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藏花》第十五章 荐王子将军筹谋

    
    第十五章荐王子将军筹谋
    昌南王规矩,早晨寅时末起床,卯时中在存心殿召见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就是仆人们口中的晨议。魏璧晚上和昌南王商议至深夜,昌南王便留他在书房同寝,所以早晨起床梳洗毕,昌南王乘步辇前往存心殿,他持剑护卫于侧。
    昌南王在殿外下辇,魏璧亦步亦趋,君臣二人前后进殿。
    殿中大臣听到太监唱喝声,早跪成一溜,俯首称千岁。昌南王径直走向中间宝座落坐,方有一声平缓而有力的“平身”传入地上俯首拜倒的众人耳中。
    待众人?索起身,可见为首者是一面白微须、身材适中、一望而去便知常年养尊处优的中年男子,正是靖安将军上官保,字幼安。他年?和昌南王只差两三岁,看起来却比昌南王年轻十岁,一双狭长上挑的凤眼,嘴角常挂着一抹似是而非的笑意,像要随时要表达对人轻蔑和骄傲。
    昌南国老一职虽位居从一品,官高爵显,却半是王府家臣,所以并不随众排班,只侍立于王座之后。
    “大王。”一长须老者出列躬身道:“臣请大王为膝下两位嫡次子请封。”
    昌南王虎目微睁,打量了一下这位头发已经花白,三缕长髯的国相,身上穿着洗的半旧的紫织云鹤滚海浪纹官服,精神矍铄,一双温方端和的眼睛丝毫不见苍老浑浊,透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清朗。
    这是一位真正的正人君子,姓郭名知字长行,年轻时曾在中洲游历,三十岁回到昌南,正逢叛乱叠起,六郡分崩离析,终日混战,最严重时,城郭一日内三易其主,百姓无人管束,盗贼蜂起,各路叛军只知横征暴敛,不管民间疾苦。郭知回到安海郡扈县郭家村时,村中稍有势力者持强凌弱,肆意抢夺穷苦孤寡乡民田产者甚多,官府不管不问。他义愤填膺,带苦主上门讨要。每到一家,请全村的乡民前去做证,在门口请苦主和欺人者将事情讲清楚,一旦证明是无故抢人田产,不管对方是膀大腰圆的彪形大汉、还是家财万贯的富商巨贾,都毫不胆怯,义正言辞的劝人归还土地。乡民看他身材矮小瘦弱,却如此侠肝义胆,心中都暗暗敬佩。那些欺人者看他大义凛然,任你辱骂恐吓,毫无惧色,又看众人愤然的目光,不得不乖乖就范。后来,乡民凡有纠纷,便请他裁决,他都能处置得当、不偏不倚,令人心服口服。久而久之,方圆十里内,诸事都听他调停。昌南一片战火,处处硝烟弥漫,只有他所在郭家村周围,一派太平景象,因此美名远博,连乱军也不敢轻易前去骚扰。
    昌南王复国后,亲自请他入朝,拜为国相,主持均田之事。这位郭国相常言:天下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平生所愿,便是天下耕者有其田,是以均田令在他的推行下才冲破重重阻力,艰难施行。
    王府每日都有快马、信鸽从中洲京城带回朝中最新发生的事情和皇帝最新的旨意。魏璧早上刚起身,就收到了消息说皇帝已经明发册封昌南王幼女为临海郡主的旨意,行人司派来册封的张、许两位行人已自帝京出发,由陆路至泉明州转水路,在临海郡登陆,过宁海郡到达昌南郡王都。
    即已明发诏旨,昌南的各位大臣府邸私下派去帝京常驻的幕僚肯定都传回了消息,这位郭国相知道昌南王让女儿实封临海郡,又犯了拗脾气,在殿前逼着为两位王子请封。
    昌南王有些犯难,这个倔老头可不好惹。他避了避郭知紧追不放的目光,心想:怪不得人都怕这个身高不过五尺、体重不足百斤的枯瘦老头,连他这个在刀山火海里摸排滚打出来的人碰上他光明磊落的目光都不敢逼视。有些心虚的叫着郭知的号说:“陶园公,昌南从来没有册封儿子的先例。”
    郭知毫不退让:“昌南旧例是女主天下,大王难道要传位于临海郡主吗?”
