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女神》46.破结

    苏璇这下真的惊讶了, 仅凭一张方子就能判断出她的师承, 这不仅需要深厚的医学功底, 还要对当今的众医家都有一定了解。
    而且更可怕的是, 苏进和赵尚文的个人风格都不是十分明显。
    “行了, 别愣着了,你给老人家施针。我看看你的针法。”王老头抬了抬下巴, 完全忘记他自己才是大夫。
    苏璇知道面前的是位与许静山不相上下的高人,于是不敢掉以轻心。
    她给毫针消毒,在杨奶奶的神门、捻动/通里两个穴位上施针, 手指捻动, 动作快速而轻柔。
    接着她又在杨奶奶脸上的神庭取穴, 手指一推一捻, 针尖透当阳穴, 再轻轻一推, 针尖又刺向上星。
    她又转到杨奶奶身后, 取颈部风府穴,透哑门。
    这些穴位都在头部, 操作不好会有一定危险,苏璇的手却很稳,而且运用了比较有难度的透针法。
    王老头看着,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留针的时候, 王老头带苏璇穿过堂屋, 进了另一间房。“是今年毕业吧?工作找了吗?”
    苏璇摇头, “还没有。”
    “怎么不找工作?”王老头扬眉。
    苏璇微笑说:“医生的工作就是给病人看病, 哪儿都有病人,那么我去哪儿都一样。”
    王老头斜了她一眼,“得了,你就别跟我这儿藏着掖着了。在哪儿工作是没什么区别,跟谁学习那可就区别大了。不远万里从这儿考到江州,你冲着谁去的,打我不知道呢。跟着赵尚文学习,想必明德堂也应该去过了,怎么样?没去见见老许?”
    苏璇感觉王老头就像有透视眼一样,自己在他面前毫无秘密可言。“还没有,我水平有限,还不敢冒昧去见许老。”
    王老头哈哈大笑,“你水平有限,那你觉得许静山比你高明在哪儿?”
    苏璇实话实说,“许老经验丰富。”
    王老头指着苏璇,“你这丫头,许静山当今中医界的领头羊,就比你多点儿经验?你哪儿来的自信?”
    苏璇不急不缓地解释;“不是我有自信,是经验的确是我最弱的地方,所以我才说我去哪儿工作都一样,都是攒经验。”这三年她学了别人十几年都学不完的东西,但唯有经验是学不来的。
    王老头想起女孩儿刚才给病人施针时的样子,“去他奶奶的经验,没有悟性,光有经验有个屁用。”
    苏璇很同意王老头的话,但是旁人不这么认为,尤其病人不这么认为。
    王老头想了想,说:“把机票退了,在我这儿帮几天忙。”
    王老头说得帮忙,自然不是只是帮忙,苏璇的喜悦藏都藏不住,“好的,我明天就来。”
    王老头满意点头,“带着你的针。”
    苏璇一回家就跟许静峰打听,“这位王爷爷医术高超,可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你才多大,所有的名医你都听说过还了得。”许静峰又在捣鼓自己的吉他,“民国的时候有个四大名医的说法,季苏王许。”
    苏璇一拍脑袋,“西北王王勋?”
    民国时期的确有“四大名医”的说法,江南许家、京城季家、辽东苏家、西北王家。经历了抗战、文/革、改革开放,中医几次被打压。这四家早就没了当年的名气,苏进、季芎之、许静山也都很少提起家史。至于人称西北王的王家,更是消声灭迹,而且王姓太常见,就算还有后代行医,只要不提祖上,大家也不会知道。
    许静山点头,“王家这些人神神秘秘的,要不是我们两家从前有联系,我也不知道。回春堂那老头叫王世英。”
    苏璇立即拿起手机,准备百度。
    “行了,别百度了,这老头没什么成就,年轻时候钻钱眼儿里了,做药材生意,这几年跑不动了,就开了个回春堂,专门挣有钱人的钱。”许静峰两句话就揭了王世英的老底,“不过医术可以,比一些空有虚名的人强。你跟他好好学。”
    跟王世英可没有跟赵尚文那么轻松,老头脾气古怪不说,接的病人也都难伺候。
    很少有头疼脑热的小病来找王世英的,多是一些疑难杂症。王世英却都能应对自如。
    苏璇亲眼见着王世英三服药让一个中风的病人恢复如常。
    因为病人不多,王世英有时间给苏璇讲他开方用药的原理,一个星期以后,面对同一个病人,苏璇已经能和王世英开出同样的方子了。
    王世英拿着苏璇写在笔记本上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方子,笑得见牙不见眼,“教不起,教不起,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们这些老头是该让位置喽。”
    苏璇摇摇头,“不能这么说,我还差得远。”
    王世英正色下来,“要说差得远,确实还欠点火候,不过这不能强求,时机到了,你自然就懂了。”
    话音未落,王世英的电话响了,他听完立刻站起来穿外衣。“走,我们出诊去。”
    王世英偶尔会接需要出诊的病人,毕竟那些病人非富即贵,架子比八十多的王世英还大。
    这次的病人是个作家,他可不是故意摆架子,是真出不了门。
    这位作家过年的时候去国外度假,撞上枪击案,回来以后状态就不对劲了,稍微听到点动静就心悸,冒冷汗,以至于不能出门,家里必须安安静静的,门铃响一下都吓得心慌。
    王世英看了看病人的面色,“睡眠怎么样?”
