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跑琉球,是计划外的行程。大明朝廷多了一块属地,还是因为原本的藩属藏匿倭寇,詹闶就很有必要再走一趟金陵了。
一路横穿东海,在定海县的沿海岛群找个地方让舰队停靠,詹闶带着人换了小船继续前进。连续三天半的航行后,终于抵达金陵码头。
上岸之后已将近申时,可詹闶并不准备在金陵停留太久,回家里换了身衣服,就急冲冲赶着进了宫。
接收和驻守琉球的人选要先定下来,詹闶可不想等明天到朝堂上,再临时提防名教的人摘桃子。
另外就是后续对琉球的开发,这个会涉及到制糖业务,也要和阿棣讨论一下。雪花白糖可是前所未有的工艺和产物,一旦出现在市场上,肯定不会太安静了,朝廷这里,至少阿棣本人,要提前有个准备。
最后自然是抢先告状了,别管告刁状还是告正状,抢先一步总不会有坏处。在琉球的这些天里,詹闶压根儿没和刘真说过一句话,再加上从刘显仁那儿听到的汇报,傻子都能预判出这位刘行人回到金陵后会干什么。
十多天前运输船队回来的时候,阿棣就收到了詹闶将在琉球事毕后先来金陵的消息,这些天里就一直等着呢。
从前有老朱的禁海令,大明朝廷上下对海外的了解,基本只有外来使臣这一条渠道。即使后来詹闶各种描述,也只是个“听说过没见过”的程度。
结果运输船队返回金陵后,带回了各种东瀛特产,各色的金银物件儿、五尺多长的大胖鱼、优质的大米、大明没有的活物等等,可是叫阿棣和一众大臣们开了回眼。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传说中一向苦焦贫穷的东瀛,竟然能有这么多好东西。随便走一趟回来就是黄金十几万两,白银上百万两,一人高的珊瑚竟然有好几架。
连反对詹闶最激烈的名教中坚力量,都没有对“打倭寇打到东瀛”这个破借口稍有微词。都说财帛动人心,别管自己人还是敌人,有几个不喜欢钱呢。
现在詹闶回来了,阿棣停掉了后面所有的奏对和召见,把今天剩下的时间全都留给詹闶。有些话听别人上奏,远不如詹闶这个第一当事人说出来更加有效果。
进殿见礼后,阿棣关心了几句,就马上直奔主题。进攻东瀛的具体战况,东瀛的人口比例和未来增长趋势,在哪些方面能为大明所用,实际操作起来的难易程度等等,能想到的全都问一遍。
詹闶微笑着一一给出解答,顺带主动把金银矿的问题做了详细说明。他很清楚阿棣最关心的还是这个,只是碍于面子不好问得太直接而已。
不过詹闶给出的说法,肯定会尽量保守一些,将来才能有进退的空间“陛下,贫道根据我教祖师的勘探记录,结合此次前往东瀛观察到的运输条件,以及当地劳动力等多方面因素分析。
等到三年之后,大明每年就可从东瀛收取黄金不少于十五万两,白银不少于六百万两。加上东瀛每年赔款的白银一百五十万两,和其他粮食、产物等赔偿,每年从东瀛的所获应当不低于一千一百万两。
按照这个频率,大明可以从东瀛获利不少于五十年。仅此一项所带动的经济效益,就足以保证大明将周边的大小邦国全部吃下,再用这些地区的收益,去征服更远地方的国邦,最终达成日不落帝国的设想。”
詹闶的话,阿棣自然是信的。哪怕不计算黄金和其他产物,每年光白银就能收获七百五十万两,几乎要达到大明自己一年税银的两倍,抢钱的效率果然是高啊。
在心里简单盘算一番,忍不住叹道“千年以降,世人你争我抢,也不过是想多些膏腴之地。哪能想到东瀛这种弹丸之岛,也能养出此般财货。正应了嵬之你那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可见唯有通达天下,才是一国长生之计啊。”
“陛下所言甚是,世间万邦诸国各有特产,谁能将其勾连互通,谁就能主宰这个世界。”詹闶称赞了阿棣一句,内心也为他的快速适应感到高兴。
别管詹闶在现代社会积累了多少对鬼子的仇恨,也不说小萝卜做事多么恶心人。仅以这个时空来讲,他对东瀛所做的事,从本质上就是在侵略。
阿棣能够这么快就转变思路,脱离国人千百年来传统的各种所谓礼仪和美德,把“搜刮天下”换成“通达天下”,还堂而皇之讲出来,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俗话说上行下效,“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也是国人的优良传统之一。阿棣这个天子,本来就有着浓烈战争基因,如今更是为海外利益所动,越发看重对外扩张。朝廷上的官僚们哪怕只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主动朝对外扩张方向转变思路。
长此以往下去,有了利益的推动,从对外扩张中获得好处的人越来越多,加入这个阵营的人群自然会持续膨胀。
从原本就坚决支持的群体开始,到左右难决的群体加入,再到想通了主动转换阵营投奔的。
而依靠在这条线上的人,自然也得接受这条线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之下,行道教和名教之争,也就只能是个此消彼长的结局了。
当然这个结局说的是未来,短期之内还没可能。詹闶没想过,也不会接受,在这个过程的早期,让名教中的那些投机派吃到红利。
鉴于已知历史的教训,在詹闶对未来的计划中,打击和覆灭名教,是摆在发展经济和武装力量同等高度的。
不是说名教中一个好人没有,只是这个群体中的坏人太多。为了将来行道教一脉队伍的纯净,前期牺牲一些外部无辜者,绝对应当应分。
而且就以眼下的情形、局势来说,名教也还远远没到左支右绌、举步维艰的境地。不但不艰难,还有不少精力琢磨着对付行道教呢。
这可不是詹闶胡乱猜测,名教不盯着他挖坑才叫怪事。就在詹闶陪着阿棣用过晚膳,回家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朝针对东瀛之行当堂奏事的时候,反对和责问跟着就来了。
这回名教没有玩小卒子试探的套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就是大佬。礼部尚书李至刚,弹劾詹闶在东瀛和琉球草菅人命,大肆屠杀。
,..com,“”,就能进入本站
小说推荐