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至刚弹劾詹闶,在东瀛屠杀十数万人,在琉球屠杀近两万人。虽有莫大功劳,却也难掩其罪。
有人会搞事情,这是詹闶早就预料到的。可一出头就把事情搞这么大,还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严格来说,李志刚也属于靖难后归附的官员,行事应该紧跟阿棣的节奏才对。今天这样的做派,难不成早上出门没吃药吗?
詹闶心忖自己和李至刚并没有太大的过节,无非就是当初没有答应帮他老乡,让他失去了一个发财的机会而已。
即便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可也得先看看这财路是不是你能走的。李至刚之前能做到参议,现在更是贵为一部尚书,脑子应该不会太缺才对啊。
如今这毫无征兆的,连个试探都没有,出来就是搏命架势,不管不顾往要害处招呼,实在太蹊跷了。
詹闶快速分析着,做出一个肯能性很大的结论,东瀛的利益让名教坐不住了。希望能够通过攻击和抹黑自己,从中偷取一些好处。
这种套路在政治上,尤其是名教的政治上,其实并不算稀罕。名教之所以称为名教,就是因为他们以名、望作为最主要的政治资本之一。
对内可以用名来抬高、吹捧自己,对外可以用名来打击敌人、对手,往往百试不爽,极为奏效。
不管你什么人,多大的官,哪怕是皇亲国戚。只要被抹黑了,又不能当下自证清白,避嫌就会成为单选项。
你这边避着嫌,对方就能针对你的人或事大下其手。轻则掺沙子、捞油水,重则全盘推翻或鸠占鹊巢,从古至今到未来,不外如是。
名教讲究个“礼仪之邦”,人家打上门来都是以妥协为主,更别说对外扩张的侵略性屠杀了,绝对不能接受。
李至刚身为礼部尚书,有教化天下、礼迎万邦的责任,由他来在这方面出头,的确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可是,无论侵略或者抵抗,战争哪有不死人的?难不成靠着嘴皮子,就能让一个国家乖乖臣服还献上金银?
名教分子的死板、固执、守旧等等行为,只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并不等于他们个个傻到无可救药。
所以说,李至刚的弹劾只是个引子,或者就是个烟雾弹、添头,真正的匕首这会儿还藏在地图里呢。
多半就是这么个情况,但是作为被动证明的一方,李至刚这虚晃过来的一枪,詹闶该接着还得接着。
后续还会玩出什么花样来,目前不得而知。不过名教要是觉得,玩玩臭不要脸的卑鄙招数,就能从詹大掌教嘴里抢肉吃,那可就太天真了。
詹闶还是老规矩,如无意外之下,朝堂上只跟阿棣说话“陛下,东瀛一行的经历,贫道皆已具奏。不过今日朝堂上有人说起,为免某些无知之辈在暗处嚼舌根,贫道以为还是当众解说一番为好。
去年时候,陛下安排贫道督造战舰,代为操练水军,至今年八月已略有所成,于是贫道带着水军出海演练。路上恰好偶遇倭寇,激战之后我水军大胜,唯有一艘贼船逃遁,贫道便带人尾随追赶。
追至东北方一小岛,却发现当地人藏匿倭寇,并主动攻击我军。贫道命人抵御……,哪知该岛岛主竟与倭寇勾结已久……,倭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国主竟敢自称‘天皇’,实乃对我大明最大只蔑视与不敬……,在贫道看来是非友即敌,他们杀我大明一人,我便杀其万人相抵……”
反正接下来肯定要扯皮,詹闶也不怕浪费时间,从操练水军开始说起,一直说到琉球之行的结束,用掉一盏茶还多的时间。
当然这里边也不是完全简单叙述,类似万人抵一命这类的说辞,就是专门说给名教徒们听的。别看平常不拿你们开刀,等哪天攒够了,再叫你们知道知道,什么叫个心狠手辣。
另外就是棒子伪倭的事情,詹闶一个字都没有提起,包括给阿棣的奏章里都没说,相关交流都是密信和面对面来的。
实在是名教这帮人靠不住,詹闶不敢对他们抱半点期望。在朝堂上说出来,必然会有人极力反对。
连杀几个东瀛小萝卜都能被弹劾,把目标对准一向喜欢吹捧儒家的棒子,当堂打起来都不是没可能的。
而且这还只是其一,更有甚者不用等到明天,就会把消息传递给在明的棒子官员,让对方有所准备,然后设法化解危机。
遇上这样的事,詹闶再不愿意也会选择对外不对内,但名教却只会选择亲近于他们的人。内外什么的能有多重要,还能重要得过利益吗?
工作总结汇报式的讲述完毕,詹闶就老神在在站回自己的班位上不再说话。看名教是要揪住这个问题扯一扯,还是快速推进到下一阶段。
李至刚本来的计划,的确是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几轮。可詹闶说的太明白了,而且每一次杀人都有理有据,还有大功在手,咬着不放已经不合适了。
再者虽然有刘真提供了情报,可他连米丫库和夷师加纪是什么地方,在哪个方位都不知道,再纠缠下去只会自取其辱。
放弃着这个方向跟詹闶对垒,李至刚退回班位,顺便给身后打了一个隐秘的手势,接下来该是第二阵了。
排在后面的佥都御史杨友仁看到信号,马上出班发起新一轮的攻击“陛下,臣弹劾靖国公克扣水军粮饷,在东瀛和琉球肆意敛财。如果斩杀无法反抗之敌的是非对错还有待商榷,克扣贪污军饷、以权谋私贪腐敛财则罪大恶极了。臣请核查水军一应账目”,以及东瀛交涉期间的所有账簿、文书……
闭着眼睛听完杨友仁的说辞,詹闶的心彻底放回肚子里了。最终果然还是要用银子说事,不论真与假、对与错,碰上就是一身骚,看来这次名教所图甚大呀。
核查水军的账目是想要变相掌握水军,至少也得在经费上捏住水军脖子。对东瀛相关的账簿和文书动手,应该是想要理清其中的关系,方便后续接手全盘掌控了。
最终的目的詹闶能看个差不离,可他想不明白的是,名教的人凭什么如此笃定,他们的弹劾就一定能有想要的结果呢?
难道他们忘记了詹某人是全大明最会赚银子的,忘记大明朝廷还欠着詹家不知道多少银子吗?
,..com,“”,就能进入本站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