    “还行吧,两三点睡到早上十点,八个小时睡眠。今天为了看病,早起一个小时。”作家道
    王世英:“……”
    苏璇:“……”
    王世英并不着急给作家看病,而是坐着聊天。等到时钟走到十一点,王世英才朝苏璇扬扬下巴。又对那位作家道:“让我徒弟给你施针,我老了,手没她稳当。”
    作家显然对王世英极其信任,看看苏璇,顺嘴夸道:“小姑娘这么漂亮,以后随便一包装就是美女中医。”
    苏璇笑笑,没搭腔,她取巨阙、神门等几个穴位针刺,手法愈发熟练。
    苏璇施针的同时,王世英写了一个方子,交代这位作家,“每天中午喝一服,晚上十一点前必须上床睡觉,吃药这几天禁房事。”
    作家:“……不瞒您说,我回来以后就不太行。”
    王世英点头,“也是。”
    作家:“……”
    苏璇:“……”
    之后每天中午十一点,苏璇都会来这位作家家中为他施针。
    作家注意到苏璇每天选的穴位都有所变化,就感兴趣地问:“你每天选的穴位是你老师教你的还是你自己选的?”
    苏璇还以为病人不相信自己,于是说:“是老师嘱咐过的,我再根据您的病情稍作调整,您如果不放心,以后可以给老师打个电话。”
    “我放心着呢,这两天明显好多了。”说话间,作家的妻子回来,她也认识苏璇了,知道她是每天中午来给自己老公针灸的。
    老公的病情明显好转,女主人便与苏璇闲聊,让苏璇也给自己把个脉。
    苏璇没有把脉,直接道:“太太是不是喜欢吃生冷酸涩的东西,这几个月月经极少或者不来,而且小腹冷痛。”
    女主人惊讶,“这还没把脉,你怎么都知道了。今年夏天我去南方,吃了几天杨梅,之后月经就不来了,吃了激素,来了一个月,下个月就又停了。”
    苏璇低眉笑了笑,“望闻问切,如果通过望诊就能了解病人的情况,也就不用诊脉了。明天我带艾条来,给您灸两个穴位,再开个药方,应该就好了。”
    苏璇回去跟王世英说了女主人的病情,并且把自己开的方子给王世英看。她用了“破结丸”的配伍,又根据季节加了两位疏肝理气的药物。
    王世英没什么意见,直接让去抓药了。
    苏璇第二天带着抓好的中药和艾条去了作家的家中,给作家施针后就给女主人艾灸阴陵泉、三阴交两个穴位,并且教给女主人艾灸的方法。
    三月初,作家的病基本痊愈,即使走在喧嚣的大街上,也再没犯过心悸。他的妻子吃了四五服药也来了月经。
    早睡早起的作家精神状态明显比前几天好了,提了一罐金骏眉去王世英家道谢。
    “中医真是比我想的厉害,随便一个小姑娘,就能把我的病治好。”
    王世英笑,“这可不是随便一个小姑娘,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也就刚能应付个中风,那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作家意外,“您这么一说,小苏岂不是百年不遇的奇才?”
    王世英喝了口茶,“你以为写武侠呢,不过是天赋加努力加机遇罢了,要是没人扶持,以后也就跟我差不多。”
    作家饶有兴致,“如果有人扶持呢?”
    王世英说:“许静山那样的,什么网红的来着。”
    作家迟疑片刻,问道:“其实我一直好奇,许静山的医术比您如何?”他认识王世英十来年了,知道王世英当得起回春堂里“妙手回春”四个大字。
    “你这问题我可不好答了,我们算是两个路子的。”王世英想了想,“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武林盟主和魔教教主的感觉。”
    作家是写武侠的,立刻就明白了。“那您这个魔教教主岂不是帮武林正道培养了下一任盟主?”
    王世英哈哈大笑,“是盟主还是教主得那姑娘自己决定。管他盟主教主都是杏林中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