    昌南王差点没被惊得跳起来,十几个参加晨议的文武官员相顾失色,这样敏感的话,也只有这个万事无畏的老头子敢当庭讲出,都斜眼偷偷看靖安将军的脸色。
    上官保却稳如泰山,垂头侍立,连看都没看郭知一眼。
    半晌,昌南王方道:“世子早已册立,国相此话不妥。”
    郭知马上接道:“大王英明,我昌南几百年女主治世,积贫积弱,而大王君临六郡后,我国兵强马壮、杨威于天南,可见女子生来无胆无识、少智少力,只宜家中相夫教子,大王即无意易储,为公平见,请为两位王子请封。”
    郭知在中洲游学十年,颇有儒家士大夫的风骨,但也深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对昌南女主天下的旧制很不认同。当年次妃独宠之事他亲眼目睹,而次妃亡故后十六年,昌南王从不近女色,可见用情至深。藏花被找回后,立即被封为郡主,中洲皇帝以昌南旧制为由,实封临海郡,这便不能不令人猜测昌南王的用心,难免有偷机钻营者推波助澜。为免临海郡主一枝独秀,与世子分庭抗礼,故而他咄咄逼人,一定要为二位世子请封。
    两个次子是一定不能封的,撇开中洲皇帝的居心不说,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那不过是增加靖安将军手中的筹码而已。昌南王心中暗恨这老头子过于耿直迂腐,但郭知这人认死理,如果不能说服他,他是不达目的是誓不罢休的。
    昌南王本不善言辞,一时不知该如何说才能劝服郭知。魏璧看昌南王为难,正欲开口,上官保突然前行两步立于郭知身旁躬身道:“大王,郭相国的话臣不敢苟同。”
    昌南王和魏璧心中顿时都纳罕,郭知所求,与他有百利而无一害,刚刚君臣二人心中还不约而同想郭知这样当众逼宫,难保靖安将军背后没有令人调唆,这会儿他竟自己出言反驳,都听他接下来怎么说。
    “好男儿岂可仰赖祖荫?”上官保仰起头,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当年叛军谋逆,先王遇难,社稷倾、山河碎,大王流落民间,如明珠陷于瓦砾、黄金埋于尘土,然明珠终有一日重见天日,黄金难掩光芒,大王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重整山河,难道是仰赖中洲皇帝封爵的吗?”
    这位昌南国的国舅,手握重兵的靖安将军,平日寡言少语、心机深重,很少一口气说这么多话。这番话,对昌南王极尽赞誉,显见只是铺垫,魏璧心念一转,已知他打的什么主意,但他话还没说出,不好辩驳,只在心中默默思考对策。
    上官保略顿一顿,接着说:“再说中洲前朝,滥封宗室,诸皇子生来便有王爵,不思进取、骄奢淫逸,以致亡国之日无一人可扭转乾坤,可见生为王子,更当如大王一般自建功业,不可如弱女子一般仰仗父兄置办嫁妆来安身立命。何况……”他看一眼魏璧,笑道“魏国老当年年方十六,让百万家产于从弟,只身追随大王,如今功成名就,很是令人敬仰,想必也同意让两位王子随军历练,待为国立功后,再行封赏。”
    一番话,说的堂堂正正、滴水不漏,还暗贬了藏花。国相郭知也没了话,捋着花白的胡须连连点头。魏璧心中暗暗佩服,心想:此人心机之深不可估量,怪不得各门阀都唯他马首是瞻,因心中已想好对策,只淡淡一笑,并不置词。
    见魏璧并不接话,兵马司指挥使石坚出列立于上官保后道:“大王,新成营新缺两名偏将,正好给两位王子练手。”
    此人是上官保心腹,二人一唱一和,配合的天衣无缝,目的显而易见是想借皇甫筝和皇甫赢控制新成营。
    昌南王以目视魏璧,魏璧微微一笑道:“靖安将军所言极是,主公也早有此心,已选了秦雍、高曙、宋乾、李盟四位饱学之士为军师,帮两位王子出谋划策。”
    上官保微微一怔,这位昌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老果然名不虚传,反应如此敏捷。此事他已谋划多日,故意让人在郭知面前言昌南王对儿子不公,知道以老头的脾性,定会冒死谏言,他便可以借势荐两个外甥掌管兵权。老头为王子请封,肯定没人想到他会反对,正好可以趁昌南王没有反应过来时顺便将自己的心腹再安插几个放在外甥身边,以便在新成营上下结交。没想到如意算盘只打对了一半,顷刻之间,魏璧竟连人选都安排妥当,只好作罢。又想这样的文武全才,三个草包外甥只知妒忌人家比自己得父亲宠爱,却不知笼络。女儿说这魏璧和刚找回的野丫头十分亲近,若昌南王真的有意将女儿许配于魏璧,以此人之才,为临海郡主谋取王位,才当真难以对付。
    昌南王赞许的看着魏璧,说:“就依子玉所言,此四人都熟读兵法,正可早晚教导二人。”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