说,此乃商国与我国的第一次和亲,且是商国指名选的姚小姐。这道圣旨一下,等于告诉韩国上下,这姚小姐就是商国的皇妃,未来的皇后,也是商国的体面。此次姚小姐遇截,就算是能找回来,也等于在商国国君的脸上打了个巴掌。可至今已有两月却未闻有所收获,商国自然不会就此罢休。虽说不见得会起兵,但提出些要求总是难免的。”说完又是一躬,退入我们。
    灰衣男子悠闲地喝着茶,只是在黄言佑鞠躬时略微点了点头。
    “请问接下来是哪位公子”
    “在下先来!”吴音向公子略一抱拳,转身向先生一躬。
    “在下的答案是”吴音顿了顿,回头冲我一眨眼,见我没有理他,转身说“在下•••不知道!”
    他话音落下的瞬间,灰衣男子端茶的手顿了一下,挑眉看了吴音一会儿,微笑着将茶杯轻轻地放在桌上。
    吴音的开头无疑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姚相国的千金即无才名,亦无美色,还是个哑巴。虽然这么说有些失礼,可这也是整个韩国都知道的事实。我想商国国主对此肯定也是有所耳闻的。况且,韩王膝下亦有公主,与姚小姐年纪相仿。可为何商国指名此女和亲?我想除了商国国主,无人知道原由。”吴音顿了顿,满意地看到大家点头。“在下无法知道此女和亲的原因,更无法明白此女为何遇劫,自然也就无法猜测这遇劫之后的影响。所以在下的答案是在下不知道。”吴音说完微一嗯首,退入列中。
    “请易公子作答!”
    公子上前一步,微一抱拳道:“在下认为,姚家千金此次遇劫,断不会对韩商两国的关系造成任何影响!正如吴公子所言,由姚家千金和亲本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国国主膝下有公主两位,年龄与姚家千金相仿。显然此次和亲于公来讲并不合理。若说是为了姚相国,可据在下所知,姚家千金并非只此一位,且仅有此女异于常人。那么此女有何特殊之处呢?那就是她是已故姚夫人留下的唯一血脉。大家都知道姚相国与姚夫人成亲时,商国曾派人送来厚礼,姚夫人过世时亦派人前来祭拜,同时提出和亲。故在下猜测,商国国主与姚夫人定是有些渊源。商国选此女极有可能是因为姚夫人。若是如是,此女和亲纯属私事,那么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对韩商两国的关系造成影响!”
    灰衣男子微一点头,那名孩子便让我们离开中院,并告知结果将于傍晚知晓。
    ----------------------------------------------------------------------------------------------------------------------
    傍晚时分,书院的人到厢房告知第二轮考试的结果:黄言佑被淘汰。接到这个消息时,黄言佑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倒是黄家的两个下人很是愤愤不平。
    其实这样的结果本就是意料中的事。作为题中人的我都不知指婚的原因,何况他人!即让无法知道原因,又如何推知结果?显然在他们三人之中吴音的答案最佳,其次是公子,最后才是黄言佑。本来三个人回答同一个问题,第一个答的人是最有利的,因为他不会受其他人答案的限制,也较没有压力。可惜黄言佑的答案虽然也合情合理,但却太过一般。公子的答案虽说不如吴音,但是他在吴音之后作答,本就很难有所提高。好在他的答案虽不如吴音精彩,但也是颇有些见地。
    黄家人离去之后,吴音便让下人将他的被褥往里挪了挪,转身说:“还好你留下了”
    即使他没有说明,我也知道他这句话是对我说的,我想公子的心中也是明了的。只是我实在想不明白,吴音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揪着我不放呢?
    参加第三天考试的只剩下四十人。最后这次比的是记性。
    一男童念一篇约两百字的短文,念三遍,之后各位公子将所记得部分默下来,家人可以帮忙!
    今年的比试还算正常,我暗道。
    我并没有帮上什么忙,因为我记性本就不是很好,对古文更是没有办法。好在公子记下的还算不少。最终的结果是公子和吴音都留下了。
    由于公子和吴音住一起,现在两个人都留了下来,那么其中一个人自然要搬到他处。吴音自愿搬到公子的隔壁。
    书院给了每人三天时间准备,并将最终所带下人的名单报给书院。公子带的人自然是安和和我,吴音带的则是之前见过的吴满和吴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