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儿”来家大以后,接新媳妇的四挂套两挂大马车在“龙爪”的东边露了头。
人们一阵骚动,纷纷出来观看。等用眼睛能看到穿着红衣服,围着红头巾的新娘时;耳朵能听到“叮铃铃”、“叮铃铃”清脆悦耳的马铃声,两挂马车已过了LuoLou在地面没被“龙爪”抓走的“玉印”,来到了冰桥边。
由于高有福早晨就知道骂偷ròu贼了,把冰桥上没垫土这事忘了,加上赶车的车把式不是潮河川人,牲口钉的铁掌又磨光了,头前仨牲口从来没走过这么光滑的路。车一到冰桥边,也没说等人将冰桥用土垫上再过,赶车的就将牲口吆喝上了冰桥。
马车一上冰桥,头前“拉稍子”的三匹马站立不稳,滑倒在冰桥上。
驾辕子的是个老马,老马识途,因为它走过冰桥,在冰桥上曾经挨过摔,所以到冰桥边它就使劲往后坐坡,不肯用力往前拉。被赶车的用马鞭子抽在耳朵上,加上前边拉稍子的三匹马比自己力量大,万般无奈也跟着上了冰桥。看到前边三个同伴被摔倒,自己也吓的四条腿发颤,浑身打哆嗦。
老马口不能言,心中暗想:我不是怕自己摔倒,我是怕摔坏车上坐着的新娘。
我接过无数次新媳妇,每个女人从姑娘变成媳妇都是我出的力。她们不是骑着我,而是坐在我拉的马车上。
你别看我不懂人言,从主人喂自己的草料上就知道今天干啥活。
如果给的草少,搁的料多,而且随便吃,那么今天肯定是接新媳妇。不让我吃饱吃好,是怕我在拉车时上路边吃草,以免翻车摔坏车上的新娘。
如果草料均等,那么今天不是种地,就是耕地。要不就是拉柴火,或是拉石头、拉土、拉沙子。
如果只给我草吃而不给加料,那就是休礼拜。人休礼拜两天,我休礼拜没准,也许一天两天,也许十天半拉月,或者仨月俩月,有时长达半年。
如果草料什么都不给我吃,那今天多数是去地里收秋。到地以后,青玉米,青玉米秸秆随我便吃。因为主人的劳动成果还等我出力往回给运呢!不让我吃饱,我不给主人卖力。这是我的劳动报酬所得。
我最喜欢接新媳妇,倒不是我爱上了新媳妇,而是在接新媳妇时,我能吃饱吃好。
我最喜欢收秋往回拉庄稼,虽然累了点,但是在给主人带来丰收喜乐的同时,我也能吃的饱,吃的香。
我愿天天接新媳妇,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愿天天给人类收秋,让饥饿的人有饭吃,让穷人有钱花。
这,就是我,一匹老马,对人类的爱。
你不觉得我很美吗?
高有福看到前边三匹马被滑倒,他这才想起来冰桥上没有垫土。急忙打发几个人拿铁锨的拿铁锨,挑挑筐的挑上挑筐(挑是担的意思;挑筐,用荆条编的半球形筐——作者注),让拿铁锨的铲土,挑挑筐的挑土往冰桥上垫。这十冬腊月的,地都冻得“当当”的,根本没地方铲土去。
几个人四处寻找不冻的土面,有人甚至回家上灶膛掏灰烬往冰桥上垫。
一个小时过去了,只垫了三米多不到四米长。照这样速度,三四十米宽的冰桥得需要十个小时垫完。现在是上午十一点,十一点加十点,就是晚上二十一点,别说办喜事呀,新人在漫荒野地冻都冻死了。
这么冷的天。
高有智给高有福出主意,说用火烧冰桥。
高有福立即指挥人们将自己家的秸秆、稻草往冰桥上运。
半小时后,三米宽的易燃物从冰桥这边铺到冰桥那边。
人们四散点火,顷刻间,冰桥上出现了二三十米高的一面“火墙”。人离十几米远都被烤的身上滚热,脸上通红。
被滑倒的三匹马和马车早被弄出冰桥外边去了。这会儿躲得远远的,怕大火烧着它们。
一刻钟后,“火墙”消失了,洁白的冰桥上留下了三米宽的黑色燃烧剩余物,就像新铺的沥青马路。受热的冰融化成水,使路面油汪汪,亮闪闪。
两挂坐着新亲、新媳妇的四挂套大马车,在车把式清脆响亮的马鞭子声中,八匹马撒欢尥蹶子的冲上“烧”好的黑色马路。
这是人类铺路史上的“奇迹”,奇迹的创造者就是高有福!就是不能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相信几百年后,在潮河川,能跟对山口的传说,白花茶的故事,小庙的兴衰,就跟天朝民间的四大传说一样,成为潮河两岸民间的四大传说。
这就是历史的真实,传说的起源!
任何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往里添油加醋,以适合各种人的不同“口味”。
什么是历史?
历史只是一碗浑水而已。
它不分美丑,不辨善恶。
随着时间的流逝,水被蒸发,剩下碗里的沉淀物。
写历史的人,不能光写碗里的沉淀物,尽管那是精华,你要连水一起写,写碗里的水是怎样变浑的。
不要抱着自己的世界观去写历史,这样的人写出历史来也不真实,只能归于传说,历史自在人心中